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米蛾卵繁殖大草蛉幼虫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04438阅读:1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米蛾卵繁殖大草蛉幼虫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米蛾卵繁殖大草蛉幼虫的方法,属于农业饲养领域。



背景技术:

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 Wesmael)属脉翅目,草蛉科,草蛉亚科,大草蛉属,是一种分布很广的捕食性天敌昆虫。由于它的食性广、食量大、分布广、数量多而深受国内外生防工作者的重视。利用自然界的草蛉防治害虫,往往受发生时期、数量、种类和虫态限制,在防治工作中不能争取主动。通过大量饲养、繁殖和释放,就可以有计划地利用草蛉来防治害虫。

我国草蛉种类和数量均很丰富,已记载18属共109种,绝大部分属于草蛉亚科,农林常见有10多种。大草蛉除西藏、内蒙古未见报道外,其它地区均有。大草蛉属全变态昆虫,幼虫期蜕皮两次,有三个龄期,幼虫为双刺吸式口器,成虫为咀嚼式口器。其成虫和幼虫均捕食蚜虫。大草蛉一年发生多个世代,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其发生世代往往随着发生地的纬度南移而增加。成虫有趋光性、向上性,卵聚产,产在植物枝条、叶片、树皮等上面,有时也产在墙壁上、窗上,甚至产在日光灯上,卵的基部有一条丝柄。据湖北大学生物系昆虫天敌研究室研究,大草蛉单雌平均产卵量为800粒左右,最多的达1234粒。成虫有取食卵粒的习性,故在人工饲养时要即时取卵。其幼虫因食蚜量大,又称为蚜狮。1,2龄取食较小,3龄取食很大,约占幼虫期总食量的80%左右。在南京饲养观察,大草蛉幼虫一生可食蚜677.6头,成虫平均可食488.22头,一个世代每个草蛉平均能消灭1041.44头蚜虫。幼虫有自相残杀的习性,尤以3龄幼虫更为明显,幼虫抽丝结茧化蛹。主要以老熟幼虫在枯枝、落叶堆、树缝或枯皱卷曲叶片内结茧越冬。其产卵前期较长,一般为4-18天,一次交尾可终生产受精卵,以晚上8-10点产卵最多。

草蛉食性虽然较广,但作为大量饲养繁殖草蛉所需的饲料,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草蛉喜爱取食,并且对草蛉个体发育和繁殖力无不良影响;其二,来源广泛,容易获得,成本低廉,便于储存。用天然食物饲养草蛉效果好,但常因自然条件(如气候等)的影响而受到限制,为了大力发展生物防治科学技术,实现优势天敌的规模化生产,应加强优势天敌人工饲料的研究。于是人工饲料替代天然饲料的研究随即开展。六十年代以来,为了解决大规模繁殖草蛉供生产上利用的问题,国内外不少昆虫学工作者进行了人工饲料的研究,但效果并不显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米蛾卵繁殖大草蛉幼虫的方法,本发明从米蛾卵的处理、大草蛉卵的收集与储藏、大草蛉幼虫散养、化蛹收茧、发育羽化及不同虫态产品的冷藏等各个饲养的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研究探索,为利用米蛾卵规模化繁殖大草蛉提供科学依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利用米蛾卵繁殖大草蛉幼虫的方法,包括:

1)获得米蛾卵

在温度22-28℃,相对湿度70%的条件下,将米蛾卵接种到米蛾幼虫人工饲料中,米蛾卵孵化为米蛾幼虫后,取食人工饲料生长发育,米蛾幼虫饲养40-45天后羽化为米蛾成虫,将米蛾成虫移入产卵盘中,任其产卵,24小时后收集米蛾卵,去除鳞片和饲料杂质,并经紫外线杀胚处理,再将米蛾卵粘在纸上,得米蛾卵卡,备用;

2)饲养大草蛉

大草蛉各龄期的饲养条件均为:温度25-27℃,相对湿度75%以上,光照14小时;

2.1)饲养成虫

大草蛉成虫放于饲养筒内,每只大草蛉成虫按食量150粒米蛾卵/天投喂1)得到的米蛾卵卡,每个饲养筒有20头雌虫和4-7头雄虫,交配3天后去除雄虫,饲养筒两端均以单层棉布封口,用海绵球保湿,再饲养8天后,向饲养筒内放入产卵纸,贴紧饲养筒内壁周围,在次日上午收取产卵纸及卵粒;

2.2)卵期饲养

将2.1)收集的大草蛉卵制成卵卡,直接用于接种繁殖,或制成卵卡于10-12℃冷藏10天之内,备用;

