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开沟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0349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开沟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开沟器,在机架下表面设有弧形板,弧形板中部下凹以将减速器罩住,弧形板两侧斜向上弯曲形成弧形导向面。螺旋绞龙连接端穿过弧形板与减速器连接,发动机通过减速器减速后带动螺旋绞龙旋转。在螺旋绞龙螺旋面的边缘间隔设有若干切土刀。在螺旋绞龙底部设有圆盘爪,圆盘爪每个爪部具有端面切削刃和圆周面切削刃。在机架尾部通过合页设有可上下翻转的挡泥板,在机架和挡泥板之间设有拉簧,挡泥板上部两侧有向侧前方弯折的侧翼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拆装操作方便,性能优良,沟型规范,切土力强,动力需求小,可作为小型拖拉机的配套机具。
【专利说明】—种螺旋开沟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具,具体指一种用于农业生产的螺旋开沟器,属于农业开沟机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营规模以家庭为主,在丘陵山区,由于地块面积小,且相对分散,不适宜用大型的农业机械,在此情况下,小型拖拉机便成为丘陵山区农民机械化耕作的必需品。
[0003]在作物的种植管理中,经常需要在地里开挖排灌沟、施肥沟,并且需要不断地改变沟渠的位置,以利于作物的正常生长,所开的沟要能让沟中的水流通、肥料能保证供应、作物的根部不被水泡烂。
[0004]目前,小型拖拉机配合相应的机具已可以实现多项功能,如配合旋耕刀,可实现对地的旋耕作业;配合铧式犁,可实现犁地作业;虽然小型拖拉机可以拉动铧式犁开沟,但所开沟型断面不平整,开沟质量不好。而采用链式或盘式开沟器,需要的驱动力较大,小型拖拉机无法驱动。

【发明内容】

[0005]针对现有开沟机具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螺旋开沟器,本开沟器结构简单,拆装操作方便,性能优良,可作为小型拖拉机的配套机具。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螺旋开沟器,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部的发动机和安装在机架下部的减速器,在机架下表面设有弧形板,弧形板中部下凹以将减速器罩住,弧形板两侧斜向上弯曲形成弧形导向面。一竖向的螺旋绞龙连接端穿过弧形板与减速器连接,发动机通过减速器减速后带动螺旋绞龙旋转。在螺旋绞龙螺旋面的边缘间隔设有若干切土刀,该切土刀在螺旋绞龙螺旋面的径向位置可调。在螺旋绞龙底部设有圆盘爪,圆盘爪每个爪部具有端面切削刃和圆周面切削刃。在机架尾部通过合页设有可上下翻转的挡泥板,在机架和挡泥板之间设有拉簧,挡泥板上部两侧有向侧前方弯折的侧翼板。
[0008]进一步地,所述螺旋绞龙采用双螺旋面,切土刀在同一个螺旋面上每隔90°安装一把,两个螺旋面上的切土刀错开45°安装。
[0009]进一步地,切土刀与螺旋搅龙的安装面与切土刀的切削刃的上平面有一定的扭转角度,扭转角度等于螺旋绞龙的螺旋角,在工作过程中,切削刃的上平面始终水平。
[0010]进一步地,在机架上设有两插孔,挡泥板上端设有两横向支耳,两支耳上各设有与插孔位置对应的锁孔,一开口向下的U型拉手同时插入机架上的插孔和挡泥板支耳上的锁孔以将机架和挡泥板加固连接。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螺旋绞龙下部为圆锥形,圆盘爪的端面切削刃低于螺旋绞龙底部的圆锥尖端。[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挡泥板为上大下小的梯形平板,形状与螺旋绞龙的切土面一致;挡泥板底部向前弯折,以防止泥土从沟底漏走。
[001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拆装操作方便,性能优良,沟型规范,切土力强,动力需求小,可作为小型拖拉机的配套机具。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弧形板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挡泥板和侧翼板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机架、减速器和挡泥板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6为本实用新型圆盘爪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7为本实用新型切土刀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8为本实用新型螺旋绞龙和切土刀的主视图。
[0022]图9为本实用新型入土时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10为为本实用新型拉手立体示意图。
[0024]图中:1_发动机;2_减速器;3-机架;4-弧形板;5-螺旋绞龙;6_切土刀;7-圆盘爪;8_挡泥板;9_侧翼板;10_合页;11-拉手;12_拉簧;A_端面切削刃;B_圆周面切削刃;C-销钉;D-锁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6]参见图1、图2和图5,本实用新型螺旋开沟器,包括机架3、安装在机架上部的发动机I和安装在机架下部发动机正下方的减速器2,在机架3下表面设有弧形板4,弧形板4中部下凹以将减速器2罩住,弧形板4两侧斜向上弯曲形成弧形导向面(弧形板结构见图3)。一竖向的螺旋绞龙5连接端穿过弧形板4与减速器2连接,螺旋绞龙5处于减速器2的正下方,发动机I通过减速器2减速后带动螺旋绞龙5旋转。在螺旋绞龙5螺旋面的边缘间隔设有若干切土刀6,该切土刀6在螺旋绞龙螺旋面的径向位置可调。在螺旋绞龙5底部设有圆盘爪7,圆盘爪7每个爪部具有端面切削刃A和圆周面切削刃B,圆盘爪结构见图
