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番茄“F”形整枝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396598发布日期:2019-08-09 23:29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番茄“F”形整枝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露天番茄整枝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番茄“f”形整枝方法。



背景技术:

露天种植番茄的整枝方式多采用“人”字形架上固定1个横杆的搭架方式,番茄双行种植,单干整枝缠绕在“人”字架的2根斜杆上。然而这种番茄搭架整枝方式存在以下不足:番茄植株生长到中后期,植株上部叶片和没能及时打掉的侧枝交错遮挡,不利于通风透光和后期植株调整操作;番茄主干高度超过“人”字形架高度时,主干必须及时摘心,不能满足进一步获得番茄后期产量的需求;此外,2株番茄之间的空间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因此,要解决以上问题,提高番茄后期的产量和质量,需在原有番茄整枝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整枝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目前露天种植番茄“人”字形整枝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单的番茄“f”形整枝方法,具体是1个主干加2个侧枝的整枝方法。该方法能够解决“人”字形整枝技术中后期植株上部枝叶过密、通风透光弱、后期产量低等不足。

本发明的番茄“f”形整枝方法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番茄“f”形整枝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5)将番茄单行种植于35~45厘米宽的墒面中间,株距35~45厘米;

6)番茄株高25~35厘米时,从熵面一端开始,沿熵面纵向以1.5~2.5m的间隔在土壤中插入若干个“人”字形支架,直到熵面末端,“人”字形支架的交叉点距离墒面的高度为1.5~2.0米,在靠近每株番茄植株根部的熵面土壤中竖直插入一根竖杆,在各竖杆的距离墒面25~35厘米高度的位置采用一根第一横杆串联连接,各“人”字形支架的交叉点之间由一根第二横杆串连接接,竖杆的上端均与第二横杆固定连接;

7)番茄植株出现第一花序后,将第一花序摘除,留取主干和第一花序下的1条侧枝作为结果枝,主干缠绕在竖杆上,侧枝缠绕在横杆上,侧枝留取2穗果实后摘心;

8)主干长至“人”字形支架交叉点后摘心,留取1个侧枝缠绕在上部的横杆上,留取2穗果实后摘心。

进一步地,每个“人”字形支架上也设置一根竖杆,竖杆的上端与“人”字形支架的交叉点绑扎,下端垂直插入土壤中。

进一步地,所述“人”字形支架形成的平面与熵面垂直,并与横杆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人”字形支架由两根直杆交叉为“人”字,两根直杆的下端均插入土壤中。

进一步地,两根横杆相互平行,并均与熵面平行。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优选的番茄“f”形整枝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5)将番茄单行种植于40厘米宽的墒面中间,株距40厘米;

6)番茄株高30厘米时,从熵面一端开始,沿熵面纵向以2m的间隔在土壤中插入若干个“人”字形支架,直到熵面末端,“人”字形支架的交叉点距离墒面的高度为1.8米,在靠近每根番茄植株根部的熵面土壤中竖直插入一根竖杆,在各竖杆的距离墒面30厘米高度的位置采用一根第一横杆串联连接,各“人”字形支架的交叉点之间由一根第二横杆串连接接,竖杆的上端均与第二横杆固定连接;

7)番茄植株出现第一花序后,将第一花序摘除,留取主干和第一花序下的1条侧枝作为结果枝,主干缠绕在竖杆上,侧枝缠绕在横杆上,侧枝留取2穗果实后摘心;

8)主干长至“人”字形支架交叉点后摘心,留取1个侧枝缠绕在上部的横杆上,留取2穗果实后摘心。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f”形整枝技术使用单行种植,既增加种植密度,又扩大番茄中后期的生长空间,有利于植株的通风和采光,降低湿度和病虫害的发生;番茄摘除了第一花序,促进第一侧枝和主干的生长以及早期果实的发育,提高优质果的比率;充分利用2个横杆上的生长空间,避免果实与枝叶的交错遮挡,并提高侧枝的结果数;“f”形整枝技术提高番茄植株的挂果数,每株番茄至少可以挂8~10穗果,提高番茄的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番茄“f”形整枝方法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横杆、2-第二横杆、3-“人”字形支架、4-竖杆、5-第一侧枝、6-第二侧枝、7-主干、8-果实、9-墒面。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f”形整枝方法作以下详细说明。

