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杀虫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53267发布日期:2019-08-30 22:16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杀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杀虫组合物。



背景技术:

水稻三大主要病害是: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其它重要病害有稻曲病、恶苗病、霜霉病等。病害流行暴发的根本原因是:优质感病品种比重增大,病菌生理小种增多,耕作栽培制度变化等向着有利于病害发生和危害的方向发展。其次,水稻田中的害虫分为外源性害虫好内源性害虫,外源性害虫即远距离迁飞性害虫,如褐稻虱、白背稻虱、稻纵卷叶螟、粘虫等。本世纪迁飞性稻飞虱发生相对偏轻,但不能麻痹,加强监控,防止回升;稻纵卷叶螟持续猖獗,对粳稻穗期造成严重为害。内源性害虫即本地虫源、本地繁殖、本地为害,如三化螟、二化螟、大螟、灰飞虱、稻蓟马等。目前的杀虫剂中的活性成分单一,单一化学农药长期使用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抗药性会逐渐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杀虫组合物,其可有效降低活性成分施用量,减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减轻环境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稻杀虫组合物,包括活性成分a、b、c,所述活性成分a为苦皮藤素,所述活性成分b选自噻虫嗪,所述活性成分c选自阿维菌素、乙基多杀菌素或氟苯虫酰胺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活性成分a、b、c在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1~50%、1~55%、1~55%。

优选地,所述活性成分a、b、c的总重量占组合物总重量的2~60%,余量为农药上可接受的辅助成分助剂、溶剂或填料。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的剂型为悬浮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和颗粒剂。

所述水稻杀虫组合物在防治水稻病虫害中的应用,用于防治褐稻虱、白背稻虱、稻纵卷叶螟、粘虫、地下害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三种活性成分的复配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明显提高了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其次,可有效降低活性成分施用量,减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减轻环境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以下原料均为重量百分比,苦皮藤素5%,噻虫嗪18%,阿维菌素12%,聚乙二醇2%,黄原胶1%,膨润土2%,甘油2%,水补足至100%。将上述原料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制备得到35%的苦皮藤素·噻虫嗪·阿维菌素悬浮剂。

实施例2

以下原料均为重量百分比,苦皮藤素15%,噻虫嗪3%,乙基多杀菌素2%,松脂基溶剂2%,聚羧酸盐2%,环氧大豆油2%,水补足至100%。将上述原料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制备得到20%的苦皮藤素·噻虫嗪·乙基多杀菌素水乳剂。

实施例3

以下原料均为重量百分比,苦皮藤素2%,噻虫嗪55%,氟苯虫酰胺3%,木质素磺酸钠5%,十二烷基硫酸钠1%,聚羧酸盐7%,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将上述原料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制备得到60%的苦皮藤素·噻虫嗪·氟苯虫酰胺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4

以下原料均为重量百分比,苦皮藤素35%,噻虫嗪3%,阿维菌素7%,木质素磺酸钠2%,十二烷基硫酸钠1%,亚甲基双萘磺酸钠2%,高岭土补足至100%。将上述原料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制备得到45%的苦皮藤素·噻虫嗪·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5

以下原料均为重量百分比,苦皮藤素2%,噻虫嗪3%,阿维菌素25%,亚甲基双萘磺酸钠5%,羧丙基甲基纤维素0.3%,淀粉1%,高岭土补足至100%。将上述原料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制备得到30%的苦皮藤素·噻虫嗪·阿维菌素颗粒剂。

水稻杀虫组合物对水稻灰飞虱的田间防效试验

将实施例1-5进行田间防效试验,在设置三组对照组和一个空白组,每个处理进行3次重复。选择试验的每个小区面积为50m2,随机区组排列,所有小区的种植习惯均与当地的种植习惯相同。灰飞虱2、3龄若虫盛发期进行喷雾处理。每小区平行跳跃法调查10点,每点2丛,共查30丛。于施药前和施药后第1、7、15天分别调查30丛水稻的灰飞虱数量、防治效果。具体数据(数据为三个重复的平均值)如下表所示:

表1水稻杀虫组合物对水稻灰飞虱的防治效果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苦皮藤素、噻虫嗪、阿维菌素不同配比复配后,防治效果要明显高于三种单剂,且延长了持效性,提高了防治效果,降低了农民用药成本,可减缓抗性的产生,对作物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杀虫组合物,属于杀虫领域,包括活性成分A、B、C,所述活性成分A为苦皮藤素,所述活性成分B选自噻虫嗪,所述活性成分C选自阿维菌素、乙基多杀菌素或氟苯虫酰胺中的一种。本发明所述水稻杀虫组合物中的三种活性成分的复配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明显提高了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其次,可有效降低活性成分施用量,减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减轻环境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徐益峰;徐金娇;方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益农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4
技术公布日:2019.08.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