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采集保存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94560阅读:886来源:国知局
胎盘采集保存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胎盘采集保存装置,包括外盒体,其一侧壁设有卡扣及其卡扣附件,内盒体包括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第二容置腔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放置胎盘组织保护液,第二腔室内放置母体血收集管;盒盖的一侧边缘与外盒体连接,并相对于外盒体枢轴转动。本实用新型胎盘采集保存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将胎盘组织采集袋与胎盘组织采集盒结合使用,胎盘组织采集袋直接接触胎盘,提供密闭环境,由此提高了胎盘组织采集和运输的安全性。
【专利说明】胎盘采集保存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织保存容器,尤其涉及一种胎盘采集保存装置,用于胎盘采集保存的胎盘采集套装。

【背景技术】
[0002]胎盘(placenta)是后兽类和真兽类哺乳动物妊娠期间由胚胎的胚膜和母体子宫
[0003]内膜联合长成的母子间交换物质的过渡性器官。胎儿在子宫中发育,依靠胎盘从母体取得营养,而双方保持相当的独立性。胎盘还产生多种维持妊娠的激素,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有些爬行类和鱼类也以胎生方式繁殖后代,胚胎生长出一些辅助结构如卵黄囊、鳃丝等与母体组织紧密结合,以达到母子间物质的交换,这样的结构称假胎盘。产妇分娩后的胎盘还是一种中药,称之为人胎衣、紫河车。
[0004]人类胎盘呈圆盘状,嵌在子宫壁中,分娩时由于子宫肌层收缩使胎盘剥离而挤出子宫。胎盘中央厚而边缘薄。向着羊膜腔的一面光滑,称为子面;脐带位于其中央。脐带中有血管,由其分支连接各绒毛子叶。另一面粗糙,称为母面,也就是剥离的蜕膜组织撕裂断面。胎盘的主体部分是树枝状的绒毛,绒毛的表层是滋养层上皮,中层为结缔组织和血管。这些血管是由早期的尿囊血管衍生而来。胎盘有两套血液循环,绒毛中芯的属胎儿系统;绒毛间隙与蜕膜区的属母体系统。人类胎盘是有蜕膜的,与尿囊血流有联系的、盘状的血窦绒毛型胎盘。灵长类的猩猩、猿猴有类似结构的胎盘。这一情况与宽鼻猴不同,该类胎盘的绒
[0005]毛相互连接而组成网络。胎盘和胎儿都是从同一个细胞——受精卵演变而来,胎盘是胚外结构。胚泡的外壁是滋养层细胞,属于胚外外胚层,构成最早和最外的胚膜。着床时子宫内膜蜕膜化,胚泡入侵子宫内膜基质。基质细胞体积增大而富含糖原和脂类称为蜕膜细胞。这些细胞包围胚泡。位于宫腔表面的蜕膜覆盖胚泡(以后为孕体)的称为包蜕膜,在胚泡与子宫壁肌层之间的称为底蜕膜,其余的蜕膜层称为壁蜕膜。在此时期滋胚层细胞发生分化,构成绒毛外缘的相邻的细胞的胞膜消失,融合成为一层合胞体,称为融合滋胚层。滋胚层内部的细胞仍保
[0006]持清楚的界限,排列整齐,称为细胞滋胚层细胞或朗罕氏细胞,组成细胞滋胚层。这种细胞分化程度较低,具有有丝分裂能力;成长后,参加融合滋胚层。胚泡滋胚层逐步向外扩展,侵蚀蜕膜,破坏母体血管壁,使母体血液灌流在由融合滋胚层凹陷而形成的海绵状的腔隙之中。在向外侵蚀的同时,滋胚层结合其所覆盖的胚外体腔中胚层局部形成乳头向腔隙中突起而成为原始绒毛。尔后,中胚层分化出血管和结缔组织成为中层结构,于是突起发展为绒毛。绒毛并继续分岔生枝而形成绒毛树。滋胚层的最外边缘称为滋养壳,随着胚胎的生长而扩大。当胚体内胚层形成原始肠道时,张开的中段肠道即是卵黄囊。后肠的腹壁向外突出一盲囊为尿囊。二个囊附近的脏壁中胚层组成卵黄囊血管和尿囊血管。由于尿囊生长
