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合收割机动力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1659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联合收割机动力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业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具体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农业机械是指在作物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以及农、畜产品初加工和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农业机械中又包括作物收获机械、农业运输机械等。联合收割机动力系统的行走动力输出机构主要是通过带动履带用来实现整个联合收割机的行走、刹停以及转向等,但是目前存在很大问题由于整个行走动力输出机构的机构不合理,当一侧履带制动时,行走动力输出机构带动其在转向时对地面产生完全的滑动摩擦,对水田土壤破坏严重,其在转向时,制动侧的履带会引起土壤的壅积,从而引起转向困难,并导致燃油燃烧不充分,同时行走动力输出机构还存在着在湿软田间和不平整地面行走困难、易下陷、适应性差困境,在平整路面、跨区作业、转向困难等不足,因此有必要对整个动力系统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联合收割机动力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联合收割机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机构:

动力输入机构,所述的动力输入机构用于实现无极变速并作为动力的输入端;

换档机构,所述的换档机构设置在动力输入机构下端并将动力输入机构输入的动力进行换档变速离合;

制动刹车机构,所述的制动刹车机构设置在换档机构下端并用于实现刹停;

转向离合驱动机构,所述的转向离合驱动机构也设置在换挡机构下端并与制动刹车机构啮合配合并用于行走和转向;

行走动力输出机构,所述的行走动力输出机构与转向离合驱动机构啮合配合并用于将转向离合后的动力输出带动外部履带进行工作;

在所述的动力输入机构、换档机构、转向离合驱动机构以及行走动力输出机构中设置有用于保持各个机构转动间隙距离和固定位置的轴配机构。

为优化上述方案采取的措施具体包括:

在上述的一种联合收割机动力系统中,所述的动力输入机构包括以下组件:

动力输入转轴,所述的动力输入转轴横向设置并用于转动;

外套体,所述的外套体横向开设有中空孔,所述的动力输入转轴设置在中空孔内;

动力输入皮带轮组件,所述的动力输入皮带轮组件设置在动力输入转轴的一端并用于与外部的发动机连接并用于提供动力输入;

无极变速器,所述的无极变速器设置在动力输入转轴的另一端并用于调节动力输入转轴的转速变化;

所述的外套体上设有润滑调节组件,所述的润滑调节组件贯穿外套体并与中空孔贯通,所述的润滑组件用于对动力输入转轴进行润滑;

在动力输入机构中的轴配机构为间隙配合组件,所述的间隙配合组件设置在动力输入转轴与外套体之间并用于调节动力输入转轴转动间隙距离和固定位置。

在上述的一种联合收割机动力系统中,所述的间隙配合组件包括位于动力输入转轴两侧的第一间隙配合组件和第二间隙配合组件,在动力输入转轴两侧设置有第一台阶槽和第二台阶槽,所述的第一间隙配合组件和第二间隙配合组件分别位于第一台阶槽和第二台阶槽并限制动力输入转轴横向位置,所述的第一间隙配合组件为第一滚动轴承,所述的第二间隙配合组件为第二滚动轴承,所述的第一间隙配合组件包括第一滚动轴承和第一横向间隙弹性件,所述的第一横向间隙弹性件设置在第一台阶槽内,且所述的第一横向间隙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作用顶压在第一滚动轴承和第一台阶槽上并用于调节第一滚动轴承的横向间隙,所述的第二间隙配合组件包括第二滚动轴承和第二横向间隙弹性件,所述的第二横向间隙弹性件设置在第二台阶槽内,且所述的第二横向间隙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作用顶压在第二滚动轴承和第二台阶槽上并用于调节第二滚动轴承的横向间隙。

在上述的一种联合收割机动力系统中,所述的第一滚动轴承的左端下部上设有压套件,所述的压套件套在动力输入转轴上并抵靠在第一滚动轴承的下底面,在所述的第一滚动轴承的左端上部设置有压料板,所述的压料板卡设在外套体上并抵靠在第一滚动轴承的上端面,所述的压套件与压料板之间还设置有弹性挡圈。

在上述的一种联合收割机动力系统中,所述间隙配合组件还包括有纵向调节轴承,所述的纵向调节轴承设置在外套体与动力输入转轴之间,所述的纵向调节轴承包括多个交替的刚性层以及间隙调节层,所述纵向调节轴承包括两个间隙调节层和三个刚性层,所述的纵向调节轴承布满动力输入转轴与外套体之间的间隙。

在上述的一种联合收割机动力系统中,所述的润滑调节组件包括外筒体,所述的外筒体内设置润滑导入块,在该外筒体的下端开设有油润入口,润滑油由油润入口滴入外筒体内并由润滑导入块传递至外套体的动力输入转轴。

在上述的一种联合收割机动力系统中,所述的换档机构包括以下组件:

变速主轴,所述的变速主轴横向设置并用于提供变速动力输入;

变速齿轮组件,所述的变速齿轮组件套接在变速主轴上并用于提供档位变化;

离合器轴,所述的离合器轴横向设置并用于提供离合动力输出;

离合器齿轮组件,所述的离合器齿轮组件套接在离合器轴上并与变速齿轮组件啮合进行换档调速;

换档操作组件,所述的换档操作组件设置在变速齿轮组件上并带动变速齿轮组件与离合器齿轮组件进行啮合执行换档调速;

