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果采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5185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果采摘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水果采摘器。



背景技术:

在水果收获的季节,果实的摘取是果农的一个大问题。即高处的水果,人们往往需要借助工具才能摘上。并且在采摘的过程中水果很容易掉落,造成浪费。目前采摘水果常常借助摘果器。摘果器是一种用于采摘树上水果时用到的工具,可以不需要爬到树上采摘水果,进而提高了使用者在使用时的安全性。现有技术中的摘果器通常是通过竹竿和网袋的简单连接实现树上水果的采摘,虽然制作成本低,但使用寿命短,容易损坏,也容易在接水果的过程中摔坏水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水果采摘器。该水果采摘器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方便操作,提高了采摘水果的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省时省力,并且减少了采摘水果时造成的烂果数量,可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果采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抓握套管和套装在所述抓握套管底端的把手,所述抓握套管的顶端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安装有三个采摘爪安装座,所述采摘安装座包括壳体和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转轴,以及开设在所述壳体顶面上的滑槽,所述转轴水平设置,所述转轴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穿过所述滑槽的采摘爪,所述转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转板,所述转板的底部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转板与所述把手的内壁通过连接线连接,所述连接线穿过所述抓握套管支撑座和壳体。

上述的一种水果采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顶端设置有卡圈。

上述的一种水果采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握套管的顶端为漏斗状。

上述的一种水果采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内底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挂环,所述转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挂环,所述连接线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挂环和第二挂环固定连接。

上述的一种水果采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为钢丝绳。

上述的一种水果采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摘爪上设置有橡胶软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方便操作,提高了采摘水果的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省时省力,可推广应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向下拉动把手,三个采摘爪通过连接线的向下拉动作用使转板一侧向下转动带动转轴转动,此时三个采摘爪收拢闭合将水果抓紧,然后转动抓握套管,随之水果的果柄断开,水果与果树分离,完成一次采摘,循环往复,可方便农民完好无损地采摘水果。

3、本实用新型转板的底部设置有复位弹簧,一次采摘完成后,松开把手,转轴转动可是采摘爪迅速复位,此时三个采摘爪松开,将水果取下后可继续采摘下一个水果。

4、本实用新型制作成本低,减少了采摘水果时造成的烂果数量,可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把手; 2—抓握套杆; 3—连接线;

4—支撑座; 5—壳体; 6—转轴;

7—采摘爪; 8—复位弹簧; 9—转板;

10—卡圈; 11—第一挂环; 12—第二挂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抓握套管2和套装在所述抓握套管2底端的把手1,所述抓握套管2的顶端安装有支撑座4,所述支撑座4上安装有三个采摘爪安装座,所述采摘安装座包括壳体5和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5内的转轴6,以及开设在所述壳体5顶面上的滑槽,所述转轴6水平设置,所述转轴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穿过所述滑槽的采摘爪7,所述转轴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转板9,所述转板9的底部设置有复位弹簧8,所述转板9与所述把手1的内壁通过连接线3连接,所述连接线3穿过所述抓握套管2支撑座4和壳体5。

本实施例中,所述把手1的顶端设置有卡圈10,方便手部紧握把手1向下拉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抓握套管2的顶端为漏斗状,方便抓握套管2与支撑座4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把手1的内底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挂环11,所述转板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挂环12,所述连接线3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挂环12和第二挂环12固定连接,方便连接线3与把手1和转板9之间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线3为钢丝绳。

本实施例中,所述采摘爪7上设置有橡胶软套,可防止采摘过程中采摘爪7夹紧水果时,弄伤水果,造成水果卖相不佳,影响后期销售。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采摘爪7对准需要采摘的水果,比如苹果、梨、桃子和杏等水果,然后向下拉动把手1,三个采摘爪7通过连接线3的向下拉动作用使转板9带动转轴6转动,此时三个采摘爪7收拢闭合将水果抓紧,然后转动抓握套管2,随之水果的果柄断开,水果采摘完成,之后松开把手1,在复位弹簧8的作用下,转板9恢复原始状态,将水果放置到收纳箱,然后可继续采摘水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