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茄子种子发芽率的方法

文档序号:256083阅读:8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茄子种子发芽率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茄子种子发芽率的方法。选取茄子品种中较为常见的紫红长茄,温汤浸种15分钟后,将种子浸于浓度为5×103mg/L的CaCl2溶液中常温下处理24h,取出种子置于培养皿中,于30℃培养箱中催芽,种子发芽势最高可达85.6%,发芽率最高可达98.9%,在此处理下的幼苗抗逆性显著提高。通过本发明改良后的诱发方法,使对常规生产发芽率较低的茄子品种提高了发芽率,使得幼苗抗冷抗逆性显著增强。
【专利说明】一种提局前子种子发芽率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茄子种子发芽率的方法。
技术背景
[0002]爺子(Solanummelongena L.)亦称落酥、昆仑瓜,属于爺科爺属(2n = 2x = 24),起源于亚洲东南亚热带地区。我国是茄子的第二起源地,同时也是茄子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茄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质元素及维生素P等,深受消费者喜爱。
[0003]农业生产中由于茄子种子自身种皮革质,萌发过程中向种皮外分泌粘性物质,所以不易发芽,尤其在低温条件下,茄子发芽或出苗更加缓慢且不整齐;同时茄子种子也易自然衰老造成生活力下降,导致发芽能力下降,出苗不整齐,苗弱且生长缓慢,抗寒性降低,这些均给茄子育苗带来许多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茄子种子存在萌发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茄子种子萌发率的方法。本发明采用不同种类的引发剂对茄子种子进行处理,通过发芽力和活力测定,探寻最适宜的引发剂种类、浓度和处理时间,以期为茄子种子的大田播种及生产提供依据。
[0005]本发明的技 术方案:
[0006]选取生产中常用的茄子种子如紫红长茄,温汤消毒后取出置于引发剂中,于22~25°C黑暗处理16~48h,用蒸馏水洗净后置于30~35°C培养箱培养。处理完成之后每天观察长势,7天和14天时记录发芽率等发芽指标,并记录死亡及发霉的种子数。其中所述的茄子种子是未经市场深加工的或者仅经初步处理的茄子种子。
[0007]所述的温汤消毒是将种子浸泡于55°C恒温水浴中处理10 — 15min。
[0008]所述的引发剂是lX103mg/L—5X103mg/LCaCl2*2%— 4% KNO3
[0009]所述的处理是置于22 - 25°C室温下黑暗处理16 — 48h。
[0010]所述的处理后需用蒸馏水清洗种子1-2次。
[0011]所述的培养是将清洗后的种子置于垫有两层吸水纸的培养皿中,调整种子密度,使每个培养皿中均匀分布30个
[0012]所述的培养过程需加入蒸馏水保持培养环境湿润,并及时除去死亡及发霉的种子。
[0013]所述的发芽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0014]种子发芽势)=初期(第7天)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数X 100%
[0015]种子发芽率(% )=终期(第14天)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数X 100%
[00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茄子种子发芽率的方法。通过本发明改良后的种子引发方法,不仅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特性,还使得幼苗抗冷抗逆性显著增强。引发剂的价格便宜,配置简单,无毒无副作用,操作方便,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可在生产实践中大量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1不同浓度CaCl2溶液浸泡处理茄子种子的发芽情况
[0019]1、无机盐:CaCl2l X 103mg/L、3X 103mg/L、5X 103mg/L
[0020]2、清选:先选取出饱满的种子,用于培养。
[0021]3、消毒:将种子浸泡于55°C的热水中10~15分钟。
[0022]4、处理:分批浸泡于不同浓度CaCl2溶液中16h和24h,每组处理重复三次并设两个空白对照。
[0023]5、培养:浸泡处理完成之后,将种子取出培养。每一个实验组设有空白对照CK,和两次重复A、B。分别放入培养皿中,加2mL蒸馏水,放入30°C的培养箱中。
[0024]6、观察:每天观察茄子种子的长势,观察是否缺水,并及时补水,挑出发霉或已经死亡的种子
[0025]7、记录:第七天的时候记录发芽数,并统计发芽势;第十四天记录发芽数,统计发芽率。实施结果如下:
[0026]表1不同浓度CaCl2溶液浸泡处理茄子种子的发芽情况
【权利要求】
1.一种提高茄子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生产中常用的茄子种子,温汤消毒后取出置于引发剂中,于22~25°c黑暗处理16~48h,用蒸馏水洗净后置于3(T35°C培养箱培养, 所述的温汤消毒是将种子浸泡于55°C恒温水浴中处理10 — 15min ; 所述的引发剂是 I X 103mg/L -5X103mg/L CaCl2 或 2% — 4% KNO3; 所述的处理是置于22 - 25°C室温下黑暗处理16 - 48h ; 所述的处理后需用蒸馏水清洗种子1-2次; 所述的培养是将清洗后的种子置于垫有两层吸水纸的培养皿中,调整种子密度,使每个培养皿中均匀分布30个; 培养过程需加入蒸馏水保持培养环境湿润,并及时除去死亡及发霉的种子。
【文档编号】A01C1/02GK103988610SQ201410263856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3日
【发明者】吕婷婷, 王倩, 朱士农, 花泽鹏, 王红梅, 姜雪阳 申请人:金陵科技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