一种排种器种粒分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99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排种器种粒分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于农用排种器上的种粒分流装置,可提高种粒分流排序的效果,用以提高种粒数量检测的精度。
背景技术
播种质量好坏关系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播种量大容易产生苗荒,播种量小则引起减产,因此,对排种器的工况检测很重要。目前,在排种器上大多应用光电传感器对种粒的数量进行检测,工作原理是记录种粒流经光电传感器产生的脉冲个数,具有结构简单,抗电磁干扰的优点,且对种粒的运动不产生影响,但是如果两粒或者多粒种粒重叠在一起时,传感器所得到的仅是一个脉冲信号,会对检测带来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光电传感器对排种器的种粒数量检测存在误差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种粒分流装置,通过将排种器中的种粒进行分流降低种粒重叠通过检测区的几率,达到提闻检测精度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排种器种粒分流装置,包括导种筒3,在导种筒3的上半部设有上导种管4与导种筒3内部连通,其下端口连通设置至少两个下导种管I。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导种筒 3内部位于下导种管I与导种筒3连接的位置设有分流结构,所述分流结构将导种筒3内腔进行分割并且分割的每个部分分别与下导种管I匹配。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分流结构为分流棱锥2,其锥顶朝上设置,且棱边的数量与下导种管I数量相同。做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分流棱锥2的棱边将导种筒3的内腔进行等分。在本实用新型中,下导种管I的横截面为分流棱锥2的棱边分割导种筒3内腔形成的扇形。做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导种筒3的上端口连接气源。在本实用新型中,在下导种管I上分别设有对种粒的数量进行检测的光电传感元件5。做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上导种管4的中心轴线为二次抛物线的其中一段弧线。做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下导种管I的中心轴线为二次抛物线的其中一段弧线,并且从导种筒3的轴线下端向四周展开延伸。在本实用新型中,上导种管为圆管,其轴线设计为二次抛物线型的一段弧线,种粒在上导种管内沿二次抛物线型的内壁在下落过程中第一次排序,导种筒内安装有分流棱锥,其棱边将导种筒的内腔圆面分成若干个扇面空间,导种筒下端连接若干个与分流棱锥匹配的下导种管,下导种管的轴线同样设计为二次抛物线型弧线,且沿导种筒轴线下端向四周延伸,种粒经分流棱锥分流后进入下导种管,分流后的种粒在下导种管的扇形截面近圆心处进行第二次排序下落后经下导种管排出。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利用分流棱锥对种粒进行分流以及上、下导种管对种粒进行两次排序,再利用外部气源的作用力,大大降低了多粒种粒重叠同时通过光电检测传感器的几率,提高了种粒数量检测的精度。

图1为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为实施例中分流棱锥的示意图。图中标号:1_下导种管,2-分流棱锥,3-导种筒,4-上导种管,5-光电传感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一种排种器种粒分流装置,包括导种筒3,在导种筒3的上半部设有上导种管4与导种筒3内部连通,本实施例中其下端口连通设置有三个下导种管I。结合参见图3,在导种筒3内部位于下导种管I与 导种筒3连接的位置设有三角星型的分流棱锥2,其锥顶朝上设置,分流棱锥2的三条棱边将导种筒3的内腔进行三等分,下导种管I的横截面为分流棱锥2的棱边分割导种筒3内腔形成的120°的扇形。在下导种管I上分别设有对种粒的数量进行检测的光电传感元件5,导种筒3的上端口连接气源。在本实施例中,上导种管4的中心轴线为二次抛物线的其中一半。下导种管I的中心轴线同样为二次抛物线的其中一半,并且从导种筒3的轴线下端向四周展开延伸。种粒由排种器排出进入上导种管4,上导种管4设计为二次抛物线,种粒在上导种管4内完成第一次排序,排序后的种粒流入导种筒3,导种筒3顶端连接外部气源可以在播种自重较小的种粒时,加速种粒的下落,种粒落入导种筒3后落经分流棱锥2将导种筒3分成的3个扇面区域分别落入不同的下导种管1,下导种管I同样采用二次抛物线,种粒在下导种管I内完成第二次排序,且下导种管I界面为扇形,种粒在重力作用下从扇形的圆心处流下,进一步避免了种粒的层叠,在下导种管I末端安装光电传感元件5对已排序的种粒进行数量检测。
权利要求1.一种排种器种粒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种筒(3),在导种筒(3)的上半部设有上导种管(4)与导种筒(3)内部连通,其下端口连通设置至少两个下导种管(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种器种粒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导种筒(3)内部位于下导种管(I)与导种筒(3)连接的位置设有分流结构,所述分流结构将导种筒(3)内腔进行分割并且分割的每个部分分别与下导种管(I)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种器种粒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结构为分流棱锥(2),其锥顶朝上设置,且棱边的数量与下导种管(I)数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种器种粒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分流棱锥(2)的棱边将导种筒(3)的内腔进行等分。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排种器种粒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导种管(I)的横截面为分流棱锥(2)的棱边分割导种筒(3)内腔形成的扇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种器种粒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种筒(3)的上端口连接气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种器种粒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下导种管(I)上分别设有对种粒的数量进行检测的光电传感元件(5 )。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种器种粒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种管(4)的中心轴线为二次抛物线的其中一段弧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种器种粒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种管(I)的中心轴线为二 次抛物线的其中一段弧线,并且从导种筒(3)的轴线下端向四周展开延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种器种粒分流装置,用于将排种器中的种粒进行分流计数,包括导种筒,在导种筒的上半部设有上导种管与导种筒的内部连通,其下端口连通设置至少两个下导种管,在导种筒内部位于下导种管与导种筒连接的位置设有分流结构,所述分流结构将导种筒内腔进行分割并且分割的每个部分分别与下导种管匹配。本实用新型利用分流结构对种粒进行分流,曲线结构的上、下导种管对种粒进行两次排序,再利用外部气源的作用力,大大降低了多粒种粒重叠同时通过光电检测传感器的几率,提高了种粒数量检测的精度。
文档编号A01C7/20GK203105092SQ201320082560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2日
发明者李旭, 谢方平, 刘大为, 胡日生, 梅婷, 曹博源 申请人:湖南农业大学, 中国烟草中南农业试验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