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熊猫野化放归人工介入的驯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37975阅读:9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大熊猫野化培训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大熊猫野化放归人工介入的驯化方法。



背景技术:

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是世界上最珍稀濒危的野生动物之一,是保护生物学上的旗舰物种。由于地理障碍和人为干扰,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一些野生大熊猫小种群数量甚至仅有几只,面临着遗传多样性丧失和种群局部绝灭的危险。虽然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取得了较好成绩,但野生大熊猫的六大分布区中还存在许多潜在风险,栖息地破碎化隔离了野生大熊猫种群间的基因交流,这些小种群生存持续性受到严重威胁,如果不实施人工干预,孤立的小种群大熊猫可能走向灭绝,因此,这些地区的大熊猫小种群急需复壮,需通过增加遗传多样性,以保持种群继续生存的能力与活力。因此,大熊猫野化放归成为目前生物保护学研究的重点。但大熊猫的放归极难成功,因为其生存要求极大的家域面积、苛刻的食物条件和栖息环境。圈养大熊猫和野生个体相比还存在运动活力下降、取食技巧不足等诸多问题,所以大型兽类的圈养个体“硬放归”的成功率极低,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如何提高圈养大熊猫放归的成功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熊猫野化放归人工介入的驯化方法,使野放个体能逐步适应野外环境、学会野生大熊猫生存技能,从而提高了它们适应野外环境的能力,从而增加放归的成功率。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熊猫野化放归人工介入的驯化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感情培养:将野放个体与母兽隔离,放归人员与野放个体进行单独接触;

(2)行为训练:放归人员对野放个体的行为进行训练,包括活动量、爬树能力、独立性、对外界的警觉性及探究能力的训练,训练场地为第一半野化训练场;

(3)野外环境适应:放归人员对野放个体的野外生存能力进行训练,包括寻找食物、寻找水源、躲避天敌及隐蔽能力的训练,训练场地为第二半野化训练场;

所述第一半野化训练场是人为根据模拟野外环境修建的围栏区域,该区域具备人工圈养大熊猫个体野外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野外大熊猫生存的动物条件,该区域无大熊猫天敌;

所述第二半野化训练场具备野生大熊猫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过渡性适应的食物和自然水源、野外大熊猫生存的动物条件,并根据地形设有多个投食点,该区域无大熊猫天敌;过渡性适应的食物为适应场内自然生的野生竹子,品种根据适应场环境而定;伴生动物主要指适应场环境中的鸟类、两栖类、爬行类等动物。

(4)放归野外:将经过步骤(1)、步骤(2)、步骤(3)训练后的野放个体放归至野生大熊猫栖息地。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1)中的野放个体7-9月龄进行感情培养;放归人员与野放个体每天进行2-4小时断开母兽的单独接触,上午和下午各1-2小时。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2)中野放个体10-17月龄在第一半野化训练场进行行为训练;放归人员对野放个体每天进行2-4小时的行为训练,上午和下午各1-2小时。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野放个体18-24月龄在第二半野化训练场进行野外环境适应训练;放归人员每天早上和下午于不同的投食点进行投食;野放个体18-21月龄时,放归人员带领野放个体寻找食物与水源,野放个体22-24月龄时,野放个体自行寻找食物和水源;放归人员每天不定时对野放个体进行1-2小时的躲避天敌、隐蔽能力的训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幼体动物自出生后具强烈的探索、认知和跟随本能,因此与动物建立感情的最好时期为幼期。放归后生存状况、栖息地利用、种群的基因交流等是放归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圈养大熊猫放归野外后期监测对放归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大熊猫对外界干扰具有很高的警惕性,给放归后的监测带来一定的难度,在大熊猫野化培训过程中增加人工介入,有利于野放个体和科研人员的感情建立,便于放归后的监测。

2、野生大熊猫主要依靠其栖息地特有的资源完成躲避天敌、采食、休息、繁育后代等行为,而野化培训的目的也是让圈养大熊猫在人工介入下,逐步适应野外生存环境,学会野生大熊猫的生存技能,最终成功放归野外,以复壮野生大熊猫种群或重引入其历史分布区;本发明使得圈养大熊猫可在人为帮助下,使野放个体增加活动量,加强了爬树能力、独立性、对外界的警觉性及探究能力,逐步学会野生大熊猫生存技能,从而提高了放归的成功率。

3、本发明大熊猫野化放归在人为引导下,使野放个体逐步适应野外环境;提高它们适应野外环境的能力,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放归的成功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野放个体于7月龄野化培训人工开始介入。放归人员于圈养室内外场地中,与野放个体每天进行2小时的断开母兽接触,分早上和下午各1小时。

野放个体于10月龄移至第一半野化训练场。放归人员对野放个体的行为进行野化训练,主要包括活动量、爬树能力、独立性、对外界的警觉性、探究能力的训练。放归人员将野放个体带至半野化训练场内,根据野生大熊猫活动节律和行为对其每天进行2小时的行为训练,分早上和下午各1小时。

野放个体于17月龄移至第二半野化训练场。放归人员对野放个体进行野外环境适应训练,主要包括寻找食物、寻找水源、躲避天敌、隐蔽能力的训练。放归人员每天早上和下午于不同的投食点进行投食;18-21月龄时,放归人员可带野放个体寻找食物与水源,22-24月龄时,让野放个体自行寻找所投食物和水源。此外,放归人员每天不定时对野放个体进行1小时的躲避天敌、隐蔽能力的训练。

野放个体于25月龄返归野外。

[实施例2]

野放个体于7月龄野化培训人工开始介入。放归人员于圈养室内外场地中,与野放个体每天进行4小时的断开母兽接触,分早上和下午各2小时。

野放个体于10月龄移至第一半野化训练场。放归人员对野放个体的行为进行野化训练,主要包括活动量、爬树能力、独立性、对外界的警觉性、探究能力的训练。放归人员将野放个体带至半野化训练场内,根据野生大熊猫活动节律和行为对其每天进行4小时的行为训练,分早上和下午各2小时。

野放个体于17月龄移至第二半野化训练场。放归人员对野放个体进行野外环境适应训练,主要包括寻找食物、寻找水源、躲避天敌、隐蔽能力的训练。放归人员每天早上和下午于不同的投食点进行投食;18-21月龄时,放归人员可带野放个体寻找食物与水源,22-24月龄时,让野放个体自行寻找所投食物和水源。此外,放归人员每天不定时对野放个体进行2小时的躲避天敌、隐蔽能力的训练。

野放个体于25月龄返归野外。

如上所述即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熊猫野化放归人工介入的驯化方法,它包括(1)感情培养:将野放个体与母兽隔离,放归人员与野放个体进行单独接触;(2)行为训练:放归人员对野放个体的行为进行训练,包括活动量、爬树能力、独立性、对外界的警觉性及探究能力的训练;(3)野外环境适应:放归人员对野放个体的野外生存能力进行训练,包括寻找食物、寻找水源、躲避天敌及隐蔽能力的训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在大熊猫野化培训过程中增加人工介入,有利于放归个体和科研人员的感情建立,便于放归后的监测;本发明大熊猫野化放归在人为引导下,使野放个体逐步适应野外环境;提高它们适应野外环境的能力,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放归的成功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和;侯蓉;齐敦武;詹姆斯·斯帕提拉;杰克·欧文;拉曼卡兰;毕温磊;周延山;陈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技术研发日:2017.07.14
技术公布日:2017.09.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