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制球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816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食品制球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制球设备。一种食品制球工艺,将混合均匀的食品配料分割成不大于设计球体的尺寸,放置于固定在输送带上的上、下对合成球形腔体的模具内压制成型后进入通道烘焙或真空速冻,进行食品熟化,熟化后的食品球在加热条件下脱模落入出料传送带直接进入包装。本实用新型还提供适合于上述工艺的食品制球设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合于自动化生产的食品制球新工艺,针对该工艺的设备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方便实现机械自动化控制。
【专利说明】食品制球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制球设备。

【背景技术】
[0002]一般休闲食品的原料是由多种材料混合制成的,尤其是制成一定形状的小食品时需要多倒工序。而且是以制作成以速冻食品为主,如速冻芝麻球的制作工艺,根据口感和食品配方需要,包括下述工序:
[0003]I组:a)将糯米粉倒入和面机中,把添加剂均匀的撒在面锅的糯米粉上,搅拌3-5分钟预混,使其与糯米粉均匀混合;
[0004]b)白糖倒入桶中,用开水冲开搅拌均匀,倒入和面机中开机充分搅拌成面团,时间为10-15分钟,标准为表面光洁且无干粉,用手触摸不沾手,轻拉能拉出细丝,不能有断层;
[0005]c)成型:手工或者机器成型均可。包馅;沾浆h;团芝麻;摆盘;速冻;包装-----入库;
[0006]d)标准要求:芝麻球必须团圆不能凸凹不平,不能有裂纹、偏馅、露馅、沾馅等现象,芝麻要团均匀,不能有漂浮现象。
[0007]2组:把起酥油用绞肉机绞成泥状,按比例放入其它配料搅拌面团,其它工艺同I组。
[0008]3组:先把地瓜洗净煮熟,最好过绞肉机备用,等所有原辅料入机后加入地瓜泥,其它工艺同I组。
[0009]4组:a)把小麦淀粉用开水烫熟,加入和面机;
[0010]b)再加入面粉与糯米粉搅拌;
[0011]c)然后加入蛋白糖、乳化剂搅拌;加泡打粉;加起酥油搅拌;
[0012]d)根据软硬程度加适量冷水,搅拌成光滑面团;
[0013]e)把搅拌好的面团放置在10度或18度的环境中醒发2-4小时,注意不可发酸;然后成型;沾浆;团芝麻;速冻;包装;入库。
[0014]5组:
[0015]a) 土豆洗净煮熟再去皮,过磨浆机成浆料备用;
[0016]b)小麦淀粉加水搅拌成淀粉水备用;
[0017]c) 土豆浆加水入夹层锅烧开,加入蛋白糖,然后加入淀粉水,熬制成胶体状;
[0018]d)把糯米粉与麦芽糊精入和面机,加入添加剂预混均匀,再加入饴糖,最后加入胶体,搅拌成面团,其它工艺同上。
实用新型内容
[0019]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制球设备。
[0020]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下述方便实现:食品制球设备,包括一个进料斗、球形食品成型模具和输送带,输送带环绕在机架二端的转轴上,一端为主动轮,另一端为从动轮,由固定在机架上的减速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其中,
[0021]所述的输送带上表面按序布满半球腔的下半球模具,作为下模输送带;
[0022]所述的进料斗固定在机架的从动轮上方,在进料斗下方固定带有一排以上,每排二个以上半球腔的上半球模具,上半球模具随成型座气缸带动的成型活塞导管座上、下移动,完成上、下半球模具的合模或开启,其中,所述的上半球模具由气缸带动的定量模具、进料气缸带动的进料模具构成,上、下半球模具合模时,由成型气缸带动,压紧上、下半球模具并保压,成型食品小球;
[0023]在机架上设有脱模加热器,成型食品小球随下模输送带移动,至主动轮端转向下半球模具的开口向下,脱模加热器设在下模输送带回转段的上方,该脱模加热器的下方设有出料输送带;