6。在旋转时,端面切削刃A对沟底面进行切削,保证沟底的平坦;圆盘爪的圆周面切削刃B对圆周上的土进行切削。在机架3尾部通过合页10设有可上下翻转的挡泥板8,在机架3和挡泥板8之间设有拉簧12。发动机I的动力经过减速器2减速后带动螺旋绞龙5转动。经切土刀6切下的土壤被螺旋绞龙5升起,在弧形板4的作用下抛向两侧。
[0027]挡泥板8的作用是不让泥土向后抛。其具体结构可参见图4,挡泥板8为上大下小的梯形平板,形状与螺旋绞龙5的切土面一致,可对所开沟起整形作用。挡泥板8上部两侧有向侧前方弯折的侧翼板9,侧翼板9可把沟边的泥土刮向远处;挡泥板8底部向前弯折,泥土不易从沟底漏走。
[0028]参见图8,所述螺旋绞龙5采用双螺旋面,切土刀6在同一个螺旋面上每隔90°安装一把,即一个螺旋面为四把,两个螺旋面上的切土刀错开45°安装。总的来说在螺旋绞龙5的圆周上每隔45°有一把切土刀6,共计八把。
[0029]切土刀6与螺旋绞龙5用螺母连接,切土刀6采用锰钢制成。参见图7,切土刀6与螺旋搅龙5的安装面与切土刀的切削刃的上平面有一定的扭转角度,扭转角度等于螺旋绞龙的螺旋角,在工作过程中,切削刃的上平面始终水平。
[0030]由于开沟后泥土对挡泥板的阻力较大,如果仅仅依靠拉簧拉力,还不足以维持挡泥板正常挡泥状态,强大阻力会克服拉簧力使挡泥板往后翻转。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机架3上设有两插孔,挡泥板上端设有两横向支耳,参见图4,两支耳上各设有与插孔位置对应的锁孔D,一开口向下的U型拉手11同时插入机架上的插孔和挡泥板支耳上的锁孔以将机架3和挡泥板8加固连接。拉手11结构见图10,拉手开口端形成销钉C。
[0031]更进一步地,为了保证顺利入土,所述螺旋绞龙5下部为圆锥形。同时为了保证沟底平整,圆盘爪的端面切削刃A低于螺旋绞龙底部的圆锥尖端。
[0032]本开沟器悬动力需求小,可直接挂在小型拖拉机后部。具体作业时,在开沟器螺旋绞龙5入土时,拖拉机不向前运动,拉起拉手11,将挡泥板8往上方翻转,拉簧12使挡泥板8固定,如图9所示。在完全入土后,开出一小段沟渠,再将挡泥板8往下翻转,拉手11下部的销钉C插入挡泥板8上部的锁孔D中,从而实现机架3与挡泥板8的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即使阻力很大,挡泥板也不会往后翻转。此时小型拖拉机可以向前行走,机具开始开沟作业。
[0033]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螺旋开沟器,包括机架(3)、安装在机架上部的发动机(I)和安装在机架下部的减速器(2),其特征在于:在机架(3)下表面设有弧形板(4),弧形板(4)中部下凹以将减速器罩住,弧形板(4)两侧斜向上弯曲形成弧形导向面;一竖向的螺旋绞龙(5)连接端穿过弧形板与减速器(2)连接,发动机(I)通过减速器(2)减速后带动螺旋绞龙(5)旋转;在螺旋绞龙(5)螺旋面的边缘间隔设有若干切土刀(6),在螺旋绞龙(5)底部设有圆盘爪(7),圆盘爪(7)每个爪部具有端面切削刃(A)和圆周面切削刃(B);在机架(3)尾部通过合页(10)设有可上下翻转的挡泥板(8),在机架(3)和挡泥板(8)之间设有拉簧(12),挡泥板(8)上部两侧有向侧前方弯折的侧翼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开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绞龙(5)采用双螺旋面,切土刀(6)在同一个螺旋面上每隔90°安装一把,两个螺旋面上的切土刀(6)错开45°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开沟器,其特征在于:切土刀(6)与螺旋搅龙的安装面与切土刀(6)的切削刃的上平面有一定的扭转角度,扭转角度等于螺旋绞龙(5)的螺旋角,在工作过程中,切削刃的上平面始终水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开沟器,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设有两插孔,挡泥板上端设有两横向支耳,两支耳上各设有与插孔位置对应的锁孔,一开口向下的U型拉手(11)同时插入机架上的插孔和挡泥板支耳上的锁孔以将机架和挡泥板加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开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绞龙(5)下部为圆锥形,圆盘爪(7)的端面切削刃(A)低于螺旋绞龙(5)底部的圆锥尖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螺旋开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泥板(8)为上大下小的梯形平板,形状与螺旋绞龙(5)的切土面一致;挡泥板(8)底部向前弯折,以防止泥土从沟底漏走。
【文档编号】A01C5/06GK203618316SQ201420001400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日
【发明者】蒋猛, 鲜继凯, 蒋光兵, 李毅 申请人:重庆吉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