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覆缓释型颗粒农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99522发布日期:2020-10-23 12:26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包覆缓释型颗粒农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覆缓释型颗粒农药。



背景技术:

我国粮食生产保持持续增长,农药做出了不容忽视的重要贡献。然而,化学农药的大量过量使用虽有利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却破坏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内禀控制作用,诱发有害生物的抗药性,促使加大用药量并形成恶性循环,进而严重威胁着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在此背景下,化学农药减量控施机理与调控机制,以及农药残留消减关键技术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战略需求之一。“农药减量增效”的关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新农药的创制,二是现有优质农药的剂型与施药技术改良。然而,由于新药创制的开发时间长,费用高,且获得符合各种要求的先导化合物的几率极低。相对而言,对于现有优质农药品种进行物理化学性能改良,开发各种新的剂型和替代施用技术,在最大限度发挥效用的同时,降低其环境与健康风险,已经成为国内外农药开发与应用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在此基础上,包覆型农药应运而生,其用高分子材料将固体农药有效体从外边包起来,利用分子囊壁的晶格空隙缓慢的释放出来,避免了光解,挥发氧化,酸碱中和反应降解等,从而减少原药的使用量,延长持效期。但是,现有的包覆型农药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针对两种不同的农药,往往需要两次施药,工作量大,成本高;再如同一种农药需要持续作用时,包覆型农药的持续时间往往不足,需要多次施药。基于此,如何设计一种可将两种农药复合在一起或大大延长同一种农药持续时间的包覆缓释型颗粒农药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将两种农药复合在一起或大大延长同一种农药持续时间的包覆缓释型颗粒农药。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包覆缓释型颗粒农药,包括内核药剂i、渗透层和外层药剂;

所述渗透层包裹在内核药剂i外部;所述外层药剂包裹在渗透层外部。

优选的,所述外层药剂包括载体和药剂ii;所述载体为纳米蒙脱石载体;所述药剂ii包裹在载体外部。

优选的,所述渗透层为动植物胶层、脲醛胶层及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层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内核药剂i和药剂ii为同种药剂。

优选的,所述内核药剂i和药剂ii为不同种药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缓释型颗粒农药采取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核药剂i、渗透层和外层药剂三层结构,在外层药剂作用一段时间后,外层药剂中出现间隙,内层药剂通过渗透层和间隙进行渗透,开始逐渐起到药效;一方面可大大提高缓释作用,进而提高药物作用时间,另一方面可将两种不同药物复合在一起,起到先后作用的效果,特别适合组合药物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层药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包覆缓释型颗粒农药,包括内核药剂i1、渗透层2和外层药剂3;

所述渗透层2包裹在内核药剂i1外部;所述外层药剂3包裹在渗透层2外部。

本实用新型的缓释型颗粒农药采取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核药剂i1、渗透层2和外层药剂3三层结构,在外层药剂3作用一段时间后,外层药剂3中出现间隙,内层药剂1通过渗透层2和间隙进行渗透,开始逐渐起到药效;一方面可大大提高缓释作用,进而提高药物作用时间,另一方面可将两种不同药物复合在一起,起到先后作用的效果,特别适合组合药物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外层药剂3包括载体31和药剂ii32;所述载体31为纳米蒙脱石载体,此处采用纳米蒙脱石粉体;所述药剂ii32包裹在载体31外部。

外层药剂3采用载体31和药剂ii32复合,利用纳米蒙脱石的吸附作用和粘性,将药剂ii包覆在渗透层2外表面,同时,载体31的使用还可对药剂ii32起到缓释作用。

优选的,所述渗透层2为动植物胶层、脲醛胶层及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层中的一种。

降解性好,具有晶格间隙,易于渗透。

优选的,所述内核药剂i1和药剂ii32为同种药剂。

内核药剂i1和药剂ii32采用同种农药,药剂ii32先起作用,随着药剂ii32不断作用,外层药剂3出现空隙,使内核药剂i1也缓慢起到作用,内外延续,大大提高农药的作用时间。

优选的,所述内核药剂i1和药剂ii32为不同种药剂。

内核药剂i1和药剂ii32采用不同种农药,内核药剂i1先起作用,然后药剂ii32再起作用,使内核药剂i1和药剂ii32的作用时间出现先后性,适合有先后使用顺序的两种农药的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包覆缓释型颗粒农药,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核药剂i、渗透层和外层药剂;

所述渗透层包裹在内核药剂i外部;所述外层药剂包裹在渗透层外部;

所述外层药剂包括载体和药剂ii;所述载体为纳米蒙脱石载体;所述药剂ii包裹在载体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覆缓释型颗粒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层为动植物胶层、脲醛胶层及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层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包覆缓释型颗粒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核药剂i和药剂ii为同种药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包覆缓释型颗粒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核药剂i和药剂ii为不同种药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覆缓释型颗粒农药,包括内核药剂I、渗透层和外层药剂;所述渗透层包裹在内核药剂I外部;所述外层药剂包裹在渗透层外部。本实用新型的缓释型颗粒农药采取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核药剂I、渗透层和外层药剂三层结构,在外层药剂作用一段时间后,外层药剂中出现间隙,内层药剂通过渗透层和间隙进行渗透,开始逐渐起到药效;一方面可大大提高缓释作用,进而提高药物作用时间,另一方面可将两种不同药物复合在一起,起到先后作用的效果,特别适合组合药物的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陈栋;邓大鹏;蔡永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金敦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8
技术公布日:2020.10.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