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鹿仙草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20232阅读:22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植物种植技术,具体为一种鹿仙草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鹿仙草,别名:不上莲、通天蜡烛、石上莲、山菠萝。为蛇菰科蛇菰属植物筒鞘蛇菰的全草。鹿仙草,草本,高10-20cm。全株鲜红色至暗红色,有时转紫红色;根茎分枝,近球形,长1-3cm,直径1-2.5cm,表面密被粗糙小斑点和淡黄白色星芒状皮孔。花茎高5-10cm;鳞苞片椭圆状长圆形,先端钝,互生,8-14枚,长2-2.5cm,宽1-1.5cm,基部几全包着花茎。花雌雄异株;雄花序圆柱状,长3-18cm,顶端渐尖,雄花近辐射对称,花被裂片通常5,近圆形,长2-3mm,顶端尖或稍钝圆;聚药雄蕊近圆盘状,中部呈脐状突起,花药5,小药室10,无梗或近无梗;雌花序卵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向顶端渐尖,长2-6cm;子房卵圆形,具细长的花柱和短子房柄,聚生于附属体的基部附近;附属体棍棒状或倒圆锥尖状,先端截平或先端中部稍隆起,中部以下骤狭呈针尖状,长约lmm。花期9-11月。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60-1700m的密林下。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鹿仙草种子极细小,不易采集,且鹿仙草为完全异养性寄生植物,种子不耐贮藏,所以需要现采现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鹿仙草的种植方法,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鹿仙草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播种:在每年的11月-12月之间,当鹿仙草的种子成熟后,将采收的鹿仙草种子均匀撒播于寄生树种根部周围或者嫁接在寄生树种根部内;

第二步:幼苗养护:当鹿仙草种子发芽后,在鹿仙草幼苗附近种植寄生树种,增加鹿仙草幼苗的寄生载体;

第三步:成苗管理:当鹿仙草幼苗逐渐长成成苗后,对鹿仙草成苗的寄生树种定时进行浇水施肥;直至收割。

本发明中,将采收的鹿仙草种子嫁接在寄生树种根部内的方法为:将寄生树种根部局部切开伤口,将鹿仙草种子播撒在寄生树种根部伤口处,覆土,土层厚度2-3cm。

本发明中,所述寄生树种可以是豆科植物或者桑科植物中的一种。

本发明中,直接将种子嫁接于寄生树种根部;可以提高鹿仙草种子的出芽率和成活率。

本发明中,鹿仙草为寄生植物,播种后不需要进行更多田间管理。

本发明中,在鹿仙草生长地点,可适当种植豆科及桑科植物,以增加其寄生数量,提高其繁殖机率。

有益效果: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鹿仙草种子的出芽率和成活率,同时大大提高了鹿仙草的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在每年的11月15日,当鹿仙草的种子成熟后,将采收的鹿仙草种子均匀撒播于寄生树种根部周围或者嫁接在寄生树种根部内;当鹿仙草种子发芽后,在鹿仙草幼苗附近种植寄生树种,增加鹿仙草幼苗的寄生载体;当鹿仙草幼苗逐渐长成成苗后,对鹿仙草成苗的寄生树种定时进行浇水施肥;直至收割。将采收的鹿仙草种子嫁接在寄生树种根部内的方法为:将寄生树种根部局部切开伤口,将鹿仙草种子播撒在寄生树种根部伤口处,覆土,土层厚度2.2cm。所述寄生树种是豆科植物。

实施例2

在每年的11月1日,当鹿仙草的种子成熟后,将采收的鹿仙草种子均匀撒播于寄生树种根部周围或者嫁接在寄生树种根部内;当鹿仙草种子发芽后,在鹿仙草幼苗附近种植寄生树种,增加鹿仙草幼苗的寄生载体;当鹿仙草幼苗逐渐长成成苗后,对鹿仙草成苗的寄生树种定时进行浇水施肥;直至收割。将采收的鹿仙草种子嫁接在寄生树种根部内的方法为:将寄生树种根部局部切开伤口,将鹿仙草种子播撒在寄生树种根部伤口处,覆土,土层厚度2.9cm。所述寄生树种是豆科植物。

实施例3

在每年的11月30日,当鹿仙草的种子成熟后,将采收的鹿仙草种子均匀撒播于寄生树种根部周围或者嫁接在寄生树种根部内;当鹿仙草种子发芽后,在鹿仙草幼苗附近种植寄生树种,增加鹿仙草幼苗的寄生载体;当鹿仙草幼苗逐渐长成成苗后,对鹿仙草成苗的寄生树种定时进行浇水施肥;直至收割。将采收的鹿仙草种子嫁接在寄生树种根部内的方法为:将寄生树种根部局部切开伤口,将鹿仙草种子播撒在寄生树种根部伤口处,覆土,土层厚度2.5cm。所述寄生树种是桑科植物。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鹿仙草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每年的11月‑12月之间,当鹿仙草的种子成熟后,将采收的鹿仙草种子均匀撒播于寄生树种根部周围或者嫁接在寄生树种根部内;幼苗养护:当鹿仙草种子发芽后,在鹿仙草幼苗附近种植寄生树种,增加鹿仙草幼苗的寄生载体;成苗管理:当鹿仙草幼苗逐渐长成成苗后,对鹿仙草成苗的寄生树种定时进行浇水施肥;直至收割。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鹿仙草种子的出芽率和成活率,同时大大提高了鹿仙草的产量。

技术研发人员:赵中喜;张绍云;周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博志林科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28
技术公布日:2017.10.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