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皖南花猪的改良方法

文档序号:245720阅读:14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皖南花猪的改良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公开了一种皖南花猪的改良方法,操作如下:将皖南花猪的母猪作为母本,太湖二花脸公猪作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出杂交一代的皖太母猪;将杂交一代的皖太母猪作为母本,巴克夏公猪/杜洛克公猪作为父本进行杂交,产生的后代既为改良后的猪仔。采用上述方案获得的猪仔饲养周期短,宰杀后生肉的肉皮薄、瘦肉率高。
【专利说明】一种皖南花猪的改良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猪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皖南花猪的改良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皖南花猪是我国地方良种猪之一,是一种宝贵的地方遗传资源品种,其历史悠久,是皖南地区劳动人民依据当地生态条件经过长期选育形成的一个早熟品种。具有耐粗料,适应性强、性情温驯、母性好,繁殖率高,早熟,肉质鲜美等优点,缺点是皮厚,生长速度慢,肥肉多等。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皖南花猪的改良方法,其可保持皖南花猪的原有优点,同时改善猪肉的瘦肉比、皮厚以及缩短猪的饲养周期。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进行实施:
[0005]一种皖南花猪的改良方法,其包括如下操作:
[0006]S1:将皖南花猪的母猪作为母本,太湖二花脸公猪作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出杂交一代的院太母猪;
[0007]S2:将杂交一代的皖太母猪作为母本,巴克夏公猪/杜洛克公猪作为父本进行杂交,产生的后代既为改良后的猪仔。
[0008]采用上述方案获得的猪仔饲养周期短,宰杀后生肉的肉皮薄、瘦肉率高。整个改良周期为3~5年。
[0009]具体的方案为:
[0010]步骤SI中皖南花猪为狮头形皖南花猪。皖南花猪狮头型的体型大,四肢强壮。
[0011]步骤S2中巴克夏公猪为从湖北省黄冈市种猪场调用的巴克夏公猪。
[0012]步骤S2中杜洛克公猪为台系杜洛克公猪。
[0013]步骤SI和S2中的父本一年注射2次疫苗,每年驱2次寄生虫;步骤SI和S2中的母本在配种前注射疫苗和前驱一次虫,注射的疫苗包括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活疫苗。
[0014]纯种皖南花猪母猪与江苏太湖二花脸公猪杂交的后代为杂交一代,其即具备了皖南花猪的耐粗料、母性好、体型大,又具备了太湖猪产仔高、皮薄、瘦肉率高等优良品质。
[0015]杂交一代的皖太母猪与湖北、黄网调来的巴克夏公猪为终端杂交后的后代,毛色黑色、生长速度快,其体型背宽、肉脂兼用,较耐粗饲、肉质鲜嫩。
[0016]杂交一代的皖太母猪与杜洛克公猪杂交后的后代,仔猪时其毛色红黑相间,随其长大后,红毛逐渐消失,变为黑色,生长速度快,体型长,瘦肉率高、肉质鲜嫩。 [0017]以上两种改良猪,具有以下优点:生长期短,长得快,肉质鲜嫩,风味独特,料肉比
2.5~3.1斤,可作为当地腌制腊肉火腿的优良品种,适合广大群众推广饲养。【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其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0019]其中实施1、2、3中选用的公猪(包括太湖二花脸公猪、巴克夏公猪、杜洛克公猪繁育)、母猪(狮头型皖南花猪)应达到下述要求:
[0020]公猪的选取要求:
[0021]A、昂头、颈直、四肢发达、不踏蹄、背宽、毛色光亮等特点;
[0022]B、体质健壮、四肢发达、身体各部结合良好、性欲旺盛;
[0023]C、不能选择有血缘关系的公猪,要系谱清楚。
[0024]2、狮头型皖南花猪的选择要求:
[0025]A、体型匀称、系谱清楚;
[0026]B、健康、四肢健壮;
[0027]C、生殖器官良好 ,乳头排列整齐、有效乳头6对以上;
[0028]D、无遗传缺陷。
[0029]实施例1、2中可选择自然分配与人工授精二种交配方法进行育种,人工授精的公猪要求平均射精量超过300ml,精子存活率达85%以上,公猪不能饲养的太肥,或太瘦,畸形或死精率低于15%。精子密度不得低于1.8亿/ml。
[0030]实施例1
[0031]将狮头形皖南花猪的母猪作为母本,太湖二花脸公猪作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出杂交一代的皖太母猪;将杂交一代的皖太母猪作为母本,从湖北省黄网市种猪场调用的巴克夏公猪进行杂交,产生的后代既为改良后的猪仔,记为猪种A。对改良后的猪仔进行饲养,记载饲养周期,猪仔长成后进行宰杀,测定生肉的皮厚,瘦肉率,结果如表1所示。
