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耕机中的耕深调节阻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67745阅读:5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耕机中的耕深调节阻尼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耕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农耕机中的耕深调节阻尼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机械化耕作已经逐渐取代人工耕作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农耕机根据耕作对象和耕作需要的不同,种类繁多,有微耕机、中耕机、旋耕机、割草机等机型。其中,以微耕机为例,微耕机作为一种常用的农业机械广泛适用于平原、山区、丘陵的旱地、水田、果园等地貌,在翻地、耕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广大农民消费者替代牛耕的最佳选择。

微耕机在使用过程中,田块上下往往是起伏不平整的,尤其是山地丘陵地区田块,随着土壤状况的不断变化,需要对微耕机的耕深深度进行调节以适应耕作的需要。为此,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638565.2】公开了一种用于微耕机上的耕深调节装置,微耕机包括机架和定位在机架上的旋耕刀,耕深调节装置设于旋耕刀的后侧,耕深调节装置包括耕深调节杆和支架,耕深调节杆上设置有耕深检测装置,耕深检测装置连接有控制器,支架的底部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沿微耕机的前行方向水平连接有缓冲杆,缓冲杆套设有弹簧,安装板的下方垂直连接耕深调节杆,耕深调节杆穿过安装板连接直流电机,直流电机连接控制器,耕深调节杆下方连接有阻力杆。作业时,操作人员只需扶着把手并控制油门和转向,而稳定耕深则由控制器来完成,当耕深较浅时,控制器控制直流电机反转,使耕深调节杆运动带动阻力杆下行,在微耕机重力作用下,阻力杆插入土壤中,增大行车阻力,延长旋耕刀旋击土壤时间,增大实时旋耕的深度;相反,当耕深较深时,控制器控制直流电机正转,使耕深调节杆向上运动带动阻力杆相对上行,行车阻力减小,缩短旋击时间,减小旋耕深度。

又例如申请人曾经设计开发并申请了中国专利【201220353493.3】的一种微耕机的耕深调节装置;又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842388.x】公开的一种旋耕机阻尼柱安装结构。以上现有技术中的耕深调节装置均是通过控制阻力杆的插入深度来控制微耕机耕刀的耕深,但是其实际起到的耕深调节作用非常有限。具体来说,受阻力杆本身杆状结构限制,一方面,当遇到土质较软的工况时,阻力杆几乎无法借力地面产生阻力,阻力杆的插入深度调节实际对耕刀耕深的调节效果非常差;另一方面,阻力杆即便能够插入并借力地面,其受到的阻力往往非常有限,且受到的阻力方向仅仅是与前进方向相反的力,当耕深较浅时,还是需要人工下压扶手并提供斜向下的拉力以降低前进速度来增大实时旋耕的深度;也就是说,现有技术的阻力杆升降调节设计对耕刀耕深调节效果非常差,提供的辅助阻力非常有限,无法对耕深进行有效调节,在实际操作使用过程中,还是需要工人根据地面工况来反复上抬或下压扶手以及控制施加斜向上或斜向下的力来控制耕刀的耕深,这样反复拉扯控制非常耗费人力,导致工人的劳动强度非常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农耕机中的农耕机中的耕深调节阻尼装置,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为农耕机的耕深调节提供有效阻力辅助的同时又不会出现卡滞影响农耕机的正常前进。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农耕机中的耕深调节阻尼装置,包括阻力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杆上具有相对水平面倾斜向下布置的片状阻尼片,所述阻尼片的上表面朝向阻力杆的前进方向倾斜。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农耕机的耕深调节阻尼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农耕机的耕深调节需要阻力辅助时,使阻尼片插入地面,阻力杆随着农耕机前进,上述阻尼片随着阻力杆的前进受到的阻力受以上阻尼片倾斜设计和其上表面朝向设计的作用会产生垂直于上表面的斜向下的分力,阻尼片嵌入面积越大,该斜向下的分力也会变大,使得人工无需下压扶手,耕刀受斜向下的分力拉扯就能够快速、有效地旋入更深的泥土实现耕深调节,从而为农耕机的耕深调节提供了有效地阻力辅助;同时,上述阻尼片呈片状且上述阻力受阻尼片上表面倾斜设计的作用还会产生沿着上表面斜向上的分力,这样便于泥土的上翻,使得阻尼片在为耕深调节提供辅助阻力的过程中不容易出现卡滞的问题,从而保证农耕机的正常前进耕作;因此,通过以上阻尼片的设计,为农耕机的耕深调节提供有效阻力辅助的同时又不会出现卡滞影响农耕机的正常前进。

在上述的农耕机中的耕深调节阻尼装置中,所述阻尼片的下表面为向上弯曲延伸的弯曲面。通过以上设计,这样便于阻尼片在进行耕深调节时泥土的上翻,使得阻尼片在耕深调节控制中不容易出现卡滞的问题,从而保证农耕机能够进行正常工作。

