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钓鱼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184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钓鱼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钓鱼竿,包括中空的竿体及与竿体可拆卸连接的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上可拆卸连接有放线轮,所述放线上缠绕有钓线,所述钓线一端伸出放线轮一端通过设置在装置主体上的穿线孔贯穿竿体中部并从竿体竿梢伸出,在所述装置主体远离竿体一端连接有臂托。通过设置可拆卸的放线轮,能够根据需要调整钓线长度,从而可以适用于钓比较大的鱼,可作为中通竿使用也可以作为普通的台钓竿使用,通过设置臂托,能够使钓鱼过程更加省力。
【专利说明】一种钓鱼竿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钓鱼竿。

【背景技术】
[0002]由于现有的台钓竿存在线长的制约,导致不能用于钓大鱼,而现有的可以调整线长的中通竿将放线轮固定在竿体末端,使得竿体笨重,在钓鱼时,提竿慢,中鱼率低,容易跑鱼断线。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钓鱼竿,能够改善上述问题,通过设置可拆卸的放线轮,能够根据需要调整钓线长度,从而可以适用于钓比较大的鱼,通过设置臂托,能够使钓鱼过程更加省力。
[0004]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钓鱼竿,包括中空的竿体及与竿体可拆卸连接的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上可拆卸连接有放线轮,所述放线轮上缠绕有钓线,所述钓线一端伸出放线轮一端通过设置在装置主体上的穿线孔贯穿竿体中部并从竿体竿梢伸出,在所述装置主体远离竿体一端连接有臂托。
[0006]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臂托相对装置主体向上倾斜且臂托上表面为凹面。通过将臂托设计为相对装置主体向上倾斜的结构,能够方便支撑手臂,同时,将臂托上端面设置为凹面,与手臂相配合,能够避免用力提竿过程中出现臂托端面与手臂轮廓不匹配导致手臂不适。
[0007]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臂托与装置主体之间的夹角为30° -60°。采用30° -60°角度的设计,能够使臂托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
[0008]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在所述装置主体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穿线孔位于该凹槽内靠近竿梢一侧的装置主体上。通过将穿线孔设置在靠近竿梢一侧,能够在将钓线从放线轮上放出之后直接穿过穿线孔进入竿体,能够避免现有的将穿线孔设置在竿体末端导致钓线在穿过穿线孔时需要折弯容易磨损的状况,进而能够有效防止穿线孔伤线的问题。
[0009]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在所述装置主体靠近竿梢一端设置有螺纹,所述竿体与装置主体通过螺纹连接。通过采用螺纹连接竿体和装置主体,能够方便拆卸和安装。
[0010]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在所述竿体内壁上设置有陶瓷环,所述陶瓷环上设置有使钓线通过的过线孔。由于现有的中部过线的钓竿通常会出现伤线的状况,本发明通过在竿体内设置陶瓷环,能够使钓线通过竿体内部时接触到陶瓷环而不会接触竿体内壁,能够减少竿体对钓线的磨损。
[0011]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在所述竿体竿梢设置有空心旋转顶环。通过设置空心旋转顶环,能够避免竿梢出线部位磨损钓线,减少伤线的现象。
[0012]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还包括连接部,所述放线轮通过连接部与装置主体可拆卸连接。可以采用螺钉或螺栓等进行连接,通过采用连接部,可以方便安装放线轮,可以将放线轮安装在连接部上,使放线轮能够相对连接部转动实现放线,在将连接部拆下来时,即可直接将放线轮一并拆下。连接部可以采用T型结构,使连接部上部固定在装置主体上,下部用于连接放线轮。
[0013]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放线轮包括中轴及设置在中轴两端的挡板,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滑动轴,所述中轴套装在滑动轴上,所述中轴能够绕滑动轴转动。将滑动轴固定在连接部上,将放线轮转动连接在滑动轴上,使放线轮可以相对滑动轴转动,同时,将钓线缠绕在两块挡板之间的中轴上。
[0014]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在所述滑动轴上设置有可绕滑动轴转动的棘轮,所述棘轮位于放线轮与连接部之间,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使棘轮既能单向转动的棘爪,在所述挡板靠近棘轮一侧设置有固定键,在所述棘轮上设置有与固定键相匹配的键槽。在放线之后,需要确定一定的钓线长度以防止出现风线,通过设置棘轮,在需要固定住放线轮使其不能转动时,转动放线轮并沿着滑动轴滑动放线轮使固定键嵌入键槽中,由于棘爪的限位作用,使棘轮只能单向转动,由于固定键嵌入在键槽内,进而使得放线轮也仅能够随着棘轮单向转动。在需要提竿收线时,推动放线轮使固定键嵌入键槽,棘轮能够带动放线轮单向转动,使钓线能够缠绕到放线轮上,在不需要限制放线轮放线或收线时,将放线轮向远离棘轮方向滑动,使固定键从键槽滑出即可。
