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花生叶斑病的新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08792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治花生叶斑病的新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防治花生叶斑病的新技术。
【背景技术】
[0002]花生叶斑病是由黑斑病和褐斑病引起的病害。褐斑病发生期较早,在初花期即出现;黑斑病则较迟,在下针期才发生。因此,褐斑病在下部叶片较多,黑斑病多在上部叶片,秋花生以黑斑病较突出,春花生则以褐斑病较普遍。两病都可造成落叶、植株早枯,影响养分积累而导致荚果不充实,降低出仁率和含油量,收获时容易落果和种子发芽。花生发生叶斑病比较常见,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很快蔓延,影响花生产量。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是为预防花生叶斑病的发生,发明的一种防治花生叶斑病的新技术。
[0004]本发明为预防花生叶斑病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防治花生叶斑病的新技术,其特殊之处是包括以下过程:
①选种。选种仁大而整齐、籽粒饱满、色泽好,没有机械损伤的一级、二级大粒作种,淘汰三级小粒。
②改良土壤、深耕细作。要在冬前或早春适当深耕深刨。对于粘质土壤,可以加适量细沙,改善结果土层的通透性。对沙层过厚的地要深翻,在犁底下压10?15厘米厚的粘土,创造蓄水保肥的土层。适期种植花生时最好与水稻轮作,或者与其他旱地作物轮作,2年一轮(就是我们俗话说的不重茬)。
[0005]③田间管理及病菌治疗。花生荚果膨大期是叶斑病发生的高峰期,在这期间,一定要注意田间雨后的排水,内涝极易使花生引发叶斑病,当田间病叶率达10%时,应及时用常用的药剂进行叶喷治疗,用50%多菌灵600倍液,或96%天达恶霉灵3000倍液,或70%甲基布津600倍液喷雾,能有效防治花生叶斑病的发病率。
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可以有效的防治花生叶斑病的发生,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花生叶斑病提早预防、提早治疗的成果,这种方式不仅操作方便、实用性强,而且可以达到防病、增产的效果,对于后期大田管理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06]①选种。播前要带壳晒种,选晴天上午,摊厚10厘米左右,每隔I?2小时翻动一次,晒2?3天。剥壳时间以播种前10?15天为好。剥壳后选种仁大而整齐、籽粒饱满、色泽好,没有机械损伤的一级、二级大粒作种,淘汰三级小粒。
②改良土壤、深耕细作。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根系发达,要求土层深厚,上松下实,因此要在冬前或早春适当深耕深刨。对于粘质土壤,可以加适量细沙,改善结果土层的通透性。对沙层过厚的地要深翻,在犁底下压10?15厘米厚的粘土,创造蓄水保肥的土层。适期种植花生时最好与水稻轮作,或者与其他旱地作物轮作,2年一轮(就是我们俗话说的不重茬)。
[0007]③田间管理及病菌治疗。花生荚果膨大期是叶斑病发生的高峰期,在这期间,注重抗旱排涝防烂果,内涝极易使花生引发叶斑病,当田间病叶率达10%时,应及时用常用的药剂进行叶喷治疗,用50%多菌灵600倍液,或96%天达恶霉灵3000倍液,或70%甲基布津600倍液喷雾,能有效防治花生叶斑病的发病率。
【主权项】
1.一种防治花生叶斑病的新技术,其特征是包括以下过程:选种仁大而整齐、籽粒饱满、色泽好,没有机械损伤的一级、二级大粒作种,在冬前或早春适当深耕深刨,对于粘质土壤,可以加适量细沙,改善结果土层的通透性,花生荚果膨大期是叶斑病发生的高峰期,一定要注意田间雨后的排水,内涝极易使花生引发叶斑病,当田间病叶率达10%时,应及时用常用的药剂进行叶喷治疗,用50%多菌灵600倍液,或96%天达恶霉灵3000倍液,或70%甲基布津600倍液喷雾,能有效防治花生叶斑病的发病率。
【专利摘要】一种防治花生叶斑病的新技术,其特点是包括选种、改良土壤、深耕细作、田间管理及病菌治疗等过程,它可以实现花生叶斑病提早预防、提早治疗的成果,这种方式不仅操作方便、实用性强,而且可以达到防病、增产的效果,适用于花生叶斑病的防治。
【IPC分类】A01G1/00, A01G13/00
【公开号】CN105706672
【申请号】CN201410730704
【发明人】韩浩良
【申请人】韩浩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