在上述的农耕机中的耕深调节阻尼装置中,所述阻尼片倾斜朝下的一端呈尖角状。通过以上设计,有利于阻尼片快速嵌入地面实现耕深调节,且上述设计使得阻尼片在随农耕机前进过程中不容易出现卡滞问题。

在上述的农耕机中的耕深调节阻尼装置中,所述阻力杆的前后所在方向与阻力杆的前进方向一致,所述阻力杆能够沿左右方向摆动,所述阻尼片沿着阻力杆的前后所在方向相对水平面倾斜向下布置,所述阻尼片的上表面为阻力调节面,所述阻力调节面沿阻力杆前后所在方向倾斜的同时且向阻力杆的左侧下方或右侧下方倾斜。当阻尼片采用摆动的方式嵌入地面时,一方面阻尼片上表面的受力面积会越来越大使阻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摆动,阻尼片上表面与地面的夹角越来越小,这样使得上述垂直于上表面的斜向下的分力方向与竖直方向的角度会慢慢变小,也就是说,随着摆动,上述分力对农耕机的耕深调节提供的阻力辅助越来越有效,对耕刀产生向下拉扯的效果会越来越好,从而能够更好地辅助耕深调节;同时,在本装置实际装配使用过程中,当阻力杆由左向右摆动使阻尼片慢慢嵌入地面时,阻力调节面沿阻力杆前后所在方向倾斜的同时向阻力杆右侧下方倾斜,反之设计为向左侧下方倾斜,通过以上阻力调节面在摆动侧的倾斜设计,当阻力调节面嵌入地面时,使得刚接触地面的嵌入角度能够更大,使得阻力调节面随着阻力杆的摆动,其嵌入角度的变化能够更加剧烈,这样使得上述阻力的斜向下分力的方向变化也更加剧烈,从而为农耕机的耕深调节提供更进一步、更有效地阻力辅助,这样使得控制阻力杆摆动所得到的耕深调节效果更加明显,因此,通过以上阻力调节面和摆动的配合设计,使得本装置为农耕机的耕深调节提供的阻力辅助更加有效,进而无需人工额外费力控制辅助耕深调节,达到了节省人力的目的。

在上述的农耕机中的耕深调节阻尼装置中,所述阻力调节面沿阻力杆前后所在方向倾斜的同时不向左侧和右侧倾斜。当阻尼片采用升降的方式嵌入地面时,阻力调节面可以采用上述设计,这样便于阻尼片顺畅插入地面用于耕深调节,使得阻尼片在耕深调节控制中不容易出现卡滞的问题,从而保证农耕机能够进行正常工作。

在上述的农耕机中的耕深调节阻尼装置中,所述阻尼片呈锐角三角形状且位于阻力杆的底端,所述阻尼片最小锐角的一端倾斜朝下,所述阻尼片倾斜朝上一端的其中一个尖角向左侧或右侧远离阻力杆。通过以上对阻尼片的形状设计,既能够保证能够提供足够的阻力辅助农耕机进行耕深调节,又能够保证耕深调节过程中以及调节后的前进过程中不会出现卡滞问题;需要指出的是,上述阻尼片在实际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定弯扭才能形成上述上表面和下表面,上述阻尼片的形状是指阻尼片压平后的形状;在本装置实际装配使用过程中,当阻力杆由左向右摆动使阻尼片慢慢嵌入地面时,阻尼片位置向阻力杆的右侧偏移,反之亦反;通过以上阻尼片位置设计,再配合上述阻力调节面的设计,使得阻力杆摆动进行耕深调节时,阻尼片更容易嵌入地面,且阻尼片的大部分部位在摆动过程中比阻力杆更靠近地面,这样使得阻力杆摆动进行进行耕深调节时阻尼片嵌入泥土摆动能够更加顺畅,不容易出现卡滞。

在上述的农耕机中的耕深调节阻尼装置中,所述农耕机包括机架,所述阻力杆能够相对机架摆动和/或升降移动。根据实际需要,本装置中的阻力杆的安装和驱动方式可以灵活选择;其中,作为摆动方式的替代,阻力杆可以与机架固定,可以人工控制农耕机摆动以使阻力杆摆动。

