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鱼养殖用甲鱼幼苗流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81193发布日期:2020-04-14 19:27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甲鱼养殖用甲鱼幼苗流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甲鱼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甲鱼养殖用甲鱼幼苗流转装置。



背景技术:

甲鱼是鳖的俗称,也叫团鱼、水鱼、是卵生两栖爬行动物,是龟鳖目鳖科软壳水生龟的统称,共有20多种,甲鱼是变温动物,为水陆两栖,用肺呼吸,所以在养鳖池的周围或中心要有足够面积的陆地沙滩以便它进行陆上活动,甲鱼的生活习性可归纳为“三喜三怕”,即喜静怕惊,喜阳怕风,喜洁怕脏。

在甲鱼的养殖过程中,需要将大小不一的甲鱼分开转移至其他池塘中,在传统的甲鱼幼苗的流转中,一般都需要人工对大小不一的甲鱼挑选出,但是人工挑选甲鱼幼苗的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人工挑选时只用肉眼观测甲鱼大小误差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甲鱼养殖用甲鱼幼苗流转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甲鱼养殖用甲鱼幼苗流转装置,包括幼苗流转池,所述幼苗流转池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腔中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所述幼苗流转池一侧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腔与第一滑板的内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滑板上且位于通孔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选择孔,所述第一滑板上且位于第一选择孔的下方开设有第二选择孔,所述第一滑板的顶端通过第一连接环固定连接有绳索,所述绳索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幼苗流转池的一侧且位于第一选择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流箱,所述幼苗流转池的一侧且位于导流箱的下方设置有幼苗分离箱。

优选的,所述幼苗分离箱内腔的底部滑动设置有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下表面的两侧通过第一固定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通过第二固定座与幼苗分离箱内腔的底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海绵,且所述海绵的上表面为弧形。

优选的,所述幼苗流转池的一侧且位于幼苗分离箱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幼苗分离箱底部的一侧开设有与卡块相配合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板下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幼苗分离箱的底部开设有与限位杆相配合的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第一滑槽两侧内壁的底部开设有与滑块相配合的第二滑槽。

优选的,所述幼苗流转池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且所述绳索与第二限位块滑动穿插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一侧螺纹穿插连接有定位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选择孔和第二选择孔相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甲鱼幼苗跟随水流的方向一起运动,而较小的甲鱼会通过第二选择孔,在导流箱的限位下流入幼苗分离箱的内腔中,而水则会从幼苗分离箱上的出水口流出,将较小的甲鱼分离出后,使第一选择孔的内腔与通孔的内腔相通,对甲鱼进行再一次的分离,进一步提高甲鱼的分离精度,避免人工分离带来的不便;

2、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二限位块与定位销相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螺旋拧紧定位销,将绳索与第二限位块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幼苗分离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幼苗流转池;2、第一滑槽;3、第一滑板;4、通孔;5、第一选择孔;6、第二选择孔;7、绳索;8、第一限位块;9、导流箱;10、幼苗分离箱;11、第二滑板;12、弹簧;13、海绵;14、卡块;15、卡槽;16、滑块;17、第二滑槽;18、第二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甲鱼养殖用甲鱼幼苗流转装置,包括幼苗流转池1,幼苗流转池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2,第一滑槽2的内腔中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3,第一滑板3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6,第一滑槽2两侧内壁的底部开设有与滑块16相配合的第二滑槽17。

幼苗流转池1一侧的底部开设有通孔4,通孔4的内腔与第一滑板3的内腔相互连通,第一滑板3上且位于通孔4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选择孔5,第一滑板3上且位于第一选择孔5的下方开设有第二选择孔6,第二选择孔6的内径小于第一选择孔5的内径,第一滑板3的顶端通过第一连接环固定连接有绳索7,绳索7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8。

幼苗流转池1的一侧且位于第一选择孔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流箱9,幼苗流转池1的一侧且位于导流箱9的下方设置有幼苗分离箱10,幼苗分离箱10底部的一侧开设有出水口。

