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带有绒毛的地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6584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表面带有绒毛的地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铺在田间的地膜,更具体地说涉及表面带有绒毛的地膜。



背景技术:

地膜即覆盖在农田的薄膜。传统地膜表面不带有绒毛,一般分为普通地膜、黑色地膜、银灰色地膜、黑白二面地膜、蓝色地膜、绿色农膜、红色地膜等,各自有不同的用途。其中普通地膜可以提高地温、保墒、以及提高肥效等,多用于春秋两季;黑色地膜透光率低,能有效防止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和抑制杂草的生长,但增温性较缓慢,不及透明膜,地面覆盖可明显降低地温、抑制杂草、保持土壤湿度,适宜于夏秋季节的防高温栽培;银灰色地膜透光率在60%左右,能够反射紫外线,地面覆盖具降温、保湿、驱避蚜虫的作用,适用于夏秋季蔬菜、瓜类、烟草的抗热栽培;黑白二面地膜为正反面黑白两种不同颜色的地膜,地面覆盖时,一般让黑色面朝下,白色面朝上,它不但带有黑色地膜覆盖的作用,同时还有白色膜面反光的效果,适于秋冬茬大棚蔬菜地面覆盖栽培;蓝色地膜在弱光照条件下透光率高于白色农膜,而在强光照条件下透光率又低于白色农膜,保温性能良好,适用于育秧、育苗,不但成秧成苗率高,而且苗粗壮,有明显的增产保质作用;绿色农膜能使绿色光照增加,使杂草生长受到控制,较好地防除杂草,提高产量;红色地膜能透射红光,同时可阻挡其它不利于作物生长的色光透过。

带孔地膜是将植物种在孔里,避免了种子萌发后再剪开地膜的麻烦。

很多植物病害是由细菌、真菌、卵菌等三种病原菌引起的。在冬季寒冷的地方,病原菌除了能够在温室内的寄主植物上继续危害外,并可以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和菌丝体等形式在田间病株残体上越冬;这就成了来年田间病害发生的初侵染源。暴风雨过后农作物病害易爆发的原因是,田间个别发病植株上的病原菌和土壤中的病原菌通过暴风雨散布到田间各处,而农作物受到暴风雨袭击后抵抗力下降,当暴雨滴溅起农田带有病原菌的泥水落在受到暴风雨袭击后抵抗力下降的植株上,就容易造成植株发病。

防控细菌、真菌、卵菌等病原菌的方法包括培育抗病品种、使用农药、科学栽培管理。培育抗病品种和研制农药往往是耗时耗财的漫长过程,并且使用农药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栽培管理措施包括在田间开好排水沟及时排灌,合理密植,保持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性,及时清除病残株及田间杂草等。本发明属于新的栽培管理措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表面带有绒毛的地膜,在农田铺上这种地膜后,除了具有传统地膜的作用以外,在暴风雨天气时、暴雨打在带有绒毛的地膜上不易溅起田间带有病原菌的泥水到健康植株上,健康植株也就不易发病。

附图说明

图1已打好孔的表面带有绒毛的地膜铺在田间后、将黄婵种子播种在孔里。在发芽、经历两场暴风雨后,黄婵幼苗未见明显病变。

图2已打好孔的传统地膜铺在田间后、将黄婵种子播种在孔里。在发芽、经历两场暴风雨后,黄婵幼苗有些已可见明显病变。

具体实施方式

生产表面带有绒毛的地膜的原材料,和目前生产传统地膜的原材料相同,可以是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树脂或者可降解材料。

表面带有绒毛的地膜的制造方法和传统地膜的制造方法基本相同,区别在于表面带有绒毛的地膜的制造是在原材料熔融后、地膜成型的模具表面带有深0.1-5cm、内径0.01-0.5cm的孔,孔的作用是使地膜表面带有绒毛。

表面带有绒毛的地膜也可像传统地膜一样具有不同颜色、不同厚度,带孔或不带孔。表面带有绒毛的地膜除了具有防止健康植株不受病原菌侵染的作用以外,也可具有传统地膜一样的功效,比如防控杂草、提高地温等。

运用实例是将本发明的表面带有绒毛的地膜和传统地膜都打上孔,铺在田间后,将黄婵种子播种在孔里。在发芽、经历两场暴风雨后,生长在表面带有绒毛的地膜孔里的黄婵幼苗未见明显病变,而生长在传统地膜孔里的有些黄婵幼苗已可见明显病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