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批量饲养蜂王或固定日龄工蜂的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2242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批量饲养蜂王或固定日龄工蜂的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批量饲养蜂王或固定日龄工蜂的装置,设有养王盒和蜜蜂巢框,蜜蜂巢框通过水平隔板和竖直隔板隔成6个巢格,养王盒放置在巢格,通过卡条固定,养王盒有5个饲养室。饲养室内既可饲养蜂王,也可用于饲养工蜂,饲养室各自独立便于标记。每个装置可饲养30只蜂王。每个饲养室放入10-20工蜂,该装置即可饲养300-600只工蜂。因此,该装置解决了在同一蜂群中同时饲养批量蜂王或固定日龄工蜂的难题,对加速蜜蜂早春繁殖,保存蜜蜂纯种系统,保证科研工作正常进行和保证蜂王生产计划顺利完成等有着重要意义。该装置既可人工饲喂,也可加入蜂群饲养,装卸简单,使用方便。可根据需要取出所需数量的蜂王或工蜂而不影响其它蜂王或工蜂。
【专利说明】一种批量饲养蜂王或固定日龄工蜂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饲养【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适宜大批量饲养蜂王或固定日龄工蜂的装置,该装置特别适用于膜翅目昆虫的饲养、科研、以及商业邮寄。
【背景技术】
[0002]蜜蜂(Apis)属膜翅目、蜜蜂科,是一种真社会性昆虫,由蜂王、工蜂、雄蜂三型蜂构成,不仅能为人类提供高营养价值的蜂产品,而其授粉作用在经济及生态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哺育特定类型蜂王及固定日龄的工蜂对于培育高产优质蜂王和研究蜜蜂的生物、生理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对蜂王和工蜂的哺育有三种:一是在蜂群中蜜蜂自己哺育;二是用囚王笼关住再将囚王笼挂回到蜂群里;三是用饲养脾在蜂群或人工条件下饲养。前两种人工饲喂极为困难,而且容易压死蜂王及工蜂,管理困难;第三种蜜蜂活动空间小,饲喂不方便,还易被蛰伤手指。此外在现有的种王或是活体蜜蜂运输设备中,携带量和抗压性不能合理调配,且密封较麻烦,密封不好时蜜蜂易飞出来引起人群的混乱,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由于现有装置存在上述问题,不能达到预期饲养管理要求,影响了对高产优质蜂王品种的选育以及蜜蜂个体的研究,阻碍了对蜜蜂这一经济性昆虫的开发和利用。

【发明内容】

[0003]为克服现有的人工哺育蜜蜂、运输活体蜜蜂困难和不安全,难以即时观察,获取选育工作中所需的蜂王及特定日龄的工蜂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哺育、观察、操作并能安全、快速、有效地大批量饲养蜂王或特定日龄工蜂的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有养王盒和蜜蜂巢框;所述的蜜蜂巢框的结构是:在上框梁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梁,侧梁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框梁,上框梁和下框梁均为互为水平平行,两侧的侧梁与上框梁和下框梁垂直,在上框梁和下框梁之间均布两块水平隔板,水平隔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侧梁固定连接,两水平隔板均与上框梁或下框梁平行,两水平隔板的中部及下框梁的中部分别设置有一块竖直隔板I,竖直隔板I的两端分别与其上下相邻的板面固定连接且与所连接的上、下相邻的板面垂直;水平隔板和竖直隔板I将蜜蜂巢框隔成6个巢格;所述的养王盒放置在巢格内,所述的养王盒的结构是:养王盒为前面和后面均为敞口,顶面、底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均为封闭的长方体,养王盒内竖直固定连接有四块隔板II将养王盒隔成5个饲养室,每个饲养室的前面两侧设置有窗框,窗框的内侧上设置有凹槽,饲喂窗的两侧分别插入饲养室两内侧的凹槽内与凹槽间隙配合,饲喂窗上均布有至少9个饲喂孔,所述的饲喂孔的孔径为2-3mm,饲喂窗的上端设置有拉手,养王盒的后面设置有一块透气网,所述的透气网的目数为10-16目;每个巢格的前面和后面设置有固位卡条。
