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用杀菌增氧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9578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水产用杀菌增氧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水产用杀菌增氧装置,其包括依次安装的水泵、进水弯管、入气连接管和出水管,所述入气连接管为多通管,所述进水弯管与水泵连通的杀菌管道内部安装有杀菌装置,所述入气连接管内部安装有增氧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水弯管内设置杀菌装置,这样,增氧杀菌装置为一体化,不需额外增加氧气泵和杀菌灯,而是靠其本身水流吸进大量空气形成大量气泡并杀灭有害细菌,达到节能环保、体积小,方便用户进行安装等效果。
【专利说明】水产用杀菌增氧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产用杀菌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为了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及提高水体中各层水流的对流程度,同时,均匀水质和提高水性的活性,在污水处理工程、水产养殖业中、水利工程中都要对某些水体进行增氧作业。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有射流喷水式、叶轮式、水车式以及微孔曝气式等类型的增氧机。其中,叶轮式和射流喷水式均采用将水喷射出去,使之与空气接触、混合达到增氧的目的。并且,目前水产用的射流式增氧装置都是利用单入气连接管(文丘里式射流器),在使用上存在能耗高,水流量少等困扰。水车式增氧机是利用叶片在浅水层中进行划动,引起波澜,增大水面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实现增氧。微孔曝气增氧机利用风机将空气打入水中,以溶解氧气,虽然效果有所提高,但是要在水上水下铺设较长的供氧管道。曝气管产生的气泡以垂直的形式渗入水体时,受到的浮力较大,造成氧气在水体残余的溶解时间较短,由于现有微孔曝气增氧机都是固定于容水器底部,难以实现空气和水体向更广范围推进,也无法实现水体上、下层大范围水体交流且耗能较高。
[0003]然而,由于目前水产用的增氧装置和杀菌装置,都是单独使用的,在使用上存在占用面积大、能耗高,同时也给用户带来安装不便等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产用杀菌增氧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水产用杀菌增氧装置,其包括依次安装的水泵、进水弯管、入气连接管和出水管,所述入气连接管为多通管,所述进水弯管与水泵连通的杀菌管道内部安装有杀菌装置,所述入气连接管内部安装有增氧结构。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杀菌装置包括第一灯头固定件、第二灯头固定件、UV灯和套在UV灯外部的石英管,所述UV灯的长度等于或大于进水弯管的杀菌管道,所述第二灯头固定件设置在水泵的出口端。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增氧结构包括喷气环,所述喷气环的外壁与入气连接管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的、与出水管直接或间接连通的进气空间,喷气环上靠近出水管的一端的内壁上布置有多个列阵通孔,所述列阵通孔沿喷气环的内壁圆周均匀分布。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气环的中间均匀布置有多个中空的骨架,所述骨架的中空腔与进气空间连通,每个骨架上均安装有齿片,所述齿片的两侧均匀设有多个列阵分布的骨架通孔,所述骨架通孔与骨架的中空腔连通。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气环设有列阵通孔的一端将进气空间封闭,每个列阵通孔上均设有一个连通进气空间的出气孔。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齿片的形状为弧形状,齿片的一端延伸并与其他齿片固定后形成一个齿片组件,齿片的连接处设有一个锥形的凸起,每个齿片的下方设置有一个横截面为锥形的凹槽。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气环的外表面均匀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安装卡位。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管的内径与进水弯管的内径之比大于1.1:1。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水弯管内设置杀菌装置,这样,增氧杀菌装置为一体化,不需额外增加氧气泵和杀菌灯,而是靠其本身水流吸进大量空气形成大量气泡并杀灭有害细菌,达到节能环保、体积小,方便用户进行安装等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的列阵通孔吸氧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的骨架通孔吸氧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喷气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应用。
[0021]参照图1?图5,水产用杀菌增氧装置,其包括依次安装的水泵6、进水弯管5、入气连接管4和出水管1,所述入气连接管4为多通管,所述进水弯管5与水泵6连通的杀菌管道内部安装有杀菌装置,所述入气连接管内部安装有增氧结构。
[0022]通过在进水弯管5内设置杀菌装置,这样,增氧杀菌装置为一体化,不需额外增加氧气泵和杀菌灯,而是靠其本身水流吸进大量空气形成大量气泡并杀灭有害细菌,达到节能环保、体积小,方便用户进行安装等效果。
[0023]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杀菌装置包括第一灯头固定件10、第二灯头固定件13、UV灯11和套在UV灯11外部的石英管12,所述UV灯11的长度等于或大于杀进水弯管5的杀菌管道,所述第二灯头固定件设置在水泵的出口端。通过UV灯11发射的紫外光对流经的水进行杀菌消毒。
