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杀蟑螂凝胶饵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65839发布日期:2019-01-18 23:16阅读:10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杀蟑螂凝胶饵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杀虫饵剂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蟑螂是典型的卫生害虫之一,其能够携带多种细菌和病毒,如疟疾、霍乱、痢疾、麻风病、鼠疫、伤寒以及脊髓灰质炎之类的病毒性疾病,此外,蟑螂环能携带寄生虫卵,引起过敏反应,蟑螂的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人类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蟑螂的防治也越来越引起重视,蟑螂的防治是卫生害虫防治的重要目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及二十一世纪前十几年,防治蟑螂国内外都是采用农药乳油和胶悬剂和粉剂等化学药剂兑水喷洒或撒粉的方法进行蟑螂的杀灭,乳油气味大,胶悬剂喷洒后会留下白色药斑,粉剂会被风刮得四处飘散,在防治蟑螂的同时也对居住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同时由于杀灭效率低,因此需要反复多次的喷洒,导致蟑螂的抗药性逐渐增高,采用喷洒或撒粉的方式来杀灭蟑螂的效果越来越差。最近几年国内外用于防治蟑螂的用药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用药剂型以从以前的乳油、粉剂为主升级为细颗粒状饵剂和块状饵剂。细颗粒状饵剂为干法颗粒,其成分组成通常为杀虫剂、引诱剂、饵料、防腐剂组成,由于制成颗粒,因此可以克服粉剂剂型使用时的粉尘飘散的问题,也基本没有乳油和胶悬剂的特殊刺激性气味,也不需要兑水稀释喷雾,颗粒剂可以装在特定的盒子中,直接放在蟑螂出没的地方,针对性的施药,省工省时,避免对居住环境造成大面积的污染,同时颗粒剂中也含有一定量的蟑螂喜欢取食的引诱剂和饵料,对引诱蟑螂来取食而杀灭蟑螂,不像乳油和胶悬剂含有特殊的气味,会趋避蟑螂逃离而达不到杀灭的作用。但因为蟑螂特殊的生活习性,水对蟑螂的吸引力远大于饵料对蟑螂的吸引力,蟑螂对含水饵料的取食量远大于不含水饵料的取食量。而颗粒剂剂型由于自身剂型的特点和出于商品货架期目的的考虑,一般出于防霉防腐的目的将水分控制在一个很低的水平,虽然延迟了产品的保质期和货架寿命,但同时也导致蟑螂对颗粒剂的取食兴趣大幅度下降,取食量达不到药剂的致死剂量,同样会对蟑螂的抗药性形成人为筛选,导致蟑螂的抗药性在逐步上升。部分块状饵剂产品认识到了水分的存在对蟑螂取食的重要性,在产品加工时保留了较多的水分,但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块状饵剂配方本身不具有锁住水份的能力,一段时间后块状饵剂的水分就会完全失去,同样会导致蟑螂对颗粒剂的取食兴趣随时间推移出现大幅度下降的情况发生,导致后期取食量达不到药剂的致死剂量,同样会对蟑螂的抗药性形成人为筛选,药效会有前期好后期差的情况发生。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针对上述目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效稳定的一种高效杀蟑螂凝胶饵剂及其制备方法。