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芦菇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90848阅读:1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白芦菇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芦菇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作为中国农业发展的“三色农业”之一的“白色农业”,在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并且它是一个具有高效、循环、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目前我国食用菌种质资源不断丰富,不仅有香菇、平菇、金针菇等一些食用菌,也有灵芝、天麻等药用菌。我国气候类型多样,为不同种食用菌的生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我国食用菌种类非常多。食用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已逐渐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新宠儿,食用菌含有氨基酸、蛋白质、糖类、脂类、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

白芦菇是最近新发现的一种食用菌,分离菌种并进行人工驯化,获得子实体,由于其外形像白芦笋,遂命名为白芦菌其表型为柄细长挺拔、形似芦笋,完全成熟后,菌柄出现泛空心化,似海绵一般,带有独特的海鲜或干贝腥香味。新鲜的白芦菇,肉质洁白脆嫩,口感清脆爽口,食用之后口齿留香;干品白芦菇,色泽金黄,香气浓郁,是煲汤的美味佳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探索食用菌新品白芦菇的栽培条件,提供一种栽培白芦菇的方法,以对其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其栽培所用的原料为杂木屑、棉籽壳等农业废弃物,做到废物利用以及降低栽培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品食用菌白芦菇栽培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菌种来源、配料与制袋、接种与菌丝培养、出菇期间的管理、病虫害防治、白芦菌的采收标准、保鲜储藏。

(1)菌种来源

菌种来自于古田食用菌研究院所分离到食用菌新品种-白芦菇。现菌种保藏于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

(2)配料与制袋

配料:白芦菇栽培料的配方按质量百分比计为:杂木屑30%、棉子壳35%、麦麸30%、玉米粉4%、轻质碳酸钙1%;

制袋:先用清水将棉子壳调湿,然后将杂术屑、麦麸、玉米粉、轻质碳酸钙与预湿的棉子壳混合拌匀,补充培养料的含水量,并将含水量控制在65wt%,ph值调至7.5~8,采用规格为17厘米×35厘米×o.005厘米的聚丙烯栽培袋,每袋装料l000克;

(3)接种与菌丝培养

待栽培袋温度冷却至25℃以下,按照无菌室操作规程,进行接菌,接种后的菌袋直立于培养室架上避光培养,培养温度24~26℃,培养室空气相对湿度60%~65%,35~40天菌丝长满栽培袋;

(4)出菇期间的管理

当菌丝长满栽培袋10天后在料面上覆土,所用覆土材料应先置于太阳下晒至发白,然后用水调节土粒湿度,以土粒能捏扁而不散为度,覆土的厚度为3~4厘米;覆土后,注意保持覆土湿润,并多关门或多盖膜,刺激原基早日分化,覆土后7~lo天,原基顶部露出土面,原基出土后,将场地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95%;

整个出菇阶段场地温度应控制在24-26℃之间,喷水量根菇大小、覆土的湿度和气候情况具体掌握,菇多多喷水,菇少少喷水;晴天多喷,阴天少喷,根据菇体生长不同阶段灵活控制通风量,菌柄出土、菌盖形成和生长各阶段依次加大通风量,菇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5%;当菇体成熟时及时采收,每茬菇采完后应及时补上覆土,停水养菌3~5天后进行下茬出菇管理;

(5)病虫害防治

在菌丝生长阶段,重点防止各种霉菌侵入培养基造成污染,注意生产环境、原辅材料、生产过程要符合要求,同时注意搞好环境卫生,日常查菌不可过于频繁,在子实体生长阶段,重点防止各种虫害,包括各类菇蝇、菇蚊,菇房通风口应加装防虫网,菇房内可视情况悬挂杀虫灯,周边环境应保持整洁卫生,发现病虫危害的菌袋及时拣出妥善处理;

(6)白芦菇的采收标准及产量

当子实体呈笋尖状、长度12-14㎝,用手捏在子实体根部附近,左右轻轻晃动,将菇体连根拔起,竖直放在篮子里,为防止在采收时受到损伤的小菇在土中腐烂招致病虫害发生,应在采收时顺带取出残留在土中的菇柄,幼菇;其产量为2斤左右的菌袋大概产300g左右;

(7)保鲜储藏

上市销售的白芦菇,采收后先将子实体多余的菌柄剪去,按菌柄长度分级包装,未及时上市销售的产品,应及时置于0—3℃的冷库中贮藏,贮藏期为10~15天。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对食用菌新品白芦菇栽培方法的研究,使野生白芦菇得到驯化继而可通过人工栽培增加白芦菇的产量,降低白芦菇栽培所需成本。栽培白芦菇原料主要有棉籽壳、杂木屑、麸皮等价格低廉来源广泛继而可用于大规模工厂化生产,为后续白芦菇相关产品开发奠定基础。白芦菇菌丝生长、出菇温度都是25℃左右,较一般食用菌比较特殊,条件比较容易控制,常温环境的控制能有效的降低能源的消耗,节约企业生产成本,且栽培周期较短白芦菇栽培过程中选择棉籽壳主料,原基形成后,3-5天能开伞,7天左右就可以采收。白芦菇口感清脆且有独特香味,使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途。

