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动力生态循环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6040发布日期:2019-07-10 09:05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生物动力生态循环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自然分解装置,尤指一种透过至少一种分解者得以分解家庭厨余等废弃的有机物质,以供植栽各种作物的养分,达到生态循环的生物动力生态循环箱。



背景技术:

按,废弃的有机物质泛指曾经有生命的物质,例如为动物、植物、微生物的残体,且大自然产生的废弃有机物质,例如:死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落叶、割掉的杂草;此外,人类制造的废弃有机物质,主要由烹调食物与饮食的过程中所制造的厨余,以及工厂加工动物、植物、微生物的过程制造的下脚料等有机物质。

另外,有机物质以厨余最为典型,其中,目前厨余分为生、熟厨余,熟厨余包括剩菜、剩饭及各类食材等厨余,其他不适合家禽食用的、酸臭的食材及无法辨别的则都归类为生厨余,其中,常见的生厨余种类有茶叶渣、咖啡渣、水果、果皮、蔬菜、硬壳骨头等,但两者在厨余回收的差异甚大,一般熟厨余大多用来供家禽食用,而生厨余则被作为垃圾丢弃后焚化。

再者,由于国内对于厨余的认知不足,导致生、熟厨余混杂,当前述的厨余混合后,为了处理方便只能将生、熟厨余送入焚化炉焚烧,这样的处理方式造成垃圾里有水分,不仅增加焚化炉处理的垃圾量,也因垃圾中的水分含量过高而燃烧不易,进而造成焚化炉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此外,运送过程中所产生的碳足迹过多,影响人类大;最终使得废弃有机物质在焚化燃烧过程时亦会产生有害气体等问题。

然而,国内部分单位了解生、熟厨余需要分开回收,因此,对于厨余的处理方式主要以堆肥方法,利用自然界的生物、微生物对厨余进行分解,而分解后的残渣能当做肥料使用;但是有些厨余在堆肥的过程中会发酵,发酵后的厨余臭味令人无法忍受,进而变成空气污染。虽然有厂商开发出特殊的脱臭菌藉以减少厨余发酵的臭味,但是效果有限缓不济急。

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479000号一种厨余蚓粪栽植箱,主要在栽植箱内设有多个蚯蚓,进而分解植物性的厨余,但蚯蚓只能针对植物性有机废弃物分解,不能针对蛋白质进行分解,造成厨余的分解速率缓慢,而无法因应庞大的厨余垃圾,使得实际实施时的成效不彰。并且,该案的植栽只能种植在最上一层,无法有效利用空间。

此外,以蚯蚓作为分解者在分解厨余等有机物质后,会产生蚯蚓粪便、蚯蚓水(蚯蚓液肥),其具有高度的营养成分,应用在栽植植物效果相当好,但是前述的案件,只能达到自给自足,无法提供其他植物使用蚯蚓粪及蚯蚓水,相当可惜。

因此,如何改善上述种种缺失,并藉由分解者代谢有机物质的同时,能结合植栽作物、并将产生的蚯蚓粪与蚯蚓水得到有效的运用,是本实用新型人亟待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生物动力生态循环箱,解决现今厨余的危害问题,结合至少一种分解者分解至少一种有机物质,使达到自然循环并改善环境,藉由好氧发酵让土壤变成中性偏碱性,进行生态平衡,也可有效强化植物的免疫力。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技术问题即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动力生态循环箱,透过该箱体结构设计,环境中的分解者代谢有机物质,并透过蚯蚓及黑水虻等分解者的生物扰动,将蚯蚓粪等养分掉落于植栽区及养分收集区,供给植栽养分使用,有效促进植物生长。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技术问题即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动力生态循环箱,能将多余的蚯蚓粪与蚯蚓水(蚯蚓液肥)进行回收,或者将多余的蚯蚓粪与蚯蚓水额外提供养分给其余农地的植物所需,有效达到回收再利用、自然循环与生态平衡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

