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株距的播种器芯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3475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株距的播种器芯盘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株距的播种器芯盘,属于播种机配件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的播种机取种组件,通常包括固定板、取种盒和取种勺,而现有市面上固定板都是整体式的,由固定板上的孔位来限位和固定取种勺和取种盒,但是由于播种机播种的种子种类繁多,不同种子的播种株距是不一样的,而现有的取种组件由于株距基本都是固定的,当需要更换播种株距时就需要更换新的取种组件,这就会给生产制造与农户使用中带来极大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调株距的播种器芯盘,能够让取种组件适用于不同株距的播种。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株距的播种器芯盘,包括动盘,所述动盘上安装有取种组件,所述取种组件包括若干个取种单元首尾拼接围合而成,相邻两个取种单元之间可拆连接,所述取种组件上设有用于调节相邻两个取种单元之间周向间距的调节结构。

作为优选,每个取种单元包括固定板和安装在固定板上的取种盒,所述调节机构设在所述固定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在固定板上的定位凸起和多组定位凹槽,相邻两个取种单元拼接时,其中一个取种单元中固定板的定位凸起卡装到另一个取种单元中固定板的定位凹槽上。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凸起设在所述固定板的顶面,所述定位凹槽设在固定板的底面。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凸起为圆柱,所述定位凹槽为圆槽;或,所述定位凸起为凸齿,所述定位凹槽为棘齿凹面。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存在高度差,所述定位凸柱设在第一连接板的顶面,所述定位凹槽设在第二连接板的底面。

作为优选,所述取种单元还包括安装在固定板上的取种勺,每个固定板的第二连接板上设有供所述取种勺穿过的穿孔,第一连接板上设有避让所述取种勺的开口槽。

作为优选,所述取种组件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所述动盘上,所述动盘包括下盘和可拆安装在下盘顶部的压盘,所述紧固件在限位在所述压盘与下盘之间,所述压盘上设有供紧固件穿过的连贯槽。

作为优选,所述连贯槽呈闭合的圆形环状,所述压盘包括外压盘和内置在外压盘内的内压盘,所述连贯槽设在所述内压盘的外周侧和外压盘的内周侧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连贯槽的底部外扩形成第一沉头槽,所述下盘的顶部设有第二沉头槽,所述第二沉头槽位于所述第一沉头槽的对应下方。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将取种组件分为若干个取种单元,这若干个取种单元首尾拼接围合而成,且相邻两个取种单元之间是可拆连接的,为了使得两个取种单元的之间的周向间距可调,本实用新型中在取种组件上设置了调节结构,可以用来调节相邻两个取种单元之间的周向间距,调节相邻两个取种单元之间的周向间距相当于调节了播种株距,这样能让本实用新型中的取种组件可以适用于不同株距的播种,调节起来更方便、自由。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播种器芯盘实施例一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播种器芯盘实施例一中相邻两块固定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播种器芯盘实施例一中的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播种器芯盘实施例一中动盘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播种器芯盘实施例一中动盘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一种可调株距的播种器芯盘,包括动盘10,所述动盘10通过紧固件安装有取种组件20,本实施例中紧固件为螺栓,所述取种组件20包括若干个取种单元201首尾拼接围合而成,相邻两个取种单元201之间可拆连接,所述取种组件20上设有用于调节相邻两个取种单元201之间周向间距的调节结构,本实施例中每个取种单元201包括取种勺3、固定板4、取种盒5,动盘10上的螺栓依次穿过取种盒5、固定板4、取种勺3,将取种单元201固定在动盘10上。

本实施例中,在取种组件20上设置了调节结构,可以用来调节相邻两个取种单元201之间的周向间距,调节相邻两个取种单元201之间的周向间距相当于调节了播种株距,这样能让本实施例中的取种组件20可以适用于多种种子的播种,调节起来更方便、自由。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调节机构是设置在固定板4上,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板4包括第一连接板41和第二连接板42,所述第一连接板41和第二连接板42之间存在高度差,可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41低于第二连接板42,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在第一连接板41顶面的定位凸起43和设在第二连接板42底面的多组定位凹槽44。

如图2所示,相邻两个取种单元201拼接时,其中一个取种单元201中固定板4的定位凸起43卡装到另一个取种单元201中固定板4的定位凹槽44上,本实施例中定位凸起43优选为圆柱,圆柱有有两个,呈径向分布,每组定位凹槽44优选为两个径向分布的圆槽,本实施例中定位凹槽44沿周向方向设有四组,定位凸起43可以卡入任意一组定位凹槽44内,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安装哪一组定位凹槽44内。

