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动活水循环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1295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动活水循环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鱼类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流动活水循环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养殖鱼大多采用池塘养殖,水面大,水质控制难,由于饵料的投入,鱼的排泄物以及各种渣子富集等原因,沉入池塘底饲料很快腐烂变质,导致鱼池水体环境恶化,需要更新水质。现有的方法是挖设进水沟和排水沟来进行换水。这种换水的方法中的进水沟和排水沟均是设置在鱼池壁的上部的,只能更换鱼池上部的水质,底层的污物无法得到处理。

流动的水具有活性,富含氧气,是养殖鱼类的最佳水体。采用不断流动的活水养鱼池,可以增大养殖密度,加快生长速度。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面积实现高产、无公害、绿色养殖是生态养殖急需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流动活水循环养殖系统,以便随时引入流动活水,随时更换池底污水,提高水体氧气含量,以增大养殖鱼的放养密度,加快生长速度,提高产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流动活水循环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其特征在于:

养殖池有多个,分别为首级养殖池、多个下级养殖池、尾级养殖池,各养殖池依次由高向低设置,流动活水依次流入各养殖池,各池底沉积的污水各自及时排出,其具体结构是:

首级养殖池前侧壁外侧设有流动活水槽渠。

首级养殖池上设有进水装置、净水流出装置、污水排出装置和水位控制装置。

各个下级养殖池上设有净水流入装置、净水流出装置、污水排出装置和水位控制装置。

尾级养殖池上设有净水流入装置、净水流出装置、污水排出装置和水位控制装置。

各级养殖池后侧壁外侧设有排水槽渠。

净水流出装置和净水流入装置联合将紧邻的两个上下级养殖池相连通。

污水排出装置连通养殖池和排水槽渠,水位控制装置装设在污水排出装置上。

所述进水装置包括进水孔道、布水台沿和拦污栅栏;所述进水孔道设置在所述养殖池前侧壁的上部,进水孔道连通位于池体前侧壁外侧的流水槽渠;进水孔道的外侧挖设有外侧栅栏台沿,用于安装栅栏;所述布水台沿包括台沿底板和台沿侧壁,台沿底板直接连通进水孔道的底面并向池体内呈扇形状延伸悬置,或呈扇形状向下倾斜延伸悬置,台沿侧壁直接连通进水孔道的侧面并装设在台沿底板的两侧;这样可以使流动的活水从流水槽渠中通过进水孔道分散流向布水台沿,从布水台沿上悬空流落到鱼池中,可以引导流水方向并达到增氧效果;所述拦污栅栏呈纵向安装在外侧栅栏台沿上,使栅栏上的缝隙呈纵向排列;由于流水中的漂浮物一般是横向漂浮,纵向安装的拦污栅栏可以将流水槽渠中的漂浮物排斥在外。

所述净水流出装置包括出水孔道和拦鱼栅栏;所述出水孔道设置在所述养殖池后侧壁的上部,出水孔道的内侧挖设有内侧栅栏台沿,用于安装栅栏;所述拦鱼栅栏呈横向安装在内侧栅栏台沿上,使栅栏上的缝隙呈横向排列;这样既可拦住养殖鱼,又可使池水面的漂浮物顺利流出,由于流水中的漂浮物一般是横向漂浮,横向安装的排污栅栏可以使池体中的漂浮物顺利流出。

所述净水流入装置包括接水槽和布水台沿;所述接水槽包括槽底板和槽侧壁;槽底板的一端直接连通上级养殖池的出水孔道的底面,另一端架设在本级养殖池前侧壁的上端;槽侧壁直接连通上级养殖池的出水孔道的侧面并装设在槽底板的两侧;所述布水台沿包括台沿底板和台沿侧壁,台沿底板直接连通槽底板并向池体内呈扇形状延伸悬置,或呈扇形状向下倾斜延伸悬置,台沿侧壁直接连通槽侧壁并装设在台沿底板的两侧;这样可以使流动的活水从上级养殖池上部通过出水孔道流向接水槽然后分散流向布水台沿,从布水台沿上悬空流落到鱼池中,可以引导流水方向并达到增氧效果;