在换档机构中的轴配机构为换档间隙调节组件,所述的换档间隙调节组件设置在离合器齿轮组件与离合器轴之间并用于保持离合器齿轮组件在离合转向轴转动间隙位置。

在上述的一种联合收割机动力系统中,所述的换档间隙调节组件为滚动轴承,在离合器齿轮组件和离合器轴的外部与之间具有换档遮蔽罩,所述的换档遮蔽罩内设置有用于供换档间隙调节组件放置的间隙容置槽,所述的换档间隙调节组件在间隙容置槽内与离合器轴转动配合。

在上述的一种联合收割机动力系统中,所述换档间隙调节组件还包括有纵向换挡调节轴承,在离合器齿轮组件与离合器轴之间开设有纵向调节槽,所述的纵向换挡调节轴承设置在纵向调节槽内,纵向换挡调节轴承作用在离合器轴上,所述的纵向换挡调节轴承包括多个交替的换档刚性层以及换档间隙调节层,所述纵向换挡调节轴承包括两个换档间隙调节层和三个换档刚性层,所述的纵向换挡调节轴承布满离合器轴与离合器齿轮组件之间的间隙。

在上述的一种联合收割机动力系统中,所述的变速齿轮组件包括主带动变速齿轮、一档齿轮、二档齿轮以及三档齿轮,所述的主带动变速齿轮连接在变速主轴的一侧,所述的一档齿轮、二档齿轮以及三档齿轮组成一个整体连接在变速主轴的中间位置,所述的一档齿轮的纵向齿轮长度大于二档齿轮以及三档齿轮的纵向齿轮长度,一档齿轮、二档齿轮以及三档齿轮组成的整体依靠换档操作组件能够左右运动,所述的离合器齿轮组件包括一档离合器轮、二档离合器轮以及三档离合器轮,一档离合器轮位于离合器轴中部与一档齿轮相啮合,二档离合器轮以及三档离合器轮位于离合器轴两侧分别与二档齿轮以及三档齿轮相啮合,所述的一档离合器轮与二档离合器轮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套筒组件,所述的三档离合器轮与右端换档遮蔽罩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套筒组件。

在上述的一种联合收割机动力系统中,所述的换档操作组件包括操作手柄、纵向活动杆、横向活动杆、横向活动套筒、活动带动头以及钳口件,所述的横向活动杆上具有活动凸节,所述的操作手柄与纵向活动杆连接,纵向活动杆通过活动带动头与横向活动套筒连接,横向活动套筒套接在横向活动杆上,钳口件连接在横向活动套筒上,所述的活动带动头上具有活动销,所述的活动销贴靠在活动凸节上,在活动带动头转动时活动销能够带动横向活动套筒在活动凸节之间运动。

在上述的一种联合收割机动力系统中,所述的转向离合驱动机构包括以下组件:

离合转向轴,所述的离合转向轴横向设置并用于将传递动力输出;

转向主齿轮组件,所述的转向主齿轮组件连接在离合转向轴的中部并用于产生旋转;

转向齿轮组件,所述的转向齿轮组件套连接在离合转向轴上,所述的转向齿轮组件能够与转向主齿轮组件相啮合;

转向拨叉组件,所述的转向拨叉组件设置在转向齿轮组件上并用于带动转向齿轮组件脱开转向主齿轮组件或者啮合转向主齿轮组件;

所述的制动刹车机构包括刹车组件,刹车组件套设在转向齿轮组件上且位于转向组件的一端并用于提供制动的动力;

所述的转向离合驱动机构的轴配机构为轴封组件,所述的轴封组件设置在刹车组件的外侧端并用于保持离合转向轴转动位置以及刹车组件的固定位置。

在上述的一种联合收割机动力系统中,所述的转向主齿轮组件包括转向主齿轮以及设置在转向主齿轮侧面上的多个主花键齿块,所述的多个主花键齿块相互间隔且均匀的排布在转向主齿轮的两侧,相邻的两个主花键齿块之间构成与转向齿轮组件相配合的啮合空间,所述的转向齿轮组件包括转向齿轮以及与转向齿轮一体连接的延伸配合套件,所述的转向齿轮的上设置有多个与主花键齿块相啮合的从花键齿块,所述的多个从花键齿块相互间隔且均匀的排布在转向齿轮靠近转向主齿轮的一侧面上,在与主花键齿块啮合时所述的从花键齿块位于啮合空间之间,所述的转向齿轮旁开设有与转向拨叉组件相配合的拨叉口,所述的拨叉口能够带动转向齿轮左右活动完成与转向主齿轮的啮合和脱离,在所述的转向齿轮与离合转向轴之间设置有滑动套件。

在上述的一种联合收割机动力系统中,所述的延伸配合套件的内侧与离合转向轴之间还设置有转向弹簧、转向内垫圈以及转向外垫圈,所述的延伸配合套件的内侧具有台阶卡挡面,所述的转向内垫圈贴靠在台阶卡挡面上,所述的转向弹簧的两端分别顶靠在转向内垫圈和转向外垫圈之间,所述的转向弹簧提供转向齿轮左右活动涨紧弹力,所述的延伸配合套件上还设置有止推环,所述的拨叉口的左端上具有贴靠边沿,所述的止推环位于贴靠边沿处。

在上述的一种联合收割机动力系统中,在离合转向轴的一侧端部上设置有离合护罩,所述的离合护罩内设置有用于供轴封组件放置的轴封容置槽,所述的轴封组件在容置槽内与离合转向轴转动配合,在轴封组件旁设置有固定弹性挡圈,所述的固定弹性挡圈的上下两端卡设在离合护罩上并限定轴封组件的安装位置。

