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氏无针乌贼苗种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71937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曼氏无针乌贼苗种运输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苗种运输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曼氏无针乌贼苗种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充氧密封运输法是目前曼氏无针乌贼苗种运输的常用方法之一。目前的充氧密封运输法是采用透明尼龙袋充氧方法运输所述的乌贼苗种,透明尼龙袋每袋装水1/3,每袋放一端数量的乌贼苗种;接着将透明尼龙袋中空气挤出,再充入纯氧,扎紧密封,通过运输车进行运输。目前这种充氧密封运输法不仅操作不便,操作效率低,而且透明尼龙袋固定不便,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晃动,影响苗种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仅操作方便,操作效率高,而且可以有效解决因透明尼龙袋固定不便,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晃动,而影响苗种成活率的问题的曼氏无针乌贼苗种运输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曼氏无针乌贼苗种运输装置包括:运输车;设置在运输车上的安装架,安装架包括竖直导杆,沿竖直导杆升降的支撑平台以及用于升降支撑平台的升降执行装置;以及若干设置在安装架上的苗种暂养装置;所述苗种暂养装置包括:设置在安装架上的暂养桶,暂养桶的上端开口,且暂养桶位于支撑平台正下方;与暂养桶配合的封堵盖体,封堵盖体能够由暂养桶的上端开口移动至暂养桶内,封堵盖体的外侧面上设有密封圈安装槽,密封圈安装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以及设置在封堵盖体的上端面中部的竖直连接杆,支撑平台上设有与竖直连接杆相对应的连接杆过孔,竖直连接杆的上端穿过连接杆过孔,竖直连接杆的外侧面上并位于支撑平台上方设有连接杆限位块。本方案的曼氏无针乌贼苗种运输装置采用的充氧密封运输法不仅操作方便,操作效率高,而且可以有效解决透明尼龙袋固定不便,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晃动,影响苗种成活率的问题。

作为优选,苗种暂养装置还包括氧气瓶、充气连接管及充导气装置,充导气装置包括设置在封堵盖体的上端面上的导气缸体、设置在导气缸体内侧面上的第一缸体限位块与第二缸体限位块、滑动设置在第一缸体限位块与第二缸体限位块之间的活塞体及设置在导气缸体一端与活塞体之间的复位弹簧,所述活塞体的外侧面是设有第二密封圈与第三密封圈,所述导气缸体的两端封闭,导气缸体的一端面设有与导气缸体的内腔相连通的第一接口,导气缸体的外侧面设有与导气缸体的内腔相连通的第二接口、第三接口与第四接口,所述第一缸体限位块与第一接口位于活塞体的同一侧,复位弹簧与第二缸体限位块位于活塞体的同一侧,第二接口位于第一缸体限位块与第二缸体限位块之间,第三接口及第四接口位于第二缸体限位块的同一侧,第三接口与活塞体位于第二缸体限位块的相对两侧;所述封堵盖体的上端面设有充氧孔与盖体导气孔,充氧孔的下端与封堵盖体的下端面相连通,盖体导气孔的下端封闭;所述密封圈安装槽的底面设有与盖体导气孔相连通的第一连接孔,第一密封圈内的环形充气内腔,第一密封圈上与环形充气内腔相连通的充气插管,充气插管插设在第一连接孔内,且充气插管与第一连接孔密封连接;所述竖直连接杆内设有上下延伸的连接杆导气孔,连接杆导气孔的上端与竖直连接杆的上端面相连通,连接杆导气孔的下端封闭,竖直连接杆的外侧面上设有与连接杆导气孔相连通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接口与第二连接孔的外端口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相连接,所述第二接口与充氧孔的上端口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相连接,所述第三接口与盖体导气孔的上端口之间通过第三连接管相连接,且第三连接管与盖体导气孔的上端口之间设有充气单向阀;所述第四接口上设有补气单向阀;所述充气连接管的一端与连接杆导气孔的上端密封连接,充气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氧气瓶的出气口密封连接。

