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猴头菇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99717阅读:7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猴头菇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猴头菇,又名刺猬菌、花菜菌,是闻名中外的食药兼用真菌,由于其营养价值高,素有“山珍”的美誉。据《本草纲目》记载,猴头菇性平、味甘,有利五脏、助消化之功能。近期医学研究也证明,猴头菇含有多糖、寡糖、多肽、甾醇、菇类、酚类、腺苷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降胆固醇、滋补、保肝、健胃、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养生保健作用。随着猴头菇的食、药用价值逐渐被人们认识,猴头的市场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但由于各种栽培技术因素,近年来,猴头菇未见有较大规模的生产。

猴头菇菌丝细弱,抗杂菌、抗逆性较差,菌种质量及接种操作对猴头菇菌棒成功率、猴头菇的商品性影响很大。传统方法制作的猴头菇菌种,接种时受人为和菌袋挤压,容易造成菌丝损伤,影响菌丝恢复,降低菌种成活率。猴头菇菌丝生长慢,但菌龄时间短,通常菌丝未长满甚至刚长20d左右就会出菇,因此,传统方法制作的菌种会出现前端菌种老化出菇,而底部菌种不成熟的现象。由于猴头菇菌丝生长慢,菌棒必需多点接种。传统栽培猴头菇通常采用两头接种或打孔接种。两头接种时,要在袋口两端套无棉盖颈圈或两端扎绳子;打孔接种,一般需要3~4个人一起操作(打孔、接种、贴胶布封口、摆包),接种时消毒和操作必需严密,这两种方法,接种操作麻烦,速度慢,需劳动力较多。采用传统制种方法生产的猴头菇及接种方式,生产菌棒时,出现污染率高,劳动力成本高,加上出菇环境条件要求高,造成生物转化率低,降低了生产的经济效益,严重影响猴头菇的模化生产。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发明一种猴头菇栽培方法,旨在得到一种能够提高菌种质量,降低生产力需要、简化工序、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商品性的猴头菇栽培方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猴头菇栽培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

(1)制种培养料配方:取制种原料,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并调节混合后的原料水分为60~65%、ph=5.5~6.0,塑料钉与配好的原料充分混合,然后通过踩压将原料填入塑料钉中,将多余的原料筛出,装袋,灭菌,即得塑料钉培养基;

(2)菌钉种接种培养:灭菌后的塑料钉培养基在接种室冷却至28℃以下即可接种,接种量为菌种能铺满袋口料面为止,培养,待生长出来的菌丝完全吃透塑料钉中的原料时即得菌钉种;

(3)猴头菇栽培菌袋的制作与灭菌:取菌袋原料,按照常规的猴头菇栽培生产猴头菇菌袋,培养料装塑料袋,即得菌袋,装袋松紧度适宜,菌袋要及时灭菌;

(4)猴头菇菌棒的接种:灭菌后的菌袋冷却到28℃以下即可接种,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接种时,将菌袋横放进行接种,接种时,用力将步骤(2)所得菌钉种按进菌袋中,直至菌钉种的钉帽紧贴袋壁,即得菌棒;

(5)猴头菇菌丝的培养:接完种后,菌棒就地摆放或放到其他培养室中培养;

(6)猴头菇菌棒的出菇管理:培养25天左右或者当少部分菌棒接种处出现猴头菇原基时,进行出菇管理,即可将菌棒搬到出菇棚(房)进行出菇;

(7)出菇期间环境条件调控:

湿度调控,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85~90%,不能低于70%或高于95%,如湿度低于70%子实体生长缓慢,颜色发黄,干缩;湿度长期高于95%,易滋生杂菌和病害,引起菇体发霉腐烂,喷水必须结合通风,使空气新鲜,子实体茁壮生长;

温度调控,出菇期间,出菇房温度应保持在15~22℃;

(8)采收:猴头菇的最佳采收期为子实体成熟中期,菌刺长度1.0cm左右,孢子还未散发,此时质地坚实、苦味少、品质高,采收方法:手握子实体根部,先扭动再轻轻拔出,也可用利刀割采。

优选的是,步骤(1)所述的塑料钉制种前用清水浸泡塑料钉0.5~1小时;所述的制种原料按照质量百分比为杂木屑76.9%、麦麸20%、磷酸二氢钾0.1%、黄沙糖1%、过磷酸钙1%、轻质碳酸钙1%。

