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年两造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18092发布日期:2019-06-14 23:55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年两造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年两造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

近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意识的提升,节能环保的意识逐渐增强;在水产养殖行业,我国已经跻身于世界水产养殖汗液的前沿,而循环水养殖方式作为新兴的养殖方式备受追捧,有利于提高现代水产养殖的养殖手段及养殖设施;但是现有的循环水养殖多为工厂化,鱼类生存在一个相对安逸的空间,渐渐失去生存意识,消极无活力,长期下去导致肉质弹性下降、软绵;此外添加化学试剂对水进行净化处理,不利于水生鱼虾的健康生长,易残留其体内;此外现有的养殖方式中,污水沉降池将沉积下来的水产品排泄物和水生植物的枯叶残枝简单消毒直接进行排放,造成新的资源浪费和污染。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1)现有的循环水养殖多为工厂化,鱼类生存在一个相对安逸的空间,渐渐失去生存意识,消极无活力,长期下去导致肉质弹性下降、软绵;此外添加化学试剂对水进行净化处理,不利于水生鱼虾的健康生长,易残留其体内;

(2)现有的养殖方式中,污水沉降池将沉积下来的水产品排泄物和水生植物的枯叶残枝简单消毒直接进行排放,造成新的资源浪费和污染。

(3)现有流水养殖采用高密度养殖方式,导致水体污染、养殖成本高,效益低,鱼类存活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年两造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一年两造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选取池塘,建立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

s102:根据时节在外池塘、独立水槽中分别放养苗种,于上半年进行第一造苗种放养,下半年进行第二造苗种放养;

s103:根据具体的天气、水温和鱼类情况进行养殖管理;

s104:采集检测样本并进行测定。

进一步,所述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具体包括:

选取池塘,主体采用混凝土结构,由3条独立水槽组成;集污槽设置在水槽后部;池塘靠近水槽的一侧建有1个沉淀池,沉淀池内有生态型杀菌剂;沉淀池连接1条100m长的过滤水渠,过滤水渠中铺设麦饭石、海粗沙和活性炭;

在水槽前侧设置水生植物净化区,水生植物为水葫芦;在水槽后侧设置水生植物吸收转化区,水生植物吸收转化区由30个生物浮床组成,种植空心菜;

循环水槽配套设备主要包括:3套气提式推水增氧系统,1套底层增氧系统,1套吸污系统,4台叶轮式增氧机、1台涌浪式增氧机和备用发电机。

进一步,所述生态型杀菌剂按照质量份数由蒲公英50~70份、大蒜20~30份、薄荷叶20~30份、马齿笕30~40份、大叶青15~25份、竹叶10~14份和中药残渣提取液100~300份组成。

进一步,所述生态型杀菌剂的制备方法为:

(1)取蒲公英、大蒜、薄荷叶、马齿笕、大叶青和竹叶烘干、磨粉、过200目筛,获得混合粉;

(2)取中药残渣,经过杀菌消毒,除杂,烘干,加入10倍水进行熬制,3~4小时,冷却过滤,获得中药残渣提取液;滤渣投入到曝气发酵池中;

(3)将混合粉加入包提取液中,搅拌均匀,即得生态型杀菌剂;

进一步,所述养殖管理具体包括:

(1)根据具体的天气、水温和鱼类情况投喂鱼类,定期添补因蒸发、渗漏损失的水;

(2)投喂3h后或池塘内水质下降时,开启吸污泵,吸污持续时间15~20min,将抽提出的水排放到池塘边的沉淀池,沉淀后的尾水排放入过滤水槽,经过滤水槽中的麦饭石、海粗沙、活性炭过滤后流回池塘,沉淀物自然干燥后加入秸秆、野生杂草、发酵菌粉,生态杀菌残渣进行发酵,制备有机肥料;

(3)每天定时巡塘,观察鱼类的活动,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根据流水槽内鱼的规格及载鱼量等情况,适时调整气提式推水增氧机阀门,控制流水槽内水流速度;根据溶氧情况,适时开启底部辅助增氧;

(4)定期清理水生植物净化区内的水葫芦,在6~10月份空心菜生长旺季,每15-20天收割一次。

进一步,所述样本采集和测定具体包括:

每月固定时间测试水质指标,在池塘四角和独立水槽中部设置采样点,采集水面下50cm处水样2l,混合后,分别测定溶解氧(do)、酸碱度(ph)、氨氮(nh4+-n)和亚硝酸盐氮(no2--n);养殖结束后,统计条水槽和外池塘养殖产量和养殖效益,计算存活率、饲料转化率和绝对生长率;

绝对生长率=100×(wt–w0)/t

饲料转化率=(wt–w0)/f×100

成活率=100×(n0–nt)/n0

式中:w0为鱼的初始平均质量;wt为鱼的终末平均质量;t为饲养天数;f为每尾鱼的平均总摄食量;n0为初始鱼尾数;nt为终末鱼尾数。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本发明自然池塘微养殖基地,充分接触大自然,增强鱼类的生存能力,提高生存意识,增加游动速度,改善肉质弹性,丰富消费者口感体验;本发明天然无害的生态型杀菌剂,且来源广泛,价格便宜,降低净化处理成本,且鱼体无残留;

本发明将污水沉降池将沉积下来的水产品排泄物和水生植物的枯叶残枝,进行发酵处理,制备有机化肥,减少资源浪费,带来新的经济价值。

本发明利用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开展鱼类一年两造养殖,能够提高养殖存活率和养殖产量,降低养殖风险,能大幅提高养殖产量,降低养殖成本,缩短养殖周期,提高养殖效益,实现养殖模式的高效利用。

本发明可在外池塘套养鲢、鳙鱼和罗氏沼虾,不仅提高了外池塘的净化能力,而且提高了整体的养殖效益;本发明可根据具体鱼类的摄食节律,开启吸污装置,减少粪便在池塘水体中的存在时间,提高了吸污装置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搭建植物浮床,并合理使用吸污设备,提高尾水处理能力,整个养殖周期水质指标均在大部分鱼类适宜生存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年两造池塘循环水养殖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年两造池塘循环水养殖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选取池塘,建立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

s102:根据时节在外池塘、独立水槽中分别放养苗种,于上半年进行第一造苗种放养,下半年进行第二造苗种放养;

s103:根据具体的天气、水温和鱼类情况进行养殖管理;

s104:采集检测样本并进行测定。

如图2所示,步骤s101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具体包括:

选取池塘,主体采用混凝土结构,由3条独立水槽组成;集污槽设置在水槽后部;池塘靠近水槽的一侧建有1个沉淀池,沉淀池内有生态型杀菌剂;沉淀池连接1条100m长的过滤水渠,过滤水渠中铺设麦饭石、海粗沙和活性炭;

在水槽前侧设置水生植物净化区,水生植物为水葫芦;在水槽后侧设置水生植物吸收转化区,水生植物吸收转化区由30个生物浮床组成,种植空心菜;

循环水槽配套设备主要包括:3套气提式推水增氧系统,1套底层增氧系统,1套吸污系统,4台叶轮式增氧机、1台涌浪式增氧机和备用发电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态型杀菌剂按照质量份数由蒲公英50~70份、大蒜20~30份、薄荷叶20~30份、马齿笕30~40份、大叶青15~25份、竹叶10~14份和中药残渣提取液100~300份组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态型杀菌剂的制备方法为:

(1)取蒲公英、大蒜、薄荷叶、马齿笕、大叶青和竹叶烘干、磨粉、过200目筛,获得混合粉;

(2)取中药残渣,经过杀菌消毒,除杂,烘干,加入10倍水进行熬制,3~4小时,冷却过滤,获得中药残渣提取液;滤渣投入到曝气发酵池中;

(3)将混合粉加入包提取液中,搅拌均匀,即得生态型杀菌剂;

步骤s103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养殖管理具体包括:

(1)根据具体的天气、水温和鱼类情况投喂鱼类,定期添补因蒸发、渗漏损失的水;

(2)投喂3h后或池塘内水质下降时,开启吸污泵,吸污持续时间15~20min,将抽提出的水排放到池塘边的沉淀池,沉淀后的尾水排放入过滤水槽,经过滤水槽中的麦饭石、海粗沙、活性炭过滤后流回池塘,沉淀物自然干燥后加入秸秆、野生杂草、发酵菌粉,生态杀菌残渣进行发酵,制备有机肥料;

