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果盆土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112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花果盆土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花果盆土结构,该盆土结构包括从盆底到盆面依次设置的第一园土层、混合土层、第一腐殖土层以及第一陶粒层,所述第一园土层的厚度为盆土结构的高度的1/5~1/3,所述混合土层的厚度为盆土结构的高度的1/4~1/2,所述第一腐殖土层的厚度为盆土结构的高度的1/5~1/3,所述第一陶粒层的厚度为盆土结构的高度的1/6~1/5。本实用新型从盆土的土壤成份及土壤分层上都进行了综合改造,使得花果等种植盆内的土层结构更加合理,能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和透气性,为植物根系提供更良好的水、肥、气交换空间,对大型或较大型的盆栽花木或果木更适合。
【专利说明】一种花果盆土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能较好保水、保肥、透气的花果盆土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盆载种植越来越广泛。目前盆栽花果已进入千家万户,但赏花容易养花难,对喜爱花果但不会种养的人来说,要种好花果,土壤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目前常用的盆土结构都比较单一,要么透气性好但保水保肥差;要么保水保肥好但透气性差。单一的盆土使养花种果者对浇水的水量和次数也难以掌握,水多了会造成盆内积水,花果烂根,水少了会导致盆内土壤过于干旱,影响生长,造成花果等植物萎蔫甚至枯死。
[0003]目前,也有对土壤的成分有所改进的技术,如通过增加珍珠岩、蛭石、煤渣等增加土壤的通气性,但珍珠岩太轻,放多了土壤就变得太轻不够密实,且珍珠岩含有钠、铝和少量的可溶性氟,氟能伤害某些植物,特别在较低PH时用珍珠岩作介质表现明显。蛭石具有良好的保湿性和透气性,但不易于长期使用,因为蛭石容易破碎和粉化,使用一段时间后透气性就会变差。煤渣可起到一定的通气保水性能,但煤渣呈碱性反应,有些地区的煤渣呈很强的碱性,且规格大小要经过严格筛选,太大太小都不好,煤渣粒径小于1_的粉末容易堵塞盆底排水孔隙,导致植物根系不透气而出现烂根。
[0004]现有技术中,有通过配置腐殖土提高盆土的肥力,但紧靠腐殖土改善的作用有限;还有通过中间铺垫土工布防止渗水,但中间的土工布严重影响根系的生长空间。因此,亟需提供一种综合肥力较好、且保水保肥透气性能优异的植物种植土层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花果盆土结构,使其土层结构合理,为植物根系提供更良好的氧气交换空间和保水保肥透气性能。
[000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一种花果盆土结构,该盆土结构包括从盆底到盆面依次设置的第一园土层、混合土层、第一腐殖土层以及第一陶粒层,所述第一园土层的厚度为盆土结构的高度的1/5?1/3,所述混合土层的厚度为盆土结构的高度的1/4?1/2,所述第一腐殖土层的厚度为盆土结构的高度的1/5?1/3,所述第一陶粒层的厚度为盆土结构的高度的1/6?1/5。
[0008]其中,所述混合土层包括从盆底到盆面依次设置的第二腐殖土层和第二园土层。
[0009]其中,所述第二腐殖土层和所述第二园土层之间设置有植物壳体层,植物壳体层为椰糠层、花生壳层或燕麦壳层。
[0010]其中,所述混合土层包括从盆土结构的中央到盆土结构的周边环状设置的第二腐殖土层、第二园土层和第二陶粒层。
[0011]其中,所述第二腐殖土层和所述第二园土层之间、所述第二园土层和所述第二陶粒层之间设置有隔水布层。
[0012]其中,所述第一腐殖土层和所述第一陶粒层之间设置有基肥层。
[0013]其中,所述第一陶粒层距离盆顶的高度为I?5cm。
[0014]以上的,还包括有一用于盛放所述盆土结构的花果盆,花果盆的内侧壁设置有土工布,所述花果盆的顶部外侧壁套设有环状储水槽。
[0015]其中,所述花果盆的底部设置有浙水隔层,浙水隔层开设有透水孔,所述浙水隔层距所述花果盆的盆底的高度为I?5cm。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花果盆土结构,综合利用肥力较好的园土、透气保肥性较好的腐殖土和促进保水保肥透气的陶粒。在合理混用的基础上进行土壤分层,为植物根系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增加盆土的保水保肥和透气性,从而达到有效防止花果根系腐烂或过于干旱,更好地促进盆栽花木或果木的生长。本实用新型从盆土的土壤成份及土壤分层上都进行了综合改造,使得花果等种植盆内土层结构更加合理,能增加土壤的透气和保水保肥性,为植物根系提供更良好的水、肥、气交换空间,对大型或较大型的盆栽花木或果木更适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盆土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混合土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包括:
[0021]I——第一园土层2——混合土层
[0022]21——第二腐殖土层 22——第二园土层
[0023]23——植物壳体层24——第二陶粒层
[0024]3—第一腐殖土层4—第一陶粒层
[0025]5——花果盆51——环状储水槽
[0026]52-浙水隔层6-基肥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花果盆土结构,该盆土结构包括从花果盆5的盆底到盆面依次设置的第一园土层1、混合土层2、第一腐殖土层3以及第一陶粒层4 ;其中,所述第一园土层I的厚度为盆土结构的高度的1/5?1/3,第一园土层I的厚度适中,土层结构合理,保水保肥性能好。所述混合土层2的厚度为盆土结构的高度的1/4?1/2。混合土层2厚度适中,既可对花果盆5中种植的花木或果木提供肥力,又有良好的保水保肥和透气性。其中,所述第一腐殖土层3的厚度为盆土结构的高度的1/5?1/3。第一腐殖土层3厚度适中,养料储备较足,透气性较好,确保本实用新型的土层结构合理。其中,所述第一陶粒层4的厚度为盆土结构的高度的1/6?1/5。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陶粒为彩色陶粒。彩色陶粒具有外观精美,浑圆光洁,视觉美观,耐水耐老化的特性,彩色陶粒层4的厚度适中,具有减少盆内土壤水分蒸发,防止杂草滋生、防止浇水冲失土壤和良好的吸水透气性等作用。
[0030]本实用新型综合利用肥力较好的园土、透气保肥性较好的腐殖土和保水、透气较好的陶粒。在合理混用的基础上进行土壤分层,为植物根系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增加盆土的保水保肥和透气性,从而达到有效防止花果根系腐烂或过于干旱,更好地促进盆栽花木或果木的生长。本实用新型从盆土的土壤成份及土壤分层上都进行了综合改造,使得花果等种植盆内土层结构更加合理,能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和透气性,为植物根系提供更良好的水、肥、气交换空间,对大型或较大型的盆栽花木或果木更适合。
[0031]使用时,在盆底放好第一园土层1,之后在第一园土层I上放入少量混合土,把植物在栽培盆中央放正,尽量让根系舒展,再填剩下的混合土层2,覆盖好根部,再轻轻将苗向上提一提,并稍微压实,使根上下左右与土层紧密接触,放好混合土层2后,在混合土层2上放第一腐殖土层3,墩实盆土,再将盆土加至与盆沿保持2?3厘米为止,注意保证将苗扶正。放好腐殖土后,在其上放置一层第一陶粒层4,布置好陶粒,陶粒面与盆沿保持I?2厘米。放好各层后,慢慢向盆内浇透水,首次浇水要浇透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种植效果好,有利于普遍推广和应用。
[0032]本实用新型的花果盆土结构针对盆土的各土层结构进行改良,不涉及土层结构的组分、配方含量的改进,由于各土层结构的密度不同,各土层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彼此独立发挥作用,之间不会产生混合。
[0033]本实施例的混合土层2包括从盆底到盆面依次设置的第二腐殖土层21和第二园土层22。盆底到盆面依次为第一园土层1、第二腐殖土层21、第二园土层22和第一腐殖土层3,土壤得到合理混用和分层,能充分发挥园土和腐殖土的特性,为植物根系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增加盆土的保水保肥能力。
[0034]本实施例的第二腐殖土层21和所述第二园土层22之间设置有植物壳体层23,植物壳体层23为椰糠层、花生壳层或燕麦壳层。
[0035]椰糠层是指椰糠材料层,是椰子外壳纤维粉末,是加工后的椰子副产物或废弃物,是从椰子外壳纤维加工过程中脱落下的一种纯天然的有机质介质,有机物含量高,有利于增强盆土的肥力;花生壳层是指花生壳材料层,花生壳即花生的果壳,花生壳中残留的营养物质较多,将花生壳置于浇水后的第二腐殖土层21和第二园土层22中,有利于花生壳的营养物质的缓慢释放,能为作物长期提供营养成分,是土壤肥力长效的保证;燕麦壳层采用的材料是燕麦的果壳,燕麦壳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纤维素、蛋白质、淀粉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在土层中放入燕麦壳中,土壤中的水分和温度能促进燕麦壳的发酵和分解,从而为盆土结构提供肥力。
[0036]本实施例的第一腐殖土层3和所述第一陶粒层4之间设置有基肥层6,进一步增强第一园土层I的肥力作用,保水保肥效果好。
[0037]本实施例的第一陶粒层4距离盆顶的高度为I?5cm,有效避免浇水量过大时水溢出盆顶而弄脏摆放场地,实用性好,且有利于美化使用空间。
