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遮阳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大棚遮光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在的大棚种植需要合理遮光来让室内达到合理光线与合理温度,传统的遮光都是选用遮光网或遮光布,并利用人工牵引的方式来实现遮光,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在炎热的夏天容易导致工作人员中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成本较低、能够合理控制光照的大棚遮光装置。
大棚遮光装置,包括有,在原大棚墙脚处固定一卷扬机,与卷扬机同侧的钢结构四角分别固定有定滑轮ⅰ(后右上)、定滑轮ⅱ(前右上)、定滑轮ⅲ(前右下),在原大棚钢结构顶部横梁的中部前后分别固定有定滑轮ⅳ(前中上)、定滑轮ⅴ(后中上),一钢丝绳依次绕过定滑轮ⅰ、定滑轮ⅴ、定滑轮ⅳ、定滑轮ⅱ、定滑轮ⅲ,其两端均绕在卷扬机上,在原大棚钢结构的顶部两侧分别固定有轨道,沿大棚长度方向间隔设有数个遮阳单元,所述的遮阳单元包括有一个固定杆与一拉杆,固定杆与拉杆之间设有多个活动杆,固定杆两端固接在两侧滑轨上,活动杆、拉杆两侧通过滑轮套装在轨道内,固定杆、活动杆、拉杆中部均设有通孔,钢丝绳依次穿过通孔,且钢丝绳与拉杆保持固接,遮光网或遮光布按顺序固定在固定杆与活动杆、活动杆与活动杆、活动杆与拉杆之间。
本设备应用于现目前常见的矩形大棚或矩形种植室,若是针对个别圆弧状大棚可选择自主搭建矩形钢结构,上述所有的定滑轮选择较为结实的墙体或是钢筋固定,钢丝绳的方向变化通过调整滑轮的方向实现,上述的方位以大棚大门所在墙面为前,大门左右两侧墙体为左右方位。
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方案的遮光装置安装于大棚顶部,当卷扬机正转,钢丝绳就会牵引拉杆移动,拉杆将遮光网打开进行遮光,反之卷扬机反转,钢丝绳牵引拉杆反向移动,遮光网收拢到一起,阳光便照射进入室内,活动杆与拉杆两侧的滑轮滑轨使该装置能够平稳、平滑的运动,遮阳单元的数量与间隔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本设备的有益效果是:1、本装置安装方便,仅需在原有墙体或是钢结构上安装滑轮、轨道等部件即可实现,因此能够适应各种矩形状的种植室或大棚;2、本装置成本低,操作方便,只需操作卷扬机就能实现遮/闭光操作,节约人工、无需专业技术人员;3、本设备不仅能遮蔽阳光,还具有保温的作用,尤其是对喜阴类作物种植效果好,如各种菇类。由此可见,完全实现了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成本较低、能够合理控制光照的发明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大棚遮光装置安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大棚遮光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大棚遮光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大棚遮光装置的遮阳单元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附图1-4,大棚遮光装置,包括有,在原大棚墙脚处固定一卷扬机8,与卷扬机同侧的钢结构四角分别固定有定滑轮ⅰ7(后右上)、定滑轮ⅱ4(前右上)、定滑轮ⅲ3(前右下),在原大棚钢结构顶部横梁的中部前后分别固定有定滑轮ⅳ2(前中上)、定滑轮ⅴ6(后中上),一钢丝绳5依次绕过定滑轮ⅰ、定滑轮ⅴ、定滑轮ⅳ、定滑轮ⅱ、定滑轮ⅲ,其两端均绕在卷扬机上,在原大棚钢结构的顶部两侧分别固定有轨道1,沿大棚长度方向间隔设有数个遮阳单元,所述的遮阳单元包括有一个固定杆11与一拉杆9,固定杆与拉杆之间设有多个活动杆12,固定杆两端固接在两侧滑轨上,活动杆、拉杆两侧通过滑轮套装在轨道内,固定杆、活动杆、拉杆中部均设有通孔,钢丝绳依次穿过通孔,且钢丝绳与拉杆保持固接,遮光网10或遮光布按顺序固定在固定杆与活动杆、活动杆与活动杆、活动杆与拉杆之间。
1.大棚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原大棚墙脚处固定一卷扬机(8),与卷扬机同侧的钢结构四角分别固定有定滑轮ⅰ(7)、定滑轮ⅱ(4)、定滑轮ⅲ(3),在原大棚钢结构顶部横梁的中部前后分别固定有定滑轮ⅳ(2)、定滑轮ⅴ(6),一钢丝绳(5)依次绕过定滑轮ⅰ、定滑轮ⅴ、定滑轮ⅳ、定滑轮ⅱ、定滑轮ⅲ,其两端均绕在卷扬机上,在原大棚钢结构的顶部两侧分别固定有轨道(1),沿大棚长度方向间隔设有数个遮阳单元,所述的遮阳单元包括有一个固定杆(11)与一拉杆(9),固定杆与拉杆之间设有多个活动杆(12),固定杆两端固接在两侧滑轨上,活动杆、拉杆两侧通过滑轮套装在轨道内,固定杆、活动杆、拉杆中部均设有通孔,钢丝绳依次穿过通孔,且钢丝绳与拉杆保持固接,遮光网(10)或遮光布按顺序固定在固定杆与活动杆、活动杆与活动杆、活动杆与拉杆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