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树莓阳雨两用避雨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4193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树莓阳雨两用避雨棚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树莓阳雨两用避雨棚。



背景技术:

树莓(raspberry)是蔷薇科(rosaceae)悬钩子属(rubusl.)植物。树莓果实外观美丽,果肉营养丰富,柔软多汁,深得欧美人的喜爱。近二十年来,国际市场树莓冻果价格高数量需求大,激发了中国树莓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国内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老百姓开始大量种植树莓,同时也增加了收入,树莓从种植到收获,作为健康、美味营养的食品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目前我国树莓露地种植面积正逐年增加,国内市场及树莓鲜果消费需求日益加大。而树莓的鲜果采收及供应期均不同程度与当地的雨季叠加,因此需要采用避雨棚对种植地进行遮挡,一般采用的是葡萄避雨棚。而借用常规葡萄避雨棚可能在晴天因高温而伤害树莓树体和果实,由于常规葡萄避雨棚不能抬起放风,而且多数用塑料或透光板作为挡膜,因此晴天时阳光透过塑料或透光板照射,局部温度急剧升高,造成植株叶片和果实灼伤,影响树体生长,果实品质下降。因此,设计一个适合在树莓果实采收期遮挡雨水,又不妨碍通风的树莓避雨棚将及有利于树莓产业在中国的高效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树莓阳雨两用避雨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树莓阳雨两用避雨棚,包括支撑架和若干避雨棚;

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横梁、两根第二横梁、若干立柱和定位架,所述定位架为弓形,所述定位架包括横杆和与所述横杆两端固定连接的第一弧形杆,所述第一横梁位于两根所述第二横梁之间,所述第一横梁高于两根所述第二横梁设置,所述立柱和所述定位架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梁下,所述立柱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横杆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二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横杆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二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杆中间与所述第一横梁固定连接;

每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避雨棚,每个所述避雨棚下设置有一个第三横梁,所述第三横梁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所述避雨棚包括第一棚体、第二棚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棚体和所述第二棚体上的挡膜,所述第一棚体和所述第二棚体结构相同且相对于所述第一横梁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棚体包括两根支撑杆、平行设置两根的第四横梁和位于两根所述第四横梁之间均匀设置的多个第二弧形杆,其中一根所述第四横梁与所述第一横梁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弧形杆一端与一个所述第四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弧形杆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四横梁固定连接,两根所述支撑杆一端分别与其中一根所述第二弧形杆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另一端与所对应的所述第三横梁活动连接。

优选地,间隔设置的两根所述第二弧形杆中间分别焊接有一个“u”型卡块,所述第三横梁上焊接有两个与所述“u”型卡块对应的空心方管,两根所述支撑杆一端分别插入两个所述“u”型卡块并通过销轴卡接,所述支撑杆可绕所述销轴转动,两根所述支撑杆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空心方管活动套接。

优选地,其中一根所述第四横梁与所述第一横梁通过铰链铰接。

优选地,所述立柱的高度2m,直径60mm,每两个所述立柱之间的距离为3m。

优选地,所述横杆的长度80cm,所述第一弧形杆的短弦长为40cm。

优选地,所述第四横梁的长度为3m,两根所述第四横梁之间的距离为60cm。

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树莓阳雨两用避雨棚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树莓阳雨两用避雨棚为树莓茎支撑及可开合式避雨棚一体化设施,在避雨的功能上属于活动型避雨,与常规避雨设施相比,其最大的优势是解决了晴天的通风透光问题,避免了晴天由于避雨设备而导致的高温对植物的危害;

2、本发明采用的活动侧翼的避雨棚结构,“支起”、“放下”操作灵活简便,与普通大棚型避雨设施相比,避免了需要多人协作、大风天气不能操作、操作难度大等问题;

3、采用避雨与树莓茎支撑一体化结构,节省树莓茎支撑材料50%;

4、本设施结构紧凑,结实耐用,防风能力强,使用年限长;

5、填补树莓露地鲜果避雨栽培的空白,采用本设施以后,能解决雨天不能提供树莓鲜果的问题,以及雨水造成树莓果实大量腐烂减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新型树莓阳雨两用避雨棚的结构示意图(避雨棚打开状态);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新型树莓阳雨两用避雨棚的结构示意图(避雨棚闭合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树莓阳雨两用避雨棚,具体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支撑架和若干避雨棚,避雨棚可根据天气情况打开或闭合;

支撑架包括第一横梁1、两根第二横梁2、若干立柱3和定位架,定位架为弓形,定位架包括横杆4和与横杆4两端固定连接的第一弧形杆5,第一横梁1位于两根第二横梁2之间,第一横梁1高于两根第二横梁2设置,立柱3和定位架均匀设置在第一横梁1下,立柱3上端与第一横梁1固定连接,横杆4一端与一个第二横梁2固定连接,横杆4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二横梁2固定连接,第一弧形杆5中间与第一横梁1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横梁1的长度根据具体地块长度设置,第一横梁1的长度确定后,可根据其长度确定立柱3的具体数量。

每两个立柱3之间设置有一个避雨棚,每个避雨棚下设置有一个第三横梁6,第三横梁6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立柱3固定连接,避雨棚包括第一棚体、第二棚体和设置在第一棚体和第二棚体上的挡膜7,本实施例中通过压膜槽固定挡膜7,安装及拆卸操作均灵活方便,只需要2人协作就可完成。第一棚体和第二棚体结构相同且相对于第一横梁1对称设置,第一棚体包括两根支撑杆10、平行设置两根的第四横梁8和位于两根第四横梁8之间均匀设置的多个第二弧形杆9,其中一根第四横梁8与第一横梁1活动连接,本实施例中具体是通过铰链铰接,保证避雨棚可撑起或放下。第二弧形杆9一端与一个第四横梁8固定连接,第二弧形杆9另一端与另一个第四横梁8固定连接,两根支撑杆10一端分别与其中一根第二弧形杆9活动连接,支撑杆10另一端与所对应的第三横梁6活动连接。

具体的,间隔设置的两根第二弧形杆9中间分别焊接有一个“u”型卡块11,第三横梁6上焊接有两个与“u”型卡块11对应的空心方管12,两根支撑杆10一端分别插入两个“u”型卡块11并通过销轴卡接,支撑杆10可绕销轴转动,两根支撑杆10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空心方管12活动套接。为了保证支撑杆10两端能分别通过“u”型卡块11和空心方管固定,两个空心方管在焊接时均向两侧斜向60°,空心方管长度8厘米,内径大于两根支撑杆10外径,需要抬起避雨棚时,可使支撑杆10另一端套进空心方管内,需要放下避雨棚时,从空心方管内取出支撑杆10即可。

通过受力分析,本实施例各部件的设计尺寸如下:

立柱3的高度2m,直径60mm,每两个立柱3之间的距离为3m,横杆4的长度80cm,第一弧形杆5的短弦长为40cm,第四横梁8的长度为3m,两根第四横梁8之间的距离为60cm。上述尺寸的设计保证了各部件受力均匀,整个避雨棚更加稳定,使用寿命更长。

本实施例附图1和附图2中,只给出了一个避雨棚和与其对应部分支撑架的结构,剩余避雨棚和支撑架与附图相同。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