[0038]本实施例还包括有一用于盛放所述盆土结构的花果盆5,花果盆5的内侧壁设置有土工布,又称土工织物,它是由合成纤维通过针刺或编织而成的透水性土工合成材料,土工布的设置有利于更换土壤,使用方便;所述花果盆5的顶部外侧壁套设有环状储水槽51,有利于避免花果盆5中过量的水漏出,影响室内环境卫生。
[0039]本实施例的花果盆5的底部设置有浙水隔层52,浙水隔层52开设有透水孔,所述浙水隔层52距所述花果盆5的盆底的高度为I?5cm,有利于避免花果盆5中植物来不及吸收的水分截留住,避免水分瞬间从盆底漏出,避免环境污染,此外截留的水还可以通过园土渗入混合土层2中,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0040]实施例2。
[0041]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混合土层2包括从盆土结构的中央到盆土结构的周边环状设置的第二腐殖土层21、第二园土层22和第二陶粒层24。本实施例的第二腐殖土层21和所述第二园土层22之间、所述第二园土层22和所述第二陶粒层24之间设置有隔水布层。
[0042]中间的第二腐殖土层21的肥力较高,养料储备较足,透气性较好,第二园土层的保水保肥性能好,外层的第二陶粒层24具有耐水耐老化的特性,具有良好的吸水透气性等作用,本实施例的土壤的混用分层合理,隔水布层的设计即可避免土壤在水的冲击、流动作用下使土壤分层结构变形且不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使用效果好。
[0043]以上所述实施方式,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花果盆土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盆土结构包括从盆底到盆面依次设置的第一园土层、混合土层、第一腐殖土层以及第一陶粒层,所述第一园土层的厚度为盆土结构的高度的1/5?1/3,所述混合土层的厚度为盆土结构的高度的1/4?1/2,所述第一腐殖土层的厚度为盆土结构的高度的1/5?1/3,所述第一陶粒层的厚度为盆土结构的高度的1/6?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果盆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土层包括从盆底到盆面依次设置的第二腐殖土层和第二园土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花果盆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腐殖土层和所述第二园土层之间设置有植物壳体层,植物壳体层为椰糠层、花生壳层或燕麦壳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果盆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土层包括从盆土结构的中央到盆土结构的周边环状设置的第二腐殖土层、第二园土层和第二陶粒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花果盆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腐殖土层和所述第二园土层之间、所述第二园土层和所述第二陶粒层之间设置有隔水布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果盆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腐殖土层和所述第一陶粒层之间设置有基肥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果盆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陶粒层距离盆顶的高度为I?5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果盆土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用于盛放所述盆土结构的花果盆,花果盆的内侧壁设置有土工布,所述花果盆的顶部外侧壁套设有环状储水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花果盆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花果盆的底部设置有浙水隔层,浙水隔层开设有透水孔,所述浙水隔层距所述花果盆的盆底的高度为I?5cm。
【文档编号】A01G9/10GK203951950SQ201420355873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3日
【发明者】范妍, 尹金华, 胡锐清 申请人: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