可将净水流出装置和净水流入装置联合称为净水交接装置,净水交接装置将紧邻的两个上下级养殖池相连通;即紧邻的两个上下级养殖池之间联合装设有净水交接装置,即首级养殖池与下级养殖池之间、下级养殖池与其再下级养殖池之间、下级养殖池与尾级养殖池之间联合装设有净水交接装置。净水交接装置安装在养殖池的上部,养殖池内虽然有养殖鱼的排泄物和未吃完的鱼食,但基本沉积在池体底部,池体上部基本为沉净后的洁净水质,其流入下级养殖池得到循环利用。

所述排水槽渠有多个,分别设置在每个养殖池后侧壁外侧,排水槽渠的槽底面低于所对应连通的养殖池的池底面。

所述污水排出装置设在所述养殖池池底底面上,包括排水管道和缓流网筒;所述排水管道连通位于池体后侧壁外侧的排水槽渠,由排水入口、管道和排水出口依次连通构成;排水入口设置在池底面位置,排水出口设置在槽底面位置,管道连通排水入口穿过池底下方地基和槽底下方地基再连通排水出口;所述缓流网筒包括筒架和网格,网格包裹在筒架的筒壁上成为缓流网筒,缓流网筒紧贴安装在池底面上并将排水入口罩住,最好将排水入口罩在缓流网筒的圆心位置,缓流网筒的直径为排水入口直径的2-20倍;所有经过排水入口排出的水或水中物质都需要经过缓流网筒,由于缓流网筒的直径大于排水入口的直径,流经缓流网筒的水速和压力会大大减少,这样可以避免鱼体被吸附在缓流网筒上。

所述水位控制装置包括排水出口上延管和水位控制管;所述排水出口上延管是在排水槽渠的槽底面上方安装管道,连通排水出口,使排水出口向上延伸,并使延伸后的出口与排水入口呈水平面平齐或稍低;所述水位控制管为筒状管体,其长度与排水槽渠的深度相等或相当;水位控制管上的中上部位置的管壁上挖设有水位孔,水位控制管的顶端设有把手;所述水位控制管套接在排水出口上延管上;水位控制方法是,当需要完全放水时,将水位控制管直接抽掉,池体内的水从排水出口上延管排到排水槽渠中;当需要高水位时,将水位控制管套插到排水出口上延管上部,池体内的水从水位孔排出,此时水位孔处于最高位置,池体内的水位也处于最高位;当需要降低水位时,将水位控制管沿管道向下套插,这时水位孔也随之向下位移,直到所需要的位置,池体内的水仍然从水位孔排出。

