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景观区植树栽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92222发布日期:2020-08-11 20:27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园林景观区植树栽培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园林配套建设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园林景观区植树栽培结构。



背景技术:

植物带土移植栽培是园林景区进行绿化建设的常规作业,首先挖土坑,再将带土块的植物放入,利用素土夯实土块周边即可;若是进行阵列式的园林对称栽种,进行混泥土框架定位栽种,会提前预留混泥土栽种框架,框架内为在总土坑,这样的方式显得植物周边地表更为干净,适合道路、走廊绿化栽培,但后续同样采用素土夯实栽种。素土夯实栽培,压实挤压植物,不利于生长,随时间推移,容易受到雨水冲刷,水土、施肥流失,植物根部地表附近不够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园林景观区植树栽培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园林景观区植树栽培结构,包括栽种坑和位于栽种坑内部的栽培植物,栽培植物与栽种坑之间填充有舒散素土;栽种坑坑道壁面材料由从下到上依次铺设的夯实素土层、理石层、混泥土层、细砂层和地表的黑石板组成,黑石板与栽培植物之间的舒散素土上表从内到外分别铺设有黑石条和钢条,钢条下方的舒散素土上还铺设有对应的鹅卵石砌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新颖的框式在栽培景观植物的土坑,不但外观美观、素土夯实较为舒散不挤压植物生长,同时土坑不采用传统的整个素土坑或者混泥土坑,采用分层次的坑道栽种,透气、透水,适合栽种移种植物,栽种后,植物周围地表的黑石板材料等衬托出景观植物的特色。具体的,一种园林景观区植树栽培结构,包括栽种坑和位于栽种坑内部的栽培植物,同样在栽培植物与栽种坑之间填充有舒散素土,但为了保证舒散性,舒散素土选择适当的夯实系数,将细素土投撒入即可,细微拍平;栽种坑坑道壁面材料由从下到上依次铺设的夯实素土层、理石层、混泥土层、细砂层和地表的黑石板组成,提前在开挖的土坑中放置圆柱模具,圆柱模具与土坑四周留下距离便于夯实打造栽种坑坑道壁面,依次建设五层材料,相邻两层之间使用胶泥粘接;完毕,放入植物到坑道,投撒舒散素土,在黑石板与栽培植物之间的舒散素土上表从内到外分别铺设黑石条和钢条,钢条与黑石板齐平,黑石条的铺设面积要大于钢条铺设面积,显示衬托环境,为了避免钢条沉浮塌陷,在钢条下方的舒散素土上还铺设有对应的鹅卵石砌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不但外观美观、素土夯实较为舒散不挤压植物生长,同时土坑不采用传统的整个素土坑或者混泥土坑,采用分层次的坑道栽种,透气、透水,适合栽种移种植物,栽种后,植物周围地表的黑石板材料等衬托出景观植物的特色。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栽培植物,2、黑石条,3、舒散素土,4、钢条,5、鹅卵石砌体,6、黑石板,7、细砂层,8、混泥土层,9、理石层,10、夯实素土层,11、栽种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描述中,相关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方位指示位置仅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而为了便于描述简化本实用新型,不是所述的零部件必须具有的方位、构造,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一种园林景观区植树栽培结构,包括栽种坑11和位于栽种坑11内部的栽培植物1,栽培植物1与栽种坑11之间填充有舒散素土3;栽种坑11坑道壁面材料由从下到上依次铺设的夯实素土层10、理石层9、混泥土层8、细砂层7和地表的黑石板6组成,黑石板6与栽培植物1之间的舒散素土3上表从内到外分别铺设有黑石条2和钢条4,钢条4下方的舒散素土3上还铺设有对应的鹅卵石砌体5。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新颖的框式在栽培景观植物的土坑,不但外观美观、素土夯实较为舒散不挤压植物生长,同时土坑不采用传统的整个素土坑或者混泥土坑,采用分层次的坑道栽种,透气、透水,适合栽种移种植物,栽种后,植物周围地表的黑石板材料等衬托出景观植物的特色。具体的,一种园林景观区植树栽培结构,包括栽种坑11和位于栽种坑11内部的栽培植物1,同样在栽培植物1与栽种坑11之间填充有舒散素土3,但为了保证舒散性,舒散素土3选择适当的夯实系数,将细素土投撒入即可,细微拍平;栽种坑11坑道壁面材料由从下到上依次铺设的夯实素土层10、理石层9、混泥土层8、细砂层7和地表的黑石板6组成,提前在开挖的土坑中放置圆柱模具,圆柱模具与土坑四周留下距离便于夯实打造栽种坑11坑道壁面,依次建设五层材料,相邻两层之间使用胶泥粘接;完毕,放入植物到坑道,投撒舒散素土3,在黑石板6与栽培植物1之间的舒散素土3上表从内到外分别铺设黑石条2和钢条4,钢条4与黑石板6齐平,黑石条2的铺设面积要大于钢条4铺设面积,显示衬托环境,为了避免钢条4沉浮塌陷,在钢条4下方的舒散素土3上还铺设有对应的鹅卵石砌体5。

