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斑石鲷鱼跨区域适应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18077发布日期:2019-06-14 23:55阅读:7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斑石鲷鱼跨区域适应养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斑石鲷鱼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斑石鲷鱼跨区域适应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斑石鲷,为石鲷科石鲷属的一种鱼类,俗称黑金鼓、斑鲷,斑石鲷体态优美,周身靓丽、鱼身光泽银纹,与黑褐色斑点结合,在蓝光之下似梦幻之鱼。斑石鲷雄鱼发育成熟后,身上的斑纹变淡且口的周围变成纯白色,又称“白口鱼”;斑石鲷食用与药用价值极高,肉质细腻,胶原蛋白丰富,口感独特,富含多种氨基酸与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刺身绝品”之誉,斑石鲷具有治疗脾肾虚寒、产后腰痛、阴虚消渴等药效,其鱼胆可用于清热解毒、清肝明目。

为增加跨区域海水养殖鱼类品种,培育海水养殖经济新增长点,提高斑石鲷的人工养殖产量,降低养殖成本,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斑石鲷鱼跨区域适应养殖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斑石鲷鱼跨区域适应养殖方法,增加跨区域海水养殖鱼类品种,培育海水养殖经济新增长点,提高斑石鲷的人工养殖产量,降低养殖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斑石鲷鱼跨区域适应养殖方法,所述养殖方法如下;

步骤一:养殖产地要求: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进排水方便,通讯、交通便利,电力充足的建造养殖场,在养殖场内建造长方形或圆形养殖池,面积为12-36m2,水深1.0-1.2m,池壁高1.5m,并在每个养殖池设置进排水系统,并设置排污、遮阴、照明和增氧设施;

步骤二:放养前准备:用草酸清洗池底、池壁,清洗后使用海水冲洗干净;干池用漂白粉全池泼洒,清刷池底、池壁,对其消毒,并用海水冲洗干净,养殖用水选择盐度为18-33的海水,并经砂滤、沉淀,进水深度1.0-1.2m;

步骤三:苗种投放: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活力好、无伤、无畸形、摄食情况良好的规格为全长4cm的苗种,并对苗种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处理后放入养殖池养殖,投放密度60-80尾/m2

步骤四:投喂:在鱼苗投喂第二天开始投喂全价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0-4%,饲料投放按慢-快-慢的原则进行,每次投喂时间为50-70min,每喂2天停1天;

步骤五:鱼病防治:以预防为主,预防措施如下:鱼苗、鱼种入池前,严格进行消毒;保持良好水质;高温、台风、暴雨天气加强防病措施;保证饲料的质量;病鱼、死鱼及时捞出,并无害化处理,深埋入土;搬池小心操作,防止弄伤鱼体;疾病多发季节,在饲料中添加复合多维、免疫多糖、em菌做抗病预防;当鱼出现烂身、刺激隐核虫、肠炎病时,必须及早对其进行治愈;

步骤六:日常管理:使得养殖池的水质ph7.8-8.6,溶氧量≮4.0mg/l,氨氮≯0.3mg/l,餐后1.5-2h内排污,高温天气提高水位增加换水量,每天做好养殖日志登记,定期随机取样测量体长和体重;

步骤七:收获:鱼体重达到500g/尾的规格将其捕捞上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中,用50g/m2草酸清洗池底、池壁;干池用0.1kg/m2漂白粉全池泼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三中,苗种采购前,需要对苗种进行检疫,苗种运输前,应停喂1-2d,苗种运输采用汽车充氧运输,运输时配备充气设备或纯氧充氧,运输水的水温20℃,每立方米水体装苗2000-2500尾。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三中,苗种进行消毒处理采用甲醛80mg/l在25℃下浸浴1h或使用渔用含氯消毒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四中,全价配合饲料成分:粗蛋白质≥48.0%,粗脂肪≥10.0%,粗灰分≥18.0%,钙≥2.50%,磷≥1.70%,氨基酸≥0.5%,粗纤维≤2.0%,水分≤10.0%,食盐≤4.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四中,水温20-30℃时,日投喂量为鱼体积的2-4%,水温高于30℃时,日投喂量为鱼体积的0-1%,正常情况下,日投喂2次:时间7:00-8:00和17:00-18:00;水温高于30℃时,只投喂早上1次,并每喂料2天,停料1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五中,烂身病时采用1-2ppm聚维酮碘消毒、氟苯尼考拌料投喂,合用治愈;刺激隐核虫病时,晚间十点用药,采用150ppm甲醛和1ppm碘合用药浴2-3h;肠炎病时,采用0.5-1ppm兽用土霉素治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六中,养殖日志登记,包括天气、水温、盐度、ph值、投喂饲料的种类、数量,鱼的活动、摄食情况、鱼类健康状况,病害防治情况及死亡数量、用药情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增加跨区域海水养殖鱼类品种,培育海水养殖经济新增长点;