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杀蟑螂凝胶饵剂,所述杀蟑螂凝胶饵剂含有卡波姆凝胶树脂基质。所述的凝胶饵剂中卡波姆凝胶树脂基质的质量百分比为0.1~3.0%。所述的凝胶饵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杀虫成分0.5~5.0%,卡波姆凝胶树脂0.1~3.0%,催吐剂0.001~0.1%,防腐剂0.1~1.0%,甜味剂1%~20%,引诱剂1~10%,增稠剂5~20,酸碱调节剂0.1~3.0保湿剂5~20%,其余为去离子或蒸馏水。所述杀虫剂成分为杀虫剂、氟蚁腙、呋虫胺或吡虫啉中的任一种或两种的组合。所述催吐剂成分为地那铵苯甲酸盐、番木鳖碱、苦木素、奎宁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防腐剂成分为山梨酸钾、苯甲酸钠、卡松、bit、尼泊金酯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甜味剂为蔗糖、果糖、葡萄糖、乳糖、麦芽糖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引诱剂为酵母浸出物、鱼粉、蛋白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增稠剂为麦芽糊精、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山芋芡粉中一种或多种。所述酸碱调节剂为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保湿剂为丙三醇、丙二醇、乙二醇、山梨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杀蟑螂高效凝胶饵剂,其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将杀虫剂原药采用干法气流粉碎的方法粉碎至1~10微米超微细粉备用。步骤(2):将卡波姆树脂先用保湿剂润湿,加入部分去离子水让其充分溶胀12小时以上,形成透明卡波姆凝胶水溶液基质。步骤(3):在剩余去离子水中加入甜味剂和引诱剂,然后加入增稠剂和防腐剂及催吐剂,充分搅拌使甜味剂和防腐剂完全溶解,形成透明水溶液,再在高速搅拌剪切的条件下将步骤(1)制备的杀虫剂超微细粉均匀分散到水溶液中,得到杀虫剂水悬浮分散液。步骤(4),将步骤(3)制备好的杀虫剂水悬浮分散液加入步骤(2)制备好的卡波姆凝胶水溶液基质中,充分剪切分散,使杀虫剂完全均匀分散到卡波姆凝胶基质中,最后在低速搅拌条件下缓慢滴加酸碱调节剂,调节ph值至7.0~8.0,使卡波姆与酸碱调节剂完全中和,得到最终乳白色或透明状类似果冻状凝胶杀蟑螂饵剂。本发明所述的凝胶状饵剂是蟑螂防治用药剂型中的一种全新剂型,与传统灭蟑螂饵剂产品有着本质的不同。凝胶状饵剂采用全新的理念与技术,通过新颖的加工工艺和配方,在产品配方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水分对蟑螂取食的影响,通过特殊的工艺技术将大量的水分锁定在饵剂中,而且这些水分在后期的产品使用过程中会一直的保留在产品中,并不会随着产品的初始包装物被打开而缓慢挥发殆尽,使产品的外表和内部始终保持润湿状态,本产品具有类似牙膏体系的流动性能和触变性能,既可以装在针管状容器中在不同区域点施,也可以直接集中涂布,药物具有很好的粘附性能与锁水性能,甚至可以直接粘附光滑的物体表面而不会脱落,在厨房等靠近火灶高温的地方点布施用后凝胶表面很快凝固,阻止水分的进一步挥发,但凝胶内部可以始终保持湿润状态长达3~6个月之久,在厨房的下水道等高湿度地方点布后也不会因为外界环境湿度过大而吸水变稀导致粘附性能下降,点布一到两个小时以后,即使直接用水流冲洗也不会被水流冲走。