需要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本实施例的构思也应知晓,定位凸起43、定位凹槽44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展示的,定位凸起43可以为凸齿,所述定位凹槽44为可以为棘齿凹面,通过凸齿与棘齿凹面配合也可以实现调节效果,另外定位凸起43和定位凹槽44的位置也不局限于在固定板4的顶面和底面,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在固定板的侧壁上,只要能完成两者拼接且能实现周向调节的作用,都应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由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41和第二连接板42之间存在高度差,其中高度差相当于第一连接板41的厚度,这样设计的优点在于,当相邻两个固定板4拼接时,其中一个固定板4的第一连接板41刚好安装在另一个固定板4的第二连接板42下方,从而使得两个固定板4拼接后,两者的顶面、底面都能处于同一平面上,便于与取种盒5、取种勺3安装。

本实施例中,取种勺3上设有下延伸柱31,故所述第二连接板42上设有供下延伸柱31穿过的穿孔45,下延伸柱31穿过后凸出在第二连接板42的下方,两个取种单元201在拼接时,为了避免固定板4的第一连接板41与下延伸柱31发生干涉,第一连接板41上设有避让所述取种勺3的开口槽46,拼接时,下延伸柱31可以容纳在开口槽内46。

如图4至图5所示,为了配合本实施例中的取种组件,对动盘10也进行结构改进,将动盘10为分体设计,具体而言包括下盘1和可拆安装在下盘1顶部的压盘2,所述螺栓在限位在所述压盘2与下盘1之间,所述压盘上设有供螺栓穿过的连贯槽201,所述连贯槽201和/或所述下盘1上用于容置螺栓的头部的第一沉头槽202。

本实施例中这样设计后,安装孔实际变为一个连贯性的孔,连贯性的孔的优势在于螺栓穿在内部后可实现可调的效果,螺栓可在连贯槽201内实现滑动,可以调整成多种孔位,由于上文中取种单元之间的周向间距可调,而本实施例中动盘的安装位置也是可调,动盘和取种组件实现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此外,所述连贯槽201和/或所述下盘1上设有容置螺栓的头部的第一沉头槽202,螺栓的头部,即外径较大端,通常是六角形头部则可容置在第一沉头槽202内,使得下盘1和压盘2之间可以紧密贴合,不产生间隙。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知晓螺栓还可以是其他紧固件,比如螺钉、卡簧柱等零件。

本实施例中的下盘1的中心设有与播种机驱动装置连接的轴安装端11,轴安装端11径向朝外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圆台12和第二定位圆台13,本实施例中连贯槽201呈闭合的圆形环状,所述压盘2包括内压盘21和外压盘22,所述外压盘22呈圆环形,所述内压盘21位于外压盘22内部,所述内压盘21的外周壁与外压盘22的内周壁之间形成所述连贯槽201。

具体如图2所示,内压盘21安装在第一定位圆台12上,内压盘21的截面主要分为第一水平段211、竖直段212、第二水平段213,第一水平段211、竖直段212贴合匹配在第一定位圆台12上,第二水平段213贴合在第二定位圆台13的顶面上,其中第一水平段211上设有通孔,螺钉穿过通孔与第一定位圆台12的顶面固定,内压盘21与第一定位圆台12匹配定位,可提高内压盘21的安装位置精度。

外压盘22是固定安装在第二定位圆台13上,所述外压盘22的外周壁朝下延伸有定位凸缘221,所述定位凸缘221贴合在所述第二定位圆台13的侧壁,第二定位圆台13的侧壁对外压盘22的径向位置起到限位作用,提高外压盘22的安装位置精度。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沉头槽202设置在连贯槽201的底部,即设在压盘2的底面,本实施例中第一沉头槽202由连贯槽201外扩形成,这样方便螺栓的头部放置,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沉头槽202也呈闭合的圆形环状。

为了放置螺栓的头部厚度较厚,所述下盘1的顶部设有第二沉头槽14,所述第二沉头槽14位于所述第一沉头槽202的对应下方,这样设计,可以减少内压盘21、外压盘22的自身厚度,减少成本,所述第二沉头槽14也优选为呈闭合的圆形环状。

本实施例安装时,先将内压盘21、外压盘22从下盘1上拆下,将螺栓的头部放入到下盘1的第二沉头槽14内,然后将内压盘21、外压盘22分别安装到下盘1上,螺栓便被限位在压盘2与下盘1之间,且螺栓能在连贯槽201内实现周向滑动,从而方便与各种播种株距的取种组件匹配安装。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动盘有所区别,本实施例中动盘上的压盘上不设置第一沉头槽,第一沉头槽仅仅设在下盘上,下盘上的第二沉头槽省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