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蒜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92573发布日期:2018-11-20 18:11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蒜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大蒜种植多采用精细化种植,种植行距一般在16~20cm之间不等,由于行距较小,挖掘式大蒜收获机械在作业过程中轮子会压蒜,致使伤蒜严重,挖拔式大蒜联合收获机更是由于行距太小无法对行收获,目前的种植方法严重影响了大蒜机械化收获的实施和推广。另外,等行距种植还会影响大蒜植株的通风和光合作用,不利于大蒜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综上所述,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蒜种植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蒜种植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s1,优化种植基地:大蒜基地选在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水利条件优胜,空气清洁、基地5km以内无三废污染源存在,且基地环境质量指标契合a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1的要求;

步骤s2,浸种:选好优种后,先用15摄氏度的凉水侵湿种子,然后放到50―55摄氏度的温水中浸泡,冷却到20摄氏度再浸泡;

步骤s3,催芽:将种子捞出洗净,用湿布包好,置于25―28摄氏度的恒温催芽2―3天;在催芽过程中,每天翻动几回,并用清水淘洗2―3次;

步骤s4,耕种方法:

(1)苗期耕种后及时洒水,以确保麦苗顺畅出土,当苗高10cm时进行间苗,结合灌水追腐熟人粪尿;亩栽苗2.5万―3万株,选用挖穴定植;

(2)大蒜定植后,当即浇1次缓苗水;

(3)翌年4月上旬葱苗返青时浇返青水,跟着气温的逐步升高,植株进入叶部旺盛成长期每隔7―8天浇1次水;当鳞茎开端膨大时,进行蹲苗7―8天;

(4)蹲苗后,每隔6天注一次水,鳞茎临近成熟期停止灌水;

步骤s5,适时采收:7月中旬有2/3植株的叶片变黄,并开端倒估,鳞茎外层鳞片变干时就要及时收成,然后带叶摊开暴晒,当鳞茎外皮枯燥,叶片蔫枯扎成小捆,堆成小垛持续风干;

步骤s6,储藏:大蒜充沛枯燥后将之装筐移之通风室内进行储藏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够给大蒜带来更好的营养价值,能够有效的防止害虫,适合大批量种植,且商品性好,效益较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步骤s2中放到50―55摄氏度的温水中浸泡15分钟,冷却到20摄氏度再浸泡8―12小时。

进一步,步骤s4中亩用种量2.0―2.25kg,8月上旬耕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一种大蒜种植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s1,优化种植基地:大蒜基地选在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水利条件优胜,空气清洁、基地5km以内无三废污染源存在,且基地环境质量(大气、灌溉水、土壤)指标契合a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1的要求。

步骤s2,浸种:选好优种后,先用15摄氏度的凉水侵湿种子,然后放到50―55摄氏度的温水中浸泡15分钟,冷却到20摄氏度再浸泡8―12小时;

步骤s3,催芽:将种子捞出洗净,用湿布包好,置于25―28摄氏度的恒温催芽2―3天;在催芽过程中,每天翻动几回,并用清水淘洗2―3次。

步骤s4,耕种方法:

(1)亩用种量2.0―2.25kg,8月上旬耕种。苗期耕种后及时洒水,以确保麦苗顺畅出土,当苗高10cm时进行间苗,结合灌水追腐熟人粪尿。亩栽苗2.5万―3万株,选用挖穴定植;

(2)大蒜定植后,要当即浇1次缓苗水,促进根系康复成长,迅速缓苗,以利于安全越冬;

(3)翌年4月上旬葱苗返青时浇返青水,跟着气温的逐步升高,植株进入叶部旺盛成长期每隔7―8天浇1次水,使土壤常常坚持湿润。蒜苗长到必定高度后,当鳞茎开端膨大时,进行蹲苗7―8天;

(4)蹲苗后,大蒜进入鳞茎膨大期,植株营养物质向叶基部运送,对水分的要求日益增多,气温也逐步升高、洒水次数逐步添加,每隔6天注一次。土壤坚持湿润,灌水时间以早晨为好。鳞茎临近成熟期,叶部和根系的日子机能减退,停止灌水。

步骤s5,适时采收:7月中旬有2/3植株的叶片变黄,并开端倒估,鳞茎外层鳞片变干时就要及时收成,然后带叶摊开暴晒,当鳞茎外皮枯燥,叶片蔫枯扎成小捆,堆成小垛持续风干。

步骤s6,储藏:大蒜充沛枯燥后将之装筐移之通风室内进行储藏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蒜种植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步骤S1,优化种植基地;步骤S2,浸种;步骤S3,催芽;步骤S4,耕种;步骤S5,适时采收;步骤S6,储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够给大蒜带来更好的营养价值,能够有效的防止害虫,适合大批量种植,且商品性好,效益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杨瑞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钟山县德福农产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5.31
技术公布日:2018.11.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