缘此,可达到上述目的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该生物动力生态循环箱,包含有:一底层、一第一层体及一楔形板所构成,该底层具有一养分收集区,该底层及该第一层体之间设置该楔形板使得该第一层体与该底层之间形成倾斜状态,该第一层体设有一有机物质收集区及一植栽区,该有机物质收集区与该植栽区之间设有一层体区隔模组,该第一层体及该底层之间设有一倾斜状的层体堆积模组;据此,在该第一层体的该有机物质收集区内放置厨余等有机物质以及蚯蚓、黑水虻等分解者,透过各该分解者代谢各该有机物质,该植栽区能种植植物、蔬果,利用分解者的消化道将厨余等有机物质透过代谢、分解与转化,形成富含多种氨基酸、酶类及活性物质,提供给植栽区的植物所需要的养分,而局部的养分则透过层体堆积模组掉落在该底层养分收集区,使用者能将前述的养分(如蚯蚓粪、蚯蚓液肥)等予以回收利用。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其中该第一层体上方设有至少一第二层体及至少一第三层体,该第一层体与该底层之间设置该楔形板,使得该第一层体、该第二层体及该第三层体保持一前倾状态,又该第一层体、该第二层体及该第三层体分别设有一有机物质收集区及一植栽区并以该层体区隔模组做为区分,且各该植栽区呈现不会相互遮蔽状态,又该第三层体与该第二层体、该第二层体与该第一层体之间依序设置该层体堆积模组。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其中该楔形板的一层体角度设置在30度~60度之间,较佳的该层体角度为42度。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其中该有机物质收集区后端设有一掀盖,该掀盖设有一握把。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其中该植栽区能种植植物。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其中该层体区隔模组包含一网体、一挡板及一连接件,该网体能让分解后的厨余从该有机物质收集区引导至该植栽区;该层体堆积模组呈一V形的设计,该层体堆积模组的一端与该层体区隔模组的网体连接,另一侧则连接在该植栽区的下缘,该层体堆积模组包含有一斜网及一斜板,该连接件设置在挡板下方,该斜网搭接在该连接件与该斜板之间,该斜板则组装在该挡板与该斜网之间。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其中该层体堆积模组与该层体区隔模组所形成的一V型夹角能在30度~60度之间,较佳的该V型夹角角度为52度。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其中该有机物质收集区放入至少一种以上的分解者。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其中该底层下方可增设一水槽,并在该水槽的一侧设有一水龙头。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其中该水槽的底下设有多个用于移动的滑轮组。

此外,可达到上述目的的第二实施方式结构,该生物动力生态循环箱,至少设置一底层及一第一层体,该第一层体堆叠在该底层上方,该第一层体具有一开口的承载区,该承载区的底部设有一网体,该底层设有一开口的养分收集区,该养分收集区对应该网体;据此,该第一层体的承载区放入至少一种有机物质及至少一种分解者,并利用该分解者的生物扰动特性将厨余等有机物质进行分解与代谢形成富含多种氨基酸、酶类及活性物质,提供给该承载区的植物养分,而局部的养分则透过该网体掉落在该底层,使用者能将前述的养分(如蚯蚓粪、蚯蚓液肥)等予以回收利用。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其中,该第一层体上更设有一第二层体及一第三层体,该第二层体堆叠在该第一层体上,该第三层体堆叠在该第二层体上,其中,该第一层体、该第二层体以及该第三层体的体积相等,该第一层体、该第二层体及该第三层体上设有该承载区,各该承载区设有一网体。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其中,该底层进一步能设置一侧门。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其中,该承载区可放置至少一种有机物质及至少一种分解者,透过该分解者代谢该有机物质后形成养分。

依据上述技术特征,其中,该第一层体、该第二层体交接处设有一开放的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该生物动力生态循环箱,包含有:一底层、一第一层体、一第二层体整合一起,该底层设有一养分收集区,再以一T形网体区隔出该第一层及该第二层体,该第一层体设有一植栽区,该第二层体具有一承载区。依据上述技术特征,其中,该植栽区内设填入土壤、培养土并种植植物,并且在该承载区内可设置至少一种的分解者,透过该分解者代谢至少一种有机物质,该分解者将该有机物质分解后会产生养分,部分的养分能提供该第一层体内的植物生长,其他部分的养分则会掉落于该底层。

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的功效简要说明如下所列。

1. 解决现今厨余的危害问题,结合分解者代谢厨余等有机物质,使达到自然循环并平衡环境酸碱值,好氧发酵让土壤变成中性偏碱性,进行生态平衡,也可有效强化植物的免疫力。

2. 本实用新型透过该生物动力生态循环箱本体结构设计,藉由分解者代谢有机物质,并透过分解者的生物扰动,将蚯蚓粪等养分掉落植栽区及养分收集区,供给植栽养分使用,有效促进植物生长。

3.本实用新型透过箱体结构设计,能将多余的蚯蚓粪与蚯蚓水(蚯蚓液肥)进行回收,或者将多余的蚯蚓粪与蚯蚓水额外提供养分给其余农地的植物所需,有效达到回收再利用、自然循环与生态平衡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立体图。

图2为图1另一方向的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分解图。

图4为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剖面图。

图5为箱本体的局部剖面放大图。

图6为第一实施方式使用状态立体图。

图7为第一实施方式衍生实施方法的示意图(一)。

图8为第一实施方式使用状态剖面图。

图9为第一实施方式衍生实施方法的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结构立体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结构剖面图。

