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方穴施排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8310发布日期:2019-06-21 23:01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方穴施排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施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方穴施排肥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施肥播种机主要采用外槽轮排肥装置进行肥料条施,难以实现氮、磷、钾三种肥料的按需配比施肥。为保证作物有足够的上述三种肥料,一般采用过量施肥的方式,而过量的肥料不被作物所吸收,造成肥料利用率低、种植成本高,同时导致土壤养分比例失调等问题。

现有的装置不能够按需配比施肥,造成肥料浪费也导致土壤养分比例失调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配方穴施排肥装置,可根据田块土壤养分情况,实现氮、磷、钾三种肥料配比施肥,将配比后的肥料根据作物根部位置成穴对靶施肥,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施用量,平衡土壤施肥比例。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配方穴施排肥装置,包括传送部、两个第一进料部,传送部包括支架、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同步带、多个隔板、壳体、两个挡板,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平行布置,第一转轴与支架转动连接;主动带轮安装在第一转轴上;从动带轮安装在第二转轴上;同步带安装在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上;多个隔板沿同步带的周向依次安装在同步带上;壳体为环形,壳体位于同步带的外侧,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一排料孔;两个挡板分别位于同步带的两侧,挡板套装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挡板上设有连接孔,挡板与壳体相抵靠,两个挡板、壳体的内壁及同步带的表面围合形成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与第一排料孔、连接孔均连通;两个第一进料部分别位于两个挡板的两侧,第一进料部包括第一外壳、勺轮,第一外壳与支架连接,上述第一转轴深入第一外壳内,第一外壳上设有第一进料孔,第一外壳和与之靠近的挡板相抵靠,第一外壳靠近挡板的一侧设有缺口,缺口与连接孔对应设置;勺轮位于第一外壳内,勺轮安装在第一转轴上,勺轮用于将位于第一外壳内的肥料经过缺口、连接孔传送至进入容纳空间内。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进料部,第二进料部还包括第二外壳、第三转轴、窝眼轮、刮肥器、护肥板;第二外壳与支架连接,第二外壳上设有第二进料孔,第二外壳的底部设有第二排料孔;第三转轴与支架转动连接,第三转轴的一端深入第二外壳内,第三转轴与第二外壳转动连接;窝眼轮位于第二外壳内并安装在第三转轴上;刮肥器位于窝眼轮的一侧;护肥板位于窝眼轮的一侧并沿窝眼轮的周向布置;壳体上设有接料孔,接料孔与容纳空间连通,接料孔用于接收第二排料孔排出的肥料。

优选的,还包括两个链轮、链条,两个链轮分别安装在第一转轴和第三转轴上;链条安装在两个链轮上。

优选的,第一外壳的底部设有出料孔;出料孔上安装有卸肥板。

优选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自第一转轴向第二转轴向下倾斜布置。

本实用新型巧妙的将勺轮式排肥器与窝眼轮排肥器融合,实现氮、磷、钾三种肥料的独自舀肥,并通过混合三种肥料,通过更换不同容积的肥勺勺轮和不同容积窝眼的窝眼轮,适应不同土壤的施肥需求。

将混合后的肥料根据作物根部位置对靶穴施,可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能够按需配比施肥,减少肥料施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并局部剖视;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外壳、壳体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同步带等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勺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的结合;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参照图1-7,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配方穴施排肥装置,包括传送部、两个第一进料部,传送部包括支架1、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3、主动带轮4、从动带轮5、同步带6、多个隔板7、壳体8、两个挡板9,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3平行布置,第一转轴2与支架1转动连接;主动带轮4安装在第一转轴2上;从动带轮5安装在第二转轴3上;同步带6安装在主动带轮4、从动带轮5上;多个隔板7沿同步带6的周向依次安装在同步带6上;壳体8为环形,壳体8位于同步带6的外侧,壳体8的底部设有第一排料孔10;两个挡板9分别位于同步带6的两侧,挡板9套装在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上,挡板9上设有连接孔11,挡板9与壳体8相抵靠,两个挡板9、壳体8的内壁及同步带6的表面围合形成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与第一排料孔10、连接孔11均连通;两个第一进料部分别位于两个挡板9的两侧,第一进料部包括第一外壳12、勺轮13,第一外壳12与支架1连接,上述第一转轴2深入第一外壳12内,第一外壳12上设有第一进料孔14,第一外壳12和与之靠近的挡板9相抵靠,第一外壳12靠近挡板9的一侧设有缺口,缺口与连接孔11对应设置;勺轮13位于第一外壳12内,勺轮13安装在第一转轴2上,勺轮13用于将位于第一外壳12内的肥料经过缺口、连接孔11传送至进入容纳空间内。使用时,让支架与外部部件连接,第二转轴3与外部部件转动连接即可。比如,可以将第二转轴3转动安装在一般施肥开沟器上。