(2)通过科学的养殖方法提高斑石鲷鱼的人工养殖产量,降低养殖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养殖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斑石鲷鱼跨区域适应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养殖产地要求: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进排水方便,通讯、交通便利,电力充足的建造养殖场,在养殖场内建造长方形或圆形养殖池,面积为12-36m2,水深1.0-1.2m,池壁高1.5m,并在每个养殖池设置进排水系统,并设置排污、遮阴、照明和增氧设施;

步骤二:放养前准备:用50g/m2草酸清洗池底、池壁,清洗后使用海水冲洗干净;干池用0.1kg/m2漂白粉全池泼洒,清刷池底、池壁,对其消毒,并用海水冲洗干净,养殖用水选择盐度为18-33的海水,并经砂滤、沉淀,进水深度1.0-1.2m;

步骤三:苗种投放: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活力好、无伤、无畸形、摄食情况良好的规格为全长4cm的苗种,根据运输苗种的规格、数量和天气情况,确定运输工具、运输方式、运输时间、运输路线、运输密度,做好装载工具的检查、清洗和消毒工作;苗种采购前,需要对苗种进行检疫,并凭检疫证方可运输,苗种运输前,应停喂1-2d,苗种运输采用汽车充氧运输,运输时配备充气设备或纯氧充氧,运输水的水温20℃,每立方米水体装苗2000-2500尾,投放前需要对苗种进行消毒处理,苗种进行消毒处理采用甲醛80mg/l在25℃下浸浴1h或使用渔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处理后放入养殖池养殖,投放密度60-80尾/m2

步骤四:投喂:在鱼苗投喂第二天开始投喂全价配合饲料,全价配合饲料成分:粗蛋白质≥48.0%,粗脂肪≥10.0%,粗灰分≥18.0%,钙≥2.50%,磷≥1.70%,氨基酸≥0.5%,粗纤维≤2.0%,水分≤10.0%,食盐≤4.0%,水温20-30℃时,日投喂量为鱼体积的2-4%,水温高于30℃时,日投喂量为鱼体积的0-1%,正常情况下,日投喂2次:时间7:00-8:00和17:00-18:00;水温高于30℃时,只投喂早上1次,饲料投放按慢-快-慢的原则进行,每次投喂时间为50-70min,每喂2天停1天;

步骤五:鱼病防治:以预防为主,预防措施如下:鱼苗、鱼种入池前,严格进行消毒;保持良好水质;高温、台风、暴雨天气加强防病措施;保证饲料的质量;病鱼、死鱼及时捞出,并无害化处理,深埋入土;搬池小心操作,防止弄伤鱼体;疾病多发季节,在饲料中添加复合多维、免疫多糖、em菌做抗病预防;当鱼出现烂身、刺激隐核虫、肠炎病时,对其进行治愈;烂身病时采用1-2ppm聚维酮碘消毒、氟苯尼考拌料投喂,合用治愈;刺激隐核虫病时,晚间十点用药,采用150ppm甲醛和1ppm碘合用药浴2-3h,药浴时需观察鱼体状况,有不良反应出现时及时加水缓解,同时配合清晨搬池,减少投喂量,加大换水量措施进行控制;肠炎病时,必须及早采用0.5-1ppm兽用土霉素治愈,同时通过减少投喂、加大换水、增加溶氧量进行调整;

步骤六:日常管理:使得养殖池的水质ph7.8-8.6,溶氧量≮4.0mg/l,氨氮≯0.3mg/l,餐后1.5-2h内排污,高温天气提高水位增加换水量,以控制水温,根据水质变化情况可用消毒剂进行消毒与杀菌;每天做好养殖日志登记,包括天气、水温、盐度、ph值、投喂饲料的种类、数量,鱼的活动、摄食情况、鱼类健康状况,病害防治情况及死亡数量、用药情况;定期随机取样测量体长和体重;

步骤七:收获:鱼体重达到500g/尾的规格将其捕捞上市。

常见鱼病及防治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