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有效改善虹鳟肉质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18070发布日期:2019-06-14 23:55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有效改善虹鳟肉质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鱼类是人类摄取动物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重要膳食来源,目前世界经济鱼种类达数千种之多。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过度捕捞及生态环境恶化造成鱼类自然资源日益衰竭,因此开展鱼类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研究成为摆脱困境出路之一,我国的鱼类养殖业从此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是,通常的养殖方式有池塘、水泥池、网箱养殖等,养殖过程一般多为静水或微流水,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人工养鱼集约化程度高,由于高密度养殖条件下环境拥挤,活动空间小,鱼觅食、避害活动减少,而且在养殖过程中,鱼类的自然生长周期被迫缩短,加之生活环境和饵料营养与野生鱼存在较大差异,这使养殖鱼类品质明显下降,养殖产品往往体态肥胖、品质不佳,普遍存在体色退化,肉质松软,口感差,体蛋白含量低、体脂肪含量过高,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hufa)及呈味物质含量较低等问题,极大地影响其商品价值,导致养殖鱼与野生鱼市场价格相差甚远,制约着鱼类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围绕改善鱼类胴体组成的新技术和添加剂开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成为畜牧科技工作者研究的热点,相继出现了生长激素(gh)、β-兴奋剂等一系列产品,这些产品确能明显改善胴体品质,但存在使用不方便、副作用多、残留高等难以克服的弊端。尤其是β-兴奋剂,在动物内脏的残留很大,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国家已颁布条例严令禁止使用。研制出可显著提高瘦肉率,改善肉质的安全型饲料添加剂是目前生产者、消费者和畜牧生产管理部门共同关心的难题。一方面培育瘦肉型畜禽品种,另一方面全面推广全价配合饲料、集约化养殖技术,显著地改善了畜禽胴体组成,降低了皮下脂肪沉积,提高了瘦肉率和生长速度,缩短了饲养周期,使畜禽肉的产量大幅度增加,肉食品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市场供应繁荣,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肉的需求,甚至还出现了供大于求的趋势。但是,随着全球肉用动物生产量的提高,也出现了肉质明显下降的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品的要求已不再单单是数量的增加,而是更注重品质的提高,要求肉品营养丰富,有较好的口味和感观性状。养殖淡水鱼肉质的普遍下降与人们对其要求的不断提高,已形成巨大的反差,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淡水鱼类市场疲软和价格低迷,因此,开展淡水养殖鱼类肉质改良技术的研究,为市场提供优质鱼肉已成为当务之急,如何改善养殖鱼类品质,使其肉质能与野生鱼相媲美、更好地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和健康需求,也是保持我国水产养殖业沿着优质高效方向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间歇式环境应激调控养殖,协同配合肉质改良剂,提高机体蛋白质合成效率和脂肪分解效率,降低肌肉蒸煮损失率,增强鱼肉感官体验的能有效改善虹鳟肉质的养殖方法,该方法中所用改良剂缓释性强,崩解速率和溶失率低,有效降低养殖成本,延长鱼肉货架保鲜期。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能有效改善虹鳟肉质的养殖方法,包括,间歇式环境应激养殖方式,以及提供一种作为饲料添加剂的肉质改良剂;上述肉质改良剂中包括在高压条件下负载于惰性载体上的氨基酸螯合铬;上述氨基酸为蛋氨酸。该养殖方法利用养殖环境应激调控和喂养肉质改良剂协同配合的方式,刺激虹鳟在养殖期间从肉色、肌肉质构、肌纤维、感官体验等多方面改善肉质品质,提高蛋白质合成效率和脂肪分解效率,降低脂肪总量和脂肪率,减少鱼肉中脂肪沉积,增加肉质密实度,提高鱼肉的色泽和抗氧化能力,鱼肉的水损失率降低,达到改善肉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目的,有利于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作为优选,间歇式环境应激养殖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a,调节养殖水体盐度为1.3~2.3%,温度为6~15℃,溶氧量为6~10mg/l,每天采用逆流运动强度为0.5~1.0bl/s、持续时间5~8h的流水养殖,其余时间停止水流刺激,暂养15~30d;