[0015]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I)本发明通过将竿体与装置主体螺纹连接,能够在需要时安装装置主体,使整个竿体成为一个具有放线轮的钓鱼竿,而在安装装置主体之后,也可以根据需要将放线轮拆卸下来,使竿体成为一个普通的台钓竿使用,能够使钓鱼竿更加实用,可以根据需要拆卸调换适用场所;
[0017](2)本发明通过将钓线贯穿竿体内部,进而能够避免钓线缠绕的问题,同时方便调整钓线长度,既可以用于钓小鱼,也可以用于钓大鱼,适用范围广泛;
[0018](3)本发明通过设置臂托,能够为手臂提供有效支撑,使提竿及抛竿过程中手臂能够更加省力,节省体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装置主体部位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剖视图;
[0022]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放线轮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101—装置主体;102—放线轮;104 —穿线孔;105—钓线;106—臂托;107一空心旋转顶环;109—陶瓷环;110—过线孔;111一连接部;112一棘轮;113—键槽;114一棘爪;115 —固定键;116—中轴;117 —集线巢;118—挡板;119一滑动轴;120—竿体;121—竿梢。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介绍,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5]由于传统的台钓竿或溪流竿线长存在制约,在钓到大鱼时容易断杆断线而跑鱼,导致其不能钓取很大的鱼,而传统的中通竿将绕线轮设置在竿体120后端并固定在竿体120上位于竿体120中间,将绕线轮两端固定在前后两节竿体120上,为了使竿体120更加稳固,将绕线轮做的很笨重,为了防止竿体120断裂,需要将前端做的非常软,导致手感非常差,钓鱼时提竿反应速度慢,很难提上岸,中鱼率低,仅适合钓小鱼。本发明通过采用可拆卸的放线轮102,能够在需要时安装使其成为具有放线功能的竿体120,也可以在不安装时,使其成为普通钓鱼竿,使用方便,同时可以有效避免断杆,防止断线跑鱼,同时通过设置臂托,对手臂进行支撑,能够使钓鱼过程中更加省力,使钓鱼人钓大鱼更加轻松,有利于保持充沛体力。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3所示,为了改善现有的台钓竿或溪流竿由于竿长线长的制约导致不能钓大鱼的缺陷,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钓鱼竿,包括中空的竿体120及与竿体120可拆卸连接的装置主体101,所述装置主体101上可拆卸连接有放线轮102,所述放线轮102上缠绕有钓线105,所述钓线105 —端伸出放线轮102 —端通过设置在装置主体101上的穿线孔104贯穿竿体120中部并从竿体120的竿梢121伸出,在所述装置主体101远离竿体120 —端连接有臂托106。在所述竿体120远离竿梢121 —端安装装置主体101,在装置主体101上安装放线轮102,放线轮102可以通过螺钉或螺栓等安装在装置主体101上,装置主体101可以与竿体120通过螺纹等方式连接,由于设置放线轮102,可以根据需要增减钓线105的长度,进而能够适用于钓大鱼和海钓。钓线105从放线轮102上牵出之后,通过穿线孔104进入竿体120中部,钓线105贯穿多节竿体120并从竿顶伸出,转动放线轮102可以调节钓线105的长度。本实施例中,多段中空竿体120相互连接的方式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0028]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装置主体101末端设置有臂托106,所述臂托106上表面呈向下凹陷形状,使用时,可以手握竿体120,将手臂放在臂托106上,臂托106上表面为能够放置手臂的凹面,在提竿时,使用者用手臂向下压臂托106,即可以手握竿体120部位为支点,以支点到臂托106为动力臂将竿体120提起,通过利用杠杆原理,能够使提竿过程更加省力,进而在钓大鱼时,能够使提竿更加省力。同时,在需要提高提竿速度时,通过采用臂托106,能够更迅速地将鱼钩提起,避免跑鱼,提高中鱼率。
[0029]本实施例中,钓线从竿体120中部贯穿通过,从竿梢121伸出,由于钓线是从竿体120中部贯穿通过的,竿体120外部的钓线不会出现现有的台钓竿或溪流竿容易缠线的问题,在提竿时,由于绕线轮可以及时进行收线,能够避免现有的矶竿竿头缠线的问题,非常适合于夜钓大鱼。由于放线轮102可拆卸连接在装置主体上,能够在不需要使用放线轮102时将放线轮102拆卸下来,此时,竿体120与装置主体101以及设置在装置主体101上的臂托106则成为一个台钓竿,使整个竿体120能够根据需要调整使用范围,更加实用。
[0030]放线轮102上缠绕钓线105。钓线105从放线轮102滑出之后从设置在装置主体101上的穿线孔104穿入竿体120中部,在所述装置主体101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穿线孔104位于该凹槽内靠近竿梢121 —侧的装置主体101上。能够避免采用现有的放线轮102从竿体120底端将钓线105穿入竿体120的方式导致伤线的问题。
[0031]本实施例中,由于钓线105 —端缠绕在放线轮102上,另一端贯穿竿体120中部,从竿顶伸出,鱼钩的钓点会更容易定位,进而不会出现钓线105入水位置远离钩饵位置过大的问题,同时,由于钓线105—端缠绕在放线轮102上,钓线105末端不会存在风线,进而不怕风,不会出现由于风吹导致钩饵落点难以定位的问题,也不会由于风线导致鱼发现钩饵,继而能够提高中鱼率。
