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齿围沙蚕养殖装置及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274689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齿围沙蚕养殖装置及使用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齿围沙蚕养殖装置及使用方法,所述双齿围沙蚕养殖装置,包括网箱、分隔装置、栖息基质,网箱上端设置有开口,网箱所有内侧面铺设有网衣,分隔装置包括一箱体,箱体的底面与侧面均开设有通孔,分隔装置顶面为一网面,栖息基质为网片,网片紧密排列于所述分隔装置内,分隔装置设置于网箱内。本发明解决了使用泥沙作为双齿围沙蚕养殖基质造成的操作不便问题,拓展了双齿围沙蚕作为环境修复生物的应用范围,既可以减少工厂化水产养殖产生的残饵和粪便排放,又可应用于海区网箱养殖区域,提高了残饵和粪便的利用率,减少了水产养殖对环境的负面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双齿围沙蚕养殖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沙蚕养殖装置及使用方法,具体说是一种双齿围沙蚕养殖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水产养殖生物产生的残饵和粪便是水域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例如工厂化鱼类养殖,网箱鱼类养殖等,这些养殖方式产生的残饵和粪便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最终造成周围或附近区域环境污染与破坏。如何减少残饵和粪便的排放已成为生态养殖方式的重要关注点。双齿围沙蚕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穴居型海洋生物,主要以沉积物和动植物碎片为食,具有环境修复潜力。近年,其养殖规模逐年扩大,目前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潮间带养殖双齿围沙蚕均离不开泥沙作为养殖基质,供沙蚕栖息。而泥沙在室内搬运、淘洗劳动量大,在室外环境修复区域不可挪动,灵活性差,特别在鱼类网箱养殖海区,难以将双齿围沙蚕放养至海底,这样网箱养殖产生的粪便与残饵就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并且也限制了双齿围沙蚕的环境修复能力的发挥。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齿围沙蚕养殖装置及使用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泥沙作为养殖基质造成的操作不便等弊端,沙蚕养殖装置使用方便、移动灵活,可实现沙蚕的海底养殖,减少水产养殖生物产生的残饵和粪便对环境的污染,使沙蚕环境修复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齿围沙蚕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箱、分隔装置、栖息基质,所述网箱上端设置有开口,所述网箱所有内侧面铺设有网衣,所述分隔装置为包括一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面与侧面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分隔装置顶面为一网面,所述栖息基质为网片,所述网片紧密排列于所述分隔装置内,所述分隔装置设置于所述网箱内。
[0005]进一步的,所述网箱为长方体网箱,所述网箱由钢筋焊接而成,所述网箱上端的开口为内陷式方形开口,所述开口四角通过钢筋与所述网箱四角连接,所述开口距离所述分隔装置顶面2-3cm。
[0006]进一步的,所述网箱四周网衣与开口相邻的对应侧网衣的夹角为40-50度。
[0007]进一步的,所述网箱底端设置有铁丝网片,所述分隔装置与所述铁丝网片固定连接,所述网箱底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分隔装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栖息基质为带有褶皱的筛絹网片。
[0009]进一步的,所述分隔装置的箱体为一长方形塑料筐,所述分隔装置的网面为塑料网,所述长方形塑料筐的底面与侧面开设有均匀排列的多个通孔,所述分隔装置铺设满所述网箱的底面。
[0010]进一步的,所述筛絹网片通过所述塑料网挤压固定于所述分隔装置内。
[0011]优选的,所述网箱钢筋直径为9mm,所述网箱尺寸为1.2mX 1.2mX0.4m,所述开口尺寸为1.0mXl.0m,所述网衣孔径为l_2mm,所述分隔装置尺寸为0.56mX0.37mX0.13m,所述栖息基质由60-80目筛絹网片构成,所述筛絹网片长度为2-3m,宽度为15-20cm,所述褶皱宽度为1.5-2.0cm,所述栖息基质放置密度为250片/m2或2500g/m2。
[0012]本发明基于上述双齿围沙蚕养殖装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该装置的使用方法,其具体的使用步骤包括如下:
(1)装置入海浸泡:将所述双齿围沙蚕养殖装置在海水中浸泡3-5天;