优选的是,步骤(1)中用15cm×26~28cm×0.05cm菌种袋装袋,保持温度为126℃、压力为0.14mpa高压灭菌2.5小时。

优选的是,步骤(2)中菌种培养温度25~28℃,空气湿度65%,室内空气保持新鲜,菌种经过30d培养,待生长出来的菌丝完全吃透塑料钉中的原料时即得菌钉种。

优选的是,步骤(3)中所述的菌袋原料按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生物质材料50.9%、棉子壳27%、麸皮17%、玉米粉3%、石膏1%、过磷酸钙1%和磷酸二氢钾0.1%,生产猴头菇菌袋,所得菌袋含水量65%、ph在6.0左右;所述的塑料袋规格宽×长×厚为17cm×33~38cm×0.04~0.05cm或13×50cm×0.04~0.05cm的常压聚乙烯或高压聚丙烯袋。

优选的是,所述的生物质材料为桑枝、甘蔗渣或杂木屑中的一种。

优选的是,步骤(3)中所述的灭菌为常压灭菌,温度升到100℃时后保持10~12小时或者在126℃、0.14mpa下高压灭菌保持2.5小时。

优选的是,步骤(4)中接种密度为每7~8cm接1颗菌钉。

优选的是,步骤(5)中所述的培养室相对湿度65%以下,通风良好,室内温度保持25~28℃,黑暗或有较弱的散射光;培养4~6d后检查菌种萌发情况,不萌发的要及时补接种,接种10d后检查污染,发现污染及时清理。

优选的是,步骤(6)中所述菌棒的出菇管理即拔掉接种口的菌钉,保持温度25℃左右,让接种口的菌丝恢复3~5天后,再搬到出菇棚(房)出菇。

优选的是,步骤(7)中所述的环境条件调控还包括:

通风调控,出菇期间子实体对二氧化碳特别敏感,此时要求菇房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新鲜,但不能让冷风直接吹到子实体上;

光照调控,菇房保持七分阴三分阳的散射光利于猴头菇子实体的发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塑料菌钉种栽培猴头菇的方法,缩短猴头菇菌种的菌龄,提高菌种质量;创新袋栽猴头菇的栽培工艺,加快接种速度,节约人工,缩短猴头菇菌柄,提高产品商品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猴头菇栽培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

(1)制种培养料配方:制种前用清水浸泡塑料钉0.5小时,备用;按照质量百分比取以下原料,杂木屑76.9%、麦麸20%、磷酸二氢钾0.1%、黄沙糖1%、过磷酸钙1%、轻质碳酸钙1%;将各原料混合均匀,然后调节混合后的原料水分为60%、ph=5.5,将浸泡后备用的塑料钉与配好的原料充分混合,并通过踩压将原料填入菌钉孔隙,然后将多余的原料筛出,用15cm×26cm×0.05cm菌种袋装袋,保持温度为126℃、压力为0.14mpa高压灭菌2.5小时,即得塑料钉培养基;

(2)菌钉种接种培养:灭菌后的塑料钉培养基在接种室冷却至28℃以下即可接种,接种量为菌种能铺满袋口料面为止,菌种培养条件:温度25~28℃,空气湿度65%,室内空气保持新鲜,菌种经过30天左右培养,菌丝完全吃透塑料钉缝隙中的培养料时即为的培养好的菌钉种;

(3)猴头菇栽培菌袋的制作与灭菌:按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桑枝50.9%、棉子壳27%、麸皮17%、玉米粉3%、石膏1%、过磷酸钙1%和磷酸二氢钾0.1%,按照常规的猴头菇栽培方法生产猴头菇菌袋,菌袋含水量65%、ph在6.0左右,塑料袋规格宽×长×厚为17cm×33cm×0.04cm的常压聚乙烯袋,培养料装塑料袋松紧度适宜,即得菌袋,菌袋要及时灭菌,常压灭菌,温度升到100℃时后保持10小时;

(4)猴头菇菌棒的接种:灭菌后的菌袋冷却到28℃以下即可接种,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接种时,将菌袋横放进行接种,每7~8cm接1颗菌钉,接种时,用力将菌钉按进菌袋中,直至菌钉种的钉帽紧贴袋壁,即得菌棒;

(5)猴头菇菌丝的培养:接完种后,菌棒就地摆放或放到其他培养室培养,培养室要求空气干燥,相对湿度65%以下,通风良好,室内温度保持25~28℃,黑暗或有较弱的散射光,接种4~6d后检查菌种萌发情况,不萌发的要及时补接种,接种10d后检查污染,发现污染及时清理;

(6)猴头菇菌棒的出菇管理:菌丝培养25天左右或者当少部分菌棒接种处出现猴头菇原基时,进行出菇管理,即拔掉接种口的菌钉,保持温度25℃左右,让接种口的菌丝恢复3~5天后,即可将菌棒搬到出菇棚(房)进行出菇;