b,调节养殖水体盐度为2.0~2.5%,温度为12~20℃,溶氧量为9~12mg/l,每天采用逆流运动强度为1.0~1.5bl/s、持续时间6~12h的流水养殖,其余时间停止水流刺激,暂养30~45d;

c,调节养殖水体盐度为1.8~3.0%,温度为18~23℃,溶氧量为9~12mg/l,每天采用逆流运动强度为0.5~1.0bl/s、持续时间8~12h的流水养殖,其余时间停止水流刺激,暂养15~30d;

d,调节养殖水体盐度为1.0~1.5%,温度为12~18℃,溶氧量为7~10mg/l,每天采用逆流运动强度为1.0~1.5bl/s、持续时间8~12h的流水养殖,其余时间停止水流刺激,培养至起捕。鱼类在间歇式的养殖环境刺激下,对水体盐度、温度、溶氧量和逆流运动强度的改变做出应激反应,快速调节细胞中离子梯度的变化,阻止细胞中水分的过度流失或进入,以此增加和延长细胞的生存能力,使机体内能充分释放应激因子和生物酶,进入保护机制,从而对鱼类摄食、体内酶活性等产生有益影响,促进体内蛋白质合成,能提升鱼类肌肉中游离氨基酸、无机离子的含量,对肌肉的鲜味和甜味起到明显提升作用,同时养殖环境改变能增加鱼类在适应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增大了肌肉的机械强度(硬度和咀嚼度),肌纤维密度增大,使得肌肉持水性能显著提高,也降低肌肉蒸煮损失率,胶原蛋白含量增加,使得鱼肉弹性和黏聚性也相应增加,提高养殖产品的品质和经济价值。

作为优选,养殖鱼类为虹鳟当年鱼,养殖鱼类放养密度为50~100尾/m3

作为优选,氨基酸螯合铬通过以下步骤制得:将蛋氨酸和六水氯化铬混合后,加入去离子水溶解,然后加入水杨酸和偏硅酸钠混匀,置于功率为400~600w的微波中反应2~5min后,加入碳酸钠溶液除酸,然后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即得。金属离子和氨基酸螯合物通过配位键结合,形成了稳定的显中性的化学结构,避免其他元素干扰,同时还保护了其他元素免受金属元素的破坏和氧化,提高了维生素的存留率。氨基酸螯合物以类似于二肽的形式通过小肠粘膜被直接吸收进入血浆,有利于动物的胃肠道吸收和转化,提高机体内的酶活性,增强组织对葡萄糖利用率,降低应激而致的糖异生作用,从而有效的促进饲料转化率,提高吸收速率,促进动物生长,起到抗应激的营养功能。

进一步优选,氨基酸和六水氯化铬的重量比为2~5:1;水杨酸和偏硅酸钠的添加量分别为六水氯化铬重量的0.05~0.1%和0.03~0.08%。在微波的电磁波影响下,使得铬离子与偏硅酸钠形成电子配位,并占据硅氧骨干四面体的顶角,同时蛋氨酸的氨基和水杨酸的酚羟基、羧基与铬离子形成电配位,组成六角网状和八面体构形并存的多维环状结构,增加了分子结构间的相互约束力,提高产物稳定性,并将大部分亲水性基团包裹在内部,使得产物的吸水性能降低,在贮藏和运输中不易吸潮团聚,可贮藏性能提升,同时在进入载体后,能对载体间隙起支撑作用,使得载体的负载量稳定,颗粒不易崩解。

作为优选,肉质改良剂中还包括番茄红素、维生素e和硒。在鱼类饲料中添加天然色素和抗氧化能力强的物质可有效提高鱼肉的色泽和抗氧化能力,抗氧化能力增强,则肉中脂质和胆固醇不易发生氧化而产生异味,肉色和嫩度得到提高,且能延长货架保鲜期。