[0024]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增氧结构包括喷气环,所述喷气环的外壁与入气连接管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的、与出水管直接或间接连通的进气空间,喷气环上靠近出水管的一端的内壁上布置有多个列阵通孔,所述列阵通孔沿喷气环的内壁圆周均匀分布。
[0025]通过在喷气环3上设置列阵通孔9,那么当水流经过喷气环3后,圆形水柱被列阵通孔9切割成齿轮状的水柱,齿轮状的水柱的齿牙之间形成列阵式的真空负压区,在负压的作用下,经过入气连接管4吸进大量空气形成大量气泡,气泡的直径一般为f 5毫米,实现增氧的效果,达到节能环保、轻便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在水流量大的使用状态下,其增氧效果更佳。
[0026]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喷气环3的中间均匀布置有多个中空的骨架21,所述骨架21的中空腔8与进气空间连通,每个骨架21上均安装有齿片2,所述齿片2的两侧均匀设有多个列阵通孔状分布的骨架通孔20,所述骨架通孔20与骨架的中空腔连通。水柱通过骨架21后被切割,其切割位置变成真空负压区,经过入气连接管4吸进大量空气经过中空腔8进入喷气环3内部后形成大量气泡,该水柱再进过列阵通孔9切割后成齿轮状的水柱,齿轮状的水柱的齿牙之间形成列阵式的真空负压区,在负压的作用下,经过入气连接管4吸进大量空气形成大量气泡,这样的双重负压吸氧,可有效提供氧在水中的溶解,增强了增氧的效果,不像现有的其它泵需额外再增加氧气泵,消耗能源,而是单凭其本身水流就能在多点列阵形成多个负压区,从而吸进大量空气形成大量气泡,达到节能环保、轻便的特点。
[0027]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喷气环3设有列阵通孔9的一端将进气空间封闭,每个列阵通孔9上均设有一个连通进气空间的出气孔90。这样的结构,可以使得出气孔90进去的空气恰好进入相对应的齿轮状的水柱的间隙中。
[0028]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齿片2的形状为弧形状,齿片2的一端延伸并与其他齿片固定后形成一个齿片组件,齿片2的连接处设有一个锥形的凸起,每个齿片2的下方设置有一个横截面为锥形的凹槽23,骨架通孔20与凹槽23连通,凹槽23与中空腔8连通,空气依次经过进气空间、中空腔8、凹槽23和骨架通孔20后形成气泡。所述导流环14,增加水体停留U V灯照射时间,达到增氧杀菌效果。
[0029]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喷气环3的外表面均匀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安装卡位7,通过设置卡位7便于喷气环3安装在入气连接管4上。
[0030]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出水管I的内径与进水弯管5的内径之比大于1.1:1,所述出水管5长度在50毫米内,出水管I的内径大于进水弯管5的内径利于气泡的形成。
[0031]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水产用杀菌增氧装置,其包括依次安装的水泵、进水弯管、入气连接管和出水管,所述入气连接管为多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弯管与水泵连通的杀菌管道内部安装有杀菌装置,所述入气连接管内部安装有增氧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用杀菌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装置包括第一灯头固定件、第二灯头固定件、UV灯和套在UV灯外部的石英管,所述UV灯的长度等于或大于进水弯管的杀菌管道,所述第二灯头固定件设置在水泵的出口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产用杀菌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结构包括喷气环,所述喷气环的外壁与入气连接管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的、与出水管直接或间接连通的进气空间,喷气环上靠近出水管的一端的内壁上布置有多个列阵通孔,所述列阵通孔沿喷气环的内壁圆周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产用杀菌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环的中间均匀布置有多个中空的骨架,所述骨架的中空腔与进气空间连通,每个骨架上均安装有齿片,所述齿片的两侧均匀设有多个列阵分布的骨架通孔,所述骨架通孔与骨架的中空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水产用杀菌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环设有列阵通孔的一端将进气空间封闭,每个列阵通孔上均设有一个连通进气空间的出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产用杀菌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片的形状为弧形状,齿片的一端延伸并与其他齿片固定后形成一个齿片组件,齿片的连接处设有一个锥形的凸起,每个齿片的下方设置有一个横截面为锥形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产用杀菌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环的外表面均匀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安装卡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产用杀菌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的内径与进水弯管的内径之比大于1.1:1。
【文档编号】A01K63/04GK203608719SQ201320712583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2日
【发明者】李纯厚, 揭亮, 张家松, 董宏标, 刘志军, 肖建彬, 段亚飞, 颉晓勇 申请人:太阳高新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