在上述的农耕机中的耕深调节阻尼装置中,所述阻力杆与机架铰接且能够带着阻尼片相对机架向下摆动,所述机架上设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能够控制阻尼片的摆动角度。使用时,当耕刀的耕深较浅需要调深时,通过控制机构控制阻力杆向地面方向摆动一定的角度,阻尼片随着阻力杆的摆动能够慢慢嵌入地面,由于阻尼片相对水平面倾斜向下布置且阻尼片的上表面朝向阻力杆前进方向倾斜,随着阻力杆继续向地面方向摆动,此时阻尼片嵌入地面的角度慢慢变小,嵌入面积慢慢变大,这样使得阻尼片受到的阻力会慢慢变大,使得耕刀的耕深能够慢慢变深;当耕刀的耕深较深需要调浅时,通过控制机构控制阻力杆向上摆动一定的角度,此时阻尼片嵌入地面的角度慢慢变大,嵌入面积慢慢变小,这样使得阻尼片受到的阻力会慢慢变小,使得耕刀的耕深能够慢慢变浅;具体来说,上述阻尼片受到的阻力受以上阻尼片倾斜设计和其上表面倾斜设计的作用会产生垂直于上表面的斜向下的分力,阻尼片嵌入面积慢慢变大,该斜向下的分力也会慢慢变大,使得人工无需下压扶手,耕刀受斜向下的分力拉扯就能够快速、有效地旋入更深的泥土,从而使得耕深能够得到高效调节;同时,由于阻尼片采用摆动的方式嵌入地面,一方面阻尼片上表面的受力面积会越来越大使阻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摆动,阻尼片上表面与地面的夹角越来越小,这样使得上述垂直于上表面的斜向下的分力方向与竖直方向的角度会慢慢变小,也就是说,随着摆动,上述分力对耕刀产生向下拉扯的效果会越来越好,这样使得耕深的调节速度会越来越快、越来越有效,从而进一步实现了高效调节耕深的目的;因此,通过以上对阻尼片倾斜和控制机构摆动调节的配合设计,使得农耕机的耕深能够得到高效调节,进而无需人工额外费力控制辅助耕深调节,达到了节省人力的目的。

在上述的农耕机中的耕深调节阻尼装置中,所述阻力杆外套设有与阻力杆滑动连接的滑套,所述滑套与机架铰接,所述阻力杆上设有高度调节孔,所述滑套上设有锁孔,所述高度调节孔与锁孔之间能够穿设紧固件使阻力杆与滑套锁紧。通过以上设计,使得阻力杆不仅能够相对机架摆动,而且也能够相对机架升降移动;根据实际土壤的松软使用需要,通过以上设计,可以使得阻尼片相对地面的距离可以调节,这样使得阻尼片与地面接触的初始角度是可以调整的,这样使得阻尼片无需多余摆动就能够应对不同土壤的耕深调节要求,从而为农耕机的耕深调节提供更加有效阻力辅助,保证本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土壤耕深的调节。

在上述的农耕机中的耕深调节阻尼装置中,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操纵机构、连接在操纵机构和阻力杆之间的连接件,所述操纵机构能够拉动连接件使阻力杆相对机架摆动。作为替代方案,上述控制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丝杆电机和用于控制丝杆电机正反转的开关按钮,所述丝杆电机的电机轴与阻力杆铰接。

在上述的农耕机中的耕深调节阻尼装置中,所述操纵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调节盘和铰接在调节盘上的操纵杆,所述操纵杆通过连接件与阻力杆相连,所述操纵杆能够相对调节盘转动并拉动连接件,所述操纵杆上具有卡爪,所述调节盘上具有若干沿操纵杆转动方向间隔布置的调节卡孔,所述卡爪能够随着操纵杆转动插入其中一个调节卡孔内。通过扳动操纵杆转动就能拉动连接件以控制阻力杆的摆动幅度,并通过卡爪和调节卡孔实现调节限位,从而使得农耕机的耕深调节操作可控且方便;作为替代,所述操纵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转动电机和用于控制转动电机正反转的开关按钮,所述拉索的另一端绕设在转动电机的电机轴上。

在上述的农耕机中的耕深调节阻尼装置中,所述连接件为设在阻力杆一侧的拉索,拉索的一端固连在阻力杆的一侧,另一端固连在操纵杆上,所述阻力杆的另一侧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连在阻力杆的另一侧,另一端固连在机架上。由于拉索为柔性件,这样便于本装置在农耕机上的安装布置;作为替代,上述连接件也可采用两端分别于阻力杆和操纵杆铰接的拉杆,这样就无需设置复位弹簧。

在上述的农耕机中的耕深调节阻尼装置中,所述操纵杆通过螺栓铰接连接在调节盘上,所述螺栓的螺母与操纵杆之间设有压紧弹簧,所述压紧弹簧使操纵杆压紧抵靠在调节盘上。通过以上设计,使用时,只需向调节盘的外侧扳动操纵杆,就能够使卡爪脱离调节卡孔,然后转动操纵杆就能实现耕深的调节,完成调节后使卡爪重新卡入对应的调节卡孔内,此时,操纵杆受压紧弹簧的弹力作用压紧在调节盘上不容易产生脱离,从而使得本装置的耕深调节能够有效可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农耕机中的耕深调节阻尼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装置通过在阻力杆上设计倾斜布置且形状特殊的阻尼片,为农耕机的耕深调节提供有效阻力辅助的同时又不会出现卡滞影响农耕机的正常前进;

