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杀虫剂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6873发布日期:2018-07-20 07:00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杀虫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植物杀虫剂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松材线虫病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病虫害,寄主植物感染松材线虫病后40天即可死亡,因此被称为松树“癌症”。又因其传播速度极快,而且一旦感染很难控制,所以又称为松树“艾滋病”。该病的防治已成为世界性难题,因各国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将该病列为进出口检疫对象。由于松材线虫存活于树干内,药物很难直接作用于虫体,目前控制松林线虫病最有效的途径是对松林线虫的媒介昆虫—松褐天牛进行防控,该虫主要通过携带松材线虫的成虫取食、产卵等行为传播该病。

目前防治松褐天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药剂防治。但由于长期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导致该虫对烟碱类、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及拟除虫菊酯等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杀虫效果越来越差,因此急待开发有效的复配制剂。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杀虫效果好,能快速有效杀灭天牛等林业虫害的植物杀虫剂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杀虫效果好,能快速有效杀灭天牛等林业虫害的植物杀虫剂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杀虫剂组合物,包括绿僵菌素、高效氯氰菊酯和螺虫乙酯,所述绿僵菌素、高效氯氰菊酯与螺虫乙酯的重量比为5~10:1:5~10。

单一使用绿僵菌素杀虫存在防效不稳定、杀虫速度慢成本高的缺点,而现在农业上害虫对高效氯氰菊酯和螺虫乙酯已产生高度抗药性,并且螺虫乙酯速效性较差。现今条件下,单一使用绿僵菌素、高效氯氰菊酯与螺虫乙酯杀虫,特别是杀害天牛时,效果均不理想。并且对树木或益虫有一定损害。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将绿僵菌素、高效氯氰菊酯与螺虫乙酯按一定比例复配成一种植物杀虫剂组合物,我们你惊奇地发现,三者混合可大大提高害虫的杀虫效果,起效快,持续时间长,特别是对松树上天牛的害虫效果,大大出乎意料。本技术方案将三种作用机理不同的药剂混合后,三者产生交互作用,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杀虫效果,杀虫效果好,起效快,效力长、低毒害、低残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绿僵菌素、高效氯氰菊酯与螺虫乙酯的重量比为6~8:1:6~8。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绿僵菌素、高效氯氰菊酯与螺虫乙酯的重量比5:1:5或10:1:10或6∶1:6或7:1:7或7.5:1:7.5或8:1:8。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绿僵菌素、高效氯氰菊酯和螺虫乙酯加工成剂型时的有效成分含量占药剂总重量的6%~15%。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绿僵菌素、高效氯氰菊酯和螺虫乙酯加工成剂型时的有效成分含量占药剂总重量的10%,所述绿僵菌素、高效氯氰菊酯与螺虫乙酯的重量比7.5∶1:7.5。

一种植物杀虫剂组合物制剂,包括如前所述的植物杀虫剂组合物,剂型为微胶囊粉剂、可湿性粉剂、粉剂、悬浮剂中的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植物杀虫剂组合物制剂胶囊粉剂,以重量计,包括10%的有效成分,所述有效成份为绿僵菌素、高效氯氰菊酯与螺虫乙酯以7.5∶1:7.5配比构成;5%~15%的助剂,其余为陶土粉或高岭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助剂包括1%~15%的增效助剂、1%~15%的乳化剂、1%~15%的三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丙烯醚。

一种植物杀虫剂组合物的应用,如前所述的植物杀虫剂组合物在杀害天牛上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杀虫效果好,起效快,效力长、低毒害、低残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供试药剂:

绿僵菌素,市场购得,98%重量比的原药,厂家为盐城市神微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氯氰菊酯,市场购得,97%重量比的原药,厂家为山东省惠民中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螺虫乙酯,市场购得,96%重量比的原药,厂家为湖北正兴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其余助剂均自市场随机购得。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处理1至12的植物杀虫剂组合物有效成分按表1所列方式配比,制备方法是,先将植物杀虫剂组合物有效成分按重量配比称取完成,然后再将植物杀虫剂组合物有效成分用丙酮配制成质量分数为5%的母液,制剂制备完成。制剂施用时,均用质量分数为0.01%的吐温80稀释10倍使用。测试效用时,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重复1个培养皿,每个培养皿放15头体重差异不超过2%的天牛。首先把松树诱木切成6~7cm的小块,浸入药液约5s后取出,在室内晾干后再将木块放入接有天牛的培养皿中,用湿棉球保湿。药后每24h更换松树诱木块并清理培养皿。实验重复二次。于药后24、48、72h观察记录天牛存活情况,计算死亡率、校正死亡率,并计算处理后72h的致死中浓度(lc50)、相关系数和回归方程,参照孙云沛法计算混合剂的共毒系数(ctc)。因为实验方法属于本领域常规方法,实验及计算过程不一一赘述,实验结果见表1。

表1实施例1实验结果表

(说明:共毒系数ctc小于0.8时,混合药剂之间有减效作用;大于1.2时具有增效作用;介于0.8~1.2之间时是相加作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有效活性成分的组分及重量配比关系为绿僵菌素∶高效氯氰菊酯:螺虫乙酯为7.5∶1:7.5,取重量比为10%的有效活性成分,5%的增效醚、4%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钙、6%的三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丙烯醚,其余为陶土粉(也可为高岭土),常规方法制成微囊粉剂,对天牛的室内毒力测定。用水稀释100倍,实验方法同实施例1。实验结果见表2。

表2:实施例2实验结果表

从实施例1及实施例2结果可知,采用本发明制备的植物杀虫剂组合物,相比各有效成分单独施用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起效快,效用好。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杀虫剂组合物,包括绿僵菌素、高效氯氰菊酯和螺虫乙酯,所述绿僵菌素、高效氯氰菊酯与螺虫乙酯的重量比为5~10:1:5~10。本发明杀虫效果好,起效快,效力长、低毒害、低残留。

技术研发人员:卫欣;蒲永兰;周群文;田艳;梅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中邦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3.15
技术公布日:2018.07.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