所述养殖池内还设有增氧装置。

所述增氧装置包括增氧器、输氧管和排氧管;所述排氧管上挖设有密集气孔,排氧管埋设在养殖池的池底面内,并使气孔冒出在池底底面上;这样不将排氧管铺设在池底面上,可以避免排氧管周边淤积污物,而气孔可以将氧气排放到养殖池内的水体内;所述增氧器安装在养殖池外,输氧管连通增氧器和排氧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流动活水从流水槽渠中引入到养殖池内,然后将各养殖池内底层的沉积污水通过污水排出装置排出,将各养殖池内上层的沉净后的洁净水通过净水流出装置和净水流入装置循环再利用;其中纵向装设的拦污栅栏可以将流水中的漂浮物排斥在外;布水台沿可以将活水分散悬空落入到养殖池内,可将空气中的氧气带入到水体中;缓流网筒可以缓解池底排水时的流速、冲击力和压力,避免鱼体被吸附在网筒壁上;排水出口伸出在槽渠底面之上,可以套接在水位控制管中,水位控制管上设有水位孔,可以通过排出水位的高度来控制池体内的水位;横向装设的拦鱼栅栏可以拦住鱼体同时使池体内的漂浮物顺利排出,直到尾级养殖池排出到排水槽渠中;增氧装置可以增加水体内的含氧量;整体系统装置可以循环利用洁净水体,增加水体内的氧气含量,进而增加养殖池和养殖鱼的养殖密度,可以大大提高养殖鱼的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AA线的垂直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进水装置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净水流出装置和净水流入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缓流网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水位控制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增氧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养殖池、11.首级养殖池、12.下级养殖池、13.尾级养殖池、14.流动活水槽渠。15.养殖池前侧壁、2.进水装置、3.净水流出装置、4.净水流入装置、5.污水排出装置、6.水位控制装置、16.养殖池后侧壁、7.排水槽渠、21.进水孔道、8.布水台沿、22.拦污栅栏、23.外侧栅栏台沿、81.台沿底板、82.台沿侧壁、31.出水孔道、32.拦鱼栅栏、33.内侧栅栏台沿、41.接水槽、42.槽底板、43.槽侧壁、17.本级养殖池前侧壁、71.槽底面、18.池底面、51.排水管道、52.缓流网筒、53.排水入口、54.管道、55.排水出口、19.地基、56.筒架、57.网格、72.排水出口上延管、73.水位控制管、74.水位孔、75.把手、9.增氧装置、91.增氧器、92.输氧管、93.排氧管、94.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所示,装设一种流动活水循环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1,将养殖池设置为多个,本实施例将每列养殖池设置成5个,其分别命名为首级养殖池11、多个下级养殖池12、尾级养殖池13,各养殖池1依次由高向低设置,使流动活水依次流入各养殖池1,同时使各池底沉积的污水各自及时排出,其具体结构是。

首级养殖池前侧壁15外侧设有流动活水槽渠14。

首级养殖池11上设有进水装置2、净水流出装置3、污水排出装置5和水位控制装置6。

各个下级养殖池12上设有净水流入装置4、净水流出装置3、污水排出装置5和水位控制装置6。

尾级养殖池13上设有净水流入装置4、净水流出装置3、污水排出装置5和水位控制装置6。

各级养殖池后侧壁16外侧设有排水槽渠7。

净水流出装置3和净水流入装置4联合将紧邻的两个上下级养殖池1相连通。

污水排出装置5连通养殖池1和排水槽渠7,水位控制装置装6设在污水排出装置5上。

所述进水装置2包括进水孔道21、布水台沿8和拦污栅栏22;所述进水孔道21设置在所述养殖池前侧壁15的上部,进水孔道21连通位于养殖池前侧壁15外侧的流动活水槽渠14;进水孔道21的外侧挖设有外侧栅栏台沿23,用于安装栅栏;所述布水台沿8包括台沿底板81和台沿侧壁82,台沿底板81直接连通进水孔道21的底面并向池体内呈扇形状延伸悬置,或呈扇形状向下倾斜延伸悬置,台沿侧壁82直接连通进水孔道21的侧面并装设在台沿底板81的两侧;这样可以使流动的活水从流动活水槽渠14中通过进水孔道21分散流向布水台沿8,从布水台沿8上悬空流落到鱼池中,可以引导流水方向并达到增氧效果;所述拦污栅栏22呈纵向安装在外侧栅栏台沿23上,使栅栏上的缝隙呈纵向排列;由于流水中的漂浮物一般是横向漂浮,纵向安装的拦污栅栏22可以将流动活水槽渠14中的漂浮物排斥在外。

所述净水流出装置3包括出水孔道31和拦鱼栅栏32;所述出水孔道31设置在所述养殖池后侧壁16的上部,出水孔道31的内侧挖设有内侧栅栏台沿33,用于安装栅栏;所述拦鱼栅栏32呈横向安装在内侧栅栏台沿上,使栅栏上的缝隙呈横向排列;这样既可拦住养殖鱼,又可使池水面的漂浮物顺利流出,由于流水中的漂浮物一般是横向漂浮,横向安装的排污栅栏可以使池体中的漂浮物顺利流出。