(3)每天定时巡塘,观察鱼类的活动,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根据流水槽内鱼的规格及载鱼量等情况,适时调整气提式推水增氧机阀门,控制流水槽内水流速度;根据溶氧情况,适时开启底部辅助增氧;

(4)定期清理水生植物净化区内的水葫芦,在6~10月份空心菜生长旺季,每15-20天收割一次。

步骤s104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样本采集和测定具体包括:

每月固定时间测试水质指标,在池塘四角和独立水槽中部设置采样点,采集水面下50cm处水样2l,混合后,分别测定溶解氧(do)、酸碱度(ph)、氨氮(nh4+-n)和亚硝酸盐氮(no2--n);养殖结束后,统计条水槽和外池塘养殖产量和养殖效益,计算存活率、饲料转化率和绝对生长率;

绝对生长率=100×(wt–w0)/t

饲料转化率=(wt–w0)/f×100

成活率=100×(n0–nt)/n0

式中:w0为鱼的初始平均质量;wt为鱼的终末平均质量;t为饲养天数;f为每尾鱼的平均总摄食量;n0为初始鱼尾数;nt为终末鱼尾数。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以罗非鱼为实验样本测试本发明的一年两造池塘内流水养殖;

罗非鱼是我国主要养殖品种之一,能在淡水或咸水的池塘、网箱和稻田等水体中生长,每年可进行一到两造养殖生产活动。近年来,为提高罗非鱼的养殖产量,养殖者多采用高密度养殖方式,导致养殖水体污染、病害频发,严重制约我国罗非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inpondracewaysystem,iprs)是一种新兴的养殖模式,在池塘内一侧建设占总池塘面积1~3%的流水槽,配备推水增氧设备和吸污设备,为水槽内鱼类提供富氧流水环境,并对养殖尾水进行处理,具有高产、高效和环保等特点。研究人员开展了许多品种的适应性研究,包括斑点叉尾鮰、草鱼和鲈鱼等,均取得较好的结果。由于iprs建设成本较高,养殖过程中还需要较高的电力成本,如何实现养殖模式高效利用,达到整体盈利是该种模式成功推广的关键。

【前人研究进展】为实现iprs的高效利用,提高养殖效益,masser(1997)通过控制流水槽和外池塘水体交换率来提高流水槽的载鱼量。brown等(2012)利用iprs将斑点叉尾鮰和长鳍叉尾鮰进行混养,改善养殖效果,降低养殖成本。倪建忠等(2015)将iprs与扣蟹养殖池塘相互结合,利用扣蟹池塘中的水草净化养鱼尾水,水草生长又为扣蟹提供隐蔽场所。陈凡等(2016)利用iprs外池塘进行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取得每公顷189030元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切入点】此前进行的罗非鱼iprs养殖初探研究中,由于8、9月份水槽内罗非鱼的规格大、密度大,再加上水温过高,爆发链球菌病,导致存活率偏低;整个养殖周期仅持续165d,池塘和iprs空置时间较长,严重影响养殖效益(阴晴朗等2018)。基于此结果,本发明利用iprs进行罗非鱼一年两造养殖,通过投放大规格鱼种来缩减每造的养殖周期,避开8、9月份疾病高发期,提高池塘和iprs的使用率。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在iprs中进行罗非鱼一年两造养殖,分析评价在养殖过程中池塘水质变化情况、养殖效果和养殖效益,为罗非鱼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推广提供新思路。

