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鱼分批人工繁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70631发布日期:2018-07-20 18:11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为渔业领域,涉及水产养殖技术方法,尤其是胭脂鱼多批次人工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胭脂鱼(myxocyprinusasiaticus)属鲤形目,亚口鱼科,胭脂鱼属。俗称:火烧鳊、黄排、木叶盘、红鱼、紫鳊、燕雀鱼、血排、粉排。分布于长江、金沙江等长江中上游江段,索饵回游入洞庭湖肥育,生活在湖泊、河流中,为我国特有名贵珍稀鱼类,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研究价值。幼鱼与成鱼,形态各异,幼鱼体高而侧扁,呈斜方形,成鱼体侧中轴有1条胭脂红色的宽纵纹,雄鱼的颜色鲜艳,雌鱼颜色暗淡。胭脂鱼色泽鲜艳,体态优美,极具观赏性,是很好的观赏鱼。营养丰富,是高档的餐桌佳肴。

胭脂鱼为杂食性,具有体型大,生长快,肉厚,味美等特点。适应各种养殖水域,特别是大水面及池塘套养的最佳品种,具有很好的养殖开发前景。主食无脊椎动物和昆虫幼虫,也吃水底的有机物质,还常在水底砾石上吸食附着的硅藻及植物碎片。该鱼性情温顺,生命力强,食性广泛是养殖业中的理想对象,生境及生物学习性不尽相同,幼鱼喜集群于水流较缓的砾石间,多活动于水体上层,中年鱼则在中下层,成鱼喜在江河的敞水区,其行动迅速敏捷。一般在水质清新,含氧量高,水位及水温较稳定的急流浅滩中繁殖,3~4月产卵,繁殖期短,只有约10d~20d。卵浅黄色,粘性,粘附在水底砾石或水藻上,在16~18℃的适宜水温等条件下,7~8天可孵出仔鱼。

胭脂鱼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较早,近20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长期过度捕捞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又缺乏科学管理,其自然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捕捞强度增大,产量也几乎不再增加,反而导致效益下降。被我国列为濒危物种,现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濒危等级为易危。

目前胭脂鱼的自然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开展胭脂鱼的人工育苗,开展放流增殖和人工养殖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又由于胭脂鱼种质资源退化,国内对胭脂鱼育苗的研究较少,亲鱼培育和促熟技术缺乏深入的研究,还没有形成完备的技术体系和方案,主要还是在成鱼养殖的基础上减少放养密度、加强产前培育、采取产前水流刺激等措施进行,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亲鱼成熟率低、催产率低、苗种生产不稳定等情况,苗种繁育率低,给人工生态养殖和人工放流规模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亲本分批培育技术不成熟、适宜催产时间过短,过多的种鱼难以在短期内完成催产繁育,制约了繁育的规模和数量,浪费成批共同达到效应期鱼卵,难以规模化繁育胭脂鱼鱼苗,特提供一种胭脂鱼多批次繁育方法。

胭脂鱼分批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亲本产后恢复、亲本培育、亲本分批产前培育、挑选亲鱼和催产、受精卵孵化和苗种培育六个阶段的整个过程。

1、亲本产后恢复:刚进行完人工催产的胭脂鱼亲鱼一般体质较弱、部分亲鱼体表还可能因人工挤卵而受伤,应根据受伤情况注射2~3次消炎药物(按0.5万单位/kg注射青霉素钠溶液),并在水质清新的池塘内微流水暂养10d~15d,隔天进行水体杀菌消毒,防止伤口感染。暂养期间投喂少量鲜活饵料水蚯蚓,投喂量视亲鱼恢复情况而定,每次投喂量不超过亲鱼体重的2%~3%,吃完后才投喂,以利于产后亲鱼恢复健康。

2、亲本培育:

(1)亲本放养:待亲鱼恢复后放回培育池,与后备亲鱼一起培育,数量大于50组,每667m2放养200~300kg,既不影响胭脂鱼亲鱼的性腺发育,又可提高池塘的利用率,产后培育期间每月投喂1~2次水蚯蚓,按亲鱼体重的5%投喂;

