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南湖菱塘中套养甲鱼的方法

文档序号:248652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南湖菱塘中套养甲鱼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南湖菱塘中套养甲鱼的方法,包括如下过程:菱塘的选择及改建、播种、甲鱼放养、日常管理。本发明将南湖菱种植和甲鱼养殖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空间、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实现了特色农产品生产、生态循环改良水质和美丽乡村建设三者的有机结合。套养方法中所述的甲鱼规格、密度、放养时间等均是通过对比试验筛选获得的数据。在保证南湖菱生长的同时,可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另外,菱塘养殖甲鱼后,病虫害减少。同时甲鱼排泄物和残饵为南湖菱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肥料,降低了农业成本、实现了农民增收,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
【专利说明】一种南湖菱塘中套养甲鱼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南湖菱塘中套养甲鱼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南湖菱,又名青菱、馄饨菱、元宝菱,是浙江省嘉兴市传统的水生作物,已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因其形圆无角而著名,是嘉兴的传统特产。因其皮薄肉嫩、汁多甜脆、清香可口,而胜于其他品种。南湖菱不仅可生食、熟食,还兼具药用功能。另外,“南湖菱”在嘉兴还具有独特的文化传承意义。近年来,随着市场对南湖菱需求的加大,做大做强南湖菱产业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是传统上,南湖菱种植以内塘种植和外荡浅水处围栏种植为主,但此种单种方式种植效益较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南湖菱的种植面积。因此,近些年来开始探索将南湖菱种植与鱼类养殖结合起来,立体开发,经济生态效益显著。[0003]在2007年9月22日出版的江苏农业科技报上公开一种名称为“菱塘养殖生态甲鱼技术”的养殖方法,但该养殖技术是以普通菱类为基础,而对于南湖菱与甲鱼套养方面并不适用,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生态循环、特色自然、种养结合的南湖菱塘中套养甲鱼的方法,产量高,品质好,经济效益好。
[0005]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南湖菱塘中套养甲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
过程a、菱塘的选择及改建
单个菱塘面积4~8亩,菱塘深度1.0~1.2m,并用彩钢板或水泥板对菱塘进行围隔,以防止甲鱼外逃及敌害生物进入塘内;另外每个菱塘设置食台供甲鱼取食;冬季排干塘水,清除杂草以及杂物,冻晒底泥;3月中旬用石灰水泼洒田埂以及田埂四周进行田间消毒;
过程b、播种
播种前,视菱塘肥力情况,施有机肥;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天气转暖时播种;播种时应选择具有南湖菱品种特征和特性、充分成熟的南湖菱种菱,每亩用种量3~5kg,播种要均匀;播种时,将塘面一分为二,选择其中一半塘面进行播种,待菱盘开展后,还需在塘内用竹竿扎菱栅,以控制南湖菱覆盖面积在40%~60% ;定植后保持IOcm~30 cm的水位,出苗后逐渐加深,中后期保持水层在80~IOOcm ;另外,南湖菱出田后,还应及早间苗,确保平衡生长;
过程C、甲鱼放养
5月底至6月上旬放养甲鱼,每亩放养250g~300g大小的甲鱼180~220只;苗种放养前用食盐水浸洗,或用高锰酸钾药浴;同时要求放养的甲鱼苗种以全母或者全公为主;过程d、日常管理南湖菱栽种过程中可全程不施肥或视南湖菱长势施追肥1-2次,追肥量宜少不宜多;菱塘套养甲鱼后,南湖菱病虫害减少,全程可不喷农药;南湖菱初花后I个月左右,菱角定型后即可开始采收;采摘下的鲜果及时用清水冲洗干净,立即组织销售;采摘结束后,将残株清除;12月初开始,甲鱼即可捕捞上市,初期,可用地笼进行捕捞;全塘捕捞时,放干塘水,人工清理捕获;若当年甲鱼不捕捞而在塘中进行冬眠,则应逐渐降低池塘水位至20~30cmo
[0006]本发明过程a中,菱塘深度lm。套养效果更好。
[0007]本发明过程b中,控制南湖菱覆盖面积在50%。套养效果更好。
[0008]本发明过程c中,每亩放养275g的甲鱼200只。套养效果更好。