1、材料与方法

(1)循环水槽

本发明iprs位于1口面积为1.28hm2的池塘内,主体采用混凝土结构,规格为(25.0m×15.8m×2.0m),由3条独立水槽组成,每条水槽的规格(22.0m×5.0m×2.0m),本发明使用1号和2号水槽。集污槽在流水槽后部,规格为(15.0m×3.0m×2.0m)。池塘靠近水槽的一侧建有1个沉淀池,规格(4.0m×2.0m×1.5m),连接1条100m长的过滤水渠,过滤水渠中铺设麦饭石、海粗沙和活性炭。在流水槽前侧设置水生植物净化区,规格为(50.0m×20.0m),水生植物为水葫芦。在水槽后侧设置水生植物吸收转化区,面积为240m2,由30个生物浮床组成,每个浮床的规格为(4.0m×2.0m),种植空心菜。iprs配套设备主要包括:3套气提式推水增氧系统,1套底层增氧系统,1套吸污系统,4台叶轮式增氧机、1台涌浪式增氧机和备用发电机,图2为系统整体示意图。

(2)苗种放养

本发明使用罗非鱼来自自国家级广西南宁罗非鱼良种场,于2018年4月17日放养第一造罗非鱼鱼种,5月中上旬在外池塘放养鲢鱼、鳙鱼和罗氏沼虾同年8月23日放养第二造罗非鱼鱼种。详细放养情况如表1所示。

表1苗种放养

(3)养殖管理

采用饲料粗蛋白含量31%,粗脂肪含量6%。每天投喂两次,上午投喂40%,下午投喂60%。适当控制投饵速度,保证饵料不漂出流水槽,具体情况根据天气、水温和鱼类活动情况等及时调整。外池塘罗氏沼虾和鲢鱼、鳙鱼在养殖期间不投饵。试验期间不换水,定期添补因蒸发、渗漏损失的水。投喂饲料3h后开启吸污装置,吸污持续时间15~20min,抽提出的尾水排放到池塘边的沉淀池,再经过过滤水渠过滤后流回池塘,沉淀物用作农作物肥料。根据天气和水体溶氧情况,适时开启外池塘涌浪机,促进外池塘上下层水体交换。每天定时巡塘,观察鱼类的活动,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根据流水槽内鱼的规格及载鱼量等情况,适时调整气提式推水增氧机阀门,控制流水槽内水流速度;根据溶氧情况,适时开启底部辅助增氧。定期清理水生植物净化区内的水葫芦,在6~10月份空心菜生长旺季,每15-20天收割一次。

(4)样本采集和测定

试验开始后,每月17号测试水质指标,上午10时采样,在池塘四角和1号、2号水槽中部设置采样点,采集水面下50cm处水样2l,混合后,按照《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保局1997),分别测定溶解氧(do)、酸碱度(ph)、氨氮(nh4+-n)和亚硝酸盐氮(no2--n);养殖结束后,统计条水槽和外池塘养殖产量和养殖效益,计算存活率(survivalrate,sr)、饲料转化率(feedconversionrate,fcr)和绝对生长率(absolutegrowthrate,agr)。

绝对生长率(agr,g/d)=100×(wt–w0)/t

饲料转化率(fcr)=(wt–w0)/f×100

成活率(sr,%)=100×(n0–nt)/n0

式中:w0(g)为鱼的初始平均质量;wt(g)为鱼的终末平均质量;t(d)为饲养天数;f(g)为每尾鱼的平均总摄食量;n0为初始鱼尾数;nt为终末鱼尾数。

(5)数据统计

数据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差(sd)表示。

2、结果与分析

(1)养殖结果

第一造养殖122天,2018年8月17日起捕上市,第二造养殖100天,2018年11月30日起捕上市,养殖结果如表2所示。试验结果显示,整个养殖周期内无疾病爆发,利用iprs开展罗非鱼一年两造养殖,避开8、9月份疾病高发期,存活率、单位产量与此前试验50%存活率、72.4kg/m2单位产量相比明显提高。第二造养殖在起捕均重、存活率、日增量、收获总量和单位产量均高于第一造养殖,养殖效果优于第一造。外池塘罗氏沼虾平均规格为25±6.85g,存活率为26.8%,产量为2012kg;鲢鱼平均规格为1812.5±268.12g,存活率为98.7%,产量为1789kg;鳙鱼平均规格为2058.5±328.57g,存活率为97.4%,产量为801kg。