图12为第二实施方式使用状态立体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结构立体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结构立体图。

图号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110 底层

111 养分收集区

120 楔形板

130 第一层体

131 有机物质收集区

132 植栽区

133 掀盖

134 握把

140 第二层体

141 有机物质收集区

142 植栽区

143 掀盖

144 握把

150 第三层体

151 有机物质收集区

152 植栽区

153 掀盖

154 握把

160 层体区隔模组

161 网体

162 挡板

163 连接件

170 层体堆积模组

171 斜网

172 斜板

181 水槽

182 水龙头

183 滑轮组

θ1 层体角度

θ2 V型夹角

θ3 V型夹角

第二、三实施方式

210 底层

211 养分收集区

212 侧门

220 第一层体

221 承载区

222 网体

223 开口

230 第二层体

231 承载区

232 网体

233 开口

240 第三层体

241 承载区

242 网体

第四实施方式

410 底层

411 养分收集区

420 第一层体

421 植栽区

430 第二层体

431 承载区

440 T形网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生物动力生态循环箱至少包含一底层、一第一层体,该底层设有一养分收集区,且该第一层体堆叠在该底层上方。

请参阅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兹将该生物动力生态循环箱100的实施样态,以一底层110、一楔形板120、一第一层体130、一第二层体140及一第三层体150、一有机物质收集区131、141、151及一植栽区132、142、152等的形式表达,现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生物动力生态循环箱100由下而上依序包含有:一底层110、一楔形板120、一第一层体130、一第二层体140及一第三层体150所构成,其中该第一层体130设有该有机物质收集区131及该植栽区132,其中该有机物质收集区131后端设有一掀盖133,该掀盖133设有一握把134;该第二层体140的该有机物质收集区141及该植栽区142,其中该有机物质收集区141后端设有一掀盖143,该掀盖143设有一握把144;该第三层体150的该有机物质收集区151及该植栽区152,其中该有机物质收集区151后端设有一掀盖153,该掀盖153设有一握把154。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5,该楔形板120呈现一三角形的板片,其组装在该底层110及该第一层体130两侧,使得该第一层体130、该第二层体140、该第三层体150呈现一前倾状态,其中,该楔形板120的层体角度θ1 设置在30度~60度之间,较佳的角度为42度能让第一层体130保持较佳的稳定性及回收养分的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5,该底层110包含有一养分收集区111;该第一层体130、该第二层体140、该第三层体150相互堆叠,该第一层体130、该第二层体140、该第三层体150都是同样的结构,三者都包含有一有机物质收集区131、141、151及一植栽区132、142、152,该第二层体140是固定在该第一层体130的植栽区132后方,以此类推各植栽区132、142、152不会相互遮蔽,有利于植物成长。

请参阅图3至图5,该第一层体130、该第二层体140、该第三层体150在该有机物质收集区131、141、151一侧及该楔形板120后方设有一掀盖133、143、153,掀盖133、143、153上设有握把134、144、154,透过掀起该掀盖133、143、153能将厨余等有机废弃物质放入该有机物质收集区 131、141、151内,该植栽区132、142、152则可填入培养土、土壤,并种植植物、蔬果。

请参阅图3至图5,该第一层体130、该第二层体140、该第三层体150的该有机物质收集区131、141、151与该植栽区132、142、152之间主要设有一层体区隔模组160,该层体区隔模组160基本上有一网体161及一挡板162作为区隔,该网体161能让分解后的厨余从该有机物质收集区131、141、151引导至该植栽区132、142、152,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能让分解者分解后形成的养分(如蚯蚓粪、蚯蚓液肥、生物排泄物)予以回收,第一层体130、该第二层体140、该第三层体150除了呈现前倾的设计外,在该底层110与该第一层体130、该第一层体130与该第二层体140、该第二层体140及第三层体150之间设有一层体堆积模组170,该层体堆积模组170作用即是将上方的该第二层体140、该第三层体150分解后的养分,利用前倾的设计,让养分逐渐的朝该底层110落下,该层体堆积模组170呈一V形的设计,该层体堆积模组170的一端与该网体161连接,另一侧则连接在该植栽区132、142、152的下缘,该层体堆积模组170包含有一斜网171及一斜板172,再者,前述的挡板162下方设有一用于连接的连接件163,该斜网171搭接在该连接件163与该斜板172之间,而该斜板172则是组装在下一层层体的连接件163与前述的斜网171之间,使该斜板172与该网体161呈一V形的结构设计,请参阅图5,为了解说方便,该第三层体150组装在第二层体140上,该层体区隔模组160安装在该第三层体150的有机物质收集区151及植栽区152之间,接着第二层体140的挡板162安装在该第三层体150的植栽区152的下缘,该层体堆积模组170的斜网171及斜板172则安装在该第三层体150的连接件163与第二层体140的挡板162上,如此一来,分解后的养分就会逐步的从该第三层体150、第二层体140、第一层体130最后落入该底层110内,让作业人员将养分予以回收。而该层体堆积模组170与该层体区隔模组160所形成的V型夹角θ2、θ3能在30度~60度之间,较佳的V型夹角θ2、θ3角度为52度能有利于养分掉落在该底层110。