[0024]食品小球随输送带转动至下半球模具开口朝下时,在所述的脱模加热器加热条件下,成型食品小球脱模,随出料输送带送至计量、包装。
[0025]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为增加食品小球的熟化行程,所述的脱模加热器为红外加热器,设在机架进料斗的下方。红外加热器定向性强,方便定向加热。
[0026]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为保证食品卫生安全和方便食品小球脱模,所述的进料斗、上、下半球模具和机架均为不锈钢。
[0027]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在于:设备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方便实现机械自动化控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8]附图1,食品制球设备示意图;
[0029]附图2,食品制球设备机头部示意图;
[0030]附图3,设备控制面板示意图;
[0031]附图4,食品制球设备控制原理图;
[0032]I——进料斗;
[0033]2——球形食品成型模具;
[0034]21—下半球模具;221——半球腔;
[0035]22——上半球模具;
[0036]221——成型活塞导管座;2211——成型座气缸;
[0037]222——定量模具;2221——定量气缸;
[0038]223——进料模具;2231——进料气缸;
[0039]224,225——成型气缸一、二 ;
[0040]3——输送带;
[0041]4——主动轮;
[0042]5——从动轮,
[0043]6——机架;
[0044]7—减速电机;71—伺服电机驱动器;
[0045]8——出料输带;81——出料输送带电机;
[0046]9——脱模红外加热器;
[0047]10——控制面板;
[0048]101——电源指示灯;102——电流、电压表;103——触摸屏;
[0049]104——加热控制仪;105——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0050]如附图1食品制球设备不意图和附图2食品制球设备机头部意图所不,一种适合上述工艺的食品制球设备,包括一个进料斗1、球形食品成型模具2和输送带3,输送带环绕在机架6 二端的转轴上,一端为主动轮4,另一端为从动轮5,由固定在机架6上的减速电机7带动主动轮4转动,其中,
[0051]所述的输送带3上表面按序布满半球腔221的下半球模具21,作为下模输送带;
[0052]所述的进料斗I固定在机架6的从动轮5上方,在进料斗I下方固定带有一排以上,每排二个以上半球腔的上半球模具22,上半球模具22随成型座气缸2211带动的成型活塞导管座221上、下移动,完成上、下半球模具的合模或开启,所述的上半球模具22由定量气缸2221带动的定量模具222、进料气缸2231带动的进料模具223构成,上、下半球模具22、21合模时,由分别由成型气缸一、二带动224、225,压紧上、下半球模具并保压,成型食品小球;
[0053]在机架6上设有脱模红外加热器9,成型食品小球随下模输送带移动,至主动轮端转向下半球模具21的半球腔221开口向下,脱模红外加热器9设在下模输送带回转段的上方,该脱模红外加热器9的下方设有出料输送带8,该出料输送带8由出料输送带电机81控制;
[0054]食品小球随输送带3转动至下半球模具21半球腔221开口朝下时,在所述的脱模红外加热器9加热条件下,成型食品小球迅速脱模,随出料输送带8送至计量、包装。
[0055]本实施例为增加食品孰化或真空冷冻行程,所述的脱模红外加热器设在机架6进料斗I的下方。
[0056]为保证食品加工安全且容易清洗,所述的进料斗1、上、下半球模具和机架6均为不锈钢。
[0057]本实用新型可采用自动控制系统控制食品小球的加工工艺过程,请参阅附图3设备控制面板示意图和附图4食品制球设备控制原理图。
[0058]采用控制柜控制,如图3所示,控制面板10由上到下包括电源指示灯101、电流电压表102、触摸屏103、控温仪104和一排按键105。
[0059]如图4所示,提供一种采用西门子PLC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的芯片为S7-200CNCPU224,分别控制成型座气缸2211的电磁阀KA1、定量气缸2221的电磁阀KA2、进料气缸2231的电磁阀KA3、成型气缸的电磁阀KA4和减速电机7的电磁阀KAO ;