[0009]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发明是一种采用生态经济学和生态农业理论和生态循环、特色自然、种养结合的方法,将南湖菱种植和甲鱼养殖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空间、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实现了特色农产品生产、生态循环改良水质和美丽乡村建设三者的有机结合。同时,南湖菱作为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地方菱角品种,近年来,由于种质资源退化、人工成本增加等因素,其发展也受到了一定制约。而本方法所述的南湖菱塘套养甲鱼模式,效益非常可观,因此,该模式的推广也可以促进南湖菱种植的发展。套养方法中所述的甲鱼规格、密度、放养时间等均是通过大量、非有限次对比试验筛选获得的数据。在保证南湖菱生长的同时,可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另外,菱塘养殖甲鱼后,病虫害减少。同时甲鱼排泄物和残饵为南湖菱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肥料,降低了农业成本、实现了农民增收,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
[0010]本发明已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二个中小型农场合作社进行实验,从2011和2013年三年的实 际效果看,在菱塘中养殖出来的甲鱼品质更为好。另外,在甲鱼养殖密度、规格、放养时间以及南湖菱覆盖面积适宜条件下,甲鱼活动可以提升了水体的流动性从而促进菱的生长,同时其排泄物也可为菱的生长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养分,促进南湖菱营养物质的积累,所种植出来的南湖菱品质也比单种好,安全性也能得到保证,效益更是非常可观。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2]实施例:
一种南湖菱塘中套养甲鱼的种养结合技术方法,其养殖方式为:
a.菱塘的选择及改建
菱塘应选择在靠近水源、水质好、无污染、排灌方便、保水力和保肥性能强、汛期不被淹没、连片面积较大的田块;
单个菱塘面积4~8亩,菱塘深度1.0~1.2m,本实施例中,菱塘深度Im ;
挖沟起埂,踏平踩实,并用彩钢板或水泥板对菱塘进行围隔,以防止甲鱼外逃及敌害生物进入塘内,围隔高度40cm~60 cm,本实施例中,围隔高度50cm。
[0013]另外每个池塘设置2~3个80cm~150cm大小的食台供甲鱼取食。冬季排干塘水,清除杂草以及杂物,冻晒底泥。[0014]3月中旬用1%石灰水泼洒田埂以及田埂四周进行田间消毒。
[0015]b.播种
播种前,视菱塘肥力情况,施草塘泥等有机肥。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天气转暖时播种。播种时应选择具有南湖菱品种特征和特性,果实大,充实饱满,果形端正,无病虫且已充分成熟的南湖菱种菱,每亩用种量3~5kg为宜,播种要均匀。播种时,将塘面一分为二,选择其中一半塘面进行播种,待菱盘开展后,在塘内用竹竿扎菱栅,控制南湖菱覆盖面积在40%~60%,本实施例中,控制南湖菱覆盖面积在50%。这样,一来可以为甲鱼提供隐蔽、休息的地方,另外,没有南湖菱生长的另一半池塘可以作为甲鱼活动的场所。从 申请人:的试验来看,若整个塘面均栽种南湖菱,则甲鱼活动会对南湖菱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生产实践中,南湖菱采摘后,出于人工成本考虑,茎叶等均未打捞出而留在塘中,后期腐烂后会对池塘水质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而若南湖菱栽种面积太小,那么其效益以及对水质净化作用都会下降,也失去了种养结合的意义。因此,本发明通过大量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控制南湖菱占整个塘面的40%~60%较为有利,50%是最为有利,南湖菱效益能得到一定保障,同时总体上对池塘水质仍有一定改善效果。
[0016]定植后宜保持IOcm~30 cm的水位,出苗后逐渐加深,中后期保持水层在80~IOOcm0另外,南湖菱出田后,还应及早间苗,确保平衡生长。
[0017]c.甲鱼放养
5月底至6月上旬放养甲鱼。选择外型正常,裙边肥厚,活泼健壮,无病无伤的甲鱼苗种。甲鱼规格、密度不能太大,否则会影响南湖菱的正常生长。每亩放养250g~300g大小的甲鱼180~220只,本实施例中,每亩放养275g的甲鱼200只。苗种放养前用3%食盐水浸洗10分钟,或用50mg/L高锰酸钾药浴2~3分钟。目前已有一些发明或报道中对一些甲鱼与其他水生作物种养结合模式,对放养的甲鱼的性别并未作要求。本发明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同时要求放养的甲鱼苗种最好以全母或者全公为主,这样可以防止甲鱼养殖过程中出现互相撕咬等,从而提高甲鱼成活率以及品相。甲鱼投放后主要投喂动物性饵料。
[0018]d.日常管理
甲鱼养殖期间应注意勤注、换新水,特别是夏季。坚持科学投饲是甲鱼取得高产、低耗、生态、增效的关键环节,主要根据天气、水温和生长情况灵活掌握,确保无饲料浪费,提高饵料利用率。坚持“四定”投喂原则,讲究科学制投馆,及时观察饵料残留情况,尽量让饵料吃尽,减少残饵对水质的污染,保持水质的稳定。
