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0079发布日期:2020-05-20 00:06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马铃薯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马铃薯收获机。



背景技术:

马铃薯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作为我国广泛种植的农作物,其产量高、营养丰富、味道佳,深受大众喜爱。随着我国马铃薯产业的不断发展,截止2016年,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已达8000万亩以上,预计2020年,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将扩大到一亿亩以上,总产量达到1.3亿吨左右。在马铃薯产业发展中,收获环节是最重要的环节。现有的马铃薯收获方式主要是人工收获或者机器收获,人工收获马铃薯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严重制约和影响马铃薯的快速发展;机器收获大大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但是现有马铃薯收获机结构复杂,操作难度大,机器易损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适用于不同种植深度的马铃薯收获机。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马铃薯收获机,包括机架、挖掘铲、集中箱、滚土轴、料箱、车轮,所述机架下方设有挖掘铲,所述挖掘铲中间设有前连杆,所述前连杆两侧分别设有前下摆杆,所述前下摆杆连接前上摆杆,所述前下摆杆和前上摆杆连接处设有前连动杆,所述挖掘铲后方设有后连杆,所述后连杆两侧分别设有后下摆杆,所述后下摆杆连接后上摆杆,所述后下摆杆和后上摆杆连接处设有后连动杆,所述前上摆杆、前连动杆、后上摆杆、后连动杆均连接在集中箱内,所述集中箱上设有牵引环,所述集中箱内设有两个前杆总轴和两个后杆总轴,两个前杆总轴通过前杆调节线连接成封闭环,两个后杆总轴通过后杆调节线连接成封闭环,所述前杆调节线和后杆调节线上分别设有两个调节柄,所述挖掘铲后设有滚土轴,所述滚土轴两侧分别设有挡板,所述滚土轴后设有料箱,所述机架下方设有车轮。

进一步的,所述前杆调节线上的两个调节柄一个连接两侧的前上摆杆,另一个连接两侧的前连动杆。

进一步的,所述后杆调节线上的两个调节柄一个连接两侧的后上摆杆,另一个连接两侧的后连动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调节挖掘铲上前连杆和后连杆的角度,进而调节了挖掘铲的进入土里的高度,可以适用于不同种植深度的马铃薯,滚土轴将挖掘出的马铃薯表面的泥土摩擦清理掉,降低了人工劳动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马铃薯收获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架1、挖掘铲2、前连杆3、前下摆杆4、前上摆杆5、前连动杆6、后连杆7、后下摆杆8、后上摆杆9、后连动杆10、集中箱11、前杆总轴12、后杆总轴13、前杆调节线14、后杆调节线15、调节柄16、滚土轴17、挡板18、料箱19、车轮20。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构思的实现形式的举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发明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的结构及其有益效果进一步说明。

一种马铃薯收获机,包括机架1、挖掘铲2、集中箱11、滚土轴17、料箱19、车轮20,所述机架1下方设有挖掘铲2,所述挖掘铲2中间设有前连杆3,所述前连杆3两侧分别设有前下摆杆4,所述前下摆杆4连接前上摆杆5,所述前下摆杆4和前上摆杆5连接处设有前连动杆6,所述挖掘铲2后方设有后连杆7,所述后连杆7两侧分别设有后下摆杆8,所述后下摆杆8连接后上摆杆9,所述后下摆杆8和后上摆杆9连接处设有后连动杆10,所述前上摆杆5、前连动杆6、后上摆杆9、后连动杆10均连接在集中箱11内,所述集中箱11上设有牵引环,所述集中箱11内设有两个前杆总轴12和两个后杆总轴13,两个前杆总轴12通过前杆调节线14连接成封闭环,两个后杆总轴13通过后杆调节线15连接成封闭环,所述前杆调节线14和后杆调节线15上分别设有两个调节柄16,所述前杆调节线14上的两个调节柄16一个连接两侧的前上摆杆5,另一个连接两侧的前连动杆6,所述后杆调节线15上的两个调节柄16一个连接两侧的后上摆杆9,另一个连接两侧的后连动杆10,所述挖掘铲2后设有滚土轴17,所述滚土轴17两侧分别设有挡板18,所述滚土轴17后设有料箱19,所述机架1下方设有车轮20。