所述净水流入装置4包括接水槽41和布水台沿8;所述接水槽41包括槽底板42和槽侧壁43;槽底板42的一端直接连通上级养殖池的出水孔道31的底面,另一端架设在本级养殖池前侧壁17的上端;槽侧壁43直接连通上级养殖池的出水孔道31的侧面并装设在槽底板42的两侧;所述布水台沿8包括台沿底板81和台沿侧壁82,台沿底板81直接连通槽底板42并向养殖池内呈扇形状延伸悬置,或呈扇形状向下倾斜延伸悬置,台沿侧壁82直接连通槽侧壁43并装设在台沿底板81的两侧;这样可以使流动的活水从上级养殖池上部通过出水孔道31流向接水槽41然后分散流向布水台沿8,从布水台沿8上悬空流落到鱼池中,可以引导流水方向并达到增氧效果;

所述排水槽渠7有多个,分别设置在每个养殖池后侧壁16外侧,排水槽渠7的槽底面71低于所对应连通的养殖池1的池底面18。

净水流出装置3和净水流入装置4联合将紧邻的两个上下级养殖池1相连通;养殖池1内虽然有养殖鱼的排泄物和未吃完的鱼食,但基本沉积在池体底部,池体上部基本为沉净后的洁净水质,其流入下级养殖池得到循环利用;尾级养殖池13中上层的水经净水流出装置3直接排出到排水槽渠7中,其表面漂浮的污物也会顺利排出。

所述污水排出装置5设在所述养殖池的池底面18上,包括排水管道51和缓流网筒52;所述排水管道51连通位于养殖池后侧壁16外侧的排水槽渠7,由排水入口53、管道54和排水出口55依次连通构成;排水入口53设置在池底面18位置,排水出口55设置在槽底面71位置,管道54连通排水入口53穿过池底下方地基19和槽底下方地基19再连通排水出口55;所述缓流网筒52包括筒架56和网格57,网格57包裹在筒架56的筒壁上成为缓流网筒52,缓流网筒52紧贴安装在池底面18上并将排水入口53罩住,最好将排水入口53罩在缓流网筒52的圆心位置,缓流网筒52的直径为排水入口直径的2-20倍,本实施例中,缓流网筒52的直径为80cm,排水出口55的直径为16cm;所有经过排水入口53排出的水或水中物质都需要经过缓流网筒52,由于缓流网筒52的直径大于排水入口53的直径,流经缓流52网筒的水速和压力会大大减少,这样可以避免鱼体被吸附在缓流网筒52上。

所述水位控制装置6包括排水出口上延管72和水位控制管73;所述排水出口上延管72是在排水槽渠7的槽底面71上方安装管道,连通排水出口55,使排水出口55向上延伸,并使延伸后的出口与排水入口53呈水平面平齐或稍低;所述水位控制管73为筒状管体,其长度与排水槽渠7的深度相等或相当;水位控制管73上的中上部位置的管壁上挖设有水位孔74,水位控制管73的顶端设有把手75;所述水位控制管73套接在排水出口上延管72上;水位控制方法是,当需要完全放水时,将水位控制管73直接抽掉,养殖池内的水从排水出口上延管72排到排水槽渠7中;当需要高水位时,将水位控制管73套插到排水出口上延管72上部,养殖池内的水从水位孔74排出,此时水位孔74处于最高位置,养殖池内的水位也处于最高位;当需要降低水位时,将水位控制管73沿管道向下套插,这时水位孔74也随之向下位移,直到所需要的位置,养殖池内的水仍然从水位孔74排出,这样可达到调节水位的效果。这样就做成了本发明流动活水循环养殖系统。

实施例2。

进一步的,如图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所述养殖池1内还装设增氧装置9。

所述增氧装置9包括增氧器91、输氧管92和排氧管93;所述排氧管93上挖设有密集的气孔94,将排氧管93埋设在养殖池1的池底面18内,并使气孔94冒出在池底底面18的表面上;这样不将排氧管93直接铺设在池底面18上,可以避免排氧管93周边淤积污物,而气孔94可以将氧气排放到养殖池1内的水体内;所述增氧器91安装在养殖池1外,输氧管92连通增氧器91和排氧管9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