在上述的一种联合收割机动力系统中,所述的刹车组件包括多个交替组合的分隔板以及摩擦片,摩擦片为湿式摩擦片,所述的离合护罩分为固定部和延伸部,所述的延伸部的圆周面上开设有卡料缺口,在分隔板具有一体连接有卡料凸片,多个分隔板的卡料凸片组成一排并位于对应的卡料缺口内,所述的卡料缺口数量为四个,四个卡料缺口均匀间隔排布在延伸部的圆周面上,每个分隔板的卡料凸片也为四个,卡料凸片也均匀间隔排布在分隔板的圆周面上。

在上述的一种联合收割机动力系统中,所述的摩擦片包括有摩擦主体部以及摩擦片部,所述的摩擦片部设置在摩擦主体部的一个面或者两个面上,所述的摩擦片的表面上具有横向槽或者纵向槽,所述的摩擦片部具有第一润滑槽和第二润滑槽,所述的第一润滑槽向内径侧开口,并在外径侧的摩擦片部内终止,所述的第二润滑槽向外径侧开口,并在内径侧且在摩擦片部内终止,所述的第一润滑槽位于摩擦片部的周向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润滑槽隔着第一润滑槽在周向的两侧形成在两个侧向位置。

在上述的一种联合收割机动力系统中,所述的转向拨叉组件包括转向离合器杆、转向拨叉以及拨块,所述的转向离合器杆与转向拨叉连接,转向拨叉与拨块连接,所述的拨块卡设在拨叉口上,所述的转向拨叉具有供转向拨叉转动的弧形活动叉口,所述的弧形活动叉口与拨叉口之间具有倾斜拨叉角度。

在上述的一种联合收割机动力系统中,所述的行走动力输出机构包括以下组件:

动力输入端组件,所述的动力输入端组件用于提供整体的动力输入;

输出轴,所述的输出轴横向设置并用于将动力输入端组件输入的动力输出;

驱动齿轮组件,所述的驱动齿轮组件连接在输出轴的一端并与动力输入端组件相啮合,所述的驱动齿轮组件用于带动整个输出轴工作旋转;

履带轮组件,所述的履带轮组件连接在输出轴的另一端并用于带动外部履带工作行走;

所述的履带轮组件和驱动齿轮组件之间的输出轴上的外部上具有套筒件,所述的输出轴穿设在套筒件内,行走动力输出机构的轴配机构为输出轴配组件,输出轴配组件设置在输出轴与套筒件之间并用于调节转动间隙距离。

在上述的一种联合收割机动力系统中,所述的输出轴配组件包括有第一轴配组件,所述的第一轴配组件为第一滚动轴配轴承,在驱动齿轮组件的外部与输出轴之间具有外护罩,所述的外护罩内设置有用于供第一滚动轴配轴承放置的容置槽,所述的第一滚动轴配轴承在容置槽内与输出轴转动配合。

在上述的一种联合收割机动力系统中,所述的套筒件在靠近外护罩的端部上形成有压料配合件,在所述的压料配合件的内侧设置压料垫片,在所述的压料配合件的外端设置有锁定螺栓,所述的压料配合件通过锁定螺栓固定在外护罩内。

在上述的一种联合收割机动力系统中,所述第一轴配组件包括有横向弹性件和第一滚动轴配轴承,在所述的压料配合件的内侧下端开设有台阶槽,所述的横向弹性件设置在台阶槽内,且所述的横向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作用顶压在第一滚动轴配轴承和台阶槽上并用于调节第一滚动轴配轴承的横向间隙,所述的输出轴配组件还包括有第二轴配组件,所述的套筒件在靠近履带轮组件的端部上形成有圆罩体,第二轴配组件设置在圆罩体内,所述的第二轴配组件包括第二滚动轴配轴承以及弹性挡圈,所述的圆罩体的左端上设置有涨紧板体,所述的涨紧板体锁定连接在圆罩体上,所述的弹性挡圈套在输出轴上并支撑在圆罩体上。

在上述的一种联合收割机动力系统中,所述的第二轴配组件还包括有纵向弹性件,在第二滚动轴配轴承与圆罩体旁具有供纵向弹性件放置的纵向槽,所述的纵向弹性件顶靠在作用在第二滚动轴配轴承的圆罩体的下罩面上。

在上述的一种联合收割机动力系统中,所述的动力输入端组件包括有输入轴、输入齿轮、滚套轴承、第三滚动轴承以及限制件,所述的输入齿轮连接在输入轴上,滚套轴承、第三滚动轴承设置在输入齿轮与输入轴之间,所述的限制件设置在输入齿轮外端并用于保持滚套轴承、第三滚动轴承的位置,在滚套轴承和第三滚动轴承之间用于将两者隔离的设置有阻挡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轴配机构不仅保证了履带传动结构稳定,且不易失效和损坏,利于节约维修成本,转向离合驱动机构的转向主齿轮和转向齿轮结构稳定性好,安装位置精确可靠,间隙设置合理,能够快速稳定的实现联合收割机的行走以及转向,刹车组件采用多个交替组合的分隔板以及摩擦片相互配合,刹车稳定性好,动力输入机构能够实现无极变速,提高输出功率,刹车组件采用多个交替组合的分隔板以及摩擦片相互配合,刹车稳定性好,换档机构能够保证换挡迅速流畅,换档后能够保证合理的间隙转动位置,克服了现有容易造成脱档和挂不进档的技术难题,提高联合收割机在平整路面上的行驶速度和对复杂田块的适应性,极大了提高联合收割机的跨区作业性能,可以延长磨损寿命,进一步提高了寿命以及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联合收割机动力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动力输入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润滑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联合收割机换档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施例4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换档操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施例5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联合收割机的转向离合驱动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去掉离合护罩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摩擦片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摩擦片的局部主视图;