[0007]迅速,以致伸过外体腔抵达滋胚层,并带来血流供应,使尿囊所接触区域的绒毛得以继续发展;而其余未接触区域的绒毛则生长停滞,并逐渐萎缩,形成光滑绒毛膜。尿囊柄的血管长成为脐动脉和脐静脉。靠近底蜕膜区生长旺盛的绒毛形成从密绒毛膜,分别聚集成数簇形成绒毛叶,叶间有隔膜。一个胎盘有10?20绒毛叶。胎盘由羊膜、叶状绒毛膜(也称丛密绒毛膜)和底蜕膜构成。羊膜是构成胎盘的胎儿部分,是胎盘的最内层。羊膜是附着在绒毛膜板表面的半透明膜。羊膜光滑,无血管、神经及淋巴,具有一定的弹性。人类羊膜正常厚0.05mm。叶状绒毛膜是构成胎盘的胎儿部分,占妊娠胎盘的主要部分。胚胎发育至13?21日时,胎盘的主要结构-绒毛逐渐形成。约在受精后第3周,当绒毛内血管形成时,建立起胎儿胎盘循环。与底蜕膜相接触的绒毛,因营养丰富发育良好,称为叶状绒毛膜。绒毛末端悬浮于充满母血的绒毛间隙中的称游离绒毛,长入底蜕膜中的称固定绒毛。蜕膜板长出的胎盘隔,将胎儿叶不完全地分隔为母体叶,每个母体叶包含数个胎儿叶,每个母体叶有其独自的螺旋动脉供应血液。孕妇子宫螺旋动脉(也称子宫胎盘动脉)穿过蜕膜板进入母体叶,母儿间的物质交换均在胎儿小叶的绒毛处进行,说明胎儿血液是经脐动脉直至绒毛毛细血管,经与绒毛间隙中的母血进行物质交换,两者并不直接相通。绒毛组织结构:妊娠足月胎盘的绒毛滋养层主要由合体滋养细胞组成,细胞滋养细胞仅散在可见,滋养层的内层为基底膜,有胎盘屏障作用。底蜕膜是构成胎盘的母体部分,占妊娠足月胎盘很小部分。底蜕膜表面覆盖一层来自固定绒毛的滋养层细胞与底蜕膜共同形成绒毛间隙的底,称为蜕膜板,从此板向绒毛膜方向伸出一些蜕膜间隔,一般不超过胎盘全层厚度的2/3,将胎盘母体面分成肉眼可见的20个左右母体叶。21世纪以前,胎盘往往在生育完成后被当成医疗废弃物被丢弃。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对胎盘的基础研究的日益深入,本世纪初,科学家发现胎盘中蕴含有大量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间充质干细胞由于具有多向分化潜能、造血支持和促进干细胞植入、免疫调控和自我复制等特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现如今,胎盘往往会被处理后冻存或进行科学研究。
[0008]目前胎盘采集主要采用采集袋或采集盒,配以胎盘组织保护液保存,置于隔热装置内,同时以生物冰袋维持低温环境。这些设备若缺乏设计合理的组合结构将其整合于一体,将使得采集过程繁琐,增加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胎盘采集保存装置,便于对所采集胎盘的保存,降低医务工作者的工作量。
[00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胎盘采集保存装置,包括
[0011 ] 外盒体,其一侧壁设有卡扣及其卡扣附件,卡扣附件设于卡扣的两侧;
[0012]内盒体,包括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第一容置腔的四个边角设有粘钩;第二容置腔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放置胎盘组织保护液,第二腔室内放置母体血收集管;
[0013]盒盖,其一侧边缘与外盒体连接,并相对于外盒体枢轴转动。
[0014]本实用新型的胎盘采集保存装置,盒盖内侧还设有封口膜,封口膜围成区域覆盖于第一容置腔,且区域的边缘大于第一容置腔的边缘。
[0015]本实用新型的胎盘采集保存装置,盒盖还包括通孔和扣合件,通孔与卡扣配合,扣合件与卡扣附件配合。
[0016]本实用新型的胎盘采集保存装置,第二容置腔还包括保温槽,围设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外周,以便于放置保温材料。
[001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现的有益效果:
[0018]本实用新型的胎盘采集保存装置,将胎盘组织采集袋与胎盘组织采集盒结合使用,胎盘组织采集袋直接接触胎盘,提供密闭环境;这提高了胎盘组织采集、运输的安全性。胎盘运输盒内的泡沫保温介质充斥于胎盘运输盒,与胎盘组织采集盒、母血管紧密接触,保温介质本身也具有一定弹性。这样即保证了胎盘运输过程中处于低温环境,又避免了碰撞和摩擦的产生,缓解了震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胎盘采集保存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胎盘采集保存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盒体1,设有外盒体11,其一侧壁设有卡扣3及其卡扣附件8,卡扣附件8设于卡扣3的两侧。盒盖12其一侧边缘与外盒体11连接,并相对于外盒体枢轴转动。卡扣3与设于盒盖12的通孔9配合,卡扣附件8与盒盖12上的扣合件7配合,以使盒盖稳妥的盖设于外盒体。本实施例中,卡扣3为手提部,穿设通孔9后,便于装置整体的携带。卡扣附件8和扣合件7为磁铁和铁片通过磁力吸附配合,使得外盒体11和盒盖12便于闭合。