[0032]本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主体101前端设置外螺纹,在竿体120与装置主体101相连接一端设置内螺纹,通过螺纹与竿体120相连接,能够方便安装,在不需要时,可以直接将装置主体101整体拆下,将钓线105固定起来,使竿体120成为一个普通的台钓竿。
[0033]本发明通过采用与竿体120螺纹连接的装置主体101,能够在需要时安装装置主体101,使整个竿体120成为一个具有放线轮102的竿体120,能够根据需要调整线长,进而不会出现现有竿体120存在风线导致中鱼率低的问题,进而能够方便钓大鱼;同时,采用可拆卸的放线轮102,能够根据需要确定是否采用放线轮102,在将放线轮102拆下时,整个竿体120也可以作为一个普通的台钓竿使用,进而能够方便钓小鱼;通过将钓线105贯穿竿体120中部,能够避免现有的竿体120容易出现缠线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放线轮102缠绕钓线105,能够根据需要调整钓线105的长度,进而能够更有利于对钓点的定位,避免钓点定位不准的问题,特别适用于水库、河塘等水底地形复杂的水域,避免出现钓点定位不准导致竿体120诱鱼的现象,同时,能够避免调钓目数的杂乱变化;通过在装置主体101末端设置臂托106,能够使使用者将手臂压在臂托106上,利用杠杆原理进行提竿,进而能够使提竿过程更加省力,使使用者能够在长时间钓鱼后仍然保持充沛体力,同时,通过采用臂托106能够迅速进行提竿,能够避免现有的中通竿容易出现断竿的问题。
[0034]本实施例中,所述臂托106相对装置主体101向上倾斜,所述臂托106与装置主体101之间的夹角优选为30° -60°。通过设置与装置主体101具有一定夹角的臂托106,能够更加方便地起到支撑作用。
[0035]为了避免贯穿竿体120中部的钓线105出现磨损,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竿体120内设置有陶瓷环109,所述陶瓷环109设置在竿体120中部的内壁上,也可以设置在竿体120两端的内壁上,能够实现使钓线105从陶瓷环109中部通过即可,所述竿体120为多节的伸缩套管结构,所述陶瓷环109位于每节竿体120靠近装置主体101 —端内壁上,在所述陶瓷环109中部设置有过线孔110。钓线105穿过过线孔110过程中仅与陶瓷环109接触,不与竿体120内壁接触,通过设置陶瓷环109,能够使钓线105能够更平滑地通过竿体120中部,减少钓线105与竿体120内壁之间的摩擦,进而能够防止钓线105的磨损,避免现有的中通竿伤线的问题,提高钓线的使用寿命。
[0036]为了防止竿梢121磨损钓线105,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竿梢121设置有空心旋转顶环107,在鱼咬钩时,钓线105会由于鱼跳动导致晃动,而空心旋转顶环107可以自由转动,因而在鱼跳动时,钓线105不会乱,钓线105不会缠绕到竿体120上,能够避免缠线。
[0037]为了使放线轮102能够更牢固地固定在装置主体101上,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在所述放线轮102上设置连接部111,在所述连接部111上设置螺纹孔,并在所述装置主体101上设置螺纹孔,通过螺钉将连接部111连接在装置主体101上,进而能够将放线轮102固定在装置主体101上。
[0038]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设置有放线轮102的装置主体101安装在竿体120末端,能够使竿体120末端更重,进而使整个钓鱼竿的中心靠后,使得手感更好。
[0039]实施例2:
[0040]由于现有的中通竿在扬竿时钩饵的重力会带动钓线105从放线轮102上不断旋出,进而容易出现跑线现象,现有的绕线轮为了防止出现跑线现象,在绕线轮上设置逆止开关用于限定绕线轮的转动,由于逆止开关是将整个绕线轮完全固定起来,使其无法继续转动,进而在使用者忘记关闭逆止开关时,会出现跑线现象,而关闭逆止开关之后,绕线轮则不能再运转,使得进行收线时需要再次开启逆止开关,需要多次重复操作,操作繁琐不便。
[0041]如图4所示,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放线轮102包括中轴116及设置在中轴116两端的挡板118,在所述连接部111上设置有滑动轴119,所述中轴116套装在滑动轴119上,所述中轴116能够绕滑动轴119转动,两个挡板118之间形成集线巢117,可以将钓线105缠绕在集线巢117内的中轴116上,所述中轴116套装在滑动轴119上并能够相对滑动轴119转动。
[0042]在所述滑动轴119上设置有可绕滑动轴119转动的棘轮112,所述棘轮112位于放线轮102与连接部之间,在所述连接部111上设置有使棘轮112单向转动的棘爪114,在所述挡板118靠近棘轮112 —侧设置有固定键115,在所述棘轮112上设置有与固定键115相匹配的键槽113。所述放线轮102在滑动轴119转动及滑动,能够使固定键115滑进或滑出键槽113。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滑动轴119远离棘轮112 —端设置挡片用来限定放线轮102仅能在挡片与棘轮112之间运动,而不会滑出滑动轴119。
[0043]在放线轮102向棘轮112方向滑动时,将固定键115嵌入在键槽113内,进而使放线轮102嵌入在棘轮112中,进而在棘爪114的限定作用下,放线轮102仅能够随棘轮112单向转动;在放线轮102向远离棘轮112—侧滑动时,固定键115从键槽113内滑出,进而能够自由地在滑动轴119上转动。在棘轮112单向转动时,钓线105缠绕在放线轮102上;在放线轮102从棘轮112上滑出时,放线轮102沿棘轮112单向转动方向转动时,钓线105缠绕在放线轮102上,在放线轮102沿着与棘轮112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钓线105从放线轮102上放出去。