[0019]做好甲鱼病害防治。甲鱼发病是由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坚持“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从改善环境和提高机体免疫力入手采取多种措施预防病害发生。对投喂的螺蚬、鲜杂鱼等饵料应进行严格消毒,防止病从口入,养殖过程中尽量减少用药量,保证甲鱼品质。对养殖过程中发现的病死水产品及时清除并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
[0020]南湖菱栽种过程中可全程不施肥或视南湖菱长势施追肥1-2次,追肥量宜少不宜多。菱塘套养甲鱼后,南湖菱病虫害减少,全程可不喷农药。南湖菱初花后I个月左右,菱角定型后即可开始采收。采摘下的鲜果及时用清水冲洗干净,立即组织销售。采摘结束后,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尽量将残株清除。12月初开始,甲鱼即可捕捞上市,初期,可用地笼进行捕捞。全塘捕捞时,放干塘水,人工清理捕获。若当年甲鱼不捕捞而在塘中进行冬眠,则应逐渐降低池塘水位至20~30cm。[0021]以下本发明创造的养殖模式相比常规单养甲鱼以及单种南湖菱方式对水质的改善效果以及对南湖菱和鱼类产品品质影响的试验。
[0022]I试验设计
设计南湖菱套养甲鱼以及单养甲鱼、鱼塘单种南湖菱、外河单种南湖菱模式进行对比试验,每个模式7亩左右,南湖菱栽培以及甲鱼养殖按上述方法进行。放养甲鱼后每月测定种养结合池塘、单养池塘以及养殖原水水质。主要测定指标包括水体PH值、溶解氧含量、电导率、藻类含量、总氮含量、铵态氮含量、总磷含量、化学耗氧量(C0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于开花期前、营养生长完全时对种养结合池塘以及单种塘南湖菱生物学性状进行调查,主要包括菱盘开展度(漂浮水面的单个菱盘最宽处及与此直交处的宽度)、单位面积菱盘数、每菱盘叶数、叶片长宽等,每一性状指标调查20个数据,取平均值。另外,于南湖菱采摘盛期,每一模式池塘随机摘取20个南湖菱对其单果重、出果率等商品性状进行调查,同时测定南湖菱的总淀粉、粗蛋白、氨基酸、脂肪、无机砷、铅、总汞、镉、铜、锌含量以及甲胺磷、氧乐果、对硫磷、甲基对硫磷、多菌灵、百菌清、三唑酮等指标。
[0023]2水质评价方法
采用内梅罗指数法进行水质污染评价,并且考虑到传统的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过于突出最大污染因子对水质污染的影响和未考虑权重因素的缺点故采用了内梅罗污染指数法的改进法。计算公式如下:
【权利要求】
1.一种南湖菱塘中套养甲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 过程a、菱塘的选择及改建 单个菱塘面积4~8亩,菱塘深度1.0~1.2m,并用彩钢板或水泥板对菱塘进行围隔,以防止甲鱼外逃及敌害生物进入塘内;另外每个菱塘设置食台供甲鱼取食;冬季排干塘水,清除杂草以及杂物,冻晒底泥;3月中旬用石灰水泼洒田埂以及田埂四周进行田间消毒; 过程b、播种 播种前,视菱塘肥力情况,施有机肥;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天气转暖时播种;播种时应选择具有南湖菱品种特征和特性、充分成熟的南湖菱种菱,每亩用种量3~5kg,播种要均匀;播种时,将塘面一分为二,选择其中一半塘面进行播种,待菱盘开展后,还需在塘内用竹竿扎菱栅,以控制南湖菱覆盖面积在40%~60% ;定植后保持IOcm~30 cm的水位,出苗后逐渐加深,中后期保持水层在80~IOOcm ;另外,南湖菱出田后,还应及早间苗,确保平衡生长; 过程C、甲鱼放养 5月底至6月上旬放养甲鱼,每亩放养250g~300g大小的甲鱼180~220只;苗种放养前用食盐水浸洗,或用高锰酸钾药浴;同时要求放养的甲鱼苗种以全母或者全公为主; 过程d、日常管 理 南湖菱栽种过程中可全程不施肥或视南湖菱长势施追肥1-2次,追肥量宜少不宜多;菱塘套养甲鱼后,南湖菱病虫害减少,全程可不喷农药;南湖菱初花后I个月左右,菱角定型后即可开始采收;采摘下的鲜果及时用清水冲洗干净,立即组织销售;采摘结束后,将残株清除;12月初开始,甲鱼即可捕捞上市,初期,可用地笼进行捕捞;全塘捕捞时,放干塘水,人工清理捕获;若当年甲鱼不捕捞而在塘中进行冬眠,则应逐渐降低池塘水位至20~30cmo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南湖菱塘中套养甲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过程a中,菱塘深度 Inio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南湖菱塘中套养甲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过程b中,控制南湖菱覆盖面积在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南湖菱塘中套养甲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过程c中,每亩放养275g的甲鱼200只。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828762SQ201410094897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5日
【发明者】沈亚强, 姚祥坦, 张红梅, 陈贵, 程旺大, 王润屹, 张炎, 高培根 申请人: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