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虾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44818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养殖领域,确切地说是一种河虾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河虾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高蛋白、低脂肪和高能量、有营养的保健食品,是一种世界性的食用虾类,在18世纪就成为欧洲人民的重要食物源。我国食用河虾的历史始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消费者对河虾的认识和媒体的广泛宣传推广,河虾食品已普遍进入饭店、宾馆、超级市场和家庭餐桌。销售市场需求量的增加,使天然资源锐减,价格节节攀升,河虾已成为市场热销的水产品种。

现有的河虾由于养殖水体污染等原因,以内含有很多毒素,使用不健康安全,虾体也不够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虾养殖方法。

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河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

(1)选择深度为55-100cm的池塘,利用石棉瓦围住四周,并且在虾苗放养前对池塘用生石灰以及中药粉剂进行消毒,

所述的中药粉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磨粉后制得:辣椒叶1-2、满山红2-4、四季青1-2、党参2-4、红花3-5、三色堇1-2、白果2-4、黄柏1-2、佩兰1-2、菊花3-5、地肤子1-2、苦参3-5、茉莉花1-2;

所述的生石灰用量为120-130公斤/亩,中药粉剂用量为10-15公斤/亩;

(2)放养青年种虾30-40k/亩;

(3)饲料的制备所述的饲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麦麸35-40,花生饼25-35,鱼粉24-32,二氧化硒5-10,蚌壳粉1-2,蚕蛹粉2-4,苜蓿粉1-2,em原露1-2,枯草芽孢杆菌菌剂2-3,中草药4-6,黄豆1-2,黑豆2-4,贝壳粉1-2;

所述的中草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银杏根粉3-5、白花蛇舌草20-25、半枝连15-20、峨参8-10、山慈姑5-8、白英20-22、党参18-20、丁香3-5、草果6-8、砂仁10-12、白蔻8-10、肉蔻7-9、甘草10-15、桂皮6-8、土茯苓13-15、蜂房8-10、白芷10-15、白术15-18、桃仁8-12、赤芍10-15、当归15-20、川芎15-20、熟地20-25、黄芪15-20;

(4)饲料的投喂每天早晨及下午定时投入饵料,投饵量为河虾体重的3-5%;

(5)水体循环管理每隔3天将池中的养殖水体抽出,过滤,通入臭氧杀菌,再充氧,使得溶解氧含量不低于5m/l,加温至24-27℃,再循环回到池塘;

(6)养殖3-4个月后成虾捕捞。

所述的一种河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饲料的制备方法为:将原料按重量份混匀后,于25-28℃下发酵4-8小时后,烘干,磨粉,造粒后,即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三色堇具有杀菌消炎、祛痘和防过敏的功效。

山慈姑用于消肿,散结,化痰,解毒。治痈疽疔肿,瘰疬,喉痹肿痛,蛇、虫、狂犬伤。

白英的中药药性【性味归经】苦,平,有小毒。【功效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抗癌。

对池塘的水质进行抽出改善,有利于河虾的成长,使得河虾不受污染物细菌的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河虾养殖方法,

(1)选择深度为78cm的池塘,利用石棉瓦围住四周,并且在虾苗放养前对池塘用生石灰以及中药粉剂进行消毒,

所述的中药粉剂由下述重量份(kg)的原料磨粉后制得:辣椒叶1、满山红4、四季青1、党参4、红花5、三色堇2、白果4、黄柏1、佩兰2、菊花5、地肤子1、苦参5、茉莉花2;

所述的生石灰用量为120公斤/亩,中药粉剂用量为15公斤/亩;

(2)放养青年种虾35kg/亩;

(3)饲料的制备所述的饲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麦麸40,花生饼35,鱼粉32,二氧化硒10,蚌壳粉2,蚕蛹粉4,苜蓿粉2,em原露2,枯草芽孢杆菌菌剂2,中草药6,黄豆1,黑豆4,贝壳粉2;

所述的中草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银杏根粉3、白花蛇舌草25、半枝连20、峨参10、山慈姑5、白英20、党参20、丁香5、草果8、砂仁10、白蔻10、肉蔻7、甘草10、桂皮8、土茯苓15、蜂房10、白芷15、白术15、桃仁12、赤芍10、当归20、川芎20、熟地25、黄芪20;

所述的饲料的制备方法为:将原料按重量份混匀后,于25℃下发酵8小时后,烘干,磨粉,造粒后,即得。

(4)饲料的投喂每天早晨及下午定时投入饵料,投饵量为河虾体重的5%;

(5)水体循环管理每隔3天将池中的养殖水体抽出,过滤,通入臭氧杀菌,再充氧,使得溶解氧含量不低于5m/l,加温至25℃,再循环回到池塘;

(6)养殖3个月后成虾捕捞。

本实施例使得河虾比普通饲养河虾体重中8-10g,成长时间缩短了2-3个月。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虾养殖方法,选择深度为55‑100CM的池塘,利用石棉瓦围住四周,并且在虾苗放养前对池塘用生石灰以及中药粉剂进行消毒,然后放养河虾,进行水质管理,饲料投喂,最后成虾捕捞。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金城
技术研发日:2017.10.25
技术公布日:2018.01.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