作为优选,当活塞体抵靠在第一缸体限位块上时,所述第二接口位于第二密封圈与第三密封圈之间;当活塞体抵靠在第二缸体限位块上时,所述第二接口与第一接口位于活塞体的同一侧。

作为优选,苗种暂养装置还包括自释放装置,所述自释放装置包括设置在封堵盖体的外侧面上并与盖体导气孔相连通的径向排气孔,径向排气孔包括与封堵盖体的外侧面相连的外径向孔及连接外径向孔与盖体导气孔的内径向孔,且内径向孔的内径大于外径向孔的内径,所述外径向孔内设有滑动导杆,滑动导杆与外径向孔之间具有间隙,滑动导杆的外侧面上设有滑动导杆限位块与第四密封圈,滑动导杆限位块与内径向孔位于外径向孔的同一侧,第四密封圈与外径向孔位于滑动导杆限位块的同一侧,滑动导杆端部与内径向孔的底面之间设有压缩弹簧。

作为优选,当滑动导杆限位块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往外径向孔移动,并抵靠在内径向孔的端面上时:所述第四密封圈位于外径向孔的外侧;当滑动导杆的端部抵靠在暂养桶的内侧面上时,所述第四密封圈位于外径向孔内,且滑动导杆与外径向孔通过第四密封圈密封连接。

作为优选,滑动导杆的外端设有球形凸起,所述暂养桶的上端开口上设有与球形凸起配合的锥形导向口,锥形导向口的内径自下而上逐渐增大。

作为优选,升竖直导杆上设有竖直导杆上限位块与竖直导杆下限位块,所述升降支撑平台上设有与竖直导杆相配合的竖直导套,且竖直导套位于竖直导杆上限位块与竖直导杆下限位块之间。

作为优选,升降执行装置为升降气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仅操作方便,操作效率高,而且可以有效解决因透明尼龙袋固定不便,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晃动,而影响苗种成活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曼氏无针乌贼苗种运输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安装架1,竖直导杆1.1,竖直导杆下限位块1.2,支撑平台1.3,竖直导套1.4,竖直导杆上限位块1.5;

暂养桶2,锥形导向口2.1;

封堵盖体3,第一密封圈3.1,充氧孔3.2,盖体导气孔3.3,第一连接孔3.4,充气插管3.5;

竖直连接杆4,连接杆导气孔4.1,连接杆限位块4.2,第二连接孔4.3;

充气连接管5;

充导气装置6,导气缸体6.1,第一接口6.2,第一缸体限位块6.3,第二密封圈6.4,第二接口6.5,活塞体6.6,第三密封圈6.7,复位弹簧6.8,第二缸体限位块6.9,补气单向阀6.10,第四接口6.11,第三接口6.12,第三连接管6.13,充气单向阀6.14;

第一连接管7;第二连接管8;

自释放装置9,滑动导杆9.1,第四密封圈9.2,外径向孔9.3,滑动导杆限位块9.4,内径向孔9.5,压缩弹簧9.6,球形凸起9.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曼氏无针乌贼苗种运输装置包括:运输车;设置在运输车上的安装架1;以及若干设置在安装架上的苗种暂养装置。

安装架通过螺栓固定在运输车上。安装架包括竖直导杆1.1,沿竖直导杆升降的支撑平台1.3以及用于升降支撑平台的升降执行装置。竖直导杆上设有竖直导杆上限位块1.5与竖直导杆下限位块1.2。升降支撑平台上设有与竖直导杆相配合的竖直导套1.4,且竖直导套位于竖直导杆上限位块与竖直导杆下限位块之间。升降执行装置为升降气缸。

如图1、图3所示,苗种暂养装置包括充气连接管5;充导气装置6;自释放装置9;设置在运输车上的氧气瓶;设置在安装架上的暂养桶2;与暂养桶配合的封堵盖体3;以及设置在封堵盖体的上端面中部的竖直连接杆4。暂养桶为圆桶。暂养桶的上端开口,且暂养桶位于支撑平台正下方。暂养桶的上端开口上设有锥形导向口2.1,锥形导向口的内径自下而上逐渐增大。