2.3)幼虫散养

将同一批次的大草蛉卵接入饲养盒内,每盒30粒大草蛉卵,饲养盒上端用单层棉布封口,用湿润海绵球保湿,大草蛉幼虫羽化后,在饲养盒内放隔离物,防止其自相残杀,并饲喂米蛾卵卡,具体投放量为:每头1-2龄幼虫饲喂50粒米蛾卵/天;每头3龄后幼虫饲喂200粒米蛾卵/天,每3天更换一次米蛾卵卡,直至其化蛹;

2.4)蛹期收茧

接入大草蛉卵的第8天,在饲养盒中放置化蛹纸,诱集化蛹,再将蛹收集到培育容器中,置于8℃下保存50天以内,备用。

2.5)成虫的羽化

将蛹放入饲养盒内发育,除无需供其食物外,其他条件同2.3)幼虫散养,蛹发育9-12天后羽化为大草蛉成虫,大草蛉成虫直接饲养产卵或在10℃冷藏80天以内,备用;

2.6)产品的冷藏

大草蛉蛹在8℃保存50天以内;大草蛉成虫在8-10℃保存100天以内;大草蛉卵在8-10℃冷藏10天以内,冷藏期间的相对湿度为50%-80%;

2.7)包装

大草蛉成虫盒式包装,大草蛉幼虫和大草蛉卵用纸袋式包装。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在2.1)中,所述饲养筒的直径为15厘米,高为25厘米。

进一步,在2.3)中,所述饲养盒的规格:直径15厘米,高10厘米。

进一步,在2.3)中,所述饲养盒内放的隔离物为瓦楞纸或纸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目前大草蛉人工繁殖多采用活体寄主昆虫为饲料,工序复杂,占用空间大,人工成本高,且容易造成污染和其他草蛉天敌的危害,生产过程难以控制,操作复杂、饲养质量不稳定,同时因与寄主昆虫混合一起,容易造成污染,且无法大草蛉各虫态的饲养进行控制和产品的收集,难以达到工厂化大量生产,不能满足绿色农业和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需要。迫切需要筛选饲养大草蛉效果较好的替代寄主及其饲养方法。取食米蛾卵是目前饲养大草蛉综合评价最好的替代寄主,但目前尚未有利用米蛾卵饲喂大草蛉的繁殖技术体系。本发明的繁殖方法能够定量控制各个生产环节,保证产品质量,便于工厂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温度(℃)对大草蛉发育历期(小时)的影响图;

图2为温度(℃)和相对湿度(RH)对大草蛉发育历期(小时)的影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三种饲料对大草蛉生长发育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采用人工卵赤眼蜂蛹、米蛾卵和蚜虫作食料,在玻璃饲养筒(500ml)中用纸条作隔离物群体饲养初孵大草蛉幼虫。每天添加足够饲料,至化蛹后每天及时化蛹茧。每种处理饲养5筒。每天观察记录幼虫历期、蛹历期、化蛹率、羽化率。结茧3天后,用电子称称蛹重。观察并记录各虫态存活情况。

试验期间温度为27±1℃,光周期为L∶D=14∶10,相对湿度为70±5%。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饲料处理对大草蛉生长发育的影响

表1可见,大草蛉幼虫平均发育历期在三种饲料处理间有所差异,从短到长依次为:蚜虫(8.08天)、米蛾卵(8.20天)、人工卵赤眼蜂蛹(8.61天)。

表1不同食物对大草蛉幼虫发育历期的影响

*(发育历期:M±SD)

但大草蛉平均蛹的历期和羽化率在三种饲料处理间没有差异;但化蛹率存在差异,人工卵赤眼蜂蛹处理平均化蛹率为58.8%,低于用米蛾卵(63.20%)和蚜虫饲养(69.20%);两个饲料处理的蛹重显著高于蚜虫处理,见表2。

表2不同食物对大草蛉蛹期及羽化的影响

*(括号内为百分数的反正弦值)

表3可以看出,各处理的一龄幼虫死亡率均为零;但二、三龄幼虫的死亡率在各处理间存在差异;从整个幼期存活率看,蚜虫处理最高,米蛾卵处理次之,人工卵赤眼蜂蛹处理最低,但均在90%以上。试验观察发现,人工卵赤眼蜂蛹处理中,有相当一部分成虫羽化后很快死亡,成虫获得率(57.78%)显著低于米蛾卵(77.78%)和蚜虫(86.67%)饲养的结果。

表3不同饲料处理大草蛉幼虫死亡率%与成虫获得率%

*(括号内为百分数的反正弦值)

实施例2大草蛉卵的孵化与冷藏条件

1材料与方法

1.1温、湿度的影响

处理温度梯度设为15℃、20℃、25℃、30℃,湿度设35%与70%。收集大草蛉12小时内所产新鲜卵,每指形管中分装20粒,每个温度梯度5管。重复3次。每天观察卵发育情况,当卵粒表面变黑快孵化时,每2小时观察一次。记录各处理卵的发育历期和孵化情况。