(2)饵料投喂:胭脂鱼亲鱼培育池塘不宜施肥,以精料投喂为主,为营养全面的全价配合饲料,蛋白含量为40%~45%,自己配制或购买商品饲料均可,日投喂量为亲鱼体重的4%;

(3)水质调节:胭脂鱼亲鱼池水质不宜过肥或过瘦,保证池水“活、爽”为原则,溶氧含量要求为5mg.l-1,浮游植物生物量在20~30mg.l-1为宜;

3、亲本分批和产前培育:

(1)产前分批:分批时间为每年的12月至次年1月,此时水温8℃~15℃,将繁殖群体分为三批,每批数量大于20组,一批提前繁育为提前繁育群体,一批常规繁育,一批延迟繁育为延迟繁育群体。提前繁育群体和延迟繁育群体均转移到室内控温控光培育,繁育产卵前1个月饵料改为投喂水蚯蚓,每天按亲鱼体重的5%投喂;

(2)分批培育:温度和光周期调控

提前繁育群体采取提高水温,人工补光延长光照时间的方法促进性腺发育,水温逐渐由8℃提高到18℃,每隔10d提高2℃,光照时间也由10h提高到15h,每隔10d光照时间延长1h,其间按体重的1~3%投喂水蚯蚓,养殖水体维持高溶氧状态,溶氧大于5mg/l;

延迟繁育群体采取延长低温期和低光照期的方法延迟性腺发育,水温维持在6~8℃的时间为50d,其间光照时间由10h到7h到9h,每个阶段各10d,其间不投喂饲料,养殖水体维持高溶氧状态,溶氧大于5mg/l;然后参照提前繁育群体的控温控光操作办法操作。

常规繁育群体保持自然水温,自然光照时间,当水温达到13℃~15℃时,按体重的1%~3%投喂水蚯蚓十天,然后禁食到水温18℃~19℃,等待繁育群体的性腺逐步发育成熟,确保养殖水体维持高溶氧状态,溶氧大于5mg/l;

(3)水流刺激

产前水流刺激的方式促进雌鱼性腺发育成熟,具体办法是在人工催产前1个月,采用水利动力设备,以水面和水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搅动形成水流,每天刺激时间为3h-5h。

4、催产

(1)挑选亲鱼:选择鳞片完整、体重不低于6kg的成熟亲鱼,雌性亲鱼与雄性亲鱼的配比(数量比)为1~4∶1;成熟亲鱼的特征为:雄性亲鱼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入水即散;雌性亲鱼腹部膨大,将鱼腹部朝上能看到卵巢轮廓,用挖卵器挖出的卵粒大小整齐饱满,分散,直径超过2mm,用力挤压有少量卵粒被挤出,挤出卵粒数量小于50粒;

(2)催产:

催产药物: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每尾雌性亲鱼体重的催产药物总用量为2000~5000单位:雄性亲鱼的催产药物用量减半;

采用三次注射,第一次注射只注射雌性亲鱼,剂量为总剂量的1/3;5d~7d后第二次注射,雌性亲鱼剂量为总剂量的1/3,雄性亲鱼剂量为总剂量的1/2;3d~5d第三次注射,雌性亲鱼剂量为总剂量的1/3,雄性亲鱼剂量为总剂量的1/2;每次注射的药量为1.0~2.5ml;

每次注射后的亲鱼放入产卵池中,产卵池中保持水的流速为0.08m/s~0.12m/s,以刺激亲鱼性腺发育和产卵,观察到受精卵后,每天收集3次,将受精卵及时转移到孵化池流水充气孵化;

亲鱼产卵持续时间为3d-7d,产卵完毕后将亲鱼捕出,另池产后恢复。

6、孵化和仔鱼过渡

将由所述产卵池中取出的受精卵用清水清洗后,再用3ppmkmno4溶液浸泡8s~12s,然后转移到孵化池的网箱中,充气增氧孵化,孵化池水流速度保持在0.08m/s~0.12m/s;水温保持在20~24℃,维持水中溶氧大于7mg/l,5~8d仔鱼脱膜而出,仔鱼扭动穿过网箱,流入接苗箱,当箱内鱼苗达一定数量后即捞入有流水装置的常规孵化槽暂养培育,当仔鱼卵黄囊消失处于平游时即可进入下一环节。