[0005]所述的固位卡条是由短曲压条、长曲压条、短直压条、长直压条构成,它们与巢格的连接关系是:在每个巢格的侧梁部位的前面至少可活动连接I个短曲压条且与短曲压条的一端可活动连接,在该侧梁的后面对应地至少与I个短直压条的一端可活动连接,在最上层的每个巢格的上框梁部位的前面和最下层的每个巢格的下框梁部位的前面至少分别可活动连接I个短曲压条且与短曲压条的一端可活动连接,在该上框梁和下框梁的后面对应地分别至少与I个短直压条的一端可活动连接,在巢格的水平隔板部位的前面至少可活动连接I个长曲压条且与长曲压条的中部可活动连接,在该水平隔板的后面对应地至少与I个长直压条的中部可活动连接,在每块竖直隔板的前面中部与I个长曲压条的中部可活动连接,对应地在该竖直隔板的后面中部与I个长直压条的中部可活动连接,所述的短曲压条、长曲压条、短直压条或长直压条的长度分别长于其所连接的板的板厚度。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7]1、本实用新型能在同一蜂群中批量饲养蜂王。现有的囚王笼多为铁纱网编成,每个囚王笼放一只蜂王,每群蜂中最多可放约10个囚王笼,但每个囚王笼要用铁丝一一悬挂在蜂群中的巢框或隔板上,给蜂群的管理带来很大困难,且操作不当时容易压死蜂王;用饲养脾或者是蜂群内蜜蜂培育蜂王时,每张脾或每群蜂中只能培育一只蜂王,且蜂王混在蜂群中,要捉蜂王时不易寻找且易被蜜蜂蛰刺。本实用新型在每群蜂中可放入它能承受的最大量的本装置,一个饲养室培育一只蜂王,本实用新型设有30个独立的饲养室,一个装置每次可培育30只蜂王。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在同一蜂群中批量饲养蜂王,有利于蜂王的新品种选育筛选。而且,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独立饲养室,蜂王不会被压死,要捉蜂王时很容易寻找且不易被蜜蜂蛰刺。
[0008]2、本实用新型还能在同一蜂群同时饲养大批量日龄确定的工蜂,而且方便标记。由于本实用新型有30个独立的饲养室,饲养室的内径设计为长、宽、高分别约为50mm、30mm,30mm即可饲养10-20只工蜂。一个养王盒有5个饲养室,即一个养王盒就可饲养50-100只工蜂,该装置有6个养王盒即可饲养300-600只工蜂,可分别在各饲养室放入不同批次的标记工蜂,记录工蜂在饲养室内的生长日龄,根据新品种选育工作的需要,能方便取出所需日龄的工蜂,因此,本实用新型还能批量饲养固定日龄的工蜂。而现有技术不同日龄的工蜂是混杂在一起饲养,即使做了标记,要取出所需日龄的工蜂也是非常困难的。
[0009]3、本实用新型养王盒与蜜蜂巢框巧妙组合设计、设计的可四周灵活转动的固位卡条(即短曲压条、长曲压条、短直压条、长直压条)、使养王盒安装到蜜蜂巢框的巢格内或卸下均非常方便,而且卸下一个或多个养王盒也不影响、干扰其它蜜蜂的生活。
[0010]4、本实用新型饲养窗门与窗框间隙配合、拉手的设计,方便把饲喂窗插入槽中或从槽中拉出。当把蜂王放入饲养室后,在蜂群中寻找幼年工蜂作为陪伴工蜂并逐只把它们放入饲养室的过程中,可方便随时开关,防止蜜蜂飞逃,饲喂窗上的饲喂孔孔径设计、养王盒背面纱网孔径的设计,既能让蜂王和蜂群中的工蜂最大程度的接触,以得到更多的饲喂,又能避免孔径过大,让蜂群中的工蜂进入饲养室发生围王现象。当饲养室中的陪伴工蜂年龄过大,不能分泌蜂王浆饲喂蜂王时,可方便地打开饲喂窗,快速更换陪伴工蜂,以保证蜂王得到足够的食物。而现有技术中培伴工蜂较少,易饿死蜂王,当陪伴工蜂年龄过大时,不易更换,且保温性也较差。
[0011]5、本实用新型在商业运输活体蜜蜂时体积小,携带量大,抗压强度高,保温性好,通风性能好,成功率高。在现有的蜜蜂运输设备中体积小的但携带量也小并且抗压性能差,易压坏;抗压性能好的密封过程较繁琐且密封不好时蜜蜂易飞入人群引起混乱。