图17是横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纵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联合收割机行走动力输出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9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施例7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实施例8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图中,动力输入转轴1;外套体2;动力输入皮带轮组件3;无极变速器4;间隙配合组件5;中空孔6;润滑调节组件7;外筒体8;润滑导入块9;油润入口10;第一滚动轴承11;第二滚动轴承12;第一横向间隙弹性件13;第二横向间隙弹性件14;第一台阶槽15;第二台阶槽16;压套件17;压料板18;弹性挡圈19;纵向调节轴承20;间隙调节层21;刚性层22;动力输入机构23;换档机构24;制动刹车机构25;转向离合驱动机构26;行走动力输出机构27;变速主轴28;变速齿轮组件29;离合器轴30;离合器齿轮组件31;换档操作组件32;换档间隙调节组件33;间隙轴配组件34;换档遮蔽罩35;间隙容置槽36;主带动变速齿轮37;一档齿轮38;二档齿轮39;一档离合器轮40;二档离合器轮41;三档离合器轮42;第一支撑套筒组件43;第二支撑套筒组件44;操作手柄45;纵向活动杆46;横向活动杆47;横向活动套筒48;活动带动头49;钳口件50;活动凸节51;纵向换挡调节轴承52;纵向调节槽53;换档刚性层54;换档间隙调节层55;三档齿轮56;活动销57;离合转向轴58;转向主齿轮组件59;转向齿轮组件60;转向拨叉组件61;刹车组件62;轴封组件63;转向主齿轮64;主花键齿块65;啮合空间66;转向齿轮67;延伸配合套件68;从花键齿块69;拨叉口70;滑动套件71;转向离合器杆72;转向拨叉73;拨块74;弧形活动叉口75;转向弹簧76;转向内垫圈77;转向外垫圈78;台阶卡挡面79;止推环80;分隔板81;摩擦片82;离合护罩83;固定部831;延伸部832;卡料缺口84;卡料凸片85;轴封容置槽86;固定弹性挡圈87;摩擦主体部821;摩擦片部822;横向槽88;纵向槽89;第一润滑槽90;第二润滑槽901;动力输入端组件91;输出轴92;驱动齿轮组件93;履带轮组件94;输入轴95;输入齿轮96;滚套轴承97;限制件98;套筒件99;外护罩100;压料配合件101;压料垫片102;锁定螺栓103;圆罩体104;弹性挡圈105;涨紧板体106;横向弹性件107;台阶槽108;纵向弹性件109;纵向槽110;输出轴配组件11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联合收割机动力系统,主要包括以下机构,动力输入机构23、换档机构24、制动刹车机构25、转向离合驱动机构26以及行走动力输出机构27,这里动力输入机构23用于实现无极变速并作为动力的输入端,换档机构24设置在动力输入机构23下端并将动力输入机构23输入的动力进行换档变速离合,制动刹车机构25设置在换档机构24下端并用于实现刹停,转向离合驱动机构26也设置在换挡机构下端并与制动刹车机构25啮合配合并用于行走和转向,行走动力输出机构27与转向离合驱动机构26啮合配合并用于将转向离合后的动力输出带动外部履带进行工作,在动力输入机构23、换档机构24、转向离合驱动机构26以及行走动力输出机构27中设置有用于保持各个机构转动间隙距离和固定位置的轴配机构。

实施例1

如图3所示,本联合收割机动力输入机构,主要包括动力输入转轴1、外套体2、动力输入皮带轮组件3、无极变速器4以及润滑调节组件7,动力输入转轴1横向设置并用于转动,外套体2横向开设有中空孔6,动力输入转轴1设置在中空孔6内动力输入皮带轮组件3设置在动力输入转轴1的一端并用于与外部的发动机连接并用于提供动力输入,无极变速器4设置在动力输入转轴1的另一端并用于调节动力输入转轴1的转速变化。

在动力输入机构23中的轴配机构为间隙配合组件5,在动力输入转轴1与外套体2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动力输入转轴1转动间隙距离的间隙配合组件5,这里本联合收割机动力输入机构主要是用来实现联合收割机的动力输入的,这里通过间隙配合组件5不仅可以实现了动力输入转轴1结构稳定,另外在工作时间长后内部受到磨损后可以通过该间隙配合组件5分别可以调节动力输入转轴1转动的间隙距离,这样且不易失效和损坏,提高联合收割机在平整路面上的行驶速度和对复杂田块的适应性。

如图6所示,外套体2上设有润滑调节组件7,润滑调节组件7贯穿外套体2并与中空孔6贯通,润滑组件用于对动力输入转轴1进行润滑,润滑调节组件7包括外筒体8,外筒体8内设置润滑导入块9,在该外筒体8的下端开设有油润入口10,润滑油由油润入口10滴入外筒体8内并由润滑导入块9传递至外套体2的动力输入转轴1,这里为了方便动力输入转轴1的转动,通过加入润滑油进行润滑,这里润滑导入块9具有一定渗透力,可以将滴入的润滑油均匀慢速的导入到动力输入转轴1上。