表2养殖效果

(2)经济效益

1)养殖投入

利用iprs养殖罗非鱼,养殖成本主要包括苗种、塘租、饲料、电费、药品、人工和其他(捕捞、调水等)。如表3所示,第一造养殖成本为182564元,其中饲料成本(66.03%)占比最高,其次为苗种(9.97%)成本。第二造养殖成本为195492元,饲料成本(52.48%)占比最高,其次为苗种(27.73%)成本,由于第二造养殖采用大规格鱼种,导致苗种投入明显高于第一造。外池塘套养品种不投喂饲料,养殖成本仅为苗种成本。

表3养殖成本构成

2)养殖效益

养殖效益如表4所示,第一造罗非鱼产量为24107kg,起捕时售价为9.6元/kg,共收入231428元,利润为48864元,投资回报率为26.77%。第二造罗非鱼产量为25730kg,起捕时售价为9.0元/kg,共收入231570元,利润为36078元,投资回报率为18.45%。外池塘套养品种中,鲢鱼产出14901元,鳙鱼产出6209元,罗氏沼虾产出120720元,由于外池塘投入较低,三个套养品种均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结果表明,罗非鱼一年两造iprs养殖,外池塘套养鲢、鳙鱼和罗氏沼虾,每公顷投入452566元,产出655099元,利润为202533元,投资回报率44.75%。

表4养殖效益

tab.5breedingbenefits

(3)水质参数

利用iprs进行罗非鱼一年两造养殖,水质参数如表5所示。在整个养殖周期内,水温在24.6~32.6℃之间,溶氧在4.34~8.05mg/l之间,ph值在7.4~7.8之间,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池塘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的浓度在整个养殖周期内呈现波动变化,氨氮浓度在0.47~0.87mg/l之间,亚硝酸盐浓度在0.028~0.095mg/l之间,均在罗非鱼的适宜范围之内。4月17日到8月17日为第一造养殖周期,水体中氨氮浓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亚硝酸盐浓度呈现上升趋势。8月17日到11月17日为第二造养殖周期,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

表5水质变化

3、讨论

(1)养殖效果

利用iprs进行罗非鱼一年两造养殖,能大幅提高养殖产量,降低养殖成本,缩短养殖周期。该试验中罗非鱼产量为58402kg/hm2,广西地区池塘养殖罗非鱼的产量一般为15000~17000kg/hm2,养殖产量为传统池塘养殖的3~4倍(袁媛等2016)。iprs配备推水增氧设备,控制流水槽与外池塘水体交换,大幅提高流水槽载鱼量。本次试验第一造放养密度为58960尾/hm2,第二造放养密度为47500尾/hm2,传统池塘养殖模式罗非鱼的放养密度一般为30000~45000尾/hm2。推水设备设置在流水槽前段,运行时在流水槽内形成富氧流水环境,流水槽内水流速度为0.04~0.07m/s,提高罗非鱼生长速度和蛋白质的合成速率。在流水环境中,大多数鱼类具有溯流习性,合理的水流速度对鱼类的摄食、生长、形态和生理指标产生积极的影响。养殖结果显示,流水槽内罗非鱼的生长速度最快可达5.101g/d,四个月即可达到上市规格,饵料系数为1.1~1.2,明显低于传统池塘养殖模式1.3~1.4。iprs能够提高罗非鱼生长速度,缩短养殖周期。罗非鱼属于热带性鱼类,气温低于20℃将停止进食,气温低于12℃会造成死亡,广西南宁地区罗非鱼的生长期为每年4月中旬至11月下旬,传统池塘养殖模式下,罗非鱼的养殖周期为6~8个月,一年仅可进行一造养殖。本试验采用大规格鱼苗,开展一年两造养殖,减少了池塘的空置时间,提高了iprs的使用效率,养殖产量大幅提高。

利用iprs进行罗非鱼一年两造养殖,避开8、9月份链球菌病高发期,降低养殖风险。近年来,罗非鱼链球菌病频发,给整个罗非鱼养殖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链球菌病的发生于池塘水温和养殖密度有关,水温超过32℃以上发病几率显著增加;养殖密度过高引起鱼类产生应激反应,增加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感染几率。iprs将全池塘罗非鱼集中到占据池塘总面积1~3%的流水槽中,养殖密度更高,在高温季节易爆发链球菌病,在此前的研究中,在8月份爆发链球菌病,导致罗非鱼存活率仅为50%。本次试验,在8月中旬完成第一造养殖并起捕上市,8月下旬投放鱼苗进行第二造养殖。8、9月份流水槽内平均水温均超过32℃,但罗非鱼规格较小、养殖密度相对较低,养殖过程中无链球菌病爆发,两造养殖存活率均超过80%。