(2)放养沙蚕:浸泡后,将所述双齿围沙蚕养殖装置从水中取出,根据沙蚕规格和所需密度将准备好的沙蚕均匀撒在所述分隔装置的塑料网上,待沙蚕潜入栖息基质后,等待15-30分钟;
(3)将所述双齿围沙蚕养殖装置放入大型容器或水泥池中,大型容器或水泥池中的水要浸没整个所述的双齿围沙蚕养殖装置,其中水温与沙蚕养殖用水温差不超过3°C ;
(4)在水中放置2-3天,期间将脱离所述栖息基质的沙蚕取出,再重复步骤(2)、使所有沙蚕稳定栖息于栖息基质中;
(5)将所述双齿围沙蚕养殖装置放置于室内养殖池内或悬挂于鱼类养殖网箱底部。
[001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许多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发明的结构较简单,便于制作,可以通过改变网箱规格实现不同养殖区域需求。
[0014]2、本发明使用轻便的沙蚕栖息基质,免除了室内养殖双齿围沙蚕搬运、淘洗泥沙的繁重劳动,养殖装置通过清洗可以重复使用。
[0015]3、本发明以网箱为养殖单元,机动性较强,可以在很多需要生态修复的海域使用,减少了残饵与粪便的排放,减少了其对环境的污染,扩大了以沙蚕作为生物修复手段的生物修复技术应用范围。
[0016]4、本发明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可以加大双齿围沙蚕的养殖密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发明双齿围沙蚕养殖装置网箱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双齿围沙蚕养殖装置分隔装置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双齿围沙蚕养殖装置栖息基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19]参见图1-图3所示,本发明一种双齿围沙蚕养殖装置的实施例,包括网箱1、分隔装置2、栖息基质3,所述网箱I上端设置有开口 11,所述网箱I所有内侧面铺设有网衣,所述分隔装置2包括一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面与侧面均开设有通孔21,所述分隔装置2顶面为一网面22,所述栖息基质3为一网片结构,所述网片紧密排列于所述分隔装置2内,所述分隔装置2设置于所述网箱I内。
[0020]本实施例中的网箱I为一上部开口的特殊网箱,网箱I框架使用直径为9mm的钢筋焊制而成,这样可以确保网箱I的结构稳固性,网箱I上端面上设置的内陷式开口 11,该开口 11的四角处与网箱I的四角以钢筋对应相连接,在网箱I上设置此内陷式开口 11,可以方便分隔装置2的放入与取出,应根据具体的分隔装置2的大小设置相应开口,确保分隔装置2取出与放入方便,同时网箱I的四壁与内陷开口 11相连接的四周对应侧的网衣夹角为40-50°,实现开口 11的内陷。在网箱I内侧壁上全部覆以孔径为l_2mm的网衣,为了防止沙蚕从网箱I中逃逸,分隔装置2为一箱体,其上端为敞口,其侧面与底面全部开满通孔21,在敞口位置处设置的网面22为塑料网22,这样将沙蚕放入分隔装置2的塑料网22上时,沙蚕会通过塑料网22进入到设置于分隔装置2内的栖息基质3内。在本实施例中的栖息基质3选用网片,具体的说是一种折叠成波浪形的长条筛絹网片3,材质比较柔软,将若干筛絹网片3布满分隔装置2,并通过分隔装置2上的塑料网22挤压固定在分隔装置2内。
[0021]分隔装置2固定连接于网箱I的底面上,且不同规格的网箱1,其内部可以设置不同数目的分隔装置2,在设置时直到所有分隔装置2均铺设满网箱I的整个底面,分隔装置2可以通过网箱I的开口放入或取出,使操作更加方便。
[0022]为实现分隔装置2可以容易的从网箱I中取出,所述分隔装置2在设置尺寸规格时应该使其顶面距离开口 11约2-3cm,并且开口 11的大小可以使分隔装置2轻松的取出。
[0023]为实现分隔装置2与网箱I的固定连接,在所述网箱I底部的网衣外侧覆以铁丝网片,可以防止底部在水流作用下上下浮动,铁丝网网孔边长为2cm ;在网箱I底面上可根据需求固连上一个或多个分隔装置2。
[0024]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方案,网箱I为一长方体网箱,其尺寸为1.2mX 1.2mX 0.4m,内陷式开口 11尺寸为1.0mX 1.0m,分隔装置2为一长方形塑料筐,长方形塑料筐规格为0.56mX0.37mX0.13m,长方形塑料筐的四周和底部均匀分布长条形孔21,长方形塑料筐口使用规格与长方形塑料筐口大小相同的塑料网22封口,将长方形塑料筐置于所述网箱I内侧并使用扎带固定于网箱I底部铁丝网片上;栖息基质3为折叠成波浪形的长条筛絹网片,使用60-80目的筛絹网片制成,每条筛絹网片长度2m左右,宽度15-20cm,所述波浪形由折成1.5cm宽度的褶皱形成,所述长条形筛絹网片横向竖立紧密地排列于栖息基质分隔装置2内,栖息基质3的放置密度为250片/m2或2500g/m2为佳,放入所述长方形塑料筐后由覆盖长方形塑料筐的塑料网22挤压固定,避免水流冲击晃动。
[0025]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双齿围沙蚕养殖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装置入海浸泡:将所述双齿围沙蚕养殖装置在海水中浸泡3-5天;
(2)放养沙蚕:浸泡后,将所述双齿围沙蚕养殖装置从水中取出,根据沙蚕规格和所需密度将准备好的沙蚕均匀撒在所述分隔装置2的塑料网上,待沙蚕潜入栖息基质后,等待20-30分钟;
(3)将所述双齿围沙蚕养殖装置放入大型容器或水泥池中,大型容器或水泥池中的水要浸没整个所述的双齿围沙蚕养殖装置,其中水温与沙蚕养殖用水温差不超过3°C ;