间隙配合组件5包括位于动力输入转轴1两侧的第一间隙配合组件和第二间隙配合组件,在动力输入转轴1两侧设置有第一台阶槽15和第二台阶槽16,第一间隙配合组件位于第一台阶槽15,第二间隙配合组件位于第二台阶槽16并限制动力输入转轴1横向位置,这样确保了第一间隙配合组件和第二间隙配合组件的安装位置,第一滚动轴承11的左端下部上设有压套件17,压套件17套在动力输入转轴1上并抵靠在第一滚动轴承11的下底面,在第一滚动轴承11的左端上部设置有压料板18,压料板18卡设在外套体2上并抵靠在第一滚动轴承11的上端面,这里通过压套件17定位第一滚动轴承11的下端位置,压料板18定位第一滚动轴承11的上端位置,使得转动受力形式的支撑,保证了力转动的稳定性,压套件17与压料板18之间还设置有弹性挡圈19,这里通过弹性挡圈19对外套体2进行支撑,保证外套体2与动力输入转轴1配合距离。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大部分结构相同,区别点在于,如图4所示,第一间隙配合组件包括第一滚动轴承11和第一横向间隙弹性件13,第一横向间隙弹性件13设置在第一台阶槽15内,且第一横向间隙弹性件13的两端分别作用顶压在第一滚动轴承11和第一台阶槽15上并用于调节第一滚动轴承11的横向间隙,第二间隙配合组件包括第二滚动轴承12和第二横向间隙弹性件14,第二横向间隙弹性件14设置在第二台阶槽16内,且第二横向间隙弹性件14的两端分别作用顶压在第二滚动轴承12和第二台阶槽16上并用于调节第二滚动轴承12的横向间隙。这里通过第一横向间隙弹性件13和第二横向间隙弹性件14分别对第一滚动轴承11和第二滚动轴承12在横向位置上做适应性调节,从而实现横向间隙的调整。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大部分结构相同,区别在于,如图5所示,第一间隙配合组件还包括有纵向调节轴承20,纵向调节轴承20设置在外套体2与动力输入转轴1之间,纵向调节轴承20包括多个交替的刚性层22以及间隙调节层21,纵向调节轴承20包括两个间隙调节层21和三个刚性层22,纵向调节轴承20布满动力输入转轴1与外套体2之间的间隙,这里刚性层22保证了转动效果,防止受到磨损,通过纵向调节轴承20中的间隙调节层21是可以随外部的力量进行收缩或者扩张,这样相当于就调节了动力输入转轴1与外套体2之间的转动间隙,这样可以延长磨损寿命,进一步提高了寿命以及可靠性。

实施例4

如图7、图8以及图9所示,本联合收割机换档机构,包括变速主轴28、变速齿轮组件29、离合器轴30、离合器齿轮组件31、换档操作组件32以及换档间隙调节组件33,这里变速主轴28横向设置并用于提供变速动力输入,变速齿轮组件29套接在变速主轴28上并用于提供档位变化,离合器轴30横向设置并用于提供离合动力输出,离合器齿轮组件31套接在离合器轴30上并与变速齿轮组件29啮合进行换档调速,换档操作组件32设置在变速齿轮组件29上并带动变速齿轮组件29与离合器齿轮组件31进行啮合执行换档调速,换档间隙调节组件33设置在离合器齿轮组件31与离合器轴30之间并用于保持离合器齿轮组件31在离合转向轴转动间隙位置。

换档间隙调节组件33包括有间隙轴配组件34,间隙轴配组件34为滚动轴承,在离合器齿轮组件31和离合器轴30的外部与之间具有换档遮蔽罩35,换档遮蔽罩35内设置有用于供间隙轴配组件34放置的间隙容置槽36,间隙轴配组件34在间隙容置槽36内与离合器轴30转动配合,这里通过间隙轴配组件34不仅可以实现变速传动结构稳定,另外在工作时间长后内部受到磨损后可以通过该间隙轴配组件34分别可以离合器轴30转动的间隙距离,这样且不易失效和损坏,提高联合收割机在平整路面上的行驶速度和对复杂田块的适应性。

变速齿轮组件29包括主带动变速齿轮37、一档齿轮38、二档齿轮39以及三档齿轮56,主带动变速齿轮37连接在变速主轴28的一侧,一档齿轮38、二档齿轮39以及三档齿轮56组成一个整体连接在变速主轴28的中间位置,一档齿轮38的纵向齿轮长度大于二档齿轮39以及三档齿轮56的纵向齿轮长度,一档齿轮38、二档齿轮39以及三档齿轮56组成的整体依靠换档操作组件32能够左右运动,离合器齿轮组件31包括一档离合器轮40、二档离合器轮41以及三档离合器轮42,一档离合器轮40位于离合器轴30中部与一档齿轮38相啮合,二档离合器轮41以及三档离合器轮42位于离合器轴30两侧分别与二档齿轮39以及三档齿轮56相啮合,一档离合器轮40与二档离合器轮41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套筒组件43,所述的三档离合器轮42与换档遮蔽罩35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套筒组件44,这里第一支撑套筒组件43和第二支撑套筒组件44的主要作用是限制二档离合器轮41以及三档离合器轮42与一档离合器轮40相互之间的位置,从而防止位置产生偏差,从而产生脱档问题,这里由于一档齿轮38的纵向齿轮长度大于二档齿轮39以及三档齿轮56的纵向齿轮长度,这样当一档齿轮38与一档离合器轮40啮合时,由于二档齿轮39以及三档齿轮56较短,就无法与下面的离合器轮啮合,实现一档变速,当向右运动时,这时一档齿轮38脱开,这时二档齿轮39就与二档离合器轮41啮合,实现了二档变速,同理当向左运动时,这时一档齿轮38脱开,这时三档齿轮56就与三档离合器轮42啮合,实现了三档变速。