7、苗种培育

胭脂鱼鱼苗个体较大,开口饵料的选择不苛刻,鱼苗平游开始第1-5d以轮虫和蛋黄为主,轮虫维持密度大于10个/l,每天每10万尾平游鱼苗投喂蛋黄1个,分2次投喂;第6-10d投喂小型枝角类和桡足类,用60目筛网滤除较大的浮游动物,或者孵化的丰年虫幼体;11d后投喂混合大小的浮游动物,以枝角类为主;至到体长达到2.5~3.5cm,转喂浮性小颗粒饲料,直径小于1mm。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协同调控光周期和温度延长催产期,在一个地方每年的适宜繁殖时间由10-20d延长到90d以上。

(2)延长人工繁殖设备的使用时间,提高使用效率近3倍。

(3)高效利用培养的成熟卵,解决难以长时间多批次人工繁育胭脂鱼的技术困难,防止卵粒过熟,实现在繁殖期高效大批量催产繁育。

(4)一个繁殖季节实现三批次繁殖,提高3倍以上的鱼苗繁育数量。

(5)胭脂鱼雄鱼精巢发达,雌雄比例可达到2-5,这样提高繁育群体的雌鱼比例,使相同数量的繁育群体提高1倍以上的卵粒基数,奠定提高繁育数量的基础。

实施例

胭脂鱼分批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亲本产后恢复、亲本培育、亲本分批产前培育、挑选亲鱼和催产、受精卵孵化和苗种培育六个阶段的整个过程;

所述亲本产后恢复:人工催产胭脂鱼亲鱼因人工挤卵而受伤,应注射2~3次消炎药物,并在水泥池内微流水暂养10~15天,投喂水蚯蚓,投喂量为亲鱼体重的2%~3%;

所述亲本培育:亲鱼恢复后放回培育池,与后备亲鱼一起培育,数量大于50组,每667m2放养200~300kg,培育期间每月投喂1~2次水蚯蚓,按亲鱼体重的5%投喂;投喂全价配合饲料,蛋白含量为40~45%,日投喂量为亲鱼体重的4%;水质调节溶氧含量要求为5mg.l-1,浮游植物生物量在20~30mg.l-1为宜;

所述亲本分批产前培育:再12月至次年1月,水温8~15℃时,将繁殖群体分为三批,分别为提前繁育群体、常规繁育群体和延迟繁育群体,每批数量大于20组,所述提前繁育群体和延迟繁育群体均转移到室内控温控光培育,繁育产卵前1个月投喂水蚯蚓,按亲鱼体重的2%~3%投喂;产前水流刺激的方式促进雌鱼性腺发育成熟,具体办法是在人工催产前1个月,采用水利动力设备,以水面和水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搅动形成水流,每天刺激时间为3h~5h;

所述挑选亲鱼和催产是:选择鳞片完整、体重不低于6kg的成熟亲鱼,年龄大于8y。雌性亲鱼与雄性亲鱼的配比(数量比)大于1;催产药物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一种;分3次注射;每次注射后的亲鱼放入产卵池中,产卵池中保持水的流速为0.08m/s~0.12m/s,以刺激亲鱼性腺发育和产卵,观察到受精卵后,每天收集3次,将受精卵及时转移到孵化池流水充气孵化;亲鱼产卵持续时间为3d~7d,产卵完毕后将亲鱼捕出,另池产后恢复;

所述受精卵孵化是:流水充气孵化,分离初孵仔鱼,静水充气增氧暂养;