[0044]通过将放线轮102在滑动轴119上滑动,使放线轮102能够在需要时卡入棘轮112上,进而仅能够跟随棘轮112进行单向转动。在需要抛竿时,确定钓线105的长度之后,将放线轮102沿着滑动轴119方向滑动使固定键115嵌入在键槽113内,进而使放线轮102仅能够进行收线,而不能进行放线,进而不会出现由于钓饵重量的原因导致跑线的问题,同时,在提竿时,为了防止鱼比较大带动钓线105移动,通过将放线轮102固定在棘轮112上,棘轮112仅能够进行单向转动,使得鱼仅能带动钓线105在一定范围内运动,而不会带动钓线105从放线轮102上滑出,使得伸出竿梢121的钓线105越来越长,不方便收回。
[0045]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棘轮112来限定放线轮102进行单向转动,实现钓线105长度的固定,而由于在需要限定放线轮102单向转动时可以直接将放线轮102沿着滑动轴119滑动即可,而不限定放线轮102转动时,仅将放线轮102从棘轮112上滑出即可,操作方便,能够避免现有的逆止开关启动时会导致放线轮102完全不能转动,进而不方便收线。
[0046]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11采用T型结构,上端通过螺钉固定在装置主体101上,下端可以通过螺栓与滑动轴119相连接。
[0047]由于本发明将钓线105贯穿竿体120中部,在收线时如果不限制放线轮102转动,会导致收线时放线轮102转动进而使得收线不方便,导致收线和出线不顺,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可以单向转动的棘轮112来限定放线轮102的转动方向,能够方便收线。在需要限定放线轮102转动时,将放线轮102向棘轮112方向滑动过去即可,操作方便。
[004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钓鱼竿,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竿体及与竿体可拆卸连接的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上可拆卸连接有放线轮,所述放线轮上缠绕有钓线,所述钓线一端伸出放线轮通过设置在装置主体上的穿线孔贯穿竿体中部并从竿体的竿梢伸出,在所述装置主体远离竿体一端连接有臂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钓鱼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托相对装置主体向上倾斜且臂托上表面为凹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钓鱼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托与装置主体之间的夹角为 30。-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钓鱼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置主体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穿线孔位于该凹槽内靠近竿梢一侧的装置主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钓鱼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置主体靠近竿梢一端设置有螺纹,所述竿体与装置主体通过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钓鱼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竿体内壁上设置有陶瓷环,所述陶瓷环上设置有使钓线通过的过线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钓鱼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竿体竿梢设置有空心旋转顶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钓鱼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部,所述放线轮通过连接部与装置主体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钓鱼竿,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轮包括中轴及设置在中轴两端的挡板,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滑动轴,所述中轴套装在滑动轴上,所述中轴能够绕滑动轴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钓鱼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动轴上设置有可绕滑动轴转动的棘轮,所述棘轮位于放线轮与连接部之间,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使棘轮单向转动的棘爪,在所述挡板靠近棘轮一侧设置有固定键,在所述棘轮上设置有与固定键相匹配的键槽。
【文档编号】A01K87/00GK104351150SQ201410623612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7日
【发明者】宋紫新 申请人:宋紫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