请再一并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使用方式如下,使用者或者厂商在该第一层体130、该第二层体140、该第三层体150的植栽区132、142、152种植植物、蔬果、甚至是当作盛装饲料的器皿,将厨余等有机物质放入该有机物质收集区131、141、151后,放入如蚯蚓、黑水虻等分解者,这些分解者在食用后厨余后会产生如粪便等高营养的养分,这些养分能透过该层体区隔模组160送入该植栽区132、142、152提供植物养分,当分解者越多,厨余等有机物质分解与代谢的速度就越快,接着前述的养分能透过该层体堆积模组170将分解后的养分逐渐掉落至该养分收集区111,作业人员就能取出分解后的肥料提供其他植物、生物(如家禽类)食用,有效促进植物、生物生长。

复请参阅图7、图8,由于分解者在代谢有机物质后除了产生粪便外,也可能产出液肥(如蚯蚓水),因此,在该底层110下方可增设一水槽181,并在该水槽181的一侧设有一水龙头182,如此一来即可快速的装填液肥。

请参阅图9,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美化环境方便,能在该水槽181的底下设有多个用于移动的滑轮组183,能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移动,并作为可移动的绿色景观墙。

请参阅图10至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兹将该生物动力生态循环箱的实施样态,以一底层210、一第一层体220、一第二层体230及一第三层体240、一承载区221、231、241等的形式表达,现详细说明如下。

其中该生物动力生态循环箱,至少包含有一底层210、一第一层体220、一第二层体230及一第三层体240,该底层210设有一养分收集区211,该第一层体220堆叠在该底层210上方,该第二层体230堆叠在该第一层体220上,该第三层体240堆叠在第二层体230上,其中,该第一层体220、该第二层体230以及该第三层体240的体积相等。

请参阅图10至图12,该第一层体220、第二层体230及该第三层体240包含有一开放的承载区221、231、241,在承载区221、231、241的底部设有一网体222、232、242,如图10至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为开放式的设计,将厨余等有机物质放置在第三层体240、第二层体230上,利用分解者代谢有机物质,并且能在第一层体220、第二层体230、第三层体240上种植植物、蔬果,如此一来分解后如蚯蚓粪、液肥等就会提供植物养分,促进生长,而多余的养分则会掉落到该底层210,该底层210进一步能设置一侧门212(如同第一实施方式的掀盖),能将分解后的养分提供给其他植物、动物食用,促进成长。

请参阅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基本上由第二实施方式所衍生的结构,兹将该生物动力生态循环箱的实施样态,以一底层210、一第一层体220、一第二层体230及一第三层体240、一承载区221、231、241等的形式表达,现详细说明如下。

该底层210、第一层体220、第二层体230的截面都是相同的,但是在第一层体220、第二层体230交接处设有一开放的开口223、233,将厨余放在第二层体230的承载区231,让分解者代谢有机物质,而分解后的养分会透过网体(图未绘出)逐渐掉落在开口223、233、第一层体220、该底层210,而开口223、233可种植植物或者当作动物的饲料器皿,如此一来即可提供植物、动物养分,促进成长。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基本上由第一实施方式结合第二实施方式所衍生的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中,兹将该生物动力生态循环箱的实施样态,以一底层410、一第一层体420、一第二层体430及一植栽区421、一承载区431等的形式表达,现详细说明如下。

其中该生物动力生态循环箱至少包含一底层410、一第一层体420、一第二层体430整合一起,该底层410具有一养分收集区411,再以一T形网体440区隔出该第一层体420及该第二层体430,该第一层体420设有一植栽区421,在该植栽区421内设填入土壤、培养土并种植植物,该第二层体430具有一承载区431,能将厨余等有机物质放入该承载区431内并供各该分解者代谢该有机物质,如同前面所有的实施方式,分解者代谢有机物质后会产生养分,部分的养分能提供第一层体420内的植物生长,而部分的养分会掉落于该底层410中,并可透过作业人员收集后回收。

如图1至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有实施方式中,分解者能自由的穿越在植栽区132、142、152、421、有机物质收集区131、141、151、承载区221、231、241、431之间,除了分解厨余与有机物质外,也能够扰动土壤,促进植物成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