附图说明

图1为白芦菇子实体图;

图2为白芦菇不同阶段子实体及孢子印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述的内容更加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1)菌种来源

菌种来自于古田食用菌研究院所分离到食用菌新品种-白芦菇。现菌种保藏于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

(2)配料与制袋

配料:白芦菇栽培料的配方按质量百分比计为:杂木屑30%、棉子壳35%、麦麸30%、玉米粉4%、轻质碳酸钙1%;

制袋:先用清水将棉子壳调湿,然后将杂术屑、麦麸、玉米粉、轻质碳酸钙与预湿的棉子壳混合拌匀,补充培养料的含水量,并将含水量控制在65wt%,ph值调至7.5,采用规格为17厘米×35厘米×o.005厘米的聚丙烯栽培袋,每袋装料l000克;

(3)接种与菌丝培养

待栽培袋温度冷却至25℃以下,按照无菌室操作规程,进行接菌,接种后的菌袋直立于培养室架上避光培养,培养温度24℃,培养室空气相对湿度60%,35~40天菌丝长满栽培袋;

(4)出菇期间的管理

当菌丝长满栽培袋10天后在料面上覆土,所用覆土材料应先置于太阳下晒至发白,然后用水调节土粒湿度,以土粒能捏扁而不散为度,覆土的厚度为3厘米;覆土后,注意保持覆土湿润,并多关门或多盖膜,刺激原基早日分化,覆土后7~lo天,原基顶部露出土面,原基出土后,将场地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

整个出菇阶段场地温度应控制在24-26℃之间,喷水量根菇大小、覆土的湿度和气候情况具体掌握,菇多多喷水,菇少少喷水;晴天多喷,阴天少喷,根据菇体生长不同阶段灵活控制通风量,菌柄出土、菌盖形成和生长各阶段依次加大通风量,菇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当菇体成熟时及时采收,每茬菇采完后应及时补上覆土,停水养菌3天后进行下茬出菇管理;

(5)病虫害防治

在菌丝生长阶段,重点防止各种霉菌侵入培养基造成污染,注意生产环境、原辅材料、生产过程要符合要求,同时注意搞好环境卫生,日常查菌不可过于频繁,在子实体生长阶段,重点防止各种虫害,包括各类菇蝇、菇蚊,菇房通风口应加装防虫网,菇房内可视情况悬挂杀虫灯,周边环境应保持整洁卫生,发现病虫危害的菌袋及时拣出妥善处理;

(6)白芦菇的采收标准及产量

当子实体呈笋尖状、长度12-14㎝,用手捏在子实体根部附近,左右轻轻晃动,将菇体连根拔起,竖直放在篮子里,为防止在采收时受到损伤的小菇在土中腐烂招致病虫害发生,应在采收时顺带取出残留在土中的菇柄,幼菇;其产量为2斤左右的菌袋大概产300g左右;

(7)保鲜储藏和栽培推广

上市销售的白芦菇,采收后先将子实体多余的菌柄剪去,按菌柄长度分级包装,未及时上市销售的产品,应及时置于0—3℃的冷库中贮藏,贮藏期为10~15天。利用对白芦菌的生理学特性和性遗传方式研究,进行示范。

实施例2

(1)菌种来源

菌种来自于古田食用菌研究院所分离到食用菌新品种-白芦菇。现菌种保藏于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

(2)配料与制袋

配料:白芦菇栽培料的配方按质量百分比计为:杂木屑30%、棉子壳35%、麦麸30%、玉米粉4%、轻质碳酸钙1%;

制袋:先用清水将棉子壳调湿,然后将杂术屑、麦麸、玉米粉、轻质碳酸钙与预湿的棉子壳混合拌匀,补充培养料的含水量,并将含水量控制在65wt%,ph值调至7.8,采用规格为17厘米×35厘米×o.005厘米的聚丙烯栽培袋,每袋装料l000克;

(3)接种与菌丝培养

待栽培袋温度冷却至25℃以下,按照无菌室操作规程,进行接菌,接种后的菌袋直立于培养室架上避光培养,培养温度25℃,培养室空气相对湿度63%,35~40天菌丝长满栽培袋;

(4)出菇期间的管理

当菌丝长满栽培袋10天后在料面上覆土,所用覆土材料应先置于太阳下晒至发白,然后用水调节土粒湿度,以土粒能捏扁而不散为度,覆土的厚度为3.5厘米;覆土后,注意保持覆土湿润,并多关门或多盖膜,刺激原基早日分化,覆土后7~lo天,原基顶部露出土面,原基出土后,将场地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0%;