1.2大草蛉卵的冷藏

分别取在27℃下发育至不同时期的卵:产后8小时之内、发育24-32小时和发育48-56小时,分别装入指型管中,每管80粒。根据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对每一发育时期的卵分别设4℃、7℃、10℃和13℃这4个温度梯度进行冷藏。每个处理温度每隔3天、6天、9天、12天分别从每个处理中取出20±5粒,分装于指形管,置于27℃,在相对湿度为70%的条件下,记录发育历期和孵化率。重复三次。

2结果与分析

2.1大草蛉卵的发育与温度的关系

表4卵的发育历期与温度关系

*(发育历期:平均值±标准差)

从表4和图1可以看出,卵的发育速度随温度的升高呈正相关。根据公式T=KV+C,T为环境温度;K为有效积温;V表示发育速度;C为发育起点温度。可以计算出卵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直线回归法:

K=1/V×(T-C)

其中K为有效积温,V为发育速率,T为环境温度,C为发育起点温度。计算出大草蛉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C=9.15℃,K=57.13度日。

直接最优法(李典谟等,1986):

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

其中Ai=Di(Ti-C),Ai为在发育起点温度C时的有效积温,Ti为试验所设定的温度,Di为在Ti温度下的发育历期。C=9.69℃,K=54.54度日。2.2大草蛉卵的发育与湿度的关系

从表5和图2可以看出,在湿度35%的条件下,卵的孵化率随着温度的降低和发育时间延长而下降;在15℃时,卵的孵化率为48%。但在湿度70%的条件下,卵的孵化率与温度变化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表5不同温湿度对卵孵化率(%)的影响

*(括号内为百分数的反正弦值)

2.3卵的冷藏

结果见表6,卵在4℃下经过3天冷藏后不能孵化;在7℃条件下,冷藏3天后卵的孵化率仅为30%。最佳的冷藏温度为13℃,冷藏9天后其孵化还能达到80%以上,但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卵的孵化率逐渐降低。不同发育阶段的卵处理之间并不存在差异。

表6卵的孵化率与冷藏作用

*(括号内为百分数的反正弦值)

实施例3饲养密度和温度对自相残杀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饲养密度

在15×10(直径*高)的圆盒中饲养大草蛉1龄幼虫,密度分别为每盒30、60、90、120、150头,用宽5mm纸条隔离,3次重复,喂给足够的蚜虫。观察记载各处理化蛹(成茧)率。并与单头独立饲养为对照。试验期间温度为27℃,光周期为L∶D=14∶10,相对湿度为70±5%。

1.2饲养温度

20℃、25℃、30℃下,每盒群体饲养50头初孵化幼虫。3次重复。每筒中饲养50只幼虫,观察记载各处理化蛹(成茧)率。并与单头独立饲养为对照。试验期间光周期为L∶D=14∶10,相对湿度为70±5%。

1.3不同饲料

除饲料处理分别为蚜虫、米蛾卵、人工卵赤眼蜂蛹外,其余同1.1。

2结果与分析

2.1饲养密度对大草蛉的影响

从表7可以看出,随着密度的增大,化蛹率越来越低。密度低的情况下,自相残杀也无法避免。如当密度为30时,化蛹率为75.34%。当密度增加到120每筒时,蛹的获得率仅为50.52%。在规模化繁殖时可选择每盒30头的饲养密度。

表7幼虫不同密度下饲养的化蛹率(%)

*(括号内为百分数的反正弦值)

2.2饲养温度对大草蛉的影响

从表8可以看出,在各个温度条件下,群体饲养和单独饲养对茧的羽化率和幼虫历期并无显著影响,而对于化蛹率有显著影响。随着温度的降低,群体饲养化蛹有所提高,平均化蛹率在30℃时为68%,25℃时为70.70%,当温度为20℃时,化蛹率提高到74.8%。

表8不同温度对自相残杀效应

*(括号内为百分数的反正弦值)

2.3饲料对大草蛉的影响

表9不同饲料对自相残杀的影响

从表9可以看出,不同饲料处理对化蛹率有所影响,但单独饲养,化蛹率从高到低分别为蚜虫(97.78%)、米蛾卵(95.56%)、人工卵赤眼蜂蛹(91.11%),但差异并不显著。而群体饲养仍然是豆蚜饲养的化蛹率最高,为69.20%,而人工卵赤眼蜂蛹饲养的化蛹率最低,仅为58.80%,米蛾卵饲养的化蛹率为63.20%,三者之间的差异显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