本发明在保水的同时配方中还含有蟑螂非常喜欢取食的糖类物质和引诱剂,对蟑螂具有非常大的吸引作用,对蟑螂取食的适口性非常好,蟑螂非常喜欢取食,本发明一次施药,灭蟑效果可以稳定维持半年以上,极大的提升了饵剂对蟑螂的杀灭效果,有效的延缓了蟑螂抗性的产生。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的产品都没有添加安全催吐剂,而蟑螂对糖类物质非常喜欢取食,因此很多市售的杀灭蟑螂的产品中都会添加有很多的糖类物质,此类产品在增加对蟑螂引诱力的同时也会导致儿童或者家庭宠物的误食,导致中毒事件的发生。本发明所述的凝胶状杀蟑螂饵剂专门针对此类风险添加了安全剂--苦味催吐剂,苦味剂是一类特殊的物质,人类和哺乳类动物对其十分敏感,添加极其微量就可以起到十分明显的催吐作用,而蟑螂对苦味剂却不敏感,产品中添加苦味剂后对蟑螂的适口性没有任何影响,却可以明显的减少儿童或者家庭宠物对蟑螂饵剂的误食误服。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实施例1:本发明的高效灭蟑凝胶饵剂的配方如下:配方功效物料名称百分占比杀虫活性物质吡虫啉2.0%凝胶基质卡波姆0.5%催吐剂地那铵苯甲酸盐0.003%杀菌防腐剂卡松0.15%甜味剂果糖12%引诱剂酵母浸出物1.0%增粘剂玉米淀粉15%保湿剂丙三醇15%酸碱调节剂乙醇胺0.5%稀释剂去离子水补足100%制备方法如下步骤所示(1):将杀虫剂原药采用干法气流粉碎的方法粉碎至1~10微米超微细粉备用。步骤(2):将卡波姆树脂先用保湿剂润湿,加入部分去离子水让其充分溶胀12小时以上,形成透明卡波姆凝胶水溶液基质。步骤(3):在剩余去离子水中加入甜味剂和引诱剂,然后加入增稠剂和防腐剂及催吐剂,充分搅拌使甜味剂和防腐剂完全溶解,形成透明水溶液,再在高速搅拌剪切的条件下将步骤(1)制备的杀虫剂超微细粉均匀分散到糖水溶液中,得到杀虫剂糖水分散液。步骤(4),将步骤(3)制备好的杀虫剂糖水分散液加入步骤(2)制备好的卡波姆凝胶水溶液基质中,充分剪切分散,使杀虫剂完全均匀分散到卡波姆凝胶基质中,最后在低速搅拌条件下缓慢滴加酸碱调节剂,调节ph值至7.0~8.0,使卡波姆与酸碱调节剂完全中和,得到最终乳白色类似果冻状凝胶状杀虫剂杀蟑螂饵剂。实施例2:配方功效物料名称百分占比杀虫活性物质呋虫胺0.5%凝胶基质卡波姆2.0%催吐剂番木鳖碱0.01%杀菌防腐剂苯甲酸钠0.4%甜味剂麦芽糖20%引诱剂蛋白粉5.0%增粘剂山芋芡粉15%保湿剂乙二醇15%酸碱调节剂二乙醇胺2.0%稀释剂去离子水补足100%实施例3:本发明的高效灭蟑凝胶饵剂的配方如下:配方功效物料名称百分占比杀虫活性物质氟蚁腙2.5%凝胶基质卡波姆0.5%催吐剂苦木素0.01%杀菌防腐剂尼泊金酯0.5%甜味剂葡萄糖20%引诱剂鱼粉3.0%增粘剂麦芽糊精15%保湿剂丙二醇15%酸碱调节剂氢氧化钾0.5%稀释剂去离子水补足100%实施例4:本发明的高效灭蟑凝胶饵剂的配方如下:配方功效物料名称百分占比杀虫活性物质呋虫胺1.0%凝胶基质卡波姆1.0%催吐剂奎宁0.01%杀菌防腐剂bit0.2%甜味剂乳糖15%引诱剂酵母浸出物1.0%增粘剂小麦淀粉15%保湿剂山梨醇20%酸碱调节剂氢氧化钠1.0%稀释剂去离子水补足100%实施例5:本发明的高效灭蟑凝胶饵剂的配方如下:配方功效物料名称百分占比杀虫活性物质氟蚁腙1.5%杀虫剂活性物质呋虫胺0.5%凝胶基质卡波姆1.0%催吐剂地那铵苯甲酸盐0.003%杀菌防腐剂山梨酸钾0.4%甜味剂果糖20%引诱剂蛋白粉5.0%增粘剂玉米淀粉15%保湿剂山梨醇20%酸碱调节剂氢氧化钾1.0%稀释剂去离子水补足10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的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