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甘薯藤蔓的钵体苗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66997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甘薯藤蔓的钵体苗培育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薯苗培育方法,尤其是一种适用于机械移栽作业基于甘薯藤蔓的钵体苗培育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甘薯是重要的粮食,也是淀粉工业、优质抗癌保健食品和新型能源的原料。育苗是甘薯生产的重要环节,及时培育出充足的无病壮苗,满足生产上的适时早栽、合理密植、苗全株壮的要求,才能保证甘薯高产。

由于采取有性繁殖的甘薯后代分离现象严重,不符合高产优质要求;而甘薯本身诸如块根、茎、叶等营养器官都能生根发芽,形成独立的植株;因此生产实践中实际只利用营养器官进行育苗繁殖,其中尤以采用根块进行无性繁殖最为常见,其过程为先用种薯在苗床或育苗地进行育苗生长,待薯苗长到要求的标准后进行剪苗或拔苗,然后运至大田进行栽插作业。

据申请人了解,迄今为止甘薯移栽一直主要采用人工裸苗移栽,机械裸苗移栽受限。因为甘薯裸苗具有枝叶交织、直立性差、形态差异大等特殊生理特性,难以实现高效自动分苗,因此甘薯机械移栽都采用半自动栽插方式,即由手工喂苗、机械栽插。而半自动移栽必须借助人工分拣、喂苗,其移栽速度比传统人工移栽速度提高有限,因此依然存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钵苗具有苗壮、根系完整、带土带肥移栽缓苗迅速、成活率高的优点,并有利于应对不利天气影响,能够缩短土地利用周期、提高土地利用率,与常规育苗技术相比增产优势明显。近年来,钵苗移栽机的快速发展使得钵苗机插技术得到迅速推广。公开号为cn201957437u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钵苗移栽机”以及公开号为cn104782295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气动钵体苗移栽机取苗系统”介绍了有关技术详情。

然而,由于甘薯向来不用种子繁殖,多采用块根、薯蔓之类的营养器官进行育苗繁殖,而这些营养器官形态复杂,无法直接用于钵盘育苗。因此利用钵苗移栽机实现甘薯钵苗的机插不仅要有突破性的创新思维,而且需要解决一系列面临的技术问题。据申请人了解,迄今为止,无人问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妥善解决一些列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甘薯藤蔓的钵体苗培育方法,从而为借助钵苗移栽机实现甘薯的高效移栽奠定基础。

为达此目的,申请人进行了深入的全面研究,首先甘薯块根、薯蔓之类用于育苗繁殖的营养器官形态复杂,必须进行适当处理。其次,甘薯营养器官育苗繁殖时发生的不定根会因薯苗质量和外部环境分化为形态不同的须根、柴根和块根,其中只有块根适于采用,因此育苗时需要控制外界环境以利于块根分化形成。另外,目前甘薯栽插方法繁杂,其中斜栽、水平栽法和船底形栽法等有利于甘薯高产的栽插方法,对甘薯苗长度有一定要求。这些问题都需要妥善处理,才有可能实现高效、高产的机械化甘薯钵苗移栽。在深入研究并反复摸索试验的基础上,申请人提出的基于甘薯藤蔓的钵体苗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备盘——准备间隔分布穴窝的钵盘,穴窝穴口直径φ30±2mm、穴底直径φ22±2、穴深40mm±2,且穴底排水小孔的;

第二步、基质——将育苗基质作为床土填入钵盘的各穴窝,并浇透水;

第三步、选苗——在甘薯种薯或大田生长后期甘薯植株上选取优质健康的藤蔓;

第四步、截苗——将所选取甘薯藤蔓截成长度15~20厘米,且含5~8个完整茎节的薯蔓苗段;

第五步、扦插——将薯蔓苗段直立扦插于填入基质的各穴窝中;

第六步、培养——温度控制在21~26℃、保持通风和充足的水分,使扦插薯蔓苗段生根、发芽;

第七步、送栽——待扦插薯蔓苗段单个腋芽长出3~5片嫩叶送去移栽。

本发明进一步的完善包括:

所述第二步中,基质采用熟土拌入有机肥,熟土与有机肥的重量比为10:1~3。

所述第四步中截取的薯蔓苗段去除顶芽及从顶往下四个完全展开叶及其茎段和所有功能叶及叶柄,保留腋芽。

所述第五步中扦插于基质中的薯苗含有1~2个茎节。

所述第六步中基质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

所述第七步中,移栽前使用稀释1000~1500倍的叶面肥液喷施叶面。

此外,用于实现本发明基于甘薯藤蔓的钵体苗培育方法的钵盘盘体上间隔分布的穴窝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状。所述穴窝的穴底具有倒角台,所述倒角台的底面具有十字槽形排水孔。

本发明采用培育、截取藤蔓进行育苗繁殖,解决了甘薯营养器官形态复杂难以直接用于钵盘育苗的问题;并且与以往只注重生根、发芽不同的是,在温度控制、水肥供应、生长调节剂等方面分别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合理营造了有利于块根分化形成及抑制须根、柴根分化的外界环境,因此有助于促进壮苗培育,有利于移栽后的甘薯成活生长及日后高产;同时还采用合理控制入土节数的扦插方法育苗,确保了甘薯的成活生长及日后高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钵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基于甘薯藤蔓的钵体苗培育方法具体实施步骤为:

第一步、备盘——准备图1和图2所示的钵盘,其矩形盘体1宽315mm,长632mm,上面间隔分布8x18共计144个穴窝2。穴窝2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状,穴口直径φ30±2mm、穴底直径φ22±2、穴深40mm±2,且穴底具有倒角台3,倒角台3的底面具有十字槽形排水孔4。

第二步、基质——将育苗基质作为床土填入钵盘的各穴窝,并浇透水;基质采用无病虫害的熟土拌入颗粒有机肥,熟土与有机肥的重量比为10:1~3,即每百千克熟土拌入10~30千克有机肥。

第三步、选苗——在甘薯种薯或大田生长后期甘薯植株上选取优质健康的藤蔓。

第四步、截苗——将所选取甘薯藤蔓截成长度基本一致15~20厘米,且含5~8完整茎节的薯蔓苗段;去除顶芽及从顶往下4个完全展开叶及其茎段和所有功能叶及叶柄,保留腋芽。

第五步、扦插——将薯蔓苗段以形态学下端直立扦插于填入基质的各穴窝中;扦插于基质中的薯苗含有1~2茎节。

第六步、培养——基质及空气温度均控制在21~26℃、基质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保持通风和充足的水分,使扦插薯蔓苗段生根、发芽;

第七步、送栽——待扦插薯蔓苗段单个腋芽长出3~5片嫩叶送去移栽,移栽前使用稀释1000~1500倍的叶面肥液喷施叶面。

实践证明,本实施例利用甘薯藤蔓的再生功能培育甘薯钵苗,移栽时每穴基质土块相互独立,薯苗高度基本一致、直立性好,且枝叶不会相互交织,无需人工分苗、喂苗,能够运用全自动移栽机取苗机构或机械手进行快速取苗、高速移栽作业,同时薯苗素质高、根系完整,移栽时带土量大,移栽后缓苗期短、成活率高,对争取高产优势明显。另外,由于可以利用生长后期的甘薯藤蔓育苗,大大减少了种薯的用量。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基于甘薯藤蔓的钵体苗培育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备盘、基质、选苗、截苗、扦插、培养、送栽各步骤,采用培育、截取藤蔓进行育苗繁殖,解决了甘薯营养器官形态复杂难以直接用于钵盘育苗的问题;并且与以往只注重生根、发芽不同的是,在温度控制、水肥供应、生长调节剂等方面分别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合理营造了有利于块根分化形成及抑制须根、柴根分化的外界环境,因此有助于促进壮苗培育,有利于移栽后的甘薯成活生长及日后高产;同时还采用合理控制入土节数的扦插方法育苗,确保了甘薯的成活生长及日后高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公仆;胡良龙;吴列洪;彭宝良;王冰;王伯凯;张文毅;胡敏娟;吴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7.04.19
技术公布日:2017.07.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