作为优选,肉质改良剂原料及其重量份如下:氨基酸螯合铬10~20份、番茄红素10~15份、维生素e5~15份、硒5~15份、惰性载体15~25份。

作为优选,惰性载体选自膨润土、沸石、硅藻土、蒙脱石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高压条件的操作压力为4~8kg/cm2,接触时间为10~20min,然后在3~5s内恢复常压。在高压操作下,改良剂中的蛋白质、淀粉等大分子结构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酶失活、微生物死亡,但是对维生素、色素等没有影响,较加热造粒等方式中营养成分损失少,同时通过瞬间将压力降为常压的方式,使得惰性载体的晶层在压力骤变中打开,层间间隙变大,而其他活性物质也因此更深入地进入载体内部,不但有利于保护活性物质的高活性,而且还能增强改良剂颗粒的稳定性和缓释性,有利于改良剂后续深加工,以及降低其在水体中的崩解速率和溶失率。

进一步优选,肉质改良剂的制备步骤为:按重量份取氨基酸螯合铬10~20份、番茄红素10~15份、维生素e5~15份、硒5~15份、惰性载体15~25份,将各物质混匀后,置于操作压力为4~8kg/cm2的高压环境中,搅拌并接触10~20min,然后在3~5s内恢复常压,即得肉质改良剂。

作为优选,肉质改良剂作为饲料添加剂按0.5~5%的重量百分比添加于虹鳟的基础日粮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利用养殖环境中不同的水体盐度、温度、溶氧量和逆流运动强度综合刺激养殖鱼类,鱼类在间歇式的养殖环境刺激下,机体内释放应激因子和生物酶,进入保护机制,从而对鱼类摄食、体内酶活性等产生有益影响,促进肌肉的呈味、机械强度(硬度和咀嚼度)、持水性能、弹性和黏聚性显著提高,也降低肌肉蒸煮损失率,提高养殖产品的品质和经济价值;

2)本发明中采用高压混合再瞬间降为常压的操作,使各活性物质能附着在载体上,微生物被灭杀,营养成分损失少,同时保护了活性物质的高活性,还能增强改良剂颗粒的稳定性和缓释性,有利于改良剂后续深加工;

3)本发明中采用微波螯合技术制备氨基酸螯合铬,产物稳定性好,降低了吸水性能,在贮藏和运输中不易吸潮团聚,可贮藏性能提升,同时在进入载体后,能对载体间隙起支撑作用,使得载体的负载量稳定,颗粒不易崩解;

4)本发明中利用养殖环境应激调控和喂养肉质改良剂协同配合的方式,刺激虹鳟在养殖期间从肉色、肌肉质构、肌纤维、感官体验等多方面改善肉质品质,提高蛋白质合成效率和脂肪分解效率,降低脂肪总量和脂肪率,减少鱼肉中脂肪沉积,增加肉质密实度,提高鱼肉的色泽和抗氧化能力,鱼肉的水损失率降低,达到改善肉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目的,有利于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能有效改善虹鳟肉质的养殖方法,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操作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能有效改善虹鳟肉质的养殖方法,包括,间歇式环境应激养殖方式,以及提供一种作为饲料添加剂的肉质改良剂;上述肉质改良剂中包括在高压条件下负载于惰性载体上的氨基酸螯合铬;上述氨基酸为蛋氨酸。该养殖方法利用养殖环境应激调控和喂养肉质改良剂协同配合的方式,刺激虹鳟在养殖期间从肉色、肌肉质构、肌纤维、感官体验等多方面改善肉质品质,提高蛋白质合成效率和脂肪分解效率,降低脂肪总量和脂肪率,减少鱼肉中脂肪沉积,增加肉质密实度,提高鱼肉的色泽和抗氧化能力,鱼肉的水损失率降低,达到改善肉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目的,有利于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间歇式环境应激养殖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a,调节养殖水体盐度为1.3%,温度为8℃,溶氧量为6mg/l,每天采用逆流运动强度为0.5bl/s、持续时间8h的流水养殖,其余时间停止水流刺激,暂养15d;

b,调节养殖水体盐度为2.0%,温度为12℃,溶氧量为12mg/l,每天采用逆流运动强度为1.0bl/s、持续时间6h的流水养殖,其余时间停止水流刺激,暂养30d;