幼苗分离箱10内腔的底部滑动设置有第二滑板11,第二滑板11下表面的两侧通过第一固定座固定连接有弹簧12,弹簧12会缓冲甲鱼与海绵13之间的力,保护甲鱼幼苗的身体健康,弹簧12的底端通过第二固定座与幼苗分离箱10内腔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二滑板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海绵13,且海绵13的上表面为弧形,弧形设计使甲鱼落入后,会向两边跑,避免甲鱼的相互砸伤,幼苗流转池1的一侧且位于幼苗分离箱10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卡块14,幼苗分离箱10底部的一侧开设有与卡块14相配合的卡槽15,第二滑板11下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幼苗分离箱10的底部开设有与限位杆相配合的限位槽。

幼苗流转池1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8,且绳索7与第二限位块18滑动穿插连接,第二限位块18的一侧螺纹穿插连接有定位销,通过螺旋拧紧定位销,将绳索7与第二限位块18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

本实用工作原理:

使用时,先将需要分流的甲鱼放置于幼苗流转池1的内腔中,然后工作人员向下拉动第一限位块8,使第一限位块8带动绳索7进行移动,而绳索7会拉动第一滑板3向上移动,直至滑块16运动到第二滑槽17内腔的顶部后,此时第二选择孔6的内腔与通孔4的内腔相通,向幼苗流转池1的内腔中倾倒入大量水,使甲鱼幼苗跟随水流的方向一起运动,而较小的甲鱼会通过第二选择孔6,在导流箱9的限位下流入幼苗分离箱10的内腔中,而水则会从幼苗分离箱10上的出水口流出,将较小的甲鱼分离出后,放松绳索7,使第一滑板3向下运动,使第一选择孔5的内腔与通孔4的内腔相通,再次倾倒大量水,对甲鱼进行再一次的分离,进一步提高甲鱼的分离精度,避免人工分离带来的不便。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方案不仅限于上述的实施例,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排列组合与变换,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各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甲鱼养殖用甲鱼幼苗流转装置,包括幼苗流转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幼苗流转池(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2),所述第一滑槽(2)的内腔中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3),所述幼苗流转池(1)一侧的底部开设有通孔(4),所述通孔(4)的内腔与第一滑板(3)的内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滑板(3)上且位于通孔(4)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选择孔(5),所述第一滑板(3)上且位于第一选择孔(5)的下方开设有第二选择孔(6),所述第一滑板(3)的顶端通过第一连接环固定连接有绳索(7),所述绳索(7)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8),所述幼苗流转池(1)的一侧且位于第一选择孔(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流箱(9),所述幼苗流转池(1)的一侧且位于导流箱(9)的下方设置有幼苗分离箱(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鱼养殖用甲鱼幼苗流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幼苗分离箱(10)内腔的底部滑动设置有第二滑板(11),所述第二滑板(11)下表面的两侧通过第一固定座固定连接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的底端通过第二固定座与幼苗分离箱(10)内腔的底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甲鱼养殖用甲鱼幼苗流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板(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海绵(13),且所述海绵(13)的上表面为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甲鱼养殖用甲鱼幼苗流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幼苗流转池(1)的一侧且位于幼苗分离箱(10)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卡块(14),所述幼苗分离箱(10)底部的一侧开设有与卡块(14)相配合的卡槽(1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甲鱼养殖用甲鱼幼苗流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板(11)下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幼苗分离箱(10)的底部开设有与限位杆相配合的限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鱼养殖用甲鱼幼苗流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板(3)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6),所述第一滑槽(2)两侧内壁的底部开设有与滑块(16)相配合的第二滑槽(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鱼养殖用甲鱼幼苗流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幼苗流转池(1)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8),且所述绳索(7)与第二限位块(18)滑动穿插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块(18)的一侧螺纹穿插连接有定位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甲鱼养殖用甲鱼幼苗流转装置,包括幼苗流转池,第一滑槽的内腔中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幼苗流转池一侧的底部开设有通孔,第一滑板上且位于通孔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选择孔,第一滑板上且位于第一选择孔的下方开设有第二选择孔,第一滑板的顶端通过第一连接环固定连接有绳索,幼苗流转池的一侧且位于第一选择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流箱,幼苗流转池的一侧且位于导流箱的下方设置有幼苗分离箱。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选择孔和第二选择孔相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将较小的甲鱼分离出后,使第一选择孔的内腔与通孔的内腔相通,对甲鱼进行再一次的分离,进一步提高甲鱼的分离精度,避免人工分离带来的不便。

技术研发人员:洪海情;许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顺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4
技术公布日:2020.04.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