所述苗种培育是:鱼苗平游开始第1d~5d以轮虫和蛋黄为主,轮虫维持密度大于10个/l,每天每10万尾平游鱼苗投喂蛋黄1个,分2次投喂;第6d~10d投喂小型枝角类和桡足类,用60目筛网滤除较大的浮游动物,或者孵化的丰年虫幼体;11d后投喂混合大小的浮游动物,以枝角类为主;至到体长达到2.5cm~3.5cm,转喂浮性小颗粒饲料,饲料直径小于1mm。

所述的胭脂鱼分批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批控温和控光培育,具体特征如下:

所述提前繁育群体采取提高水温,人工补光延长光照时间的方法促进性腺发育,水温逐渐由8℃提高到18℃,每隔10d提高2℃,光照时间也由10h提高到15h,每隔10d光照时间延长1h,其间按体重的1%~3%投喂水蚯蚓,养殖水体维持高溶氧状态,溶氧大于5mg/l;

所述延迟繁育群体采取延长低温期和低光照期的方法延迟性腺发育,水温维持在6℃~8℃的时间为50d,其间光照时间由10h到7h到9h,每个阶段各10d,其间不投喂饲料,养殖水体维持高溶氧状态,溶氧大于5mg/l;然后参照提前繁育群体的控温控光操作办法操作;

所述常规繁育群体保持自然水温,自然光照时间,当水温达到13℃~15℃时,按体重的1%~3%投喂水蚯蚓10d,然后禁食到水温18℃~19℃,等待繁育群体的性腺逐步发育成熟,确保养殖水体维持高溶氧状态,溶氧大于5mg/l;

所述的胭脂鱼分批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雌性亲鱼与雄性亲鱼的配比(数量比)大于1,为1~4∶1;成熟雄性亲鱼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入水即散;成熟雌性亲鱼腹部膨大,将鱼腹部朝上能看到卵巢轮廓,用挖卵器挖出的卵粒大小整齐饱满,分散,直径超过2mm,用力挤压有少量卵粒被挤出,挤出卵粒数量小于50粒。

所述的胭脂鱼分批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受精卵孵化为流水充气孵化,分离初孵仔鱼,静水充气暂养:将由所述产卵池中取出的受精卵用清水清洗后,再用3ppmkmno4溶液浸泡8s~12s,然后转移到孵化池的网箱中,充气增氧孵化,孵化池水流速度保持在0.08m/s~0.12m/s;水温保持在20℃~24℃,维持水中溶氧大于7mg/l,5d~8d仔鱼脱膜而出,仔鱼扭动穿过网箱,脱离孵化区域,流入接苗箱,当箱内鱼苗达一定数量后即捞入静水孵化槽暂养培育,保持水温24℃~26℃,溶氧大于7mg/l,3d~5d后仔鱼卵黄囊消失,成为平游时仔鱼;

所述的胭脂鱼分批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注射催产药物:催产药物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一种;每尾雌性亲鱼体重的催产药物总用量为2000~5000单位:雄性亲鱼的催产药物用量减半;采用三次注射,第一次注射只注射雌性亲鱼,剂量为总剂量的1/3;5d~7d后第二次注射,雌性亲鱼剂量为总剂量的1/3,雄性亲鱼剂量为总剂量的1/2;3d~5d第三次注射,雌性亲鱼剂量为总剂量的1/3,雄性亲鱼剂量为总剂量的1/2;每次注射的药量为1.0ml~2.5ml。

本发明属于胭脂鱼规模化人工繁殖方法,是本专利申请人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经过长时期的大量与反复的试验才确立的,是鱼类遗传育种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已在试验场地成功繁殖大批量鱼苗。

本发明方法通过加大雌鱼所占比例,低温期分组,结合后室内控温控光培育,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延长人工繁殖设备的使用时间,解决难以长时间多批次人工繁育胭脂鱼的技术困难,使相同数量的繁育群体提高1倍以上的卵粒基数,实现一个繁殖季节实现三批次繁殖,提高3倍以上的鱼苗繁育数量。繁育期内增产效果明显、适合产业化大规模发展。在产卵率、孵化率、苗种养殖成活率、成鱼养殖成活率等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能确保繁育群体数量的稳定和性成熟亲鱼较长时间充分利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