如图10所示,换档操作组件32包括操作手柄45、纵向活动杆46、横向活动杆47、横向活动套筒48、活动带动头49以及钳口件50,横向活动杆47上具有活动凸节51,操作手柄45与纵向活动杆46连接,纵向活动杆46通过活动带动头49与横向活动套筒48连接,横向活动套筒48套接在横向活动杆47上,钳口件50连接在横向活动套筒48上,这里钳口件50主要是用来带动离合器轮组件左右运动的,这里当使用操作手柄45进行换档时就带动活动头就将操作手柄45旋转的力转化为横向运动的力,这样就使得横向活动套筒48就能够在横向活动杆47上左右运动,又由于活动凸节51的存在,这样保证换档时能够到达准确的位置,从而实现换档,活动带动头49上具有活动销57,活动销57贴靠在活动凸节51上,在活动带动头49转动时活动销57能够带动横向活动套筒48在活动凸节51之间运动,这里每个活动凸节51之间的距离相当于档位切换的距离,活动凸节51可以增加阻挡效果,防止在换档后脱开。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大部分内容与实施例4相同,如图11所示,区别在于间隙轴配组件34还包括有纵向换挡调节轴承52,在离合器齿轮组件31与离合器轴30之间开设有纵向调节槽53,纵向换挡调节轴承52设置在纵向调节槽53内,纵向换挡调节轴承52作用在离合器轴30上,纵向换挡调节轴承52包括多个交替的换档刚性层54以及换档间隙调节层55,纵向换挡调节轴承52包括两个换档间隙调节层55和三个换档刚性层54,纵向换挡调节轴承52布满离合器轴30与离合器齿轮组件31之间的间隙,这里换档刚性层54保证了转动效果,防止受到磨损,通过纵向换挡调节轴承52中的是可以随外部的力量进行收缩或者扩张,这样相当于就调节了离合器轴30与离合器齿轮组件31之间的转动间隙,这样可以延长磨损寿命,进一步提高了寿命以及可靠性。

如图12、图13以及图14所示,本联合收割机的转向离合驱动机构,包括离合转向轴58、转向主齿轮组件59、转向齿轮组件60、转向拨叉组件61以及轴封组件63,离合转向轴58横向设置并用于将传递动力输出,转向主齿轮组件59连接在离合转向轴58的中部并用于产生旋转,这里本转向离合驱动机构是以转向齿轮组件60为中心点左右对称设置,转向齿轮组件60套连接在离合转向轴58上,转向齿轮组件60能够与转向主齿轮组件59相啮合,这里本发明的主要依靠转向离合驱动机构实现行走、刹停以及转向,且整个系统是以转向主齿轮组件59为中心点左右对称设置,这里操作转向拨叉组件61使得转向齿轮组件60与转向主齿轮组件59啮合时,这样转向主齿轮组件59就将动力传递到转向齿轮组件60上,然后转向齿轮组件60上将动力输出,这里当进行行走时转向主齿轮组件59与两侧的转向齿轮67啮合,就可以实现行走,当需要转弯时,这时将其中一侧的转向齿轮67脱开转向主齿轮组件59,这样转向主齿轮组件59的力就不会传递到一侧的转向齿轮67上,那另外一侧由于是啮合状态而保持动力输出,从而实现转向,当需要进行刹停时就通过刹车组件62实现整个系统刹停,所述的制动刹车机构包括刹车组件62,具体来说,转向主齿轮组件59包括转向主齿轮64以及设置在转向主齿轮64侧面上的多个主花键齿块65,多个主花键齿块65相互间隔且均匀的排布在转向主齿轮64的两侧,相邻的两个主花键齿块65之间构成与转向齿轮组件60相配合的啮合空间66,转向齿轮组件60包括转向齿轮67以及与转向齿轮67一体连接的延伸配合套件68,转向齿轮67的上设置有多个与主花键齿块65相啮合的从花键齿块69,多个从花键齿块69相互间隔且均匀的排布在转向齿轮67靠近转向主齿轮64的一侧面上,在与主花键齿块65啮合时从花键齿块69位于啮合空间66之间,这里在实现直线运动和转向运动主要依靠主花键齿块65与从花键齿块69进行啮合,这里由于转动齿轮是可以左右活动的,以左侧的转向齿轮67为例,当转向齿轮67向右活动时,这时从花键齿块69就位于啮合空间66上,这样主花键齿块65就带动从花键齿块69一起转动,实现动力输出,当从花键齿块69从啮合空间66上脱开时,这时相当于转向主齿轮64自己在空转,并不会实现力的传递。

