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大棚的后墙储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12994阅读:8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室大棚的后墙储热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温室大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室大棚的后墙储热结构。



背景技术:

温室大棚,又称暖房,能透光、保温(或加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

目前我国北方地区日光温室发展迅速,现有的日光温室中,均为单一结构,白天日照足的情况下,温室内会出现高温、高湿的情况,此种环境中很多植物很难适应或者正常生长,因此需要定时给温室通风,而北方的冬季异常寒冷,如果直接将冷空气通入温室内部,即会造成通风口处的植物因温差转化过快而出现死亡,如果进行缓慢的通风,湿热空气流动缓慢,很容易在进气口处汇集形成冷凝水,冷凝水滴在植物上也会对植物生长带来影响;

温室内夜间温度低,尤其是现如今北方的大部分城市雾霾严重,光照强度不高,因此,必须使用取暖设备,取暖设备的使用,虽然保证温室内部的温度,但是,其消耗能源也是巨大的,而且还会污染环境,即形成恶性循环;

由于温室内长时间处于密闭的状态下,尤其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空气中很容易滋生孢子类病菌,病菌在接触植物后,很容易导致植物的叶子腐烂,进而促使植物死亡,极大的影响了植物的产量,影响收益,如果采用药物杀菌的方法,又会带来植物残留药物的问题,会带来极大的食品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室大棚的后墙储热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温室大棚的后墙储热结构,包括基体,所述基体上设有温室后墙,所述基体的内部设有蓄热通道,所述温室后墙包括外墙壁与内墙壁,所述外墙壁与内墙壁之间形成保温夹层,所述基体上设有开口,将所述蓄热通道与保温夹层相连通,所述保温夹层内设有空气管路,所述空气管路的一端穿设在所述开口内,另一端朝向温室内部,所述蓄热通道内设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位于所述温室后墙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内墙壁上设有多个凹陷区,所述凹陷区的外侧壁上设有固定槽,所述凹陷区的外侧设有透光隔膜,所述透光隔膜通过固定槽内设有的卡簧固定住。

进一步的,所述凹陷区内设有通孔,使所述集热腔与保温夹层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蓄热通道内还设有温控器,所述温控器连接并控制所述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基体为蓄热缓释材料制成,其外壁一侧还设有保温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后墙保温夹层的结构,存储热量,保证温室的后墙结构与温室内的温度相平衡,避免温室内的温度流失;

2、采用在基体内设置蓄热通道,能够将白天温室内的高温空气存储在蓄热通道中,到了光照强度低或者夜间的时候,热空气向温室内扩散,省去取暖设备,节约能源;

3、温室内的湿热空气沿通过风机排出温室外部,外部的空气进入温室内,形成空气交互,即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同时,将设热环境下形成呢个的细菌排出室外,保证植物正常生长,避免使用药物,保障食品安全。

4、使温室内的湿热空气排入蓄热通道内,冷热结合,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为水深入地下,有为植物生长提供水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温室大棚的后墙储热结构的部分剖视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中:1、基体;2、温室后墙;3、蓄热通道;4、外墙壁;5、内墙壁;6、保温夹层;7、开口;8、空气管路;9、风机;10、凹陷区;11、固定槽;12、透光隔膜;13、通孔;14、温控器;15、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温室大棚的后墙储热结构,包括基体1,基体1上设有温室后墙2,基体1的内部设有蓄热通道3,温室后墙2包括外墙壁4与内墙壁5,外墙壁4与内墙壁5之间形成保温夹层6,基体1上设有开口7,将蓄热通道3与保温夹层6相连通,保温夹层6内设有空气管路8,空气管路8的一端穿设在开口7内,另一端朝向温室内部,蓄热通道3内设有风机9,风机9的出风口位于温室后墙2外侧。

其中,空气管路8可以有保温夹层6内的支撑架固定住,风机9将蓄热通道3内的空气向温室外侧抽离,形成负压,温室内的湿热空气沿空气管路8进入蓄热通道3,冷热空气相结合,水蒸气凝结为水,渗入地下,温室内形成负压,相应的,可以在温室的前侧的侧壁上开设通风口(未示出),通风口通过管路是空气进入温室内前侧顶部区域,使温室内外空气对流。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内墙壁5上设有多个凹陷区10,凹陷区10的外侧壁上设有固定槽11,凹陷区10的外侧设有透光隔膜12,透光隔膜12通过固定槽11内设有的卡簧固定住,透光隔膜12将凹陷区10覆盖形成集热结构。

其中,凹陷区10内设有通孔13,使其与保温夹层6相连通,凹陷区10形成的集热结构,利用太阳光使其内部的空气加热,加热后的空气向温度相对较低的保温夹层6内扩散,使热量能够进一步存储在保温夹层6中。

进一步的,蓄热通道3内还设有温控器14,温控器14连接并控制风机9,温控器14可以用来检测蓄热通道3内的温度,当蓄热通道3内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风机9启动,风机9将蓄热通道3内的空气向外排出,并使温室内的热空气进入蓄热通道3内,保证其内部的温度能够达到与温室内相近的温度。

其中,基体1为蓄热缓释材料制成。

具体的,采用砖体砌成,其能够有效维持其内外温度平衡或者使两侧的温度之间的缓慢交换,从而保证一侧的温度能够长时间的维持在相对高的温度,同时,其与相对侧的温度出现温差时,能够缓慢传递温度至另一侧,不致使相对侧的温度处于植物生长的低温临界值。

更进一步优选的,基体1外壁一侧(即温室外)还设有保温层15,保温层15由保温隔热材料制成,其进一步防止当蓄热通道3内的热空气扩散到温室的外侧,损失热量。

本发明,其工作原理如下:

温室在光照足的条件下,逐渐是温室内部的空气升温,并维持住,同样,凹陷区10所形成的集热结构在温室的温度上进一步的提升温度,进而将高温空气通过通孔13逐渐向保温夹层6内扩散,使保温夹层6内的温度与温室内的温度相平衡。

首次人为启动风机9,将蓄热通道3内的空气排出,温室内的湿热空气进入蓄热通道3内,冷热空气结合,形成冷凝水深入地下,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要的水份,同时,将温室内带有细菌的空气排出室外,实现温室内外空气交互,补充植物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

可选的,在温室前端的侧壁上开设通风口,并利用管路连接至温室顶侧,当温室出现负压时,空气沿通风口进入温室上方,由于热空气上浮原理,冷空气在下降的过程中,与热空气之间产生温度交互,达到温度平衡,在经过光照,是温度再次升高。

当温控器14检测蓄热通道3内的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值时,控制风机9停止工作,保持蓄热通道3内的温度始终与温室的温度相平衡。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