(7)出菇期间环境条件调控:

湿度调控,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85~90%,不能低于70%或高于95%,如湿度低于70%子实体生长缓慢,颜色发黄,干缩;湿度长期高于95%,易滋生杂菌和病害,引起菇体发霉腐烂,喷水必须结合通风,使空气新鲜,子实体茁壮生长;

温度调控,出菇期间,出菇房温度应保持在15~22℃;

通风调控,出菇期间子实体对二氧化碳特别敏感,此时要求菇房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新鲜,但不能让冷风直接吹到子实体上;

光照调控,菇房保持七分阴三分阳的散射光利于猴头菇子实体的发育;

(8)采收:猴头菇的最佳采收期为子实体成熟中期,菌刺长度1.0cm左右,孢子还未散发,此时质地坚实、苦味少、品质高,采收方法:手握子实体根部,先扭动再轻轻拔出,也可用利刀割采。

实施例2

一种猴头菇栽培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

(1)制种培养料配方:制种前用清水浸泡塑料钉1小时,备用;按照质量百分比取以下原料,杂木屑76.9%、麦麸20%、磷酸二氢钾0.1%、黄沙糖1%、过磷酸钙1%、轻质碳酸钙1%;将各原料混合均匀,然后调节混合后的原料水分为65%、ph=6.0,将浸泡后备用的塑料钉与配好的原料充分混合,并通过踩压将原料填入菌钉孔隙,然后将多余的原料筛出,用15cm×28cm×0.05cm菌种袋装袋,保持温度为126℃、压力为0.14mpa高压灭菌2.5小时,即得塑料钉培养基;

(2)菌钉种接种培养:灭菌后的塑料钉培养基在接种室冷却至28℃以下即可接种,接种量为菌种能铺满袋口料面为止,菌种培养条件:温度25~28℃,空气湿度65%,室内空气保持新鲜,菌种经过30天左右培养,菌丝完全吃透塑料钉缝隙中的培养料时即为的培养好的菌钉种;

(3)猴头菇栽培菌袋的制作与灭菌:按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甘蔗渣50.9%、棉子壳27%、麸皮17%、玉米粉3%、石膏1%、过磷酸钙1%和磷酸二氢钾0.1%,按照常规的猴头菇栽生产猴头菇菌袋,菌袋含水量65%、ph在6.0左右,塑料袋规格宽×长×厚为13×50cm×0.05cm的高压聚丙烯袋,培养料装塑料袋松紧度适宜,即得菌袋,菌袋要及时灭菌,在126℃、0.14mpa下高压灭菌2.5小时;

(4)猴头菇菌棒的接种:灭菌后的菌袋冷却到28℃以下即可接种,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接种时,将菌袋横放进行接种,每7~8cm接1颗菌钉,接种时,用力将菌钉按进菌袋中,直至菌钉种的钉帽紧贴袋壁,即得菌棒;

(5)猴头菇菌丝的培养:接完种后,菌棒就地摆放或放到其他培养室培养,培养室要求空气干燥,相对湿度65%以下,通风良好,室内温度保持25~28℃,黑暗或有较弱的散射光,接种4~6d后检查菌种萌发情况,不萌发的要及时补接种,接种10d后检查污染,发现污染及时清理;

(6)猴头菇菌棒的出菇管理:菌丝培养25天左右或者当少部分菌棒接种处出现猴头菇原基时,进行出菇管理,即拔掉接种口的菌钉,保持温度25℃左右,让接种口的菌丝恢复3~5天后,即可将菌棒搬到出菇棚(房)进行出菇;

(7)出菇期间环境条件调控:

湿度调控,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85~90%,不能低于70%或高于95%,如湿度低于70%子实体生长缓慢,颜色发黄,干缩;湿度长期高于95%,易滋生杂菌和病害,引起菇体发霉腐烂,喷水必须结合通风,使空气新鲜,子实体茁壮生长;

温度调控,出菇期间,出菇房温度应保持在15~22℃;

通风调控,出菇期间子实体对二氧化碳特别敏感,此时要求菇房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新鲜,但不能让冷风直接吹到子实体上;

光照调控,菇房保持七分阴三分阳的散射光利于猴头菇子实体的发育;

(8)采收:猴头菇的最佳采收期为子实体成熟中期,菌刺长度1.0cm左右,孢子还未散发,此时质地坚实、苦味少、品质高,采收方法:手握子实体根部,先扭动再轻轻拔出,也可用利刀割采。