(2)养殖效益

为实现iprs的高效利用,在外池塘套养鲢、鳙鱼和罗氏沼虾,不仅提高了外池塘的净化能力,而且提高了iprs整体的养殖效益。两造罗非鱼养殖效果较好,产值分别达到231428元和231570元,回报率分别为26.77%和18.45%。外池塘套养品种投入较少,仅需苗种和捕捞投入,在日常管理中,外池塘中套养品种主要以水槽内罗非鱼的残饵和水体中的藻类微生物为食,在养殖效益方面,三种套养动物取得较好的养殖效益,其中罗氏沼虾由于市场价格高,取得了120720元的经济效益。外池塘套养品种提高iprs整体的养殖效益。试验结果显示,利用iprs进行罗非鱼一年两造养殖,每公顷投入452566元,产出655099元,利润为202533元,投资回报率44.75%。

根据养殖结果,第二造养殖效果优于第一造养殖,由于罗非鱼的销售价格不同,导致第一造回报率明显高于第二造。罗非鱼单价与上市时间有关,每年5月至7月,广西地区罗非鱼市场价格较高,9月至11月为罗非鱼收获期,罗非鱼集中上市时市场价格偏低。本发明中,由于第一造罗非鱼投放规格偏小,且2号流水槽投放密度过高,导致第一造养殖期偏长,8月中旬起捕上市,留给第二造养殖的周期偏短,为缩短养殖周期投放大规格鱼种,苗种成本过高,而第二造罗非鱼起捕上市时,市场价格偏低,导致第二造养殖效果优于第一造,但经济效益明显低于第一造。在此后的研究中,第一造投放大规格鱼种,于7月下旬起捕上市;8月上旬投放较小规格鱼种开始第二造养殖,提高罗非鱼的销售价格,降低养殖投入,养殖效益还有进一步上升空间

(3)水质变化

开展罗非鱼一年两造iprs养殖,水质是关键因素。研究表明,鱼类长时间处于较差水质环境中,易受到环境胁迫,产生应激反应,导致生长速度减慢(洪磊等2004)。生长速度减慢会导致养殖周期延长,无法完成一年两造生产活动。iprs对养殖尾水处理依靠吸污装置的抽提分离和外池塘的净化作用。此前进行的养殖试验中,养殖后期饲料投喂量增大,水体代谢物增加,超出iprs处理能力,导致养殖中后期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升高。结果此次试验期间各项水质指标均在罗非鱼的适宜生存范围之内,主要原因是在外池塘设置水生植物净化区和转化区,并且合理使用吸污设备。宋超等(2012)研究表明在集约化池塘中采用浮床种植空心菜能够对水体主要污染物实现有效控制。本次试验在外池塘设置水生植物净化区和吸收转化区,面积1240m2,占据池外池塘总面积的10%,提高了外池塘的净化能力。何杰等(2009)研究发现吉富品系罗非鱼的排泄周期为2~3h。蒋艾青(2007)研究鱼类残饲和排泄物在水体中超过8~12h,水质恶化速度加快。根据罗非鱼的摄食节律,确定投喂饲料3h后开启吸污装置,减少粪便在池塘水体中的存在时间,提高了吸污装置的工作效率。

4、结论

利用iprs进行罗非鱼一年两造养殖,提高罗非鱼的养殖存活率和养殖产量,避开8、9月份疾病高发期,降低养殖风险,养殖存活率达到80%以上,养殖产量58402kg/hm2。外池塘套养罗氏沼虾、鲢鱼和鳙鱼,实现iprs的高效利用,每公顷产值655099元,利润为202533元,投资回报率44.75%。搭建植物浮床,并合理使用吸污设备,提高iprs的尾水处理能力,整个养殖周期水质指标均在罗非鱼是适宜生存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