[00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同一蜂群中同时批量饲养蜂王或特定日龄工蜂以及运输活体蜜蜂的难题,对加速蜜蜂早春繁殖,保存蜜蜂种系,保证科研工作正常进行和保证蜂王生产计划顺利完成等有着重要意义。该装置既可人工饲喂,也可加入蜂群饲养,装卸简单,使用方便。可根据需要取出所需数量的蜂王或工蜂而不影响其它蜂王或工蜂的生活。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蜜蜂巢框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图2的A向视图。
[0016]图4是养王盒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图4的B向视图。
[0018]图中各标记依次表示:
[0019]I一蜜蜂巢框;2—养王盒;3—短曲压条;4一长曲压条;5—侧梁;6—上框梁;7—水平隔板;8—下框梁;9—竖直隔板I ;10—巢格;11—长直压条;12—短直压条;13—凹槽;14一窗框;15—词喂窗;16—词喂孔;17 —拉手;18—透气网;19一词养室;20 —隔板
II;D表不竖直隔板I的板厚度;S表不下框梁的板厚度;F表不水平隔板的板厚度;G表不上框梁的板厚度;K表示侧梁的板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0]结合图1-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批量饲养蜂王或固定日龄工蜂的装置,设有养王盒2和蜜蜂巢框I ;所述的蜜蜂巢框I的结构是:在上框梁6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梁5,侧梁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框梁8,上框梁6和下框梁8互为水平平行,两侧的侧梁5与上框梁6和下框梁8垂直,在上框梁6和下框梁8之间均布两块水平隔板7,水平隔板7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侧梁5固定连接,两水平隔板7均与上框梁6或下框梁8平行,在两水平隔板7的中部及下框梁8的中部分别设置有一块竖直隔板I 9,竖直隔板I 9的两端分别与其上、下相邻的板面固定连接且与所连接的上、下相邻的板面垂直;水平隔板7和竖直隔板9将蜜蜂巢框I隔成6个巢格10 ;所述的养王盒2放置在巢格10内,所述的养王盒2的结构是:养王盒2为前面和后面均为敞口,顶面、底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均为封闭的长方体,养王盒2内竖直固定连接有四块隔板II 20将养王盒2隔成5个饲养室19,每个饲养室19的前面两侧设置有窗框14,在窗框14的内侧上设置有凹槽13,饲喂窗15的两侧分别插入饲养室19两内侧的凹槽13内与凹槽13间隙配合,饲喂窗15上均布有至少9个饲喂孔16,所述的饲喂孔16的孔径为2-3mm,饲喂窗15的上端设置有拉手17,养王盒2的后面设置有一块透气网18,所述的透气网18为10-16目;在每个巢格10的前面和后面设置有固位卡条;所述的固位卡条是由短曲压条3、长曲压条4、短直压条12、长直压条11构成,这些压条与巢格10的连接关系是:在每个巢格10的侧梁5部位的前面至少可活动连接I个短曲压条3且与短曲压条3的一端可活动连接,在该侧梁5的后面对应地至少与I个短直压条12的一端可活动连接,在最上层的每个巢格10的上框梁6部位的前面和最下层的每个巢格10的下框梁8部位的前面至少分别可活动连接I个短曲压条3且与短曲压条3的一端可活动连接,在该上框梁6和下框梁8的后面对应地分别至少与I个短直压条12的一端可活动连接,在每个巢格10的水平隔板7部位的前面至少可活动连接I个长曲压条4且与长曲压条4的中部可活动连接,在该块水平隔板7的后面对应地至少与I个长直压条11的中部可活动连接,在每块竖直隔板I 9的前面中部与I个长曲压条4的中部可活动连接,对应地在该竖直隔板I 9的后面中部与I个长直压条11的中部可活动连接,所述的短曲压条
3、长曲压条4、短直压条12或长直压条11的长度均分别长于其所连接的板的厚度即连接在侧梁5上的短曲压条3和短直压条12的长度均长于侧梁5的板厚度K,连接在上框梁6的短曲压条3和短直压条12的长度均长于上框梁6的板厚度G,连接在下框梁8的短曲压条3和短直压条12的长度均长于下框梁8的板厚度S,连接在水平隔板7的长曲压条4和长直压条11的长度均长于水平隔板7的板厚度F,连接在竖直隔板I 9的长曲压条4和长直压条11的长度均长于竖直隔板I 9的板厚度D,其目的是固定放置在巢格10内的养王盒2,防止养王盒2滑落。