如图1、图2、图3所示,封堵盖体的横截面呈圆形。封堵盖体的外径小于暂养桶的内径。封堵盖体与暂养桶同轴设置。封堵盖体能够由暂养桶的上端开口移动至暂养桶内。封堵盖体的上端面设有充氧孔3.2与盖体导气孔3.3。充氧孔的下端与封堵盖体的下端面相连通,盖体导气孔的下端封闭。封堵盖体的外侧面上设有密封圈安装槽。密封圈安装槽的底面设有与盖体导气孔相连通的第一连接孔3.4。密封圈安装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3.1。第一密封圈内的环形充气内腔。第一密封圈上与环形充气内腔相连通的充气插管3.5。充气插管插设在第一连接孔内,且充气插管与第一连接孔密封连接。充气插管通过插管密封圈与第一连接孔密封连接。

如图1、图2所示,竖直连接杆与暂养桶同轴设置。支撑平台上设有与竖直连接杆相对应的连接杆过孔。竖直连接杆的上端穿过连接杆过孔。竖直连接杆的外侧面上并位于支撑平台上方设有连接杆限位块4.2。竖直连接杆内设有上下延伸的连接杆导气孔4.1。连接杆导气孔的上端与竖直连接杆的上端面相连通,连接杆导气孔的下端封闭。竖直连接杆的外侧面上设有与连接杆导气孔相连通的第二连接孔4.3。充气连接管5的一端与连接杆导气孔的上端密封连接,充气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氧气瓶的出气口密封连接。

如图1、图2所示,充导气装置包括设置在封堵盖体的上端面上的导气缸体6.1、设置在导气缸体内侧面上的第一缸体限位块6.3与第二缸体限位块6.9、滑动设置在第一缸体限位块与第二缸体限位块之间的活塞体6.6及设置在导气缸体一端与活塞体之间的复位弹簧6.8。导气缸体的轴线水平设置。活塞体的外侧面是设有第二密封圈6.4与第三密封圈6.7。导气缸体的两端封闭。导气缸体的一端面设有与导气缸体的内腔相连通的第一接口6.2。导气缸体的外侧面设有与导气缸体的内腔相连通的第二接口6.5、第三接口6.12与第四接口6.11。第一缸体限位块与第一接口位于活塞体的同一侧。复位弹簧与第二缸体限位块位于活塞体的同一侧。第二接口位于第一缸体限位块与第二缸体限位块之间。第三接口及第四接口位于第二缸体限位块的同一侧,第三接口与活塞体位于第二缸体限位块的相对两侧。

第一接口与第二连接孔的外端口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7相连接。第二接口与充氧孔的上端口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8相连接。第三接口与盖体导气孔的上端口之间通过第三连接管6.13相连接,且第三连接管与盖体导气孔的上端口之间设有充气单向阀6.14。充气单向阀允许导气缸体内的气体进入盖体导气孔。第四接口上设有补气单向阀6.10。补气单向阀允许外界气体进入导气缸体内。

当活塞体抵靠在第一缸体限位块上时,第二接口位于第二密封圈与第三密封圈之间,并且第一密封圈的最大外径小于暂养桶的内径。当活塞体抵靠在第二缸体限位块上时,第二接口与第一接口位于活塞体的同一侧。

如图2、图3所示,自释放装置9包括设置在封堵盖体的外侧面上并与盖体导气孔相连通的径向排气孔。径向排气孔包括与封堵盖体的外侧面相连的外径向孔9.3及连接外径向孔与盖体导气孔的内径向孔9.5,且内径向孔的内径大于外径向孔的内径。外径向孔内设有滑动导杆9.1。滑动导杆的外端位于径向排气孔的外侧,滑动导杆的内端位于内径向孔内。滑动导杆与外径向孔之间具有间隙。滑动导杆的外侧面上设有滑动导杆限位块9.4与第四密封圈9.2。滑动导杆限位块与内径向孔位于外径向孔的同一侧。第四密封圈与外径向孔位于滑动导杆限位块的同一侧。滑动导杆端部与内径向孔的底面之间设有压缩弹簧9.6。滑动导杆的外端设有球形凸起9.7。球形凸起与暂养桶的上端开口的锥形导向口相配合。