实施例3

一种猴头菇栽培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

(1)制种培养料配方:制种前用清水浸泡塑料钉0.7小时,备用;按照质量百分比取以下原料,杂木屑76.9%、麦麸20%、磷酸二氢钾0.1%、黄沙糖1%、过磷酸钙1%、轻质碳酸钙1%;将各原料混合均匀,然后调节混合后的原料水分为63%、ph=5.7,将浸泡后备用的塑料钉与配好的原料充分混合,并通过踩压将原料填入菌钉孔隙,然后将多余的原料筛出,用15cm×27cm×0.05cm菌种袋装袋,保持温度为126℃、压力为0.14mpa高压灭菌2.5小时,即得塑料钉培养基;

(2)菌钉种接种培养:灭菌后的塑料钉培养基在接种室冷却至28℃以下即可接种,接种量为菌种能铺满袋口料面为止,菌种培养条件:温度25~28℃,空气湿度65%,室内空气保持新鲜,菌种经过30天左右培养,菌丝完全吃透塑料钉缝隙中的培养料时即为的培养好的菌钉种;

(3)猴头菇栽培菌袋的制作与灭菌:按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杂木屑50.9%、棉子壳27%、麸皮17%、玉米粉3%、石膏1%、过磷酸钙1%和磷酸二氢钾0.1%,按照常规的猴头菇栽生产猴头菇菌袋,菌袋含水量65%、ph在6.0左右,塑料袋规格宽×长×厚为17cm×38cm×0.05cm的常压聚乙烯袋,培养料装塑料袋松紧度适宜,即得菌袋,菌袋要及时灭菌,在126℃、0.14mpa下高压灭菌2.5小时;

(4)猴头菇菌棒的接种:灭菌后的菌袋冷却到28℃以下即可接种,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接种时,将菌袋横放进行接种,每7~8cm接1颗菌钉,接种时,用力将菌钉按进菌袋中,直至菌钉种的钉帽紧贴袋壁,即得菌棒;

(5)猴头菇菌丝的培养:接完种后,菌棒就地摆放或放到其他培养室培养,培养室要求空气干燥,相对湿度65%以下,通风良好,室内温度保持25~28℃,黑暗或有较弱的散射光,接种4~6d后检查菌种萌发情况,不萌发的要及时补接种,接种10d后检查污染,发现污染及时清理;

(6)猴头菇菌棒的出菇管理:菌丝培养25天左右或者当少部分菌棒接种处出现猴头菇原基时,进行出菇管理,即拔掉接种口的菌钉,保持温度25℃左右,让接种口的菌丝恢复3~5天后,即可将菌棒搬到出菇棚(房)进行出菇;

(7)出菇期间环境条件调控:

湿度调控,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85~90%,不能低于70%或高于95%,如湿度低于70%子实体生长缓慢,颜色发黄,干缩;湿度长期高于95%,易滋生杂菌和病害,引起菇体发霉腐烂,喷水必须结合通风,使空气新鲜,子实体茁壮生长;

温度调控,出菇期间,出菇房温度应保持在15~22℃;

通风调控,出菇期间子实体对二氧化碳特别敏感,此时要求菇房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新鲜,但不能让冷风直接吹到子实体上;

光照调控,菇房保持七分阴三分阳的散射光利于猴头菇子实体的发育;

(8)采收:猴头菇的最佳采收期为子实体成熟中期,菌刺长度1.0cm左右,孢子还未散发,此时质地坚实、苦味少、品质高,采收方法:手握子实体根部,先扭动再轻轻拔出,也可用利刀割采。

对比实施例1

步骤(2)接种方式换成打孔接种:用木棒在菌棒上打孔,将菌种接进孔内,然后用胶布封口;其他操作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实施例2

步骤(2)接种方式换成菌袋两头接种:塑料袋两端开口接种,接种后两端套无棉盖颈圈,出菇时两头出菇;其他操作与实施例1相同。

按照表1中需要检测和观察的数据,对实施例1、对比实施例1、对比实施例2进行统计,所得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本发明菌种生长速度快:菌钉之间有一定空隙,透气性好,菌丝生长快,比常规菌种提前15d左右满袋;菌棒接种成活率高:菌钉种是一颗完整的菌块,菌丝不受损伤,避免了像传统菌种在接种时掰碎导致菌丝损伤,减少菌丝愈合生长的时间,菌丝恢复生长快,可在较短时间内吃料,成活率高;节约人工:接种操作方便、快捷,是常规的两头接种或打孔接种方法所需人工的1/3;菌棒成品率高:接种速度快,接种口暴露在外时间短,降低污染率;猴头菇商品性高:在菌钉接种点处出菇,猴头菇菇形圆整,成品率高,菌柄短小,商品性好;节约原料成本:出菇后的塑料钉可以反复利用。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