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组培流水线操作的超净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666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合组培流水线操作的超净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合组培流水线操作的超净工作台,为T型台面,垂直送风,培养基无菌灌装区、培养基冷凝区分别位于T形台面的横向两端位置;无菌接种区、培养基传送区位于T形台面的纵向位置,从培养基无菌灌装区、培养基冷凝区延伸至无菌封装区;无菌封装区位于T形台面的纵向末端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大幅度提高灭菌锅的效率;便于易高温分解物质的添加;细化接种工作,提高接种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适合组培流水线操作的超净工作台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培用超净工作台,特别是一种适合组培流水操作的超净工作台。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植物组织培养的工艺流程为培养基配制、分装、灭菌、灭菌后的培养基分配到各个超净工作台、工人在超净工作台上完成接种工作。该工艺流程存在三个问题,1、培养基先分装后灭菌造成灭菌锅的灭菌效率大幅度降低,一般情况下,容积lrn3的灭菌锅一次只能灭菌40-50L培养基。2、接种工作不够细化,接种效率低,一个完整的接种过程包括取出母苗、剪切整理、接种新培养基、封口的过程,一个工人完成全部的工作会造成效率的下降。3、在培养基中添加易高温分解的物质比较困难,易高温分解的物质需要通过过滤灭菌,在培养基高温灭菌结束后添加到培养基中,按照一般的组培工艺流程,高效、准确的添加几乎不可能。
[0003]要实现组培流水线操作,新型的适合组培流水线操作的超净工作台必不可少。超净工作台(cleanbench)是为了适应现代化工业、光电产业、生物制药以及科研试验等领域对局部工作区域洁净度的需求而设计的。其工作原理为:通过风机将空气吸入,经由静压箱通过高效过滤器过滤,将过滤后的洁净空气以垂直或水平气流的状态送出,形成连续不断的无尘无菌的超净空气层流,使操作区域持续在洁净空气的控制下达到百级洁净度,保证生产对环境洁净度的要求。超净工作台从结构上分为下吸风和上吸风两种;根据气流的方向可分为:根据气流的方向分为垂直流超净工作台(vertical flow clean bench)和水平流超净工作(horizontal flow clean bench),根据操作结构分为单边操作及双边操作两种形式,从操作人员数上分为单人超净台、双人超净台及多人超净台。但无论哪种超净工作台,都不涉及台面上功能分区,也是就无法在现有超净工作台上完成培养基的高效无菌分装,易高温分解物质的高效准确添加,接种操作细化分工。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组培流水操作的超净工作台,它能改进组培工艺流程,细化组培技术环节,实现组培流水线作业,降低组培企业生产成本。
[0005]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合组培流水线操作的超净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净工作台按接种顺序分为培养基无菌灌装区、培养基冷凝区、无菌接种区、无菌封装区,培养基传送区与各区连通。
[0006]其中,所述所述超净工作台为T形台面结构,垂直送风;培养基无菌灌装区、培养基冷凝区分别位于T形台面的横向两端位置;无菌接种区、培养基传送区位于T形台面的纵向位置,从培养基无菌灌装区、培养基冷凝区延伸至无菌封装区;无菌封装区位于T形台面的纵向末端位置。
[0007]由于采用流水作业,解决了培养基先分装后灭菌造成灭菌锅的灭菌效率低的问题,灭菌锅可直接将培养基灭菌,接种员在培养基无菌灌装区将已灭菌的培养基灌装于培养容器(培养瓶或培养袋)中,然后置于所述的培养基冷凝区上冷却。
[0008]由于采用分区作业,接种员在所在区域只进行一种操作,解决了接种工作不够细化,接种效率低的问题,及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改善了接种质量。
[0009]由于培养基在灌装前就已高温灭菌,无菌接种区为常温操作,解决了高效、准确的向培养基中添加易高温分解的物质的难题。
[0010]其中,所述无菌接种区依接种顺序分为无菌苗剪切、整理区和接种区。根据接种不同组培苗的需要,将无菌接种区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分工,无菌苗剪切、整理区对需要整理或剪切无菌苗进行整理或剪切,然后进入接种区再进行接种。
[0011]其中,所述无菌灌装区安装无菌定量灌装设备即蠕动泵,并配合培养基专用灭菌桶实现无菌灌装,无菌灌装流程为:首先配制好的培养基盛放于灭菌桶中,硅胶管包裹好,用灭菌锅灭菌;其次将培养容器(培养瓶或培养袋)包好灭菌;最后将培养基、培养瓶放于无菌灌装区,硅胶管安装于蠕动泵上,通过蠕动泵将培养基无菌抽吸到培养瓶中,置于所述的培养基冷凝区冷却备用。
[0012]其中,所述培养基传送区安装传送装置,在培养基冷凝区冷却好的培养基通过传送带输送至无菌接种的各个区域,实现了组培苗接种的流水线操作。
[0013]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大幅度提高灭菌锅的效率;便于易高温分解物质的添加;细化接种工作,提高接种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培养基无菌灌装区;2、培养基冷凝区;3、第一无菌苗剪切、整理区;5、第二无菌苗剪切、整理区;4、第一接种区;6、第二接种区;7、无菌封装区;8、培养基传送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0017]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合组培流水线操作的超净工作台,垂直出风,为T型结构台面,包括无菌灌装区1,所述无菌灌装区I上安装有定量无菌灌装装置,所述无菌灌装装置为蠕动泵,通过安装于蠕动泵上的灭过菌的硅胶管将培养基无菌定量灌装于培养容器(培养瓶或培养袋)中,然后置于所述的培养基冷凝区2上冷却至室温,所述的培养基传送区8内装有传送带,冷却好的培养基通过培养基传送区8上的传送带传送至第一无菌苗剪切、整理区3、第二无菌苗剪切、整理区5,完成剪切、整理后,通过培养基传送区8上的传送带传送至第一接种区4、第二接种区6,培养基分别在第一接种区4、第二接种区6上守完成接种后由传送带送至无菌封口区7,无菌封口区安装有封口装置,接种于培养基上的种苗在此完成封口后即可送入培养室培养。
[0018]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无菌接种区3-6可根据接种工作量的大小扩大或减小,无菌封口区也可改为无菌接种区。
[0019]下表是采用实施例1-2中的装置进行的接种率的比较,表中是以接种铁皮石斛为例,22株/瓶,对照组使用的是常规超净工作台。
[0020]
I实施例1 I实施例2 I对照接种率|36瓶/h/工位丨32瓶/h/工位|25瓶/h
[0021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合组培流水线操作的超净工作台的设计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权利要求】
1.一种适合组培流水线操作的超净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净工作台按接种顺序分为培养基无菌灌装区、培养基冷凝区、无菌接种区、无菌封装区,培养基传送区与各区连通;所述超净工作台为T形台面结构,垂直送风;培养基无菌灌装区、培养基冷凝区分别位于T形台面的横向两端位置;无菌接种区、培养基传送区位于T形台面的纵向位置,从培养基无菌灌装区、培养基冷凝区延伸至无菌封装区;无菌封装区位于T形台面的纵向末端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组培流水线操作的超净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接种区依接种顺序分为无菌苗剪切、整理区和接种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组培流水线操作的超净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无菌灌装区安装有无菌定量灌装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合组培流水线操作的超净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定量灌装设备为蠕动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组培流水线操作的超净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培养基传送区内安装有传送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合组培流水线操作的超净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为传送带或是轨道和与轨道配合的滑动小车。
【文档编号】A01H4/00GK203968886SQ201420318565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6日
【发明者】史俊, 徐晓燕, 徐超, 席刚俊, 杨鹤同 申请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