[0021]所述养王盒2中各饲养室19的内径设计为长、宽、高分别为50mm±2mm、30mm±2mm、30mm±2mm即可饲养10-20只工蜂。一个养王盒2有5个饲养室19,即一个养王盒2就可饲养50-100只工蜂,该装置有6个养王盒2即可饲养300-600只工蜂,因此,该装置能批量饲养固定日龄工蜂,蜜蜂巢框I与各养王盒2相应配套安装。饲养蜂王时,一个饲养室19培育一只蜂王,一个养王盒2有5个饲养室19,因此,一个养王盒2就可培育5只蜂王,该装置有6个养王盒2即可培育30只蜂王,因此,该装置能批量饲养蜂王。
【权利要求】
1.一种批量饲养蜂王或固定日龄工蜂的装置,设有养王盒,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蜜蜂巢框(I);所述的蜜蜂巢框(I)的结构是:在上框梁(6)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梁(5),侧梁(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框梁(8),上框梁(6)和下框梁(8)互为水平平行,两侧的侧梁(5)与上框梁(6)和下框梁(8)垂直,在上框梁(6)和下框梁(8)之间均布两块水平隔板(7),水平隔板(7)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侧梁(5)固定连接,两水平隔板(7)均与上框梁(6)或下框梁(8)平行,在两水平隔板(7)的中部及下框梁(8)的中部分别设置有一块竖直隔板I(9),竖直隔板I (9)的两端分别与其上下相邻的板面固定连接且与所连接的上下相邻的板面垂直;水平隔板(7)和竖直隔板I (9)将蜜蜂巢框(I)隔成6个巢格(10);所述的养王盒(2)放置在巢格(10)内,所述的养王盒(2)的结构是:养王盒(2)为前面和后面均为敞口,顶面、底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均为封闭的长方体,养王盒(2)内竖直固定连接有四块隔板II(20)将养王盒(2)隔成5个饲养室(19),每个饲养室(19)的前面两侧设置有窗框(14),窗框(14)的内侧上设置有凹槽(13),饲喂窗(15)的两侧分别插入饲养室(19)两内侧的凹槽(13)内与凹槽(13)间隙配合,饲喂窗(15)上均布有至少9个饲喂孔(16),所述的饲喂孔(16)的孔径为2-3mm,饲喂窗(15)的上端设置有拉手(17),养王盒(2)的后面设置有一块透气网(18),所述的透气网(18)为10-16目;在每个巢格(10)的前面和后面设置有固位卡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批量饲养蜂王或固定日龄工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位卡条是由短曲压条(3)、长曲压条(4)、短直压条(12)、长直压条(11)构成,它们与巢格10的连接关系是:在每个巢格(10)的侧梁(5)部位的前面至少可活动连接I个短曲压条(3)且与短曲压条(3)的一端可活动连接,在该侧梁(5)的后面对应地至少与I个短直压条(12)的一端可活动连接,在最上层的每个巢格(10)的上框梁(6)部位的前面和最下层的每个巢格(10)的下框梁(8)部位的前面至少分别可活动连接I个短曲压条(3)且与短曲压条(3)的一端可活动连接,在该上框梁(6)和下框梁(8)的后面对应地分别至少与I个短直压条(12)的一端可活动连接,在巢格(10)的水平隔板(7)部位的前面至少可活动连接I个长曲压条(4)且与长曲压条(4)的中部可活动连接,在该水平隔板(7)的后面对应地至少与I个长直压条(11)的中部可活动连接,在每块竖直隔板I (9)的前面中部与I个长曲压条(4)的中部可活动连接,对应地在该竖直隔板I (9)的后面中部与I个长直压条(11)的中部可活动连接,所述的短曲压条(3)、长曲压条(4)、短直压条(12)或长直压条(11)的长度分别长于其所连接的板的板厚度。
【文档编号】A01K49/00GK203692178SQ201420057355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30日
【发明者】王艳辉, 罗卫庭, 张学文, 胡宗文, 黄平, 余玉生, 张祖芸, 宋文菲, 苏睿, 杨爽, 陈顺安, 宗德琴 申请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