2、阻尼片采用摆动的方式和控制机构的设计,使得本装置能够有效地控制农耕机所受阻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能够辅助农耕机进行高效地耕深调节,无需人工额外费力控制辅助耕深调节,进而节省了人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耕深调节阻尼装置安装在农耕机上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耕深调节阻尼装置与农耕机机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耕深调节阻尼装置中阻尼片摆动到最低处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耕深调节阻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耕深调节阻尼装置中阻尼片的一个方向的侧视示意图。

图6是本耕深调节阻尼装置中阻尼片的另一个方向的侧视示意图。

图7是本耕深调节阻尼装置中阻尼片随阻力杆摆动的动作过程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铰接座;2、阻力杆;21、高度调节孔;3、阻尼片;31、阻力调节面;32、弯曲面;4、拉索;5、复位弹簧;6、调节盘;61、调节卡孔;62、限位块;7、操纵杆;71、卡爪;8、螺栓;9、压紧弹簧;10、滑套;101、锁孔;102、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具体来说,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农耕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具有铰接座11。本耕深调节阻尼装置包括阻力杆2,阻力杆2外套设有与阻力杆2滑动连接的滑套10,阻力杆2上设有高度调节孔21,滑套10上设有锁孔101,高度调节孔21与锁孔101之间能够穿设紧固件使阻力杆2与滑套10锁紧。其中紧固件可采用螺钉、螺栓或者铁丝等;本实施例中阻力杆2通过滑套10与机架1铰接,滑套10上具有连接轴102,连接轴102穿设在铰接座11上并通过轴承与铰接座11转动连接以实现滑套10与机架1的铰接。

如图4所示,阻力杆2能够在控制机构的驱动下相对机架1摆动,控制机构包括操纵机构、一端固连在阻力杆2一侧的拉索4和一端固连阻力杆2另一侧的复位弹簧5,复位弹簧5的另一端固连在机架1上,操纵机构能够克服复位弹簧5的弹力作用并拉动拉索4的另一端使阻力杆2相对机架1摆动。其中,滑套10的两侧分别具有连接耳片,拉索4的一端固定在一侧的连接耳片上实现与阻力杆2的固连,复位弹簧5的一端固定在另一侧的连接耳片上实现与阻力杆2的固连。操纵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1扶手上的调节盘6和铰接在调节盘6上的操纵杆7,拉索4的另一端固连在操纵杆7上,操纵杆7能够相对调节盘转动并拉动拉锁4,操纵杆7上具有卡爪71,操纵杆7通过螺栓8铰接连接在调节盘6上,螺栓8的螺母与操纵杆7之间设有压紧弹簧9,压紧弹簧9使操纵杆7压紧抵靠在调节盘6上,调节盘6上具有若干沿操纵杆7转动方向间隔布置的调节卡孔61,操纵杆7上的卡爪71向调节盘6方向弯曲并能够伸入其中一个调节卡孔61内。调节盘6上还具有两个位于操纵杆7转动方向上的限位块62,操纵杆7位于两个限位块62之间。

如图5和图6所示,阻力杆2的底端上具有相对水平面倾斜向下布置的阻尼片3,阻尼片3的上表面为朝向阻力杆2前进方向的阻力调节面31,阻尼片3压平后呈锐角三角形状,阻尼片3最小锐角的一端倾斜朝下。阻尼片3倾斜朝上的一端向上弯曲翘起,阻尼片3的下表面为向上弯曲延伸的弯曲面32。如图7所示,阻力调节面31能够随着阻力杆2向地面摆动且嵌入地面的角度越变越小。

更具体地,再如图1和图3所示,阻力杆2的前后所在方向与阻力杆2的前进方向一致,阻力杆2能够沿左右方向摆动,阻尼片3沿着阻力杆2的前后所在方向相对水平面倾斜向下布置,阻尼片3的位置向阻力杆2的左侧或右侧偏移。阻力调节面31沿阻力杆2前后所在方向倾斜的同时且向阻力杆2的左侧下方或右侧下方倾斜。在本装置实际装配使用过程中,当阻力杆2由左向右摆动使阻尼片3慢慢嵌入地面时,阻尼片3的位置向阻力杆2的左侧偏移,阻力调节面31沿阻力杆2前后所在方向倾斜的同时且向阻力杆2的左侧下方倾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机架1、阻力杆2、高度调节孔21、阻尼片3、阻力调节面31、弯曲面32、拉索4、复位弹簧5、调节盘6、调节卡孔61、限位块62、操纵杆7、卡爪71、螺栓8、压紧弹簧9、滑套10、锁孔101、连接耳片10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