c,调节养殖水体盐度为2.5%,温度为18℃,溶氧量为9mg/l,每天采用逆流运动强度为0.5bl/s、持续时间12h的流水养殖,其余时间停止水流刺激,暂养15d;

d,调节养殖水体盐度为1.0%,温度为18℃,溶氧量为10mg/l,每天采用逆流运动强度为1.5bl/s、持续时间8h的流水养殖,其余时间停止水流刺激,培养至起捕。鱼类在间歇式的养殖环境刺激下,对水体盐度、温度、溶氧量和逆流运动强度的改变做出应激反应,快速调节细胞中离子梯度的变化,阻止细胞中水分的过度流失或进入,以此增加和延长细胞的生存能力,使机体内能充分释放应激因子和生物酶,进入保护机制,从而对鱼类摄食、体内酶活性等产生有益影响,促进体内蛋白质合成,能提升鱼类肌肉中游离氨基酸、无机离子的含量,对肌肉的鲜味和甜味起到明显提升作用,同时养殖环境改变能增加鱼类在适应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增大了肌肉的机械强度(硬度和咀嚼度),肌纤维密度增大,使得肌肉持水性能显著提高,也降低肌肉蒸煮损失率,胶原蛋白含量增加,使得鱼肉弹性和黏聚性也相应增加,提高养殖产品的品质和经济价值。

养殖鱼类为虹鳟当年鱼,养殖鱼类放养密度为50尾/m3

氨基酸螯合铬通过以下步骤制得:将蛋氨酸和六水氯化铬混合后,加入去离子水溶解,然后加入水杨酸和偏硅酸钠混匀,置于功率为400w的微波中反应5min后,加入碳酸钠溶液除酸,然后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即得。金属离子和氨基酸螯合物通过配位键结合,形成了稳定的显中性的化学结构,避免其他元素干扰,同时还保护了其他元素免受金属元素的破坏和氧化,提高了维生素的存留率。氨基酸螯合物以类似于二肽的形式通过小肠粘膜被直接吸收进入血浆,有利于动物的胃肠道吸收和转化,提高机体内的酶活性,增强组织对葡萄糖利用率,降低应激而致的糖异生作用,从而有效的促进饲料转化率,提高吸收速率,促进动物生长,起到抗应激的营养功能。

氨基酸和六水氯化铬的重量比为2:1;水杨酸和偏硅酸钠的添加量分别为六水氯化铬重量的0.05%和0.03%。在微波的电磁波影响下,使得铬离子与偏硅酸钠形成电子配位,并占据硅氧骨干四面体的顶角,同时蛋氨酸的氨基和水杨酸的酚羟基、羧基与铬离子形成电配位,组成六角网状和八面体构形并存的多维环状结构,增加了分子结构间的相互约束力,提高产物稳定性,并将大部分亲水性基团包裹在内部,使得产物的吸水性能降低,在贮藏和运输中不易吸潮团聚,可贮藏性能提升,同时在进入载体后,能对载体间隙起支撑作用,使得载体的负载量稳定,颗粒不易崩解。

肉质改良剂中还包括番茄红素、维生素e和硒。在鱼类饲料中添加天然色素和抗氧化能力强的物质可有效提高鱼肉的色泽和抗氧化能力,抗氧化能力增强,则肉中脂质和胆固醇不易发生氧化而产生异味,肉色和嫩度得到提高,且能延长货架保鲜期。

肉质改良剂原料及其重量份如下:氨基酸螯合铬10份、番茄红素15份、维生素e5份、硒15份、惰性载体15份。上述惰性载体为膨润土。

高压条件的操作压力为4kg/cm2,接触时间为20min,然后在3s内恢复常压。在高压操作下,改良剂中的蛋白质、淀粉等大分子结构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酶失活、微生物死亡,但是对维生素、色素等没有影响,较加热造粒等方式中营养成分损失少,同时通过瞬间将压力降为常压的方式,使得惰性载体的晶层在压力骤变中打开,层间间隙变大,而其他活性物质也因此更深入地进入载体内部,不但有利于保护活性物质的高活性,而且还能增强改良剂颗粒的稳定性和缓释性,有利于改良剂后续深加工,以及降低其在水体中的崩解速率和溶失率。