[0032]公猪、母猪及仔猪具体采用如下饲养方法进行饲养:
[0033]1、种公猪、母猪应一圈一头,种母猪圈舍面积3平米/头,种公猪圈舍10平米/头,种公猪应经常放到运动场中增加运动,保证正常配种和排卵受精。
[0034]2、做好防疫工作,种公猪一年注射2次猪瘟、口蹄疫及高致病性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活疫苗,母猪应在配种前注射以上疫苗,另注射细小病毒疫苗,种公猪每年驱2次寄生虫,母猪应在配种前驱一次虫。
[0035]3、种猪应按猪的个体情况不同而采用相应针对的饲喂方法,达到每头猪符合的要求与体状。
[0036]4、达到配种年龄的猪只,应适时配种、配种时间的确定根据母猪发情症状(哄叫、外阴部红肿、呆立、人接触不动,不食等症状)应及时配种,一般新母猪应在叫栏第二天下午与第三天早上配种最好。3年以上母猪应在发情的第二天早上或上午配种,配种前应做好严格的消毒工作,配种前可注射排卵素,增加产仔数。对发情不明显或不发情的母猪对症下药,限饲、优饲、补充维生素,添加一部分青饲料,日光浴,强制配种。
[0037]对于怀孕母猪,应根据胎儿发育特性提供营养,维持好合适体膘,做好保健母猪健康状况:做好返情或流产检查,按规则投料,合理保膘,保持安静的环境,减少应激,保持清洁等工作。
[0038]怀孕母猪后期饲料一定要优饲、适当喂一些青饲料,增加维生素。对于分娩的母猪,应做好以下几点:
[0039]1、对母猪临近分娩时应做好接产准备;
[0040]2、临产前可注射催产素和钙制剂助产
[0041 ] 3、母猪分娩后做好保健工作,提高哺乳母猪采食量。
[0042]对新生猪仔应做好以下几点:
[0043]1、产下的仔猪擦干口鼻、脸部及全身的粘液、断脐、及时吃初乳及时救助假死猪;断尾、剪耳,5~7天补铁补硒;公猪7~15天走势;
[0044]2、一个星期左右开始添食、补料,一个月后仔猪断奶,转入保育舍的猪,室内温度应在25°C左右,保持良好通风,降低粉尘、氨气的污染,对转群的猪适当控料,换料,要逐渐过度,换料不可过快,适当加入药物预防腹泻或其他疾病。
[0045]对刚断奶的仔猪分栏,按大、小、体弱原则分栏饲养,加强调教,搞好环境卫生、消毒,减少过激反应,不宜突然改变饲养环境及饲料,逐渐过渡。注意合理密度,预防呼吸道疾病,做好防疫、驱虫工作。
[0046]饲养所用的饲料为玉米、豆饼、鱼粉、麦麸等精饲料,另加青饲料、黑麦草、青菜等。
[0047]实施例2
[0048]将狮头形皖南花猪的母猪作为母本,太湖二花脸公猪作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出杂交一代的皖太母猪;将杂交一代的皖太母猪作为母本,台系杜洛克公猪作为父本进行杂交,产生的后代既为改良后的猪 仔,记为猪种A。对改良后的猪仔进行饲养,记载饲养周期,猪仔长成后进行宰杀,测定生肉的皮厚,瘦肉率,结果如表1所示。公猪、母猪及仔猪的具体饲养方法与实施例1相一致。
[0049]实施例3
[0050]对纯种的狮头形皖南花猪进行饲养,饲养方法与实施例1相一致,记载饲养周期,猪仔长成后进行宰杀,测定生肉的皮厚,瘦肉率,结果如表1所示。
[0051]表1为实施例1~3中猪饲养宰杀的结果
[0052]
【权利要求】
1.一种皖南花猪的改良方法,其包括如下操作: S1:将皖南花猪的母猪作为母本,太湖二花脸公猪作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出杂交一代的院太母猪; S2:将杂交一代的皖太母猪作为母本,巴克夏公猪/杜洛克公猪作为父本进行杂交,产生的后代既为改良后的猪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皖南花猪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I中皖南花猪为狮头形皖南花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皖南花猪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巴克夏公猪为从湖北省黄网市种猪场调用的巴克夏公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皖南花猪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杜洛克公猪为台系杜洛克公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皖南花猪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I和S2中的父本一年注射2次疫苗,每年驱2次寄生虫;步骤SI和S2中的母本在配种前注射疫苗和驱一次虫,注射的疫苗包括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活疫苗。
【文档编号】A01K67/02GK103704174SQ201410019010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5日
【发明者】汪和平, 汪勰, 胡韵梅 申请人:汪和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