[0022]内盒体2包括第一容置腔5和第二容置腔4。第一容置腔5的四个边角设有粘钩51,在采集胎盘时可以撑开胎盘采集袋,以便放置胎盘。第二容置腔4包括第一腔室41和第二腔室42,第一腔室41内放置胎盘组织保护液,第二腔室42内放置母体血收集管。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外周还围设了保温槽43,以便于放置保温材料。制作中,内盒体2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长方体结构,采用如:泡沫材质等保温介质。
[0023]盒盖内侧还设有封口膜,封口膜围成区域6覆盖于第一容置腔5,且区域的边缘大于第一容置腔的边缘,以便更好地密封胎盘采集袋,封口膜减少了医护人员再次接触胎盘采集袋的机会,也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步骤。
[0024]采集胎盘组织时,先将胎盘组织置于胎盘组织采集袋中,加入胎盘组织保护液,密封。可为采集袋提供外层机械保护,避免外界物体刺破采集袋。母血采集于母血管中,嵌入相应的母血管槽内。
[0025]运输时,由于保温介质与其凹槽外环形结构、母血管以及其外部运输盒紧密契合,避免了震动所引起的胎盘运输盒内各部件的互相碰撞和摩擦,保证了运输环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权利要求】
1.一种胎盘采集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盒体,其一侧壁设有卡扣及其卡扣附件,所述的卡扣附件设于所述卡扣的两侧;内盒体,包括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的第二容置腔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的第一腔室内放置胎盘组织保护液,所述的第二腔室内放置母体血收集管; 盒盖,其一侧边缘与所述的外盒体连接,并相对于所述的外盒体枢轴转动; 所述的第一容置腔的四个边角设有粘钩; 所述盒盖内侧还设有封口膜,所述的封口膜围成的区域覆盖于所述的第一容置腔,且所述区域的边缘大于所述第一容置腔的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盘采集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盖还包括通孔和扣合件,所述的通孔与所述的卡扣配合,所述的扣合件与所述的卡扣附件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盘采集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容置腔还包括保温槽,围设于所述的第一腔室和所述的第二腔室的外周。
【文档编号】A01N1/02GK204132241SQ201420390416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4日
【发明者】章毅, 洪艳, 霍思维, 陆瑶 申请人:章毅, 中国干细胞集团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重庆市干细胞技术有限公司, 陕西省干细胞技术有限公司, 苏州市干细胞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市干细胞技术有限公司, 三亚市干细胞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干细胞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中国干细胞集团重庆有限公司, 中国干细胞集团陕西有限公司, 中国干细胞集团三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