肉质改良剂的制备步骤为:按重量份取氨基酸螯合铬10份、番茄红素15份、维生素e5份、硒15份、膨润土15份,将各物质混匀后,置于操作压力为4kg/cm2的高压环境中,搅拌并接触20min,然后在3s内恢复常压,即得肉质改良剂。

肉质改良剂作为饲料添加剂按1.5%的重量百分比添加于虹鳟的基础日粮中。

实施例2:

一种能有效改善虹鳟肉质的养殖方法,包括,选取虹鳟当年鱼,以100尾/m3的密度放养与养殖水体中,然后采用间歇式环境应激养殖方式,以及提供一种肉质改良剂;上述改良剂作为饲料添加剂按4.5%的重量百分比添加于虹鳟的基础日粮中。

1、间歇式环境应激养殖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a,调节养殖水体盐度为2.3%,温度为15℃,溶氧量为6mg/l,每天采用逆流运动强度为1.0bl/s、持续时间5h的流水养殖,其余时间停止水流刺激,暂养30d;

b,调节养殖水体盐度为2.0%,温度为20℃,溶氧量为12mg/l,每天采用逆流运动强度为1.0bl/s、持续时12h的流水养殖,其余时间停止水流刺激,暂养30d;

c,调节养殖水体盐度为2.6%,温度为23℃,溶氧量为12mg/l,每天采用逆流运动强度为0.5bl/s、持续时间8h的流水养殖,其余时间停止水流刺激,暂养25d;

d,调节养殖水体盐度为1.0%,温度为18℃,溶氧量为10mg/l,每天采用逆流运动强度为1.5bl/s、持续时间12h的流水养殖,其余时间停止水流刺激,培养至起捕。

2、一种肉质改良剂的制备步骤为:

a,将重量比为3.5:1的蛋氨酸和六水氯化铬混合后,加入去离子水溶解,然后加入水杨酸和偏硅酸钠混匀,置于功率为600w的微波中反应2min后,加入碳酸钠溶液除酸,然后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即得氨基酸螯合铬,上述水杨酸和偏硅酸钠的添加量分别为六水氯化铬重量的0.1%和0.03%;

b,按重量份取氨基酸螯合铬20份、番茄红素15份、维生素e5份、硒15份、惰性载体25份,将各物质混匀后,置于操作压力为8kg/cm2的高压环境中,搅拌并接触10min,然后在5s内恢复常压,即得肉质改良剂。

实施例3:

一种能有效改善虹鳟肉质的养殖方法,包括,选取虹鳟当年鱼,以80尾/m3的密度放养与养殖水体中,然后采用间歇式环境应激养殖方式,以及提供一种肉质改良剂;上述改良剂作为饲料添加剂按2.5%的重量百分比添加于虹鳟的基础日粮中。

1、间歇式环境应激养殖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a,调节养殖水体盐度为1.5%,温度为15℃,溶氧量为10mg/l,每天采用逆流运动强度为1.0bl/s、持续时间6h的流水养殖,其余时间停止水流刺激,暂养20d;

b,调节养殖水体盐度为2.0%,温度为20℃,溶氧量为12mg/l,每天采用逆流运动强度为1.0bl/s、持续时间12h的流水养殖,其余时间停止水流刺激,暂养35d;

c,调节养殖水体盐度为2.5%,温度为18℃,溶氧量为12mg/l,每天采用逆流运动强度为0.5bl/s、持续时间10h的流水养殖,其余时间停止水流刺激,暂养20d;

d,调节养殖水体盐度为1.2%,温度为15℃,溶氧量为10mg/l,每天采用逆流运动强度为1.0bl/s、持续时间10h的流水养殖,其余时间停止水流刺激,培养至起捕。