将两种肥料经过第一进料孔14加入第一外壳12内。通过转动第一转轴2,带动勺轮13转动,利用勺轮13将位于第一外壳12内的肥料经过缺口、连接孔11传送至进入容纳空间内。

利用第一转轴2带动主动带轮4转动,利用同步带6、隔板7将两种肥料混合后经过第一排料孔10排出。将混合后的肥料根据作物根部位置对靶穴施,可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能够按需配比施肥,减少肥料施用量,提高施肥效果。

通过使用同步带6,采用带式排肥,主要为了减少肥料颗粒在排肥过程中的碰撞,以保证肥料颗粒的成穴性。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二进料部,第二进料部还包括第二外壳15、第三转轴16、窝眼轮17、刮肥器18、护肥板19;第二外壳15与支架1连接,第二外壳15上设有第二进料孔20,第二外壳15的底部设有第二排料孔;第三转轴16与支架1转动连接,第三转轴16的一端深入第二外壳15内,第三转轴16与第二外壳15转动连接;窝眼轮17位于第二外壳15内并安装在第三转轴16上;刮肥器18位于窝眼轮17的一侧;护肥板19位于窝眼轮17的一侧并沿窝眼轮17的周向布置;壳体8上设有接料孔24,接料孔24与容纳空间连通,接料孔24用于接收第二排料孔排出的肥料。

将第三种肥料经过第二进料孔20加入第二外壳15内。通过转动第三转轴16,带动窝眼轮17转动,肥料进入窝眼轮17上的窝眼中。由所述刮肥器18刮去露在窝眼外的多余肥料,窝眼内肥料随窝眼沿所述护肥板19旋转到第二排料孔处,在重力作用下经过第二排料孔、接料孔24进入容纳空间内,实现三种不同肥料在容纳空间中混合。本实施例能够实现三种肥料按需配比混合。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两个链轮21、链条22,两个链轮21分别安装在第一转轴2和第三转轴16上;链条22安装在两个链轮21上。利用链轮21、链条22让第三转轴16、第一转轴2同步转动,实现同步作业,简化结构。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外壳12的底部设有出料孔;出料孔上安装有卸肥板23。可以通过出料孔排出多余肥料。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3自第一转轴2向第二转轴3向下倾斜布置。让同步带6倾斜布置,更加有利于肥料经过第一排料孔10排出。

可以利用两个第一进料部、第二进料部加入氮、磷、钾三种肥料。

工作前,根据田间土壤实际情况确定氮、磷、钾三种肥料每穴各自施用量,选取对应容积的勺轮13和不同容积窝眼的窝眼轮17。并根据作物种植密度确定每种肥料施用总量,并将三种肥料分别加入第一外壳12、第二外壳15中,肥料流入两个第一外壳12中,利用两个勺轮13肥料舀出进入容纳空间中。勺轮13舀取肥的同时,第二外壳15中的肥料随窝眼沿护肥板19转到第二排料孔,在重力作用下经过第二排料孔、接料孔24进入容纳空间内,实现三种不同肥料在容纳空间中混合合。同步带6将容纳空间中混合的三种肥料输送至第一排料孔10处排出。

本实施例巧妙的将勺轮13式排肥器与窝眼轮17排肥器融合,实现氮、磷、钾三种肥料的独自舀肥,并通过混合三种肥料,通过更换不同容积的肥勺勺轮13和不同容积窝眼的窝眼轮17,适应不同土壤的施肥需求。

将混合后的肥料根据作物根部位置对靶穴施,可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能够按需配比施肥,减少肥料施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