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池塘循环流水养鱼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0113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池塘循环流水养鱼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池塘循环流水养鱼系统。



背景技术:

池塘养殖目前仍是世界上水产养殖业中最主要的养殖方式,但由于其自身闭合性和结构单一的特点,从而导致水资源浪费、养殖品种较为单一、生态压力日益增加、能耗大、劳动力成本高等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循环水、高密度、低能耗、生态、经济型的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日益成为水产养殖业关注的重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池塘循环流水养鱼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池塘循环流水养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池塘设有水循环装置,所述的水循环装置包括主管,所述的主管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的主管的进水口端连接有吸水管,所述的吸水管末端封闭,所述的吸水管表面均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的主管从进水口端到出水口端依次设有水泵、一号开关阀、鱼粪收集盒、过滤装置;所述的主管内部设有一号半圆板和二号半圆板,所述的一号半圆板设置在一号开关阀和鱼粪收集盒之间,所述的一号半圆板固接在主管的内壁上,所述的一号半圆板与二号半圆板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的一号半圆板与二号半圆板组成圆盘形结构,所述的圆盘形结构与主管内壁相配合,所述的二号半圆板在一号半圆板的上方;所述的二号半圆板靠近鱼粪收集盒的一侧设有压缩弹簧,所述的压缩弹簧的一端与二号半圆板连接,所述的压缩弹簧的另外一端与主管内壁连接。

打开水泵,吸水管通过通孔吸收池塘的水,同时也将池塘的鱼粪吸入,通过一号半圆板和过滤装置的阻隔,鱼粪被堆积在鱼粪收集盒内,并且水经过过滤装置排入池塘,既净化了水,同时又使水的含氧量增加;二号半圆板在水泵不工作时为关闭状态,可以有效的防止鱼粪的回流。

优选地,所述的主管连接有通气管,所述的通气管设置在水泵与进水口之间,所述的通气管上设有空气泵和二号开关阀。

遇到阴天时,池塘内水的含氧量一般会大大降低,此时可关闭一号开关阀,打开二号开关阀,并启动空气泵,此时,大量新鲜空气会通过通孔进入池塘,从而有效的增加了含氧量。

优选地,所述的鱼粪收集盒与主管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过滤装置与主管活动连接。

这样设置方便鱼粪收集盒、过滤装置的清洗与更换。

优选地,所述的一号半圆板上方设有凸块,所述的凸块设置在主管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池塘循环流水养鱼系统,可以有效的收集池塘中的鱼粪,并且可根据情况有效的增加池塘的含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B剖面图。

附图标记:1、主管;2、吸水管;3、通孔;4、通气管;5、空气泵;6、二号开关阀;7、水泵;8、鱼粪收集盒;9、过滤装置;10、一号开关阀;11、一号半圆板;12、二号半圆板;13、压缩弹簧;14、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水循环装置包括主管1,主管1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主管1的进水口端连接有吸水管2,吸水管2末端封闭,吸水管2表面均匀设有若干通孔3;

主管1从进水口端到出水口端依次设有水泵7、一号开关阀10、鱼粪收集盒8、过滤装置9;鱼粪收集盒8、过滤装置9均与主管1活动连接;

主管1内部设有一号半圆板11和二号半圆板12,一号半圆板11设置在一号开关阀10和鱼粪收集盒8之间,一号半圆板11固接在主管1的内壁上,一号半圆板11上方设有凸块14,凸块14设置在主管1内壁上,一号半圆板11与二号半圆板12通过铰链连接,一号半圆板11与二号半圆板12组成圆盘形结构,圆盘形结构与主管1内壁相配合,二号半圆板12在一号半圆板11的上方;

二号半圆板12靠近鱼粪收集盒8的一侧设有压缩弹簧13,压缩弹簧13的一端与二号半圆板12连接,压缩弹簧13的另外一端与主管1内壁连接。

主管1连接有通气管4,通气管4设置在水泵7与进水口之间,通气管4上设有空气泵5和二号开关阀6。

当水循环装置通过水泵7抽水时,关闭二号开关阀6,打开一号开关阀10;当水循环装置通过空气泵5供氧时,打开二号开关阀6,关闭一号开关阀1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