转向齿轮67旁开设有与转向拨叉组件61相配合的拨叉口70,拨叉口70能够带动转向齿轮67左右活动完成与转向主齿轮64的啮合和脱离,在转向齿轮67与离合转向轴58之间设置有滑动套件71,这里通过拨叉口70可以带动转向齿轮67运动,滑动套件71主要是保证了转向齿轮67运动的流畅性,防止与离合转向轴58产生干涉,转向拨叉组件61设置在转向齿轮组件60上并用于带动转向齿轮组件60脱开转向主齿轮组件59或者啮合转向主齿轮组件59,转向拨叉组件61包括转向离合器杆72、转向拨叉73以及拨块74,转向离合器杆72与转向拨叉73连接,转向拨叉73与拨块74连接,拨块74卡设在拨叉口70上,转向拨叉73具有供转向拨叉73转动的弧形活动叉口75,弧形活动叉口75与拨叉口70之间具有倾斜拨叉角度,这里使得弧形活动叉口75与拨叉口70之间具有倾斜拨叉角度,这样就使得转向离合器杆72在带动转向拨叉73运动时就具有了横向运动距离变化,从而使得拨块74产生运动,从而带动转向齿轮67实现左右运动,转向离合器杆72与外部的转向驱动气缸具有配合间隙,配合间隙为1-2mm,这里配合间隙不能设置过大,设置过大容易导致啮合不成功,设置过小容易导致转向齿轮67脱开不成功。

延伸配合套件68的内侧与离合转向轴58之间还设置有转向弹簧76、转向内垫圈77以及转向外垫圈78,延伸配合套件68的内侧具有台阶卡挡面79,转向内垫圈77贴靠在台阶卡挡面79上,转向弹簧76的两端分别顶靠在转向内垫圈77和转向外垫圈78之间,转向弹簧76提供转向齿轮67左右活动涨紧弹力,这里可以看出转向弹簧76是具有弹力,转向内垫圈77以及转向外垫圈78可以保证转向弹簧76安装的位置,又由于转向弹簧76是顶靠在转向内垫圈77上,相当于间接顶靠在台阶卡挡面79上,这样就使得转向齿轮67是可以在转向弹簧76的作用下是可以左右活动,当转向拨叉组件61从拨叉口70退出时,这时由于转向弹簧76的反作用力就带动转向齿轮67从转向主齿轮64上脱出,从而实现行走和转向,延伸配合套件68上还设置有止推环80,拨叉口70的左端上具有贴靠边沿,止推环80位于贴靠边沿处,这里止推环80的主要作用是限制转向齿轮67左右活动的位置,从而保证运行的稳定性。

刹车组件62套设在转向齿轮组件60上且位于转向组件的一端并用于提供制动的动力,刹车组件62包括多个交替组合的分隔板81以及摩擦片82,摩擦片82为湿式摩擦片,离合护罩83分为固定部831和延伸部832,延伸部832的圆周面上开设有卡料缺口84,在分隔板81具有一体连接有卡料凸片85,多个分隔板81的卡料凸片85组成一排并位于对应的卡料缺口84内,卡料缺口84数量为四个,四个卡料缺口84均匀间隔排布在延伸部832的圆周面上,每个分隔板81的卡料凸片85也为四个,卡料凸片85也均匀间隔排布在分隔板81的圆周面上。这里通过卡料缺口84和卡料凸片85保证刹车组件62的安装位置,分隔板81主要是防止各个刹车片产生干扰,与方便进行更换,湿式摩擦片82是浸在油中的进行使用,这样不仅延长了使用寿命,而且可以保证刹车稳定性。

转向离合驱动机构的轴配机构为轴封组件63,轴封组件63设置在刹车组件62的外侧端并用于保持离合转向轴58转动位置以及刹车组件62的固定位置,在离合转向轴58的一侧端部上设置有离合护罩83,离合护罩83内设置有用于供轴封组件63放置的轴封容置槽86,轴封组件63在容置槽内与离合转向轴58转动配合,在轴封组件63旁设置有固定弹性挡圈87,固定弹性挡圈87的上下两端卡设在离合护罩83上并限定轴封组件63的安装位置。这里可以通过离合护罩83与外部的护罩固定连接,固定弹性挡圈87一方面保证离合护罩83的上下安装位置,同时保证了轴封组件63的安装位置,从而保证离合转向轴58的稳定旋转。

如图15、图16、图17以及图18所示,为了保证良好的摩擦效果,摩擦片82包括有摩擦主体部821以及摩擦片部822,摩擦片部822设置在摩擦主体部821的一个面或者两个面上,摩擦片82的表面上具有横向槽88或者纵向槽89,这里通过横向槽88或者纵向槽89从而能够确保摩擦片82与外定位护罩之间的表面油膜,因此,能够通过减少流体剪切阻力来降低拖曳转矩,能确保充分的耐热性和耐久性,摩擦片部822具有第一润滑槽90和第二润滑槽901,第一润滑槽90向内径侧开口,并在外径侧的摩擦片部822内终止,第二润滑槽901向外径侧开口,并在内径侧且在摩擦片部822内终止,这样可以通过第一润滑槽90和第二润滑槽901可以增大润滑面积,增大了耐热性和耐久性,第一润滑槽90位于摩擦片部822的周向中间位置,第二润滑槽901隔着第一润滑槽90在周向的两侧形成在两个侧向位置,这样可以使得润滑油顺利地向外径侧排出,在空转时,能够降低拖曳转矩,尤其是在低速旋转区域,拖曳转矩的降低效果好。