工作原理:将集中箱11上的牵引环与拖拉机相连,根据不同种植深度的马铃薯调节挖掘铲2,通过调节前杆调节线14、后杆调节线15上的调节柄16来调节前上摆杆5、前连动杆6和后上摆杆9、后连动杆10,前上摆杆5、前连动杆6、后上摆杆9、后连动杆10均收紧,挖掘铲2与地面角度变大,挖掘铲2呈一条纵直线,挖掘深度深,适合种植深的马铃薯,前上摆杆5、前连动杆6、后上摆杆9、后连动杆10均张到最大,挖掘铲2与地面呈15度角,前连杆3前面的挖掘铲2进入土里,前连杆3后面的挖掘铲2为挖掘深度,适合正常马铃薯的挖掘,前上摆杆5、后上摆杆9收紧,前连动杆6、后连动杆10张到最大,挖掘铲2呈一条横直线,挖掘深度浅,伸入土里的挖掘铲2面积最大,适合种植较浅的马铃薯,马铃薯被挖掘铲2挖出后滚到滚土轴17上,经过滚土轴17的来回摩擦,将马铃薯表面的泥土刮下,最后滚到料箱19中。



技术特征:

1.一种马铃薯收获机,包括机架(1)、挖掘铲(2)、集中箱(11)、滚土轴(17)、料箱(19)、车轮(2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下方设有挖掘铲(2),所述挖掘铲(2)中间设有前连杆(3),所述前连杆(3)两侧分别设有前下摆杆(4),所述前下摆杆(4)连接前上摆杆(5),所述前下摆杆(4)和前上摆杆(5)连接处设有前连动杆(6),所述挖掘铲(2)后方设有后连杆(7),所述后连杆(7)两侧分别设有后下摆杆(8),所述后下摆杆(8)连接后上摆杆(9),所述后下摆杆(8)和后上摆杆(9)连接处设有后连动杆(10),所述前上摆杆(5)、前连动杆(6)、后上摆杆(9)、后连动杆(10)均连接在集中箱(11)内,所述集中箱(11)上设有牵引环,所述集中箱(11)内设有两个前杆总轴(12)和两个后杆总轴(13),两个前杆总轴(12)通过前杆调节线(14)连接成封闭环,两个后杆总轴(13)通过后杆调节线(15)连接成封闭环,所述前杆调节线(14)和后杆调节线(15)上分别设有两个调节柄(16),所述挖掘铲(2)后设有滚土轴(17),所述滚土轴(17)两侧分别设有挡板(18),所述滚土轴(17)后设有料箱(19),所述机架(1)下方设有车轮(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杆调节线(14)上的两个调节柄(16)一个连接两侧的前上摆杆(5),另一个连接两侧的前连动杆(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杆调节线(15)上的两个调节柄(16)一个连接两侧的后上摆杆(9),另一个连接两侧的后连动杆(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马铃薯收获机,其包括机架、挖掘铲、集中箱、滚土轴、料箱、车轮,机架下方设有挖掘铲,挖掘铲上设有前连杆和后连杆,前连杆两侧分别设有前下摆杆、前上摆杆、前连动杆,后连杆两侧分别设有后下摆杆、后上摆杆、后连动杆,集中箱内设有两个前杆总轴和两个后杆总轴,两个前杆总轴通过前杆调节线连接成封闭环,两个后杆总轴通过后杆调节线连接成封闭环,前杆调节线和后杆调节线上分别设有调节柄,挖掘铲后设有滚土轴,滚土轴两侧分别设有挡板,滚土轴后设有料箱,机架下方设有车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适用于不同种植深度的马铃薯,可以实现马铃薯的挖掘和泥土清理,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文
技术研发日:2019.07.10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