(4)在水中放置2-3天,期间将脱离所述栖息基质的沙蚕取出,再重复步骤(2)、使所有沙蚕稳定栖息于栖息基质中;
(5)将所述双齿围沙蚕养殖装置放置于室内养殖池或悬挂于鱼类养殖网箱底部。
[0026]本发明改变了双齿围沙蚕养殖过程中使用泥沙作为栖息基质的传统养殖方法,免除了室内养殖双齿围沙蚕搬运、淘洗泥沙的繁重劳动,养殖装置通过清洗可以重复使用,并且制作简单,使用机动性强,可以应用于海区养殖环境修复,扩大了以沙蚕作为生物修复手段的生物修复技术应用范围,可提高该领域养殖技术,推动该领域科学研宄的广度和深度。
[0027]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双齿围沙蚕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箱、分隔装置、栖息基质,所述网箱上端设置有开口,所述网箱所有内侧面铺设有网衣,所述分隔装置包括一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面与侧面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分隔装置顶面为一网面,所述栖息基质为网片,所述网片紧密排列于所述分隔装置内,所述分隔装置设置于所述网箱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齿围沙蚕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箱为长方体网箱,所述网箱由钢筋焊接而成,所述网箱上端的开口为内陷式方形开口,所述开口四角通过钢筋与所述网箱四角连接,所述开口距离所述分隔装置顶面2-3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齿围沙蚕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箱四周网衣与开口相邻的对应侧网衣的夹角为40-50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齿围沙蚕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箱底端设置有铁丝网片,所述分隔装置与所述铁丝网片固定连接,所述网箱底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分隔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双齿围沙蚕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栖息基质为带有褶皱的筛絹网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齿围沙蚕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装置的箱体为一长方形塑料筐,所述分隔装置的网面为塑料网,所述长方形塑料筐的底面与侧面开设有均匀排列的多个通孔,所述分隔装置铺设满所述网箱的底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齿围沙蚕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絹网片通过所述塑料网挤压固定于所述分隔装置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齿围沙蚕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箱钢筋直径为9mm,所述网箱尺寸为1.2mX 1.2mX0.4m,所述开口尺寸为1.0mX 1.0m,所述网衣孔径为l-2mm,所述分隔装置尺寸为0.56mX0.37mX0.13m,所述栖息基质由60-80目筛絹网片构成,所述筛絹网片长度为2-3m,宽度为15-20cm,所述褶皱宽度为1.5-2.0cm,所述栖息基质放置密度为250片/m2或2500g/m2。
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双齿围沙蚕养殖装置在进行双齿围沙蚕养殖时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装置入海浸泡:将所述双齿围沙蚕养殖装置在海水中浸泡3-5天; (2)放养沙蚕:浸泡后,将所述双齿围沙蚕养殖装置从水中取出,根据沙蚕规格和所需密度将准备好的沙蚕均匀撒在所述分隔装置的塑料网上,待沙蚕潜入栖息基质后,等待15-30分钟; (3)将所述双齿围沙蚕养殖装置放入大型容器或水泥池中,大型容器或水泥池中的水要浸没整个所述的双齿围沙蚕养殖装置,其中水温与沙蚕养殖用水温差不超过3°C ; (4)在水中放置2-3天,期间将脱离所述栖息基质的沙蚕取出,再重复步骤(2)、使所有沙蚕稳定栖息于栖息基质中; (5)将所述双齿围沙蚕养殖装置放置于室内养殖池或悬挂于鱼类养殖网箱底部。
【文档编号】A01K67/033GK104430195SQ201410656434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8日
【发明者】房景辉, 蒋增杰, 王军威, 方建光, 张继红, 毛玉泽, 邹健, 刘毅, 吴文广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荣成楮岛水产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