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留茬晚稻板田免耕孔播大麦的方法

文档序号:248344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留茬晚稻板田免耕孔播大麦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留茬晚稻板田免耕孔播大麦的方法,在晚稻收获后的留茬稻田上,不进行翻耕,直接在土壤表面打孔;然后在孔内放入大麦种子,无须在孔上覆盖土壤,大麦种子能发芽、出苗。按本发明方法播种大麦,大麦种子可迅速发芽,出苗整齐,植株通风透光性好,苗健壮,分蘖良好,植株成穗率高,同时有孔四周土壤的牢固支撑,植株不易倒伏,减少了南方春季雨水多造成植株倒伏的损失。与传统的板田条播、作畦条播相比,孔播法能减少露籽率,减少了盖土的工作量,避免盖土深浅不一造成出苗不整齐、根系生长不良和易倒伏的缺点,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专利说明】一种留茬晚稻板田免耕孔播大麦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的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留茬晚稻板田免耕孔播大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由于作物的种类、气候、土壤及栽培目的的不同,播种方式也不同。一般来说,可以依种子大小,决定要如何播种,播种的方式有三种:条播法、撒播法、点播法。对田块的处理可分为免耕和作畦两种。撒播法没有行距、株距;虽然操作简单,但是播种不整齐,植株通风透光不均一,易倒伏,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大麦上极少采用。而条播法只有行距,没有株距;而点播法有一定的行距、株距。免耕是对前作收获后的地块不做翻地的处理,直接播种的方法;作畦是对地块进行翻地、晒地、打碎大的土块,四周开沟,做成长条形的畦,然后在畦上播种。 大麦传统的播种方法是作畦条播,后来也发展出板田免耕条播。对水稻板田采取作畦条播有许多不利:水田粘重土壤繁重的翻地工作量、翻地后对土壤结构的破坏、耕作层土壤肥力下降、种子盖土深浅不一、粘重土壤的覆盖造成种子发芽不整齐、苗长势不一、苗前期需要经常浇水、雨水多时又易倒伏。大麦传统的板田条播的做法是将种子直接条播在田块上,然后利用开沟的土块对种子进行覆盖,由于水稻田土壤粘重,造成覆土深浅不一,露籽率高、出苗不整齐、根系生长不良和易倒伏的缺点。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克服传统的作畦条播翻地的工作量大和破坏了土壤结构的缺点,及板田条播法易造成出苗不整齐、根系生长不良和易倒伏的缺点,提供一种留茬晚稻板田免耕孔播大麦的方法。该方法既能免耕,又减少露籽率,不须盖土,出苗整齐迅速,根系生长良好,不易倒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留茬晚稻板田免耕孔播大麦的方法,在晚稻收获后的留茬稻田上,不进行翻耕,直接在土壤表面打孔;然后在孔内放入大麦种子,在孔及土壤表面无须覆盖,大麦种子经发芽、出苗、成熟后进行采收。
[0005]打孔前土壤既没有积水,又没有干裂。
[0006]所述的打孔为采用直径为f 1.5公分的长条形实心物按行打孔,行距为15-25公分;每行中相邻两个孔的孔距为5-10公分;每个孔深为1.5^2.5公分,孔径为f 1.5公分。
[0007]每个孔内放入1-3粒大麦种子。
[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方法能减少露籽率,减少了盖土的工作量,避免盖土深浅不一造成出苗不整齐、根系生长不良和易倒伏的缺点,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2、本方法避免了水田粘重土壤繁重的翻地工作量,也避免了翻地后对土壤结构的破坏,避免耕作层的肥力下降,避免前期的浇水工作量,避免种子盖土深浅不一或粘重土壤的覆盖造成种子发芽不整齐、苗长势不一、雨水多时易倒伏的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
[0009]本发明用下列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0010]实施例1
在晚稻收获后的留茬稻田上,不翻耕,在土壤既没有积水,又还没干裂之前,手持直径1.5公分的麻杆实心物在土壤表面按行打孔,行距为15公分;每行中相邻两个孔的孔距为10公分;每个孔深为2公分,孔径为1.5公分。于每孔内放入2粒大麦种子,孔和土壤表面无须覆盖,土壤自然保持湿润。
[0011]6天后,观察到大麦种子发芽,植株叶子从孔中伸出。种子出苗整齐迅速,排列整齐,植株通风透 光性好,苗健壮,分蘖良好,植株成穗率高,同时有孔四周土壤的牢固支撑,植株不易倒伏,减少了南方春季雨水多造成植株倒伏的损失。
[0012]实施例2
在晚稻收获后的留茬稻田上,不翻耕,在土壤既没有积水,又还没干裂之前,手持直径I公分的麻杆实心物在土壤表面按行打孔,行距为25公分;每行中相邻两个孔的孔距为7公分;每个孔深为2.5公分,孔径为I公分。于每孔内放入3粒大麦种子,孔和土壤表面无须覆盖,土壤自然保持湿润。
[0013]7天后,观察到大麦种子发芽,植株叶子从孔中伸出。种子出苗整齐迅速,排列整齐,植株通风透光性好,苗健壮,分蘖良好,植株成穗率高,同时有孔四周土壤的牢固支撑,植株不易倒伏,减少了南方春季雨水多造成植株倒伏的损失。
[0014]实施例3
在晚稻收获后的留茬稻田上,不翻耕,在土壤既没有积水,又还没干裂之前,手持直径
1.2公分的麻杆实心物在土壤表面按行打孔,行距为20公分;每行中相邻两个孔的孔距为5公分;每个孔深为1.5公分,孔径为1.2公分。于每孔内放入I粒大麦种子,孔和土壤表面无须覆盖,土壤自然保持湿润。
[0015]6天后,观察到大麦种子发芽,植株叶子从孔中伸出。种子出苗整齐迅速,排列整齐,植株通风透光性好,苗健壮,分蘖良好,植株成穗率高,同时有孔四周土壤的牢固支撑,植株不易倒伏,减少了南方春季雨水多造成植株倒伏的损失。
[0016]对上述实施例孔播小麦进行成本核算,如表1所示:
表1成本比较
【权利要求】
1.一种留茬晚稻板田免耕孔播大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晚稻收获后的留茬稻田上,不进行翻耕,直接在土壤表面打孔;然后在孔内放入大麦种子,在孔及土壤表面无须覆盖,大麦种子经发芽、出苗、成熟后进行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茬晚稻板田免耕孔播大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打孔前土壤既没有积水,又没有干裂,且土壤表面保持平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茬晚稻板田免耕孔播大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孔为采用直径为1-1.5公分的长条形实心物按行打孔,行距为15-25公分;每行中相邻两个孔的孔距为5-10公分;每个孔深为1.5^2.5公分,孔径为1-1.5公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茬晚稻板田免耕孔播大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孔内放入1-3粒大麦种子。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828583SQ201410087012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1日
【发明者】黄碧光, 吴为人 申请人:福建农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