2、一种肉质改良剂的制备步骤为:

a,将重量比为2.5:1的蛋氨酸和六水氯化铬混合后,加入去离子水溶解,然后加入水杨酸和偏硅酸钠混匀,置于功率为600w的微波中反应3min后,加入碳酸钠溶液除酸,然后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即得氨基酸螯合铬,上述水杨酸和偏硅酸钠的添加量分别为六水氯化铬重量的0.08%和0.06%;

b,按重量份取氨基酸螯合铬13份、番茄红素12份、维生素e10份、硒8份、惰性载体23份,将各物质混匀后,置于操作压力为7kg/cm2的高压环境中,搅拌并接触12min,然后在5s内恢复常压,即得肉质改良剂。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行对比试验,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未采用间歇式环境应激养殖方式,而是养殖期间统一采用:常规养殖水体,温度为15℃,溶氧量为12mg/l,每天采用逆流运动强度为0.5bl/s、持续时间12h的流水养殖,其余时间停止水流刺激的方式;其他步骤与实施例3一致,进行虹鳟养殖。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行对比试验,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未采用间歇式环境应激养殖方式,而是养殖期间统一采用:常规养殖水体,温度为15℃,溶氧量为12mg/l的静水养殖方式;其他步骤与实施例3一致,进行虹鳟养殖。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行对比试验,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制备氨基酸螯合铬时,未添加水杨酸和偏硅酸钠,而是直接进行微波辐射催化,并以其他与实施例3一致的步骤制得改良剂;其他步骤与实施例3一致,进行虹鳟养殖。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行对比试验,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制备改良剂时未采用高压条件,而是在常压下将改良剂中活性成分与载体进行搅拌混合,并以其他与实施例3一致的步骤制得改良剂;其他步骤与实施例3一致,进行虹鳟养殖。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行对比试验,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未采用间歇式环境应激养殖方式,仅向虹鳟基础日粮中添加肉质改良剂;其他步骤与实施例3一致,进行虹鳟养殖。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行对比试验,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未向虹鳟基础日粮中添加肉质改良剂,仅采用间歇式环境应激养殖方式;其他步骤与实施例3一致,进行虹鳟养殖。

实施例10:

能有效改善虹鳟肉质的养殖方法的试验

实验分组:在某虹鳟养殖厂,分设8个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虹鳟鱼,雌雄各半。选取实施例3~9的养殖方式,设为试验组1~7,另设不添加改良剂、不采用间歇式环境应激养殖的组别为空白组,试验周期为4个月。

试验期间各组日粮营养水平相同,不使用抗生素,监测生长性能指标。于试验期结束后,从每个重复中选择近平均体重的试验鱼5尾,进行常规屠宰,记录相关屠宰性能和肌肉指标。具体数据如下表1、2。

表1不同养殖方式对虹鳟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表2不同养殖方式对虹鳟肌肉的影响

由表1可知,试验组1料肉比最低,饲料转化率最高;试验组2和3料肉比增高是由于养殖方式改变后,应激刺激效果降低,降低了鱼类的饲料转化效率;试验组4和5料肉比增高是由于改良剂在水中崩解和溶失,导致鱼类实际摄入量不够;试验组6和7料肉比增高则说明间歇式环境应激养殖方式和肉质改良剂协同作用下的肉质改良效果才更好。由于养殖方式和肉质改良剂成分间的差异,导致各组胸肌率、腹脂率和皮下脂肪厚度也各不相同,试验组1胸肌率最高,腹脂率最低,皮下脂肪厚度也最低,与空白组对比,说明养殖方式和肉质改良剂协同作用下,能增加肉质密实度,增加鱼类的瘦肉率,减少脂肪在体内的沉积,起到了改良肉质的作用。

由表2可知,试验组1总体肌肉品质最优;比试验组2和3好,是由于养殖方式改变后,应激刺激效果降低;比试验组4和5好,是由于改良剂在水中崩解和溶失,导致鱼类摄入量减少,效果较差;比试验组6和7好则说明间歇式环境应激养殖方式和肉质改良剂协同作用下的肉质改良效果才更好。试验组较空白组可知,养殖方式和肉质改良剂协同作用下,肌肉中蛋白含量升高,脂肪沉积量降低,能增加肌肉持水性,降低蒸煮损失率,对肌肉的亮度、弹性、粘聚性和咀嚼度都有提升,达到改良肉质的效果和目的。

上述实施例中的常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