整个出菇阶段场地温度应控制在24-26℃之间,喷水量根菇大小、覆土的湿度和气候情况具体掌握,菇多多喷水,菇少少喷水;晴天多喷,阴天少喷,根据菇体生长不同阶段灵活控制通风量,菌柄出土、菌盖形成和生长各阶段依次加大通风量,菇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当菇体成熟时及时采收,每茬菇采完后应及时补上覆土,停水养菌4天后进行下茬出菇管理;

(5)病虫害防治

在菌丝生长阶段,重点防止各种霉菌侵入培养基造成污染,注意生产环境、原辅材料、生产过程要符合要求,同时注意搞好环境卫生,日常查菌不可过于频繁,在子实体生长阶段,重点防止各种虫害,包括各类菇蝇、菇蚊,菇房通风口应加装防虫网,菇房内可视情况悬挂杀虫灯,周边环境应保持整洁卫生,发现病虫危害的菌袋及时拣出妥善处理;

(6)白芦菇的采收标准及产量

当子实体呈笋尖状、长度12-14㎝,用手捏在子实体根部附近,左右轻轻晃动,将菇体连根拔起,竖直放在篮子里,为防止在采收时受到损伤的小菇在土中腐烂招致病虫害发生,应在采收时顺带取出残留在土中的菇柄,幼菇;其产量为2斤左右的菌袋大概产300g左右;

(7)保鲜储藏和栽培推广

上市销售的白芦菇,采收后先将子实体多余的菌柄剪去,按菌柄长度分级包装,未及时上市销售的产品,应及时置于0—3℃的冷库中贮藏,贮藏期为10~15天。利用对白芦菌的生理学特性和性遗传方式研究,进行示范。

实施例3

(1)菌种来源

菌种来自于古田食用菌研究院所分离到食用菌新品种-白芦菇。现菌种保藏于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

(2)配料与制袋

配料:白芦菇栽培料的配方按质量百分比计为:杂木屑30%、棉子壳35%、麦麸30%、玉米粉4%、轻质碳酸钙1%;

制袋:先用清水将棉子壳调湿,然后将杂术屑、麦麸、玉米粉、轻质碳酸钙与预湿的棉子壳混合拌匀,补充培养料的含水量,并将含水量控制在65wt%,ph值调至8,采用规格为17厘米×35厘米×o.005厘米的聚丙烯栽培袋,每袋装料l000克;

(3)接种与菌丝培养

待栽培袋温度冷却至25℃以下,按照无菌室操作规程,进行接菌,接种后的菌袋直立于培养室架上避光培养,培养温度26℃,培养室空气相对湿度65%,35~40天菌丝长满栽培袋;

(4)出菇期间的管理

当菌丝长满栽培袋10天后在料面上覆土,所用覆土材料应先置于太阳下晒至发白,然后用水调节土粒湿度,以土粒能捏扁而不散为度,覆土的厚度为4厘米;覆土后,注意保持覆土湿润,并多关门或多盖膜,刺激原基早日分化,覆土后7~lo天,原基顶部露出土面,原基出土后,将场地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5%;

整个出菇阶段场地温度应控制在24-26℃之间,喷水量根菇大小、覆土的湿度和气候情况具体掌握,菇多多喷水,菇少少喷水;晴天多喷,阴天少喷,根据菇体生长不同阶段灵活控制通风量,菌柄出土、菌盖形成和生长各阶段依次加大通风量,菇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5%;当菇体成熟时及时采收,每茬菇采完后应及时补上覆土,停水养菌5天后进行下茬出菇管理;

(5)病虫害防治

在菌丝生长阶段,重点防止各种霉菌侵入培养基造成污染,注意生产环境、原辅材料、生产过程要符合要求,同时注意搞好环境卫生,日常查菌不可过于频繁,在子实体生长阶段,重点防止各种虫害,包括各类菇蝇、菇蚊,菇房通风口应加装防虫网,菇房内可视情况悬挂杀虫灯,周边环境应保持整洁卫生,发现病虫危害的菌袋及时拣出妥善处理;

(6)白芦菇的采收标准及产量

当子实体呈笋尖状、长度12-14㎝,用手捏在子实体根部附近,左右轻轻晃动,将菇体连根拔起,竖直放在篮子里,为防止在采收时受到损伤的小菇在土中腐烂招致病虫害发生,应在采收时顺带取出残留在土中的菇柄,幼菇;其产量为2斤左右的菌袋大概产300g左右

(7)保鲜储藏和栽培推广

上市销售的白芦菇,采收后先将子实体多余的菌柄剪去,按菌柄长度分级包装,未及时上市销售的产品,应及时置于0—3℃的冷库中贮藏,贮藏期为10~15天。利用对白芦菌的生理学特性和性遗传方式研究,进行示范。

白芦菇的长势及生物学转化率数据如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