[0060]1.5KW的减速电机7经伺服电机驱动器71调压至直流24V后与CPU芯片联通;
[0061]0.55KW的出料输送带电机81和3000W脱模红外加热器9联动。
[0062]依序按下述动作:
[0063]按下启动键,减速电机7运转,减速电机接近开关X02接通,成型座气缸2221动作,成型座气缸接近开关X03接通,定量气缸2221动作,定量模具接近开关X03接通,进料气缸2231动作,进料气缸接近开关X05接通,成型气缸一、二 224、225联动,成型气缸接近开关X06接通,成型座气缸2211动作,成型座气缸2211接近开关X03接通,成型气缸一、二224、225联动,成型气缸接近开关X06接通,进料气缸2231动作,进料气缸接近开关X05接通,定量气缸2221动作,定量气缸2221接近开关X03接通,下模输送带电机运转,至减速电机接近开关X02接通的循环,或按下停止键,机器停止。
[0064]设备的操作运行过程如下:
[0065]上、下半球模具合模后,定量模具222的开启或闭合由定量气缸2221的动作决定,至定量食料据据产品需求的球形尺寸,将食品分割成不大于球状体的外形尺寸送进进料模具222,使每个球腔中充入不大于球腔体积的食料,通过成型气缸一、二 224、225的联动,完成食品小球的成型过程,并由成型座气缸2211动作,抬起成型活塞导管座221,上、下半球模具22、21分离,触动成型气缸一、二 224、225回复原位,并依次进料模具223回复原始状态、定量模具222回复原料,同时,下模输送带转动前移,至下一排或一排以上的半球与上模的各半球腔位置对应,如此循环成型食品小球,或停机。
[0066]食品球机是
[0067]1、本实用新型食品制球设备可广泛应用于调理食品、蔬菜制品、水果制品、膨化食品等众多食品加工领域;
[0068]2、通过本实用新型设备及工艺可以将不同种类的食料根据口味需求进行多种组合,形成单个可食用的小球体;
[0069]3、在进行各种食料组合的同时,可以不采用稳定剂、凝固剂、增稠剂等食品添加剂将食品通过物理变化形成单个的球形体;
[0070]4、本实用新型工艺可以将单一的或各种类细小的、易碎的食品进行组合,形成便于食用的食品单元;
[0071]5、通过对半球腔尺寸、形状的改变,变化、美化食品的外形,从而提高食品的购买欲。
【权利要求】
1.一种食品制球设备,包括一个进料斗、球形食品成型模具和输送带,输送带环绕在机架二端的转轴上,一端为主动轮,另一端为从动轮,由固定在机架上的减速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输送带上表面按序布满半球腔的下半球模具,作为下模输送带; 所述的进料斗固定在机架的从动轮上方,在进料斗下方固定带有一排以上,每排二个以上半球腔的上半球模具,上半球模具随成型座气缸带动的成型活塞导管座上、下移动,完成上、下半球模具的合模或开启,其中,所述的上半球模具由气缸带动的定量模具、进料气缸带动的进料模具构成,上、下半球模具合模时,由成型气缸带动,压紧上、下半球模具并保压,成型食品小球; 在机架上设有脱模加热器,成型食品小球随下模输送带移动,至主动轮端转向下半球模具的开口向下,脱模加热器设在下模输送带回转段的上方,该脱模加热器的下方设有出料输送带; 食品小球随输送带转动至下半球模具开口朝下时,在所述的脱模红外加热器加热条件下,成型食品小球脱模,随出料输送带送至计量、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制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模加热器为红外加热器,设在机架进料斗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制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斗、上、下半球模具和机架均为不锈钢。
【文档编号】A23P1/10GK203913345SQ201420297002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6日
【发明者】段艳红, 程朝辉 申请人:上海绿晟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