当滑动导杆限位块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往外径向孔移动,并抵靠在内径向孔的端面上时:第四密封圈位于外径向孔的外侧,并且此时,球形凸起的竖直投影落在锥形导向口的内锥形面上。

当滑动导杆的端部抵靠在暂养桶的内侧面上时,第四密封圈位于外径向孔内,且滑动导杆与外径向孔通过第四密封圈密封连接。

本发明的曼氏无针乌贼苗种运输装置的具体使用如下:

第一,暂养桶装水1/3,接着将一定数量的曼氏无针乌贼苗种放入对应的暂养桶内。

第二,通过升降执行装置带动支撑平台下移,直至竖直导套抵靠在竖直导杆下限位块上为止。

在这个过程中,封堵盖体在自重作用下随支撑平台一同下移。在封堵盖体下移过程中,滑动导杆外端的球形凸起将与锥形导向口的内锥面接触,使滑动导杆将往内移动;当滑动导杆的端部抵靠在暂养桶的内侧面上时,第四密封圈位于外径向孔内,且滑动导杆与外径向孔通过第四密封圈密封连接。

当竖直导套抵靠在竖直导杆下限位块上时,封堵盖体靠近暂养桶的水面。

第三,操作者开启氧气瓶的阀门。

氧气瓶的阀门开启后,氧气瓶内的氧气通过充气连接管、连接杆导气孔、第二连接孔及第一连接管进入导气缸体内。

接着,将活塞体往第二缸体限位块方向移动,并使活塞体抵靠在第二缸体限位块上。在活塞体往第二缸体限位块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导气缸体内的气体通过第三接口、第三连接管、盖体导气孔、第一连接孔及充气插管进入第一密封圈的环形充气内腔内,使第一密封圈充气膨胀并与暂养桶的内侧面接触,从而通过第一密封圈在封堵盖体与暂养桶的内侧面之间形成密封连接。

当活塞体抵靠在第二缸体限位块上时,第二接口与第一接口位于活塞体的同一侧;此时进入导气缸体内的氧气将通过第二接口、第二连接管与充氧孔进入封堵盖体下方的暂养桶内,随着氧气不断进入封堵盖体下方的暂养桶内,封堵盖体将逐渐往上移动;当封堵盖体靠近暂养桶的上端口时,将氧气瓶的阀门关闭。

当氧气瓶的阀门关闭后,活塞体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往第一缸体限位块移动,并抵靠在第一缸体限位块上,在这个过程中外界气体通过补气单向阀与第四接口补入导气缸体内。

至此,完成对暂养桶内的充氧。

第四,通过运输车将曼氏无针乌贼苗种运送到指定的养殖场;当达到目的地后,只需要通过升降执行装置带动支撑平台上移,直至竖直导套抵靠在竖直导杆上限位块上为止;在这个过程中,当支撑平台与连接杆限位块接触后,支撑平台将通过竖直连接杆带动封堵盖体一同上移,使封堵盖体移动至暂养桶上方。

当封堵盖体移动至暂养桶上方后,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滑动导杆将往外移动,直至滑动导杆限位块抵靠在内径向孔的端面上为止,此时,第四密封圈位于外径向孔的外侧,第一密封圈的环形充气内腔内的气体将通过充气插管、第一连接孔、盖体导气孔、内径向孔与外径向孔排出,从而使第四密封圈收缩复位,使第四密封圈的最大外径小于暂养桶的内径。

第五,操作者将暂养桶内的曼氏无针乌贼苗种取出,并放入指定的养殖场内养殖。

本发明的曼氏无针乌贼苗种运输装置的充氧操作方便,且操作效率高;同时,还可以同时对多个暂养桶进行充氧,并密封运输,进一步操作效率。另一方面,本发明的苗种暂养装置固定在运输车上,因而可以有效解决因透明尼龙袋固定不便,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晃动,而影响苗种成活率的问题,提高苗种成活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