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啮齿动物的野外围栏繁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89167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动物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啮齿动物的野外围栏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高原鼠兔ochotonacurzoniae是一种分布在高海拔地区、非冬眠的小型啮齿动物,属兔形目鼠兔科,为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种。高原鼠兔主要分布于海拔3100-5300米的高寒草甸、草原地区。高原鼠兔营穴居生活,具有发达的地下洞道系统,但个体的挖掘能力较弱,主要利用地表裂缝,在其基础上挖掘形成洞道。

高原鼠兔是伴随青藏高原隆升进化而成的物种,对高原低温、低氧等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是研究高寒、低氧的理想实验动物。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重点研究项目“人兽共患病感染模型技术研究及我国特有野生动物实验动物化”中,将高原鼠兔列为重点研究对象。在对动物进行实验处理后,许多研究需要进行长期监测其行为、生理等特征,因此,需要建立一种啮齿动物野外自然状态下的实验种群。由于鼠兔的挖掘能力较弱,加之高寒草甸草皮坚硬,不利于鼠兔挖掘;自然种群不利于各种实验操作的开展,亟需建立一种野外围栏种群的繁育方法。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没有高原鼠兔野外人工围栏下繁育的研究报道。

早期有关高原鼠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天然草地或室内条件下进行,二者均具有显著的弊端。在天然草地的开放自然种群,个体易于迁移,种群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目标个体重复捕获概率低,因此,很难进行有效的实验检测;室内条件下,动物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不能反映自然状态下的真实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啮齿动物的野外围栏繁育方法,该方法本方法适用于地面生活、挖掘洞道的啮齿类动物的室外繁育。

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啮齿动物的野外围栏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5-10月份期间,选择地势平坦、植被生长状况良好的野外天然草地,构建了长×宽为60×80米的铁皮围栏,使用裁板机将铁皮卷裁成长度为10米的板材;使用直径为4-6毫米的钻头在铁皮上适当的位置钻孔,以便固定铁皮;在垂直方向上,每间隔2米使用宽度为5×5厘米、高度为2米的角铁和不锈钢螺丝固定铁皮,螺杆与铁皮、螺母之间放置1-2个不锈钢垫圈,每间隔10米使用宽度为10×10厘米、高度为2米的不锈钢角铁和不锈钢螺丝固定铁皮,螺杆与铁皮、螺母之间放置不锈钢垫圈;在水平方向上,使用宽度为8厘米的不锈钢扁铁和不锈钢螺丝将2块铁皮固定,螺杆与铁皮、螺母之间放置不锈钢垫圈,使铁皮成为一个整体;每隔1个月检查一次围栏,对松动的铁皮,进行加固;

步骤2、使用小型挖掘机挖掘深度为50厘米,宽度为50厘米的沟槽,将铁皮连同角铁一起埋入地下0.5米,地上保留铁皮1.5米;将土回填,并种植草地原生植被的种子,使用打夯机将回填土砸实,防止动物挖掘、逃逸;地下埋藏铁皮的深度由当地土壤理化性质、实验动物的挖掘能力和自然状况下的洞穴深度等决定;在铁皮围栏内,使用洞道挖掘机每隔10米挖掘直径为15厘米、距离地面30厘米的人工洞道,构建野外人工围栏;围栏上方使用栅格为10×10厘米的渔网覆盖,防治猛禽捕食;铁皮围栏外围50厘米处使用网围栏围绕,防治家畜干扰;为降低铁皮反光对实验人员、周围环境和实验动物的影响,并延长铁皮的使用寿命,使用绿色金属漆或醇酸磁漆、环氧树脂漆等,与稀释剂、固化剂配合后,喷在铁皮、角铁、扁铁和螺丝上,至少喷2-3遍油漆;待油漆干后,使用红色油漆在铁皮距离地面1米处,每个2米标记一个数字,0-60或0-80,以便后期记录动物的坐标位置;在围栏外3-5米处,搭建高度为3米、长宽均为1米的观测台,可由台阶到达观测台顶部,方便长期观测;