实施例6

如图19和图20所示,本联合收割机行走动力输出机构,包括动力输入端组件91、输出轴92、驱动齿轮组件93和履带轮组件94,这里动力输入端组件91用于提供整体的动力输入,动力输入端组件91包括有输入轴95、输入齿轮96、滚套轴承97、第三滚动轴承以及限制件98,输入齿轮96连接在输入轴95上,滚套轴承97、第三滚动轴承设置在输入齿轮96与输入轴95之间,限制件98设置在输入齿轮96外端并用于保持滚套轴承97、第三滚动轴承的位置,在滚套轴承97和第三滚动轴承之间用于将两者隔离的设置有阻挡件,这里通过限制件98可以保证滚套轴承97、第三滚动轴承的安装位置,从而保证输入力稳定传递到输出轴92上,这里本动力输出机构主要是用来实现联合收割机的行走的,其中输出轴92为左右对称设置,既有左右两个输出轴92,由于是呈对称结构,因此重点选取一侧来进行说明。

输出轴92横向设置并用于将动力输入端组件91输入的动力输出,驱动齿轮组件93连接在输出轴92的一端并与动力输入端组件91相啮合,驱动齿轮组件93用于带动整个输出轴92工作旋转,履带轮组件94连接在输出轴92的另一端并用于带动外部履带工作行走,履带轮组件94和驱动齿轮组件93之间的输出轴92上的外部上具有套筒件99,输出轴92穿设在套筒件99内,在输出轴92与套筒件99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转动间隙距离的输出轴配组件111。这里本发明最大的创新是在输出轴92与套筒件99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转动间隙距离的输出轴配组件111,这里通过该输出轴配组件111不仅可以实现证了履带传动结构稳定,另外在工作时间长后内部受到磨损后可以通过该输出轴配组件111分别可以调节输出轴92转动的间隙距离,这样且不易失效和损坏,利于节约维修成本,提高联合收割机在平整路面上的行驶速度和对复杂田块的适应性,极大了提高联合收割机的跨区作业性能,提高了寿命以及可靠性,

行走动力输出机构的轴配机构为输出轴配组件111,输出轴配组件111包括有第一轴配组件,第一轴配组件为第一滚动轴配轴承,在驱动齿轮组件93的外部与输出轴之间具有外护罩100,外护罩100内设置有用于供第一滚动轴配轴承放置的容置槽,第一滚动轴配轴承在容置槽内与输出轴转动配合,这里通过主要是通过第一轴配组件将动力输入端组件91输入的动力输出,容置槽主要是保证第一滚动轴配轴承的滚动位置,从而保证了输出轴转动的稳定性,外护罩100主要作用是隔离,防止外部的杂质进入到动力输入端组件91内,套筒件99在靠近外护罩100的端部上形成有压料配合件101,在压料配合件101的内侧设置压料垫片102,在压料配合件101的外端设置有锁定螺栓103,压料配合件101通过锁定螺栓103固定在外护罩100内,这里通过压料配合件101将外护罩100内的位置进行固定,并且固定位置可以根据锁定螺栓103锁定的紧固度可以调节,这样根据实际需要固定第一滚动轴配轴承的安装位置,这样确保了第一滚动轴配轴承的安装位置,同时压料垫片102的主要作用是进行隔离以及填充支撑,这样实现了输出轴与动力输入端组件91之间运动形式的传递、受力形式的支撑;输出轴配组件111还包括有第二轴配组件,套筒件99在靠近履带轮组件94的端部上形成有圆罩体104,第二轴配组件设置在圆罩体104内,第二轴配组件包括第二滚动轴配轴承以及弹性挡圈105,圆罩体104的左端上设置有涨紧板体106,涨紧板体106锁定连接在圆罩体104上,弹性挡圈105套在输出轴上并支撑在圆罩体104上,这里通过弹性挡圈105可以对圆罩体104进行支撑,而涨紧板体106与圆罩体104安装一方面可以固定第二滚动轴配轴承的安装位置,同时涨紧板体106可以起到履带轮组件94与输出轴运动形式的传递、受力形式的支撑,保证了力传递的稳定性。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大部分结构与实施例6相同,如图21所示,这里由于是对称,因此显示其中一半,区别点在于第一轴配组件包括有横向弹性件107和第一滚动轴配轴承,在压料配合件101的内侧下端开设有台阶槽108,横向弹性件107设置在台阶槽108内,且横向弹性件107的两端分别作用顶压在第一滚动轴配轴承和台阶槽108上并用于调节第一滚动轴配轴承的横向间隙,这里为了使得第一滚动轴配轴承的调节更加合理,这里通过横向弹性件107调节第一滚动轴配轴承,这里由于横向弹性件107的一端是顶压在台阶槽108上,这样在安装压料配合件101时,使得压料配合件101的位置在横向位置上做适应性调节,就可以通过横向弹性件107作用到第一滚动轴配轴承上,从而实现横向间隙的调整。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大部分结构与实施例7相同,如图22所示,这里由于是对称,因此显示其中一半,区别在于第二轴配组件还包括有纵向弹性件109,在第二滚动轴配轴承与圆罩体104旁具有供纵向弹性件109放置的纵向槽110,纵向弹性件109顶靠在作用在第二滚动轴配轴承的圆罩体104的下罩面上,为了使得纵向方向的间隙调节更加合理,这里由于纵向弹性件109是顶靠在圆罩体104的下罩面上,这样在安装圆罩体104的下罩面时,就可以通过纵向弹性件109调节了套筒件99与输出轴之间的纵向间隙,从而实现了纵向间隙的调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