1)如图1所示,该整枝结构包括第一横杆1、第二横杆2、“人”字形支架3和竖杆4。番茄单行种植于40厘米宽的墒面9中间,株距40厘米。番茄株高30厘米,每株番茄两侧、墒面9两边土中插入2根竹竿交叉为“人”字形支架3,交叉点距离墒面9的高度为1.8米,“人”字形支架3中间位置、紧靠番茄植株固定1根竖杆4,一端插入墒面9中,一端固定在“人”字形架3的交叉点。距离第一个“人”字形架2米的位置再设置一套“人”字形支架3和竖杆4,2个“人”字形支架3之间的每株番茄旁边均固定1根竖杆4,以此类推。两个相邻“人”字形支架3之间、距离墒面30厘米高度的位置固定第一横杆1,“人”字形架3交叉点之间再次固定第二横杆2,每株番茄旁边的竖杆4依次固定在2根横杆上。番茄植株出现第一花序后,将第一花序摘除,留取主干7和第一花序下的第一侧枝5作为结果枝,主干7缠绕在竖杆4上,第一侧枝5缠绕在第一横杆1上,第一侧枝5留取2穗果实后摘心。主干7长至“人”字形支架3交叉点后摘心,留取第二侧枝6缠绕在第二横杆2上,留取2穗果实后摘心。

实施例:

(1)露天菜地南北向开沟理墒,墒面9宽度40厘米,沟宽30厘米,墒面9中间单行种植番茄,株距40厘米。

(2)番茄株高30厘米时,每株番茄两侧、墒面两边土中插入2根竹竿交叉为“人”字形支架3,交叉点距离墒面9的高度为1.8米,“人”字形支架3中间位置、紧靠番茄植株固定1根竖杆4,一端插入墒面9中,一端固定在“人”字形支架3的交叉点。

(3)距离第一个“人”字形架2米的位置再设置一套“人”字形支架3和竖杆4,2个“人”字形支架3之间的每株番茄旁边均固定1根竖杆4,以此类推。

(4)两个相邻“人”字形支架3之间、距离墒面30厘米高度的位置固定第一横杆1,“人”字形支架3交叉点之间固定第二横杆2,每株番茄旁边的竖杆4依次固定在2根横杆上。

(5)番茄植株出现第一花序后,将第一花序摘除,留取主干7和第一花序下的第一侧枝5作为结果枝,主干7缠绕在竖杆4上,第一侧枝5缠绕在第一横杆1上,第一侧枝5留取2穗果实后摘心。主干7长至“人”字形支架3交叉点后摘心,留取第二侧枝6缠绕在第二横杆2上,留取2穗果实后摘心。

实验统计数据结果:

种植同一个番茄品种,在同一块地中种植,采用“f”形整枝与传统双行单干整枝相比,可使每667平方米增加约2300~7000穗番茄果实,增加产量1840~5600千克,增产达14%~42%。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番茄“F”形整枝方法,当番茄株高25~35厘米时,采用若干个“人”字形支架、竖杆和两根横杆组成整枝结构,在植株出现第一花序后,将第一花序摘除,留取主干和第一花序下的1条侧枝作为结果枝,主干缠绕在竖杆上,侧枝缠绕在横杆上,侧枝留取2穗果实后摘心;主干长至“人”字形支架交叉点后摘心,留取1个侧枝缠绕在上部的横杆上,留取2穗果实后摘心。本发明方法使用单行种植,既增加种植密度,又扩大番茄中后期的生长空间,有利于植株的通风和采光,降低湿度和病虫害的发生,提高番茄植株的挂果数,每株番茄至少可以挂8~10穗果,提高番茄的产量。

技术研发人员:赵凯;朱海山;杨正安;邓明华;岳艳玲;毛莲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5.08
技术公布日:2019.08.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