步骤3、5-10月份,在高原鼠兔种群数量较多的草地,上午7:00-11:00,下午16:00-19:00的动物活动高峰期,使用活捕笼捕获健康成年高原鼠兔;将每个个体分辨性别,称量体重,测量体长、颅长等后,使用带有不同颜色的塑料耳标和被动式电子标签双重标记个体;使用人用黑色染发剂对个体染色,雄性个体染头部,雌性个体染背部,以便远距离观察动物的活动情况;将标记后个体单独放入长×宽×高为200×350×475毫米的聚丙烯塑料鼠笼中休息15分钟,待标记个体恢复正常后,轻轻放入围栏;每个围栏放置30只,雌雄各15只;动物放入围栏1-7天内,每天上午7:00-11:00,下午16:00-19:00的动物活动高峰期,实验者在围栏外观测台上,使用高倍望远镜观察并记录动物的活动情况;第7天重新捕获所有个体,检查耳标和被动式电子标签是否完好,通过称量体重、测量体长、颅长,观察毛色、活动能力等,判断个体健康状况是否良好,并计算7日内个体的存活率;高原鼠兔首先利用挖掘的人工洞道,同时挖掘复杂的洞道;经过7天的观察和重捕检查,发现个体生存状况良好,7日内的存活率超过95%,表明动物适应人工构建的围栏环境,开展相关的后续研究。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铁皮为镀锌材质,铁皮厚度为0.8-1.22毫米,镀锌层厚度大于0.02毫米,铁皮宽度为1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高原鼠兔放入围栏内,种群非常稳定,没有个体的迁移、扩散。在围栏内高原鼠兔的冬季总存活率达到70-80%,与自然种群相似,远高于室内种群;并且,围栏中不需要添加食物,降低了人力、财力成本;围栏内个体的捕获概率高达90%以上,远远高于自然开放种群的40-50%。围栏繁育高原鼠兔是开展野生动物各种实验的有效方法。本方法适用于地面生活、挖掘洞道的啮齿类动物的室外繁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啮齿动物的野外围栏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月份期间,选择地势平坦、植被生长状况良好的野外天然草地,构建了长×宽为60×80米的镀锌铁皮围栏。围栏大小根据动物的领域范围、活动能力及实验目的确定。为保证围栏的稳固性,购买的镀锌铁皮厚度为0.8毫米,镀锌层厚度大于0.02毫米,宽度为1米。使用裁板机将铁皮卷裁成长度为10米的板材。使用直径为4毫米的钻头在铁皮上适当的位置钻孔,以便固定铁皮。在垂直方向上,每间隔2米使用宽度为5×5厘米、高度为2米的角铁和不锈钢螺丝(螺杆与铁皮、螺母之间放置1-2个不锈钢垫圈)固定铁皮,每间隔10米使用宽度为10×10厘米、高度为2米的不锈钢角铁和不锈钢螺丝(螺杆与铁皮、螺母之间放置不锈钢垫圈)固定铁皮;在水平方向上,使用宽度为8厘米的不锈钢扁铁和不锈钢螺丝(螺杆与铁皮、螺母之间放置不锈钢垫圈)将2块铁皮固定,使铁皮成为一个整体。每隔1个月检查一次围栏,对松动的铁皮,进行加固。

使用小型挖掘机挖掘深度为50厘米,宽度为50厘米的沟槽,将铁皮连同角铁一起埋入地下0.5米,地上保留铁皮1.5米。将土回填,并种植草地原生植被的种子,使用打夯机将回填土砸实,防止动物挖掘、逃逸。地下埋藏铁皮的深度由当地土壤理化性质、实验动物的挖掘能力和自然状况下的洞穴深度等决定。在铁皮围栏内,使用洞道挖掘机每隔10米挖掘直径为15厘米、距离地面30厘米的人工洞道,构建野外人工围栏。围栏上方使用栅格为10×10厘米的渔网覆盖,防治猛禽捕食。铁皮围栏外围50厘米处使用网围栏围绕,防治家畜干扰。为降低镀锌铁皮反光对实验人员、周围环境和实验动物的影响,并延长铁皮的使用寿命,使用绿色金属漆或醇酸磁漆、环氧树脂漆等,与稀释剂、固化剂配合后,喷在铁皮、角铁、扁铁和螺丝上,至少喷2遍油漆。待油漆干后,使用红色油漆在铁皮距离地面1米处,每个2米标记一个数字,0-60,以便后期记录动物的坐标位置。在围栏外3米处,搭建高度为3米、长宽均为1米的观测台,可由台阶到达观测台顶部,方便长期观测。