进一步地,舒散素土3的夯实系数为0.6。本实施例,为了避免夯实过硬,舒散素土3的夯实系数为0.6。

进一步地,夯实素土层10的夯实系数为0.95。本实施例,为了提高地基硬度,夯实素土层10的夯实系数为0.95。

进一步地,夯实素土层10、理石层9、混泥土层8、细砂层7和地表的黑石板6厚度分别为100mm、110mm、120mm、30mm和30mm。本实施例,具体将夯实素土层10、理石层9、混泥土层8、细砂层7和地表的黑石板6厚度分别施工为100mm、110mm、120mm、30mm和30mm。

进一步地,钢条4由内外三根平行铺设呈条架结构,间隙布置。本实施例,钢条4由内外三根平行铺设呈条架结构,间隙5mm布置。

进一步地,黑石条2内外平行布置三根,间隙布置。本实施例,黑石条2内外平行布置三根,间隙3mm布置。

进一步地,钢条4和黑石条2宽度比为0.25。为了显示铺设面积,钢条4和黑石条2宽度比为0.25。

显然,本实用新型不但外观美观、素土夯实较为舒散不挤压植物生长,同时土坑不采用传统的整个素土坑或者混泥土坑,采用分层次的坑道栽种,透气、透水,适合栽种移种植物,栽种后,植物周围地表的黑石板材料等衬托出景观植物的特色。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即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实验等得出相关技术方案,因此这些相关技术方案都应在本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园林景观区植树栽培结构,包括栽种坑(11)和位于栽种坑(11)内部的栽培植物(1),其特征在于:栽培植物(1)与栽种坑(11)之间填充有舒散素土(3);栽种坑(11)坑道壁面材料由从下到上依次铺设的夯实素土层(10)、理石层(9)、混泥土层(8)、细砂层(7)和地表的黑石板(6)组成,黑石板(6)与栽培植物(1)之间的舒散素土(3)上表从内到外分别铺设有黑石条(2)和钢条(4),钢条(4)下方的舒散素土(3)上还铺设有对应的鹅卵石砌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园林景观区植树栽培结构,其特征在于:舒散素土(3)的夯实系数为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园林景观区植树栽培结构,其特征在于:夯实素土层(10)的夯实系数为0.9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种园林景观区植树栽培结构,其特征在于:夯实素土层(10)、理石层(9)、混泥土层(8)、细砂层(7)和地表的黑石板(6)厚度分别为100mm、110mm、120mm、30mm和3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园林景观区植树栽培结构,其特征在于:钢条(4)由内外三根平行铺设呈条架结构,间隙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园林景观区植树栽培结构,其特征在于:黑石条(2)内外平行布置三根,间隙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一种园林景观区植树栽培结构,其特征在于:钢条(4)和黑石条(2)宽度比为0.2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园林景观区植树栽培结构,包括栽种坑和位于栽种坑内部的栽培植物,栽培植物与栽种坑之间填充有舒散素土;栽种坑坑道壁面材料由从下到上依次铺设的夯实素土层、理石层、混泥土层、细砂层和地表的黑石板组成,黑石板与栽培植物之间的舒散素土上表从内到外分别铺设有黑石条和钢条,钢条下方的舒散素土上还铺设有对应的鹅卵石砌体。本实用新型不但外观美观、素土夯实较为舒散不挤压植物生长,同时土坑不采用传统的整个素土坑或者混泥土坑,采用分层次的坑道栽种,透气、透水,适合栽种移种植物,栽种后,植物周围地表的黑石板材料等衬托出景观植物的特色。

技术研发人员:张娜;吴琦;王程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华泽园林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2
技术公布日:2020.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