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九香虫的规模化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44841阅读:123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九香虫的规模化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九香虫aspongopuschinensisdallas,俗称黑兜虫、屁巴虫、屁板虫、瓜黑蝽等,属昆虫纲半翅目兜蝽科,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等地,国外主要分布于越南和缅甸北部等地区。九香虫是重要的食药两用资源昆虫,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且含多种矿质元素和维生素;同时,是传统中药中的重要成份,具有具理气止痛和温中助阳等功效并含有抗癌、抗菌和抗凝血等活性成份。九香虫的市场需求较大,增长明显,由于野生资源的急剧减少,活九香虫市场价从2013年的公斤100左右元飙升到2016年的500元左右,大棚规模化养殖九香虫具有极好的市场前景。尽管国内出现了人工饲养九香虫的方法,但由于很多技术问题没能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受自然环境等条件限制,普适性较差,无法满足规模化养殖,不适应规模化大棚养殖需要,急需新的方法加以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九香虫的规模化养殖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九香虫的规模化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环境条件选择与建棚:选择地市平坦,地下水位较高,排水良好,壤土或微偏沙壤土的地点修建养殖大棚;

2)寄主植物种植与管理:养殖大棚内种植九香虫寄主植物,施足有机底肥;

3)九香虫种虫释放与管理:待寄主植物生长1~2个月,将越冬后的九香虫种虫释放到养殖大棚,任其自由交配、产卵、孵化和取食;

4)采收:待九香虫成虫体表呈现油性光泽,并出现聚集现象不取食时及时采收。

本发明设计了一套九香虫规模化大棚养殖方法,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养殖出大量的九香虫,养殖出的成虫个体大,单位面积产量高,质量好。本发明方法可靠,养殖成本低,应用效果理想,它能实现九香虫大规模的人工养殖,养殖单位面积产量高,质量好,成本低,能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述的九香虫的规模化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环境条件选择与建棚:选择地市平坦,地下水位较高,排水良好,壤土或微偏沙壤土的地点修建养殖大棚;

2)寄主植物种植与管理:养殖大棚内种植九香虫寄主植物,施足有机底肥;

3)九香虫种虫释放与管理:待寄主植物生长1~2个月,将越冬后的九香虫种虫释放到养殖大棚,任其自由交配、产卵、孵化和取食;

4)采收:待九香虫成虫体表呈现油性光泽,并出现聚集现象不取食时及时采收。

所述的寄主植物为葫芦科南瓜属植物或佛手属植物。

所述的葫芦科南瓜属植物为南瓜。

所述的佛手属植物为洋丝瓜。

寄主植物的株行距间隔2.5~3.5m。

种植寄主植物时,施足有机底肥,生长季节根据上涨情况施用复合肥2~3次,待寄主植物藤长1~2m时人工辅助攀爬上支架;

所述的复合肥为n:p:k=1:1:1的复合肥。

所述的九香虫种虫为上年统一室内越冬种虫或野外采集。

九香虫种虫释放的密度为12~16只/m2

九香虫种虫释放时控制九香虫雌雄数量对等。

本发明所述的九香虫的规模化养殖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1)环境条件选择与建棚:选择有九香虫自然分布地区,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高,排水良好,壤土或微偏沙壤土,周边环境良好地点建棚;

2)寄主植物的种植与管理:在3月中下旬,棚内种植南瓜或洋丝瓜,株行距间隔3m;种植寄主植物时,施足有机底肥,生长季节根据生长情况,施用n:p:k=1:1:1复合肥2~3次;待瓜藤长1.5m左右时,人工辅助攀爬上支架;

3)九香虫种虫的释放与管理:在4月中下旬,将越冬后九香虫种虫,释放到养殖大棚,释放密度为12~16只/m2(雌雄各半),任其自由交配产卵、孵化和取食;

4)采收:10月上旬~11月上旬,待九香虫成虫体表呈现油性光泽,并出现聚集现象不取食时及时采收。

步骤1)大棚为不少于3连拱连体不锈钢塑料大棚,大棚侧面与顶侧面安装防虫纱网,棚内安装供寄主植物攀爬的支架,支架相距3m;

步骤2)中所述的寄主植物为九香虫嗜食的葫芦科南瓜属南瓜和佛手属植物洋丝瓜,要求长藤、抗病、生长良好品种。

步骤3)中所述的种虫为上年统一室内越冬种虫,也可在4月中下旬野外采集,种源以养殖地自然分布最佳。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设计了一套九香虫的规模化大棚养殖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养殖出大量的九香虫,其个体大,体表具油性光泽,质量好,单位面积产量高,通过多年的养殖实践,可规模化生产养殖。本发明的方法可靠,成本低,操作简单,省工省时,养殖效果理想。

下面以具体实施案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2016年,在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阿子营镇进行实验

1)环境条件选择与建棚:选择有九香虫自然分布地区,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高,排水良好,壤土或微偏沙壤土,周边环境良好地点建棚;大棚为不少于3连拱连体不锈钢塑料大棚,大棚侧面与顶侧面安装80-100目防虫纱网,棚内安装供寄主植物攀爬的支架,支架相距3m,支架可用渡锌管电焊连接,也可用其它材料,以供瓜藤攀爬;

2)寄主植物的种植与管理:在3月中下旬,棚内种植南瓜或洋丝瓜,株行距间隔3m;种植寄主植物时,施足腐熟有机肥作为底肥,每株1kg;生长季节根据生长情况,施用n:p:k=1:1:1复合肥2~3次,每株50g;棚内铺设滴管,对寄主植物进行浇水;待瓜藤长1.5m左右时,人工辅助攀爬上支架;大棚注意开启下侧面和顶侧面通风,以调节棚内温湿度,棚内温度保持在25~28℃左右,湿度60~80%为宜;如瓜叶出现过密和白粉病,可适当摘除过密叶和病叶;

3)九香虫种虫的释放与管理:在4月中下旬,将越冬后九香虫种虫,释放到养殖大棚,释放时,应相对均匀,避免放在一起,释放密度为6~8只/m2(雌雄各半),任其自由交配产卵、孵化和取食,除施肥、摘除过密叶和病叶等必要管理外,不进入大棚,尽量减少人为干扰;

4)采收:10月上旬~11月上旬,待九香虫成虫体表呈现油性光泽,并出现聚集现象不取食时及时采收。

经观察和验证,本实施例中,九香虫的饲养周期为170~200天,产出600~800头/m2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九香虫的规模化养殖方法,包括环境条件选择与建棚、寄主植物的种植与管理、九香虫种虫的释放与管理、采收步骤。本发明设计了一套九香虫规模化大棚养殖方法,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养殖出大量的九香虫,养殖出的成虫个体大,单位面积产量高,质量好。本发明方法可靠,养殖成本低,应用效果理想。

技术研发人员:和秋菊;易传辉;欧绍龙;张正旺;任曦鹏;林中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南林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08.26
技术公布日:2018.01.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