5月份,在高原鼠兔种群数量较多的草地,上午7:00-11:00,下午16:00-19:00的动物活动高峰期,使用活捕笼捕获健康成年高原鼠兔。将每个个体分辨性别,称量体重,测量体长、颅长等后,使用带有不同颜色的塑料耳标和被动式电子标签双重标记个体;使用人用黑色染发剂对个体染色,雄性个体染头部,雌性个体染背部,以便远距离观察动物的活动情况。将标记后个体单独放入200×350×475毫米(长×宽×高)的聚丙烯塑料鼠笼中休息15分钟,待标记个体恢复正常后,轻轻放入围栏。每个围栏放置30只,雌雄各15只。动物放入围栏1-7天内,每天上午7:00-11:00,下午16:00-19:00的动物活动高峰期,实验者在围栏外观测台上,使用高倍望远镜观察并记录动物的活动情况;第7天重新捕获所有个体,检查耳标和被动式电子标签是否完好,通过称量体重、测量体长、颅长,观察毛色、活动能力等,判断个体健康状况是否良好,并计算7日内个体的存活率。高原鼠兔首先利用挖掘的人工洞道,同时挖掘复杂的洞道。经过7天的观察和重捕检查,发现个体生存状况良好,7日内的存活率超过95%,表明动物适应人工构建的围栏环境,即可开展相关的后续研究。

实施例2

一种啮齿动物的野外围栏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月份期间,选择地势平坦、植被生长状况良好的野外天然草地,构建了长×宽为60×80米的镀锌铁皮围栏。围栏大小根据动物的领域范围、活动能力及实验目的确定。为保证围栏的稳固性,购买的镀锌铁皮厚度为1.22毫米,镀锌层厚度大于0.02毫米,宽度为1米。使用裁板机将铁皮卷裁成长度为10米的板材。使用直径为6毫米的钻头在铁皮上适当的位置钻孔,以便固定铁皮。在垂直方向上,每间隔2米使用宽度为5×5厘米、高度为2米的角铁和不锈钢螺丝(螺杆与铁皮、螺母之间放置1-2个不锈钢垫圈)固定铁皮,每间隔10米使用宽度为10×10厘米、高度为2米的不锈钢角铁和不锈钢螺丝(螺杆与铁皮、螺母之间放置不锈钢垫圈)固定铁皮;在水平方向上,使用宽度为8厘米的不锈钢扁铁和不锈钢螺丝(螺杆与铁皮、螺母之间放置不锈钢垫圈)将2块铁皮固定,使铁皮成为一个整体。每隔1个月检查一次围栏,对松动的铁皮,进行加固。

使用小型挖掘机挖掘深度为50厘米,宽度为50厘米的沟槽,将铁皮连同角铁一起埋入地下0.5米,地上保留铁皮1.5米。将土回填,并种植草地原生植被的种子,使用打夯机将回填土砸实,防止动物挖掘、逃逸。地下埋藏铁皮的深度由当地土壤理化性质、实验动物的挖掘能力和自然状况下的洞穴深度等决定。在铁皮围栏内,使用洞道挖掘机每隔10米挖掘直径为15厘米、距离地面30厘米的人工洞道,构建野外人工围栏。围栏上方使用栅格为10×10厘米的渔网覆盖,防治猛禽捕食。铁皮围栏外围50厘米处使用网围栏围绕,防治家畜干扰。为降低镀锌铁皮反光对实验人员、周围环境和实验动物的影响,并延长铁皮的使用寿命,使用绿色金属漆或醇酸磁漆、环氧树脂漆等,与稀释剂、固化剂配合后,喷在铁皮、角铁、扁铁和螺丝上,至少喷2-3遍油漆。待油漆干后,使用红色油漆在铁皮距离地面1米处,每个2米标记一个数字,0-80,以便后期记录动物的坐标位置。在围栏外5米处,搭建高度为3米、长宽均为1米的观测台,可由台阶到达观测台顶部,方便长期观测。

10月份,在高原鼠兔种群数量较多的草地,上午7:00-11:00,下午16:00-19:00的动物活动高峰期,使用活捕笼捕获健康成年高原鼠兔。将每个个体分辨性别,称量体重,测量体长、颅长等后,使用带有不同颜色的塑料耳标和被动式电子标签双重标记个体;使用人用黑色染发剂对个体染色,雄性个体染头部,雌性个体染背部,以便远距离观察动物的活动情况。将标记后个体单独放入200×350×475毫米(长×宽×高)的聚丙烯塑料鼠笼中休息15分钟,待标记个体恢复正常后,轻轻放入围栏。每个围栏放置30只,雌雄各15只。动物放入围栏1-7天内,每天上午7:00-11:00,下午16:00-19:00的动物活动高峰期,实验者在围栏外观测台上,使用高倍望远镜观察并记录动物的活动情况;第7天重新捕获所有个体,检查耳标和被动式电子标签是否完好,通过称量体重、测量体长、颅长,观察毛色、活动能力等,判断个体健康状况是否良好,并计算7日内个体的存活率。高原鼠兔首先利用挖掘的人工洞道,同时挖掘复杂的洞道。经过7天的观察和重捕检查,发现个体生存状况良好,7日内的存活率超过